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7秒
所有结果935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与水墨有关”展26日川美展出
相关描述:  坦克库·重庆当代艺术中心与深圳美术馆联合主办的“与水墨有关——一次当代艺术家的对话”展览,于2007年10月26日至11月6日在四川美术学院的坦克库·重庆当代艺术中心举办首展。2008年3月12日至4月12日巡回于深圳美术馆。   亮点之一:本次展览特别邀请了一批目前在中国处于一...
潘公凯:做人比画画更重要
相关描述:
第三届成都双年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一)
相关描述:
第三届成都双年展已开幕
相关描述:  (雅昌艺术网讯 本网记者) 在今晚19:30分,“重新启动”第三届成都双年展在成都世纪城会展中心开幕,本网记者前往双年展开幕现场进行报道。据悉,此次展览的策展人团队由分别来自海内外的资深艺术家或文化学者冯斌、沈揆一、林似竹、鲁虹等组成。展览的内容主体包括“主题展”、“特展”、“新人特展...
这张帆布也是水墨画
相关描述:  成都第三届双年展昨日对媒体开放众多颠覆性水墨画作品让观者目瞪口呆   中国水墨画擅长用转折顿挫、浓淡干湿等技法,表现出物体的轮廓、体积、虚实明暗等。但在明(13)日晚开幕的第三届成都双年展上,这些传统技法将被彻底颠覆。当记者昨日走进双年展的展厅时,正在布展的不少作品都让记者错愕。...
第三届成都双年展亮点抢先报
相关描述:  火爆艺术市场,双年展已成关注热点,众多卖家纷纷浮出水面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艺术市场逐年升温,随之艺术品投资也炙手可热。美籍华人徐冰、李华弋和上海的周铁海以及成都本土的李华生等主题展一些艺术家都成为艺术投资追逐的对象。另外,投资新人,就是投资未来!成都双年展新人特展是中国...
“重新启动”国际学术研讨会
相关描述:  (雅昌艺术网讯 本网记者) 在“重新启动”第三届成都双年展开幕前夕,于9月12日、13日在成都世纪城会议中心举行为期俩天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研讨会聚集了国际、国内著名理论家、批评家,有皮道坚、潘公凯、鲁虹、刘骁纯、郑胜天、朱青生、张颂仁、邹跃进、Julia Andrews、潘安仪等。 ...
第三届成都双年展
相关描述:   第三届成都双年展  时间: 2007.09.13~ 2007.10.12  展馆:成都现代艺术馆[交通导引  主办:成都现代艺术馆成都商报  承办:成都现代艺术馆  策展:冯斌,沈揆一,林似竹,鲁虹  参展:徐悲鸿、王敬恒、崔振宽、邱世华、姜宝林、李金远、潘公凯、梁铨、董小明、胡明哲...
仇浩然在中央美院设立“青年艺术批评奖”
相关描述:  为了奖励对艺术批评事业有执著追求并富有创造精神的优秀青年艺术学子,为中国艺术发展催生后备新人,仇浩然先生自愿出资,在中央美术学院设立“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   此次批评奖的资助对象为全国美术院校热爱艺术批评和批评理论的在校学生(本科、硕士、博士)以及40岁以下在科研、教...
雅昌特聘靳尚谊、潘公凯先生为高级顾问
相关描述:2006年1月10日,雅昌特聘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著名美术大师、油画巨匠靳尚谊先生及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著名中国画家、美术理论家潘公凯先生为高级顾问的签约仪式在北京雅昌公司举行。   雅昌企业(集团)万捷董事长、何曼玲副董事长、葛侬技术总监、深圳雅昌公司王岩总经理、北京雅昌公司吕石明总...
纪念高冠华先生诞辰90周年暨墓碑揭幕仪式发言稿
相关描述: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   高冠华先生是中央美院中国画系的著名老教授,也是我们中国美术界中国画领域当中人所供知的著名的花鸟画家。他在几十年的生命历程当中为我们中国画的继承、改革和发展,为我们中国画当中的花鸟画的教学做出了出色的贡献,可以说是花费了他毕生的精力。   高先生的艺...
中法合作博物馆和文化遗产高级培训班举办
相关描述:  2007年6月11日,以《地方文化遗产普查的新方法》为主题的第六期中法合作中国博物馆和文化遗产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在中央美术学院隆重举行。本期培训班将配合正在进行之中的全国文物普查,借鉴国外文化遗产领域的先进经验,使学员能够在文化遗产普查方面获得最新的理念和资讯,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技能,以...
2007年度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展
相关描述:  马爹利推崇“独具慧眼,领悟非凡”的品鉴艺术,自2004年起倾力呈现的年度“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大奖便是对那些在艺术世界里充满灵感与才华的艺术家们的欣赏与褒奖。一年一度的盛会又将拉开帷幕,“2007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颁奖盛典将在2007年5月25日于北京中国美术馆隆重举办,获奖艺术家名...
“思考者和实践者”潘公凯评詹建俊艺术展
相关描述:
游目骋怀.元气淋漓——潘公凯先生近作赏析
相关描述:  潘公凯先生的近作紧紧抓住中国画抒情写意的根本特质,游目骋怀,是对现实生活的审美超越,也是他坚毅善良的人格的映射,充盈大家气象,具有很高的格调。潘公凯先生把艺术作为工具,把手段作为目的,具有对艺术的深刻认识,能通过对艺术与人生的深刻反思,找到艺术通过人生与自然的通道。   有关潘公...
探寻花鸟画的现代之路
相关描述:  提起中国画的现代转型,人们往往想起20世纪初期急于改革中国政治文化的改良主义文人的言论。经过100年的摸索,听到了太多有关革命、革新、融合、再造的言说,但对于已经掌握并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们来说,足以体现这些主张的具体成果只能说是差强人意。而随着经济、文化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人们越来越关...
深思远瞩的学者画诉求 —在潘公凯作品前沉思
相关描述:  认识潘公凯先生多年了,最深刻的印象是他的“绿色绘画”论。还在西潮澎湃的20年前,他那高屋建瓴的精辟论断,不但在更高层次上令盲目追随全盘西化论的朋友无所置辩,也让只凭感性经验而习惯性地尊重传统者“敛衽无间言”。我甚至感到,我们这些以局部研究心得在国画争论中发表一得之见的人们,充其量不过一...
把玩与展示——潘公凯近作观后感
相关描述:  观赏离不开观赏情境。或者进一步说,艺术观赏就是在人(作者)——物(作品)——人(观赏者)形成的特定情境、特定气场中的互感。作品制约情境,情境也制约作品。个人礼佛需要小型佛像和相应情境,皇家大型礼佛活动则需要类似龙门卢舍那的巨大佛像和相应情境。      文人画以清赏、把玩、心态闲逸...
笔墨:从20世纪出走——潘公凯作品随感
相关描述:  当代水墨创作中,“笔法”已经包含十分宽泛的内容,从典型的讲究内部控制的笔法,到故意追求粗野的直白的涂抹,几乎包含人们所能设想的一切使用毛笔的方法—而工具的使用也早已超越了“毛笔”的概念,各种可以画出“道道”的东西都有人在使用。每一位从事水墨创作的艺术家便在这一“谱表”上选择自己的位置或...
超越的沉重
相关描述:作者:徐虹   只有身为中国画的画家和研究中国画史论的专家,才能体会到“中国画”一词对20世纪以来以此为职业的中国人意味着什么。这里说的以此为“职业”,不仅仅是以此谋生,它还含有对此类生存方式的意义判断,将他的事业视作精神的“支撑”,并希望后代能按他的方式和理想继续前进。因此有关中国...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