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秒
所有结果1187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刘一原:水墨不可承受之重与医治之光
相关描述:  当代艺术的大潮中,水墨几乎成为唯一的民族文化重托者。然而,水墨的承担不是仅仅与笔墨的传统维系就能够完成,而应该是,水墨主动参与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古今之变进程,面对不可承受之重,展现出希望之路,而水墨自身也同时得以医治。   与西方和现代碰撞一个多世纪之后,中国画转型的各种可能性几乎都尝...
以名称书,殊今异古 韩天雍谈石鼓文的创临
相关描述:  编者按 石鼓,上无年代款识,也无作者姓名。加之诗文受损严重,缺文少字,且文字古奥难识,诗意含蓄隐晦等诸多原因,于是,学者纷纷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自唐代千余年来,在历史学、文字学、考古学、文学、美学、书法艺术等方面,学者们进行了系统性的整理与研究,对石鼓文在字词考释、石鼓排序、制作...
体象卓然 落落珠玉
相关描述: 朱复戡 节临《石鼓文》   石鼓,上无年代款识,也无作者姓名。加之诗文受损严重,缺文少字,且文字古奥难识,诗意含蓄隐晦等诸多原因,于是,学者纷纷发表了各自的见解。自唐代千余年来,在历史学、文字学、考古学、文学、美学、书法艺术等方面,学者们进行了系统性的整理与研究,对石鼓文在字词考释、...
美育的式微和重拾
相关描述:  细致考察我国的美育历程,可从中梳理出一条美育的式微与重拾之路。在这条由古及近、直至当代的历史思路中,美育数见式微衰败的窘境,又屡次否极泰来,搭载上时代的快车,将美术活动、美的观念、审美意识奋力地重拾起来。   1904年,清政府颁布中国近代第一个学制——《癸卯学制》,确立了中国新式美...
韩天雍谈石鼓文的创临
相关描述:  编者按 石鼓,上无年代款识,也无作者姓名。加之诗文受损严重,缺文少字,且文字古奥难识,诗意含蓄隐晦等诸多原因,于是,学者纷纷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自唐代千余年来,在历史学、文字学、考古学、文学、美学、书法艺术等方面,学者们进行了系统性的整理与研究,对石鼓文在字词考释、石鼓排序、制作...
绘画的理想境域 五人作品展
相关描述:   2018年3月31日,“绘画的理想境域”五人作品展将在兰空间开幕,此次3月31日兰空间的开年展是一个以绘画性为主题的五人联展,展览将展出五位艺术家近期的绘画作品。   境域是意境、境界的意思,也有“别有境域”之意。五位艺术家在各自创作中都以绘画语言为主要研究方向,力求纯粹,在具象...
写生活之逸 谱格局之意 ——浅析苏百钧教授的花鸟艺术
相关描述:  2016年11月,苏百钧先生应邀携160余件精品力作重返母校,在广州美术学院成功举办了到目前为止最全面、最大型的一次个展。展览以“闳约逸致”为主题,所谓“闳”,有宏大、宽广之义,指画面格局之大;“约”有约束之义,指作画之法度;“逸”指高格调、高品位;“致”则指画面所追求的精致与极致。看...
体象卓然落落珠玉
相关描述:  石鼓,上无年代款识,也无作者姓名。加之诗文受损严重,缺文少字,且文字古奥难识,诗意含蓄隐晦等诸多原因,于是,学者纷纷发表了各自的见解。自唐代千余年来,在历史学、文字学、考古学、文学、美学、书法艺术等方面,学者们进行了系统性的整理与研究,对石鼓文在字词考释、石鼓排序、制作断代、拓本发掘等...
青丝 :旧书之惑
相关描述:  每年高考完毕,总会看到有学生撕书发泄的新闻。“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学生们把用过的教材、参考书撕得粉碎,撒得满地都是,作为淤积多年压力的宣泄方式。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我就会思索一个问题:为何现在的旧书,重复使用率那么低?一方面拥有书的人不太珍惜,另一方面是需要的人,又无法以低廉的价...
王国维与友人往来信札,如此古雅而讲究!
相关描述:  王国维信札管窥——民国学人的日常学术交流   一  求学经历   王国维自幼出生于书香世家,他的父、祖都是读书人,尤其是父亲王乃誉,博洽多才,专攻书画篆刻、诗词古文等,著有《游目录》、《娱庐诗集》、《画粕》、《古钱考》等书。据王国维自己回忆,父亲在做生意的十余年中,“遍游吴越间,得...
【写在程征先生个展前】之六:胡绍宗《振毫如歌 ——读程征先生画》
相关描述:   编者按:著名史论家、美术评论家程征先生将于3月18日于陕美博举办个人艺术展《君子如玉》,其友人、学生们纷纷展前写文章祝贺与评析。雅昌艺术网现选录几篇分享给读者,同时祝贺先生展览圆满。     离开西安已经八年了!记得每一次回去看望程征老师,听先生讲得最多的就是有关画画的事儿。 ...
为人修学无可挑 静待后世浩荡光 ——忆国学大师饶宗颐
相关描述:   知名学者、西泠印社社长饶宗颐于2月6日凌晨辞世。饶宗颐,字伯濂、伯子,号选堂,又号固庵,生于1917年8月9日,原籍广东潮安,1949年赴港定居。中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经学家、教育家和书画家。长期潜心致力于学术研究,涉及文史哲艺各领域,精通诗书画乐,造诣高深,学...
什么是美 不妨从“艺术史”中找答案
相关描述:  审美教育在当下的重要性正愈发凸显———什么是美? 对美的不同认知投射出怎样的社会光谱? 当艺术史被置于广阔社会背景下进行考量时,围绕艺术的一系列命题引发学界广泛关注。“艺术史学科虽诞生不到两百年,但在学术史上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在艺术史学者范景中看来,多个学科领域研究到最后,都会从不...
西泠印社再忆饶宗颐:一代通儒“炼成记”
相关描述:   饶宗颐图片来源网络   2018年2月6日,一代国学大师、西泠印社社长饶宗颐在香港仙逝。2月24日,西泠印社在孤山社址举办社长饶宗颐的纪念讲座,以表追思,再度缅怀老社长。   西泠印社是研究中国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泛的学术团体,素有“天下第一社”之称。2011年,96岁...
林梅村:秘藏日本的中国古地图
相关描述:  《丝路山水地图》原藏于明朝内府,20世纪30年代流出国外,被日本著名收藏机构藤井有邻馆收藏。由于图上题款被人裁去,原名不得而知。因原收藏者尚友堂在卷头包首题写了“蒙古山水地图”几个字,所以以此命名。图名所谓“蒙古”,是指16世纪尚称雄欧亚大陆、仍然统治着从今天的甘肃嘉峪关以西直至土耳其...
匠心独运的青铜盉
相关描述:  中国古代青铜器从商代晚期开始,造型特点是敦厚凝重,装饰繁复,图纹威严神秘,西周大致秉承商代旧制而略有变化。随着王权衰落,礼崩乐坏,青铜礼器中逐渐透出一些令人轻松的气息,旧有的神秘、庄重与沉闷渐渐隐去,而新的有创意的造型和纹饰,一步步走向百姓生活。   盉是古代酒器,青铜制,大腹敛口,...
无状之状 心象之维——雁北的绘画
相关描述:  中国文化有着错综复杂的深层结构和坚固的精神内核,这种高度自律性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文化藩篱。相比农耕生活,现代人的生存态度、精神面貌乃至心性构造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沿袭的笔墨样式似乎已经不能完全表达当今的社会生活和现实体验,传统的水墨语言面临的表达局限与障碍值得我们反思。“水墨”牵扯着中...
彭锋:气韵与节奏(上)
相关描述:  “气韵生动”不仅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概念或命题,[1]而且获得了广泛的国际传播,甚至有可能对发源于欧洲的现代美术及其理论产生过一定的影响。考察“气韵生动”的本义、它在欧美的传播和解读、以及它在国内的现代转型,有助于我们理解美术和审美观念的跨文化传播的特殊性,进而理解审美现代性的复杂性。...
“简牍学”始末与“简牍书法学”
相关描述: 陈振濂 简牍八卦图 尺寸:136×34cm 约4平尺   简牍之所以成为学问,根基于19—20世纪之交西方探险家斯坦因、伯希和、斯文·赫定、大谷光瑞及各英、法、俄、日外国探险考古队等等在新疆甘肃探险活动所获取的资料群。当时被发现的汉晋简牍只有几千支,虽然引起社会各界轰动;但几千支残简...
苏轼何以一直被视为文化偶像
相关描述:  苏轼诗词里用得最多的一个词是什么?   苏轼作为一个风景名胜的“代言人”,他的品牌价值究竟有多大?   苏轼发明了哪些美食?   苏轼的朋友圈什么样?   2017年是苏轼诞辰980周年,他的各种不为人知的“秘密”甚至成为北京一所小学贯穿全年的探究性学习主题。当人们惊讶于小学生...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