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5秒
所有结果1178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青丝 :旧书之惑
相关描述:  每年高考完毕,总会看到有学生撕书发泄的新闻。“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学生们把用过的教材、参考书撕得粉碎,撒得满地都是,作为淤积多年压力的宣泄方式。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我就会思索一个问题:为何现在的旧书,重复使用率那么低?一方面拥有书的人不太珍惜,另一方面是需要的人,又无法以低廉的价...
王国维与友人往来信札,如此古雅而讲究!
相关描述:  王国维信札管窥——民国学人的日常学术交流   一  求学经历   王国维自幼出生于书香世家,他的父、祖都是读书人,尤其是父亲王乃誉,博洽多才,专攻书画篆刻、诗词古文等,著有《游目录》、《娱庐诗集》、《画粕》、《古钱考》等书。据王国维自己回忆,父亲在做生意的十余年中,“遍游吴越间,得...
【写在程征先生个展前】之六:胡绍宗《振毫如歌 ——读程征先生画》
相关描述:   编者按:著名史论家、美术评论家程征先生将于3月18日于陕美博举办个人艺术展《君子如玉》,其友人、学生们纷纷展前写文章祝贺与评析。雅昌艺术网现选录几篇分享给读者,同时祝贺先生展览圆满。     离开西安已经八年了!记得每一次回去看望程征老师,听先生讲得最多的就是有关画画的事儿。 ...
为人修学无可挑 静待后世浩荡光 ——忆国学大师饶宗颐
相关描述:   知名学者、西泠印社社长饶宗颐于2月6日凌晨辞世。饶宗颐,字伯濂、伯子,号选堂,又号固庵,生于1917年8月9日,原籍广东潮安,1949年赴港定居。中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经学家、教育家和书画家。长期潜心致力于学术研究,涉及文史哲艺各领域,精通诗书画乐,造诣高深,学...
什么是美 不妨从“艺术史”中找答案
相关描述:  审美教育在当下的重要性正愈发凸显———什么是美? 对美的不同认知投射出怎样的社会光谱? 当艺术史被置于广阔社会背景下进行考量时,围绕艺术的一系列命题引发学界广泛关注。“艺术史学科虽诞生不到两百年,但在学术史上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在艺术史学者范景中看来,多个学科领域研究到最后,都会从不...
西泠印社再忆饶宗颐:一代通儒“炼成记”
相关描述:   饶宗颐图片来源网络   2018年2月6日,一代国学大师、西泠印社社长饶宗颐在香港仙逝。2月24日,西泠印社在孤山社址举办社长饶宗颐的纪念讲座,以表追思,再度缅怀老社长。   西泠印社是研究中国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泛的学术团体,素有“天下第一社”之称。2011年,96岁...
林梅村:秘藏日本的中国古地图
相关描述:  《丝路山水地图》原藏于明朝内府,20世纪30年代流出国外,被日本著名收藏机构藤井有邻馆收藏。由于图上题款被人裁去,原名不得而知。因原收藏者尚友堂在卷头包首题写了“蒙古山水地图”几个字,所以以此命名。图名所谓“蒙古”,是指16世纪尚称雄欧亚大陆、仍然统治着从今天的甘肃嘉峪关以西直至土耳其...
匠心独运的青铜盉
相关描述:  中国古代青铜器从商代晚期开始,造型特点是敦厚凝重,装饰繁复,图纹威严神秘,西周大致秉承商代旧制而略有变化。随着王权衰落,礼崩乐坏,青铜礼器中逐渐透出一些令人轻松的气息,旧有的神秘、庄重与沉闷渐渐隐去,而新的有创意的造型和纹饰,一步步走向百姓生活。   盉是古代酒器,青铜制,大腹敛口,...
无状之状 心象之维——雁北的绘画
相关描述:  中国文化有着错综复杂的深层结构和坚固的精神内核,这种高度自律性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文化藩篱。相比农耕生活,现代人的生存态度、精神面貌乃至心性构造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沿袭的笔墨样式似乎已经不能完全表达当今的社会生活和现实体验,传统的水墨语言面临的表达局限与障碍值得我们反思。“水墨”牵扯着中...
彭锋:气韵与节奏(上)
相关描述:  “气韵生动”不仅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概念或命题,[1]而且获得了广泛的国际传播,甚至有可能对发源于欧洲的现代美术及其理论产生过一定的影响。考察“气韵生动”的本义、它在欧美的传播和解读、以及它在国内的现代转型,有助于我们理解美术和审美观念的跨文化传播的特殊性,进而理解审美现代性的复杂性。...
“简牍学”始末与“简牍书法学”
相关描述: 陈振濂 简牍八卦图 尺寸:136×34cm 约4平尺   简牍之所以成为学问,根基于19—20世纪之交西方探险家斯坦因、伯希和、斯文·赫定、大谷光瑞及各英、法、俄、日外国探险考古队等等在新疆甘肃探险活动所获取的资料群。当时被发现的汉晋简牍只有几千支,虽然引起社会各界轰动;但几千支残简...
苏轼何以一直被视为文化偶像
相关描述:  苏轼诗词里用得最多的一个词是什么?   苏轼作为一个风景名胜的“代言人”,他的品牌价值究竟有多大?   苏轼发明了哪些美食?   苏轼的朋友圈什么样?   2017年是苏轼诞辰980周年,他的各种不为人知的“秘密”甚至成为北京一所小学贯穿全年的探究性学习主题。当人们惊讶于小学生...
我们今天如何对话博物学
相关描述:  2017年12月8日博物学文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的召开,促使我以中国古代文学为基础,思考如何与研究科学哲学、西方博物学的专家一起,共同对话博物学文化这个主题。   一、以两位隐者为中介对话自然   无论是中国古代的博物文献,还是西方早期的博物研究,都涉及人对自然万物的认...
冯远:王国维是一位修养非常全面的学术大师
相关描述:   冯远   《美术文化周刊》:请您介绍一下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此次展览的初衷?   冯远:王国维先生与清华大学有着不解的缘分。1925年至1927年,王国维先生任清华国学院导师,在清华园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3年。时间虽短,却为清华大学留下了宝贵的学术遗产和精神财富,为一代又一代的...
秦公簋述说秦人家事
相关描述: 秦公簋 秦公簋器铭拓片 秦公簋盖铭拓片 秦公鎛  孙家南头簋 秦公簋(图1)是一件春秋中晚期极富收藏趣闻与考古研究价值的国宝!如果从先贤冯国瑞的考证算起——1919年从甘肃天水西南乡问世,至今已近百年。百年来,围绕它的各种故事包括收藏的或是铭文所包含的意义,就...
王国维和他的“朋友圈”
相关描述: 《杞菊图》寿王国维五十  姚茫父 北京重华轩提供   梁启超评价他为:“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 ;鲁迅曾说“要谈国学,他才可以算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 ;陈寅恪评价他:“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郭沫若说他的业绩是“新史学的...
论“大写者”
相关描述:  当下提出“大写者”,不是口号,而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学术课题。从表面上看,“大写者”,即“大写意画家”,然而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这里的“者”,指画家没有错,而中心词是“写”。“写”:即“写意”,它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书写,其本质是“一之舞蹈,气之流行,道之飞动”(韩玉涛《写意论》)。换句...
中国嘉德四季50期:玉器工艺品集萃 呈现九百余件拍品
相关描述:  “玉器工艺品”专场共九百余件拍品,涉及玉器、文房、造像等诸多门类,供大家选藏。今日选择其中代表性作品,与众分享。   玉器部分甄选二百八十余件各式玉器,包括玉、珊瑚、翡翠等多种材质,配合不同装饰技法,种类丰富。   3969 清乾隆 白玉寿星图三镶如意 长 L 53.5   ...
廖上飞:我们关于自己艺术的认识何以愈来愈肤浅?
相关描述:  近些年,随着越来越多西方汉学家关于中国艺术的著述被翻译成中文,让人多少有这样一种感觉,西方关于中国艺术的研究在很多方面遥遥领先。比如苏立文(Michael Sullivan,1916-2013)、高居翰(James Cahill,1926-2014)等人关于中国艺术的著述皆有让人耳目一...
书札这是一件“最温柔的艺术”
相关描述:  书信或曰书札,其实是一种艺术。西方人称它是“最温柔的艺术”,言其亲切细腻有类于日记。温柔与否当不尽然,但名之以艺术却毋庸置疑,尤其是中国旧时毛笔书札。究其原因当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由其内容特性所决定;二是由其制作形式使然。   就内容而言。扬雄《法言》曰:“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