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6秒
所有结果172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擅画佛像人物花鸟 王一亭字画“拍场”受关注
相关描述: 王一亭《寿桃》   近日,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及王一亭国际文化基金会共同主办了《王一亭与海派文化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对这位上世纪的著名的实业家、书画艺术家、社会活动家、大慈善家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充分肯定,纠正了过去强加在他头上的许多不实之词。   王一亭(1867——1938),名震...
敬悼画坛宗师黄君璧教授
相关描述:  「大胆地下笔,小心地收拾!」早期在师大美术的学生之间,只要提到这句话,就会想起黄君璧教授,因为黄老师挥毫,总要这么强调。 每次上课,画板挂在墙上,先由学生为他磨好浓浓的墨,再去请老师入场。老先生走路很快,进教室,笑笑,常一句话不说就开始动笔。构图似乎是先想好的,从头到尾毫不迟疑,尤其...
艺术家缘何丧失了“润例”主动权
相关描述:
观点综合——回声壁
相关描述:  ■“退一步讲,只要能为文物追索做点贡献,即便是在作秀,又有何不可呢?你可以不出手,但你千万不要拉住我们的手,我们反对那些故作高深的遗老遗少,我这次就是要高调诉讼。诉讼本身就是一种姿态。不能因为对前景的乐观或悲观而决定是否提起诉讼。诉讼只是一种策略,最终的目的是使这两件文物流拍、卖不出去...
说润格
相关描述:  润格又称润例、润资、笔润、笔资等等,古称润笔。简单地说,就是为人做诗文书画所定的报酬的标准。不过,中国书画作品与西画不同,不是以幅计价,而是以尺寸大小论价。   润笔一词出现似乎最早,语出《隋书·郑译传》。其上有这样一段记载:“上令内史令李德林立作诏书,高颎戏谓(郑)译曰:‘笔干。’...
著名书画家的润格惯例和市场价格
相关描述:  润格是指书画家出售作品所列价目标准,又称润例、润约和笔单等,如同发表文章的稿酬一般。制订润格的好处在于明码标价、童叟无欺,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也可以使得一些“小气鬼”望而却步,省却很多精力。早在明代,“吴门四家”之一唐寅就有“闲来写幅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之语,实质上就是一种润格的...
江苏文化的奇观――九十六岁画家尤无曲老人参展中国百家金陵画展
相关描述:记者获悉,《中国百家金陵画展(中国画)》筹组工作专家评审阶段已结束。一个高龄画家参加全国性大展的纪录因此而诞生,他就是出生于南通,现已九十六高龄的尤无曲老人的新作《梦回黄山》入选了中国百家金陵画展。   为秉承现实主义艺术风格和创新精神,使传统艺术的正宗之脉得以传承和发扬,在江苏省委...
2006年04期:陶冷月的“新中国画”及其真伪鉴别
相关描述:  先父陶冷月(以下简称陶氏)原名善镛,谓镛,字咏韶,号宏斋、五柳后人、柯梦道人、月老、不髯翁,冷月为其别署。曾用书斋名:闲闲园、莲韬馆、北河楼、北河小楼、丰裕楼、风雨楼、东风时雨之楼、双梅花馆、小亦吾庐、绿萍砚斋、及明月山房、红叶山庄、藕花书屋等。   陶氏的绘画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
2006年03期:陈半丁的绘画艺术
相关描述:  从艺经历   陈半丁,清光绪二年四月(1876年5月)生于浙江绍兴柯桥镇,陈半丁在1938年曾刻 《光绪丙子四月我生》印。陈半丁名年,字静山,因为双生,号半丁,为此陈半丁刻《陈半丁丙子双生千秋》印记之。常题于画上的有:半叟、聋叟、半痴、半翁、辟禅、半丁老、半丁父、半野老、老复丁、...
郑板桥《竹石图》精品将在江苏嘉恒上拍
相关描述:  江苏嘉恒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秋季大型艺术品拍卖会将于2006年1月10日-11日在南京希尔顿大酒店举行。此次秋拍共设八个专场,有竹居珍藏书画和孙氏石湖草堂两个专场为本次拍卖的亮点。这两个专场精品云集,一幅龚贤的《柳林茅屋图》构图深邃、意境幽深。郑板桥的《竹石图》更是生动传神、清雅脱俗。 ...
清道人画像及张大千的素描作品
相关描述:  在美术史专家和书画收藏者心中,作为二十世纪传统中国画辉煌大结束的历史性人物,张大千在学习和继承中国画传统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成为一个无法逾越的高峰。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崭露头角于上海,他从学习近代画家开始,溯流而上,历经清、明、元、宋,直追唐、隋、北魏,通过大量临摹、写生,不断...
2005年6期:高山流水有知音——陈半丁与齐白石二三事
相关描述:  图一:陈半丁 齐白石 萧合作 瓜石图 27×41cm 纸本设色   “天高云远水流长,流去春风与秋光。酒罢送别故人影,留却人间思断肠。”这是齐白石在《天高云远图》上的题诗。并自注云:“余送半丁兄南行长沙,归来有感,作此短句,以抒情思。戊寅白石又记。”此图画于1938年。...
首页< 上一页5 6 7 8 9 下一页 >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