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1秒
所有结果93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奇观与震惊:装置艺术中的竞争逻辑
相关描述:“奇观社会”(the society of spectacle)是法国理论家居伊·德波(Guy Debord)提出的。1967年,他在《奇观社会》一书中指出:“在现代生产条件蔓延的社会中,其整个的生活都表现为一种巨大的奇观积聚。曾经直接存在着的所有一切,现在都变成了纯粹的表征。”①“奇观”...
魏祥奇:从雕塑到装置的国际性对话
相关描述:  【编者按】日前,来自中国、意大利、法国、瑞士、德国、美国等近20个国家的约80位艺术家的百余件作品齐聚平遥古城,揭开了首届平遥国际雕塑节的序幕。此次雕塑节旨在让中外雕塑艺术作品在平遥这座近三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城中交汇融合,让参与者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中领略到世界当代艺术的发展潮流。雕塑节...
从雕塑到装置的国际性对话
相关描述:  日前,来自中国、意大利、法国、瑞士、德国、美国等近20个国家的约80位艺术家的百余件作品齐聚平遥古城,揭开了首届平遥国际雕塑节的序幕。此次雕塑节旨在让中外雕塑艺术作品在平遥这座近三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城中交汇融合,让参与者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中领略到世界当代艺术的发展潮流。雕塑节共设中国写...
魏祥奇:从雕塑到装置的国际性对话
相关描述:  日前,来自中国、意大利、法国、瑞士、德国、美国等近20个国家的约80位艺术家的百余件作品齐聚平遥古城,揭开了首届平遥国际雕塑节的序幕。此次雕塑节旨在让中外雕塑艺术作品在平遥这座近三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城中交汇融合,让参与者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中领略到世界当代艺术的发展潮流。雕塑节共设中国写...
《超越抽象》2018王易罡台北高士画廊个展开幕
相关描述:   超越抽象   策展人 刘素玉   王易罡是中国最早从事抽象艺术的艺术家之一,三十年来,抽象艺术一直都是他批判和反思的利器,这是一条孤独崎岖的道路,尤其在保守封闭的环境之下。   八〇年代初,当他还在鲁迅美院就读时,为了追求自主,表现个性,挣脱束缚,自发性学习西方现代主义,以对...
雕塑如何介入重大题材创作
相关描述:  从2009年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启动至今,“中华文明五千年”“中华家园”等美术创作工程乃至全国各省区市陆续开展了重大题材美术创作活动。在笔者看来,它们既在还原历史,也是以艺术塑造历史。而作为其中重要表现形式的雕塑,要求创作者不仅拥有历史意识、具备人文思考,还应结合雕塑艺术的发展...
【雅昌专稿】观念艺术在中国:太过泛滥还是刚刚开始?
相关描述: 研讨会海报   从杜尚之后,自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观念艺术运动被当代艺术家们广泛采用,虽然他们不以“观念艺术家”自居, 但反商业化、社会/政治批判、观念/信息作为媒介等观点,尤其对从事装置、表演、网络、电子/数码艺术的艺术家来说,仍然是当代艺术很重要的方面。受其影响,中国的观念艺术...
中日艺术家首次在日本石庭园举办创作展
相关描述:  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本月7日-10日东京SHANBARA艺术空间和日本最大的石庭园、仙石庭园共同举办中日艺术家新墨艺术创作展。此次展出日本当代著名艺术家、教育家、东京艺术大学副校长保科丰巳和中国国墨艺术家卫理创作的日本石庭园题材的作品各12幅。   中日画家交流,中国画...
亚洲藏家对西方艺术品兴趣渐浓
相关描述: 傅抱石作品《琵琶行》。   收藏大势   11月底,香港佳士得、邦瀚斯、富艺斯、东京中央等重要拍卖行相继完成2017秋拍,这也意味着,香港秋拍进入尾声。记者从香港拍卖行获悉,今年卖出好价格的拍品,仍然是市场少见的生货且来源清晰、历史或文化地位明显的拍品。在中国书画方面,赵无极、吴冠...
戴卓群:中国文化的精神
相关描述:  注:应邀参加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办的《中国文化的精神》主题“文化沙龙”,并做即席演讲,文本根据现场录音资料整理。   戴卓群:刚才大家说到无印良品,我们知道瑞典有宜家家居,日本出现无印良品,我觉得更多的不是说这个品牌本身策划的怎样好。我们知道宜家家居继承了极简主义的美学思潮,他把整个...
迪亚基金会增加亚洲艺术馆藏
相关描述:   迪亚艺术基金会(Dia Art Foundation)宣布,将扩大其60年代和70年代的亚洲艺术馆藏,他们将增加两位新的艺术家的作品——李禹焕和菅木志雄。之前,该基金会收藏的亚洲艺术家只有河原温。   新收藏的作品将介绍源自于60年代日本的“物派”艺术,以及其材料和技法,该艺术运...
迪亚基金会增加李禹焕和菅木志雄进入馆藏
相关描述:  迪亚艺术基金会(Dia Art Foundation)今天宣布,将扩大其60年代和70年代的亚洲艺术馆藏,他们将增加两位新的艺术家的作品——李禹焕和菅木志雄。之前,该基金会收藏的亚洲艺术家只有河原温。   新收藏的作品将介绍源自于60年代日本的“物派”艺术,以及其材料和技法,该艺术运...
当代艺术要讨论的不是语言的问题
相关描述:  关于新媒体与当代艺术,艺术家不断使用新技术的讨论,已经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一个显而易见的共识是,没有学者和理论家会批评新媒体和新技术的使用,就像照相机发明后使用相机拍摄,达达主义之后观念艺术家使用现成品进行创作一样,最终新技术都会被接受。需要区分的是,新媒体和新技术仅仅是一种“语言”,...
【雅昌专稿】保科丰巳:日本后物派艺术中的禅学机辩和生死观
相关描述:  保科丰巳生于1953年,早期的作品受日本“物派”艺术影响。在80年代,保科创作了一系列前卫装置艺术,受到西方艺术界的关注。作为后物派代表性人物,他的的作品一直以来都关注自然与人类处境,其创作大量采用自然中的石、木、竹天然素材,并在此中探究空间与身体感知的相互关系,同时对作品的文化背景、...
【雅昌快讯】“黑色之光”保科丰巳个展在南艺美术馆开幕:一位后物派艺术家的生命观
相关描述:  2016年9月23日,《黑色之光:保科丰巳个展》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4号展厅正式开幕。本次展览由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李小山任艺术总监,陈瑞作为策展人。这次展览展出了日本后物派艺术家、东京艺术大学副校长、教育家保科丰巳的探索和思考成果,以具有东方禅宗式思维的装置、绘画、影像等形式展现。...
什么是后物派艺术
相关描述:  千崎千惠夫 《无题》 1990年   “后物派”   “后物派”实际上是一个广义的时间概念,并非特指某个艺术家群体或流派。在经过了1950年代的“具体”、1960年代的“反艺术”和1970年代“物派”的开拓和探索,1980年代的日本现代美术进入了一个平稳发展的时期,即“后物派”时...
“物派”艺术中对“物”的理解
相关描述:  李禹焕的作品《关系项》,把石头、玻璃板和钢板三者含蓄的放在一起,玻璃板压在石头和钢板之间,玻璃的裂纹使我们产生石头将钢板压裂的错觉。这种利用原材料的材质性质放在一个特定的空间中,产生一种特定的效果,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物”派。因此,可以初步的理解到物派并不是一种对物体本身的解释,而是对...
日本“后物派”艺术家保科丰巳个展即将在南艺美术馆开幕
相关描述:   保科丰巳   日本当代著名艺术家、教育家   东京艺术大学副校长、理事长   保科丰巳生于1953年,早期的作品受日本“物派”艺术影响,追求作品避免人为加工的真实性。在80年代,他创作了一系列前卫装置艺术,受到西方艺术界的关注。作为后物派代表性人物,他的的作品一直以来都关注自...
【雅昌讲堂3102期】刘旭光 :介质叙事与当代语境
相关描述:  相关链接:   易英:当代艺术的转向与困境   高全喜:二十世纪以降得中国艺术中的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   冯博一:在或不在我所在的空间   鲍栋:平地球时代的中国艺术   凯伦·史密斯:2000后对艺术在中国的一些思考   王春辰:真实的与非真实的--中国当代艺术需要人的价...
刘旭光 :介质叙事与当代语境
相关描述:     研讨会海报   关于研讨会   本次论坛汇聚多位国内相关领域学者,推动学界对于当代艺术的认识与反思,探索中国当代艺术多元发展的可能性。   发言嘉宾:刘旭光   发言主题:介质叙事与当代语境      刘旭光   艺术家,1958年生于北京。清华大学美术学...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