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8秒
所有结果457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国宝《大观帖》的一段墨缘奇遇
相关描述: 王拯题大观帖诗 宋拓本《大观帖》之一   《大观帖》十卷是北宋的官刻丛帖,徽宗大观三年(1109)正月上石,因而称为《大观帖》。刻成之后置于太清楼下,又称《太清楼帖》。每卷末尾署“大观三年正月一日(1109)奉圣旨摹勒上石”楷书款两行,与卷首标题、卷中各书家名衔,皆蔡京一手所书...
国宝大观帖的墨缘奇遇 现存宋代原石拓本已不足全套
相关描述:  《大观帖》十卷是北宋的官刻丛帖,徽宗大观三年(1109)正月上石,因而称为《大观帖》。刻成之后置于太清楼下,又称《太清楼帖》。每卷末尾署“大观三年正月一日(1109)奉圣旨摹勒上石”楷书款两行,与卷首标题、卷中各书家名衔,皆蔡京一手所书。摹刻更比《阁帖》精细准确得多,笔画沉着丰腴,纵横...
元代著名画家赵孟頫的画作成就
相关描述:   赵孟頫《秋郊饮马图》   赵孟頫,号雪松,是中国元代著名的画家和诗人,同时在书法方面也是造诣颇深,他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为楷书四大家。赵孟頫在诗文、金石、鉴赏方面都十分精通,其中成就最高的就是书法和绘画了。元代的新的绘画风格就是赵孟頫开创的,被称为“元人冠冕”。   明...
国宝大观帖的墨缘奇遇:现存宋代原石拓本已不足全套
相关描述: (图注1:王拯题大观帖诗)   (图注2:宋拓本《大观帖》之一)   《大观帖》十卷是北宋的官刻丛帖,徽宗大观三年(1109)正月上石,因而称为《大观帖》。刻成之后置于太清楼下,又称《太清楼帖》。每卷末尾署“大观三年正月一日(1109)奉圣旨摹勒上石”楷书款两行,与卷首标题、卷...
中国画如何走向世界
相关描述:  无意中看到一篇文章,讨论的内容是关于“中国画如何走向世界”。这不是新的话题,然而却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关于中国画“与世界接轨”,画界有着各种争议。在我所读的这篇文章中有一句话:“尽管民族性的艺术内容与表现形式是一个美术家安身立命的根基,但要使作品真正拥有‘跨文化’的生命力...
明代扬州名漆工:漆艺之精 古之未有
相关描述:   漆艺是扬州传统的最具竞争实力的手工艺产业。明政权建立以来,就对漆艺制作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与支持。明永乐年间,朝廷在北京专门设置了果园厂,用于宫廷督办的漆艺工作坊,专门制作宫廷所需要的各类雕漆漆器。   在明代,扬州漆器中的雕漆、螺钿镶嵌、百宝嵌等工艺驰名当时   明中后期...
中国画“与世界接轨”是改变内容和形式吗?
相关描述:  无意中看到一篇文章,讨论的内容是关于“中国画如何走向世界”。这不是新的话题,然而却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关于中国画“与世界接轨”,画界有着各种争议。在我所读的这篇文章中有一句话:“尽管民族性的艺术内容与表现形式是一个美术家安身立命的根基,但要使作品真正拥有‘跨文化’的生命力...
书画鉴定的一些技巧
相关描述:  在书画鉴定的过程中,不同的鉴定家运用不同的方式。长期以来的鉴定方法以“望气派”为主要,但这种鉴定方法不是很科学,以气韵定真伪,以为“看画如观美人”;另外还有“款识派”,民国时期的庞元济便是其中的代表。他们是看书画可信之处,并不全面。因为人死了他的印可以流传,签名亦可仿,何况还有代笔的问...
向前敲瘦骨 犹自带铜声——赵孟鞍马画欣赏
相关描述:   纸本设色,纵30厘米,横5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该画作于1296年,当时43岁的赵孟正在江南病休。图画一着唐代官服者执鞭骑马,仪态雍容不凡,很可能是赵孟的自写小像。此作重彩、淡彩有机结合在了一起,同时也充分汲取了北宋李公麟柔和细腻的笔韵。    2. 《滚尘马图卷》   ...
古雅淳朴的明代紫砂壶艺术
相关描述:  紫砂壶艺术是反映时代风格的产物,而某个时代的品味,也规范其茶壶的造型及纹饰。纵观紫砂壶的历史发展及其演变,一般都表现为由粗趋精、由小趋大、由简趋烦,复而返璞归真的过程,即经历古朴、华丽、淡雅三个阶段。   历代紫砂艺人在细心观察和研究社会现象及自然形态的基础上,吸取了中国传统绘画和古...
王鉴绘画艺术略论:融宋入元,南宗正脉
相关描述:  清初画坛,存在着多种绘画思潮,有以“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为代表的摹古画派;有以“四僧(弘仁、髡残、朱耷、原济)”为代表的个性画派,此外还有龚贤、邹喆、樊圻、吴宏、叶欣等为代表的金陵画派,蓝瑛的武林派,罗牧的江西派等等,名家辈出,流派和风格纷呈。至康熙后期,“四王”画派取...
摹古的局限
相关描述:  傅雷对中国画论谙熟,与黄宾虹谈画,没有丝毫障碍。从古人论画的美学结构,到画理画法,傅雷均有自己的认识,有的赞同,有的质疑,是傅雷学术态度的直接体现。   传统画论主张摹古,即习画之道始于摹古,终于摹古,甚至美术作品的品质离不开“古雅”、“古风”、“古秀”、“古脉”的。其实,这没有什么...
赵子昂描金人物山水工笔画赏析
相关描述: 赵子昂描金人物山水工笔画   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宋太祖赵匡胤的第11世孙、秦王赵德芳的嫡派子孙。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诗人、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
古籍整理研究是文化兴盛的基石
相关描述: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兴国之本,固本纳新则文盛国强,这是中国数千年历史所证明了的经验。当前,国家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我看来,古籍整理研究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基础工作。   建设文化传承体系从哪儿入手?仁者见仁。有人说从儒家经典入手,...
作画贵有古意:赵孟頫《幽篁戴胜图》赏析
相关描述: 赵孟頫《幽篁戴胜图》,绢本淡设色,纵25.4厘米,横36.2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赵孟頫有着深厚的学养和功力,不仅提出“作画贵有古意”的主张,并且还把它和“不求形似”的士大夫画相结合,再融以“师法自然”,就此奠定了元代文人画的理论基础。明人王世贞曾说:“文人画起自东坡,至松...
浙江古代书画鉴藏琐谈之三:书画鉴藏要素(上)
相关描述:   钱镜塘旧藏 《明代名人名贤尺牍》 现藏上海博物馆   9-11世纪(中国西北出土) 回鹘文佛经残片 庐江草堂藏本   吐蕃时期(9-11世纪) 卷轴佛像《两天王像》 绢本   古希腊雕刻 《断臂的维纳斯》   1500年前,南朝文艺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
明代方孝孺《默庵记》鉴藏
相关描述:  默庵记 方孝孺书纸本,纵30.6厘米,横56.3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方孝孺(1357-1402),字希直,又字希古,号逊志,世称“正学先生”,浙江宁海人。元惠帝时任侍讲学士。在“靖难之役”期间,因拒绝为篡位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而被诛。   方孝孺是“开国文臣之首”宋濂...
玩收藏:痛并快乐着
相关描述:  收藏家为收藏呕心沥血,有的四处寻觅,百计求索;有的神魂颠倒,自拔不能;也有的耗费巨资,甚至倾家荡产用于收藏。如明代藏书家胡应鳞,嗜书成癖,所得月俸全部用于买书,不够时,把妻子的发簪耳环抵充,再不够,当场把穿的衣服脱下来换钱。   王世贞说其爱书“饥以当食,渴以当饮”,“尽毁其家以为书...
解读中国古代“四灵”之凤凰
相关描述:  解读中国古代“四灵”   龙、凤、麒麟、龟合称“四灵”,在中国古代被人们视为最神奇的吉祥物。“龙为百鳞之长,凤为百禽之长,麒麟为百兽之长,龟为百介之长”。“四灵”的形象常常出现在古代艺术品、古代建筑装饰及室内摆设中。即使到了现在,“四灵”仍是人们最喜爱的吉祥物之一,许多公司、企业、家...
倪瓒:《呈大临徵君》
相关描述: 《续汝帖》刻十二《元方外高士八人书》   ●游乎物外   庄子说,有一种“江海之士,避世之人”,倪瓒之谓也。   倪瓒本吴中巨富,庭院山环水绕,蔚然深秀,故自号“云林”。阁曰“清閟”,书画满楼,幽迥绝尘。有客以沉香百斤为贽,仅许阁下一观,再拜而去。倪瓒“清晨栉沐,竟终日与古书古人...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