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5秒
所有结果204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红山文化玉器与黄帝图腾对应?
相关描述:   关于“三皇五帝”,古代典籍多有记载,但在考古发掘中鲜有实证。历史学者、辽宁省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雷广臻教授,多年来通过对红山文化玉器的悉心研究,发现了一个有趣现象:古文献记载的黄帝图腾,有红山文化玉器与之对应。   图腾:最早的社会组织标志和象征   图腾一词,来源于印第安...
六种高古玉的鉴别方法
相关描述:  “在电影《孔子》里有这么一段,孔子收到某国王送的一块玦,于是让学生马上逃走。孔子为什么要逃走呢?玦是古代一种玉器,是一种礼器,意味‘决绝’,国王送你一玦,表示要么要你的脑袋,要么让你流亡国外,所以,孔子赶快逃走了。同样的,如果皇帝送给出征的将军一块玉玦,那就表示‘要不就马革裹尸,要不就...
钱桥赤墩遗址发现31个墓葬 一批玉器石器等出土
相关描述:  位于惠山区钱桥街道的赤墩遗址考古又有新发现。昨天,无锡日报记者从钱桥街道获悉,去年5月以来,市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研究所对赤墩遗址进行了第二次挖掘,共发现崧泽时期墓葬31座,出土玉器、石器、陶器等器物190件,为研究太湖地区崧泽文化提供了新的材料。   2013年3月,钱桥街道在显山路...
西周玉:承载周礼的玉器文明
相关描述:  终其一生,孔子孜孜不倦追求的,就是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恢复周王朝的礼制。而玉器作为周人礼制的一种重要载体,在古代儒家经典中时有闪现。像《周礼》中就记载了“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孔子曰:“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
桐庐博物馆重新开馆:有玉器南朝青釉龙柄鸡首壶
相关描述:  石器时代的玉器、南朝青釉龙柄鸡首壶,还能在显示屏上进行文物拼图……近日,位于桐庐白云源路和学圣路交叉口的桐庐博物馆重新开馆,其丰富的馆藏及移步换景的精巧布展,令人流连忘返。   桐庐博物馆于2004年10月29日开馆,其最初的陈列分为革命历史文物展馆、历史文化陈列展馆和改革开放后展览...
中国古代玉器组佩的演变
相关描述:  文献中组合形的玉佩又被称为“杂佩”、“大佩”、“玉佩”等,是将几种不同形状的单件玉佩,用彩线以不同的方式串联在一起。《毛诗·郑风·女曰鸡鸣》最早记载了组玉佩的组合方式:“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毛传云:“杂佩者,珩、璜、琚、瑀、冲牙之类。”西周时期的组合玉佩主要有三种形制:一是位于死...
被八国联军夺走的中国玉器
相关描述:  有小伙伴曾去英国旅游,在大英博物馆的中国文物展区里,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女人用不可思议的眼光看着她说:“你是中国人?这些都是你们祖先创造的?”她羞涩的回答:“是的。”从这样的场景中可以深切感受到民族自豪感。现在就来看看惊艳英国人民的我们祖先创造的宝贝吧。     新石器时代玉玦 ...
南北玉玦器形各不同
相关描述:  在我国最早的玉器中,最引人注目的,非玉玦莫属。玉玦,最早出现在东北地区。距今七八千年前的内蒙古兴隆洼遗址中,已经出现了器形相当成熟的玉玦,且都以闪石玉制成,形制主要有扁平环形玦和管式玦两种。其中,扁平环形玦不仅是兴隆洼遗址玉玦中最主要和最典型的器形,同时也是我国玉玦很长一段时期内最常见...
陕北高原首现“周代车马坑”
相关描述:  昨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一项重大考古成果,在陕北高原的考古发现中,首次发现了周代的车马坑,其中两匹马还佩戴着青铜马胄,且马胄保存较好,在我省十分罕见。而此次考古发掘,为陕北高原南缘区域两周时期考古学文化面貌的探讨,提供了崭新的材料。   规模   抢救性发掘23座周代古墓 ...
陕北高原首现周代车马坑 两匹马佩戴青铜马胄
相关描述:  昨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一项重大考古成果,在陕北高原的考古发现中,首次发现了周代的车马坑,其中两匹马还佩戴着青铜马胄,且马胄保存较好,在我省十分罕见。而此次考古发掘,为陕北高原南缘区域两周时期考古学文化面貌的探讨,提供了崭新的材料。   规模   抢救性发掘23座周代古墓 ...
安吉县安乐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圆满结束
相关描述: 安乐遗址发掘区全景(东北—西南) 安乐遗址出土部分玉璜   日前,安吉县安乐遗址的野外考古发掘工作已经结束,总发掘面积2000多平方米,出土陶器、玉器、石器等各类器物丰富,较完整地揭露了一处崧泽文化时期山地类型遗址。   安乐遗址位于湖州市安吉县递铺街道北的长乐村,西距西苕溪...
绝人以玦 中国古代玉玦
相关描述:  中国玉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它影响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观念和习俗。玉文化包含有“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化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品德;“瑕不掩瑜”的清正廉洁气魄。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石之美...
中国史前玉器探本源:中国玉文化史上限约有12000年
相关描述:  中国有八千年的玉文化史,这是目前学界共同认可的不争事实。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在内蒙古敖汉旗的兴隆洼、辽宁阜新县查海等地发现了大量史前人类定居生活的村落遗址,并出土了大量玉器。经碳十四测定时间约在距今8200年—7400年之间,被称为兴隆洼文化。窃以为兴隆洼文化玉器不是中国玉文化史的终极源...
古天一2014秋拍呈现雕刻家眼中的文房
相关描述:  古天一2014秋季拍卖会将于12月3日至5日在北京凯宾斯基饭店举行。本次秋拍将推出“清欢录——环来山房文房珍品”及“清玩聚珍”专场,汇集古代玉器、竹木牙雕、茶器、铜器、田黄、印章、珠玉组佩、古砚等诸多门类文玩艺术珍品。   清欢录——环来山房文房珍品   宋代大文豪苏轼《浣溪沙》:...
高古玉中关于改制玉器的辨识之一古玉改工
相关描述:  所谓改制玉器,也就是原有器型或纹饰遭受改动的玉器,是有意识进行的对器物造型、纹饰的改变,不包括因自然或人为的损坏而发生的形变。   古代玉器改制的原因通常有两种:第一种原因,因玉器材质本身较为珍贵,且器物本身具有不可替代性。在后期使用中,受损的玉器往往被改做它器,或者是素器流传自后朝...
一堆一万 一件五百 两起文物上交新闻何以引起争议
相关描述:   图片说明:李磊与他捡到的古剑   图片说明:魏炳祥一家上交的青铜器   近日,陕西省发生了两件将文物上交的好人好事,上交12件青铜器的农民魏炳祥得到1万元奖励,水泥厂员工李磊上交战国古剑后,得到奖励500元。   依据文物法规定,国家土地和水中拾获国宝,都是隶属国家所有,...
宝鸡村民挖出12件青铜器 上交后获奖1万元
相关描述: 宝鸡村民后院挖出12件青铜器 上交后获奖1万元   宝鸡高新区千河镇魏家崖村农民魏炳祥,在自家后院取土时,发现12件青铜器,随后上交给文物部门(华商报10月23日A18版曾报道)。昨日,宝鸡市政府对护宝有功的魏炳祥、魏小宁和魏沙一家三口颁发荣誉证书并奖励1万元。   10月16日下...
“回到内心--黄珂陶瓷艺术作品展”在河南陶瓷馆开幕
相关描述:   【展览主题】   回到内心——黄珂陶瓷艺术作品展   【展期】   2014年10月25日——11月8日 9:00—17:00   【开幕时间及地点】   开幕酒会:2014年10月25日(周六)15:00   地点:河南陶瓷馆(郑州市·郑东新区商务内环东三街天下收藏南...
陕西宝鸡发现春秋墓葬 青铜器见证墓主士大夫身份
相关描述:  记者23日从陕西文物部门获悉,陕西宝鸡市一村民在自家后院取土时发现1座春秋早期墓葬,出土青铜器等文物30件(组)。专家表示,这批文物对研究春秋早期历史,特别是对寻找秦国都邑“汧渭之会”提供了实物资料和新线索。   10月16日,陕西宝鸡市魏家崖村八组村民魏炳祥在其家后院清理危崖取土时...
宝鸡发现一处春秋早期士大夫墓葬
相关描述:  近日,宝鸡市陈仓区村民魏炳祥在自家后院取土时意外发现一处春秋时期早期墓葬。相关部门闻讯立即开展抢救性清理,该墓葬出土12件青铜礼器及铜铃、陶珠等珍贵文物。专家称,墓葬的发现使得“汧渭之会”这一千古之谜再次成为焦点。   墓葬规格为士大夫一级   昨日,陈仓区千河镇魏家崖村八组村民魏...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