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秒
所有结果24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雅昌专稿 | 台北故宫百年院庆大展云集 第一档特展节令文物看清宫四季
相关描述:台北故宫博物院2025年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百年院庆,院方推出一系列展览。据相关报道介绍,台北故宫“镇院三宝”、北宋三大山水神品——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郭熙《早春图》、李唐《万壑松风图》将首次在台北故宫南院展出。唐代颜真卿行书《祭侄文稿》和珍稀元青花瓷器也将同时展出。“千年神遇——北宋西园...
雅昌现场 | 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提前感受浓浓的“年味”
相关描述:展览现场2024年12月21日至2025年3月2日,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主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协办的“过年——春节主题展”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展出。展览现场主题展展览面积2600平方米,共展示120余项与春节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
【枫趣·冬至】风景不殊云黯淡,雪霜初霁日徘徊。
相关描述:公历2023年12月22日农历癸卯年冬月初十日节气“冬至”浮云连嶂纸本水墨178×94.5cm1996年(手机逆时针旋转90°观看完整作品图)冬至月令解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冬至三候:初候,蚯蚓结。六阴寒极之时蚯蚓交相结而如绳也。阳气未动,屈首下向,阳气已动,回首上向,故屈曲...
现场 | 速速围观!“浙”里呈上了一份诚意满满的锦堂年宴
相关描述:“中国年—文化与设计”系列展之“张灯结彩—春节的视觉”(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展区现场)“中国年—文化与设计”系列展之“日用皆道—年的艺术”(浙江美术馆展区现场)“中国年—文化与设计”系列展之“大过中国年”(自然造物民艺研究中心展区现场)“科技的发达极大地遮蔽人与自然的距离,灯火辉煌的不夜...
探寻碑石故事 杨兵副研究员赴川、粤、湘等地传播碑林文化
相关描述:西安碑林博物馆副研究员杨兵   位于西安城墙内三学街的西安碑林,形成于北宋元祐二年(1087),是我国收藏古代碑石数量最多、品类最全、等级最高的一座石刻艺术宝库。共珍藏古代碑刻四千多件,这里碑石如林,“碑林”之名由此而来。西安碑林作为西安的城市文化名片,以书法艺术驰名华夏。近年来,随着金石...
古人的九九消寒图到底是怎样的?
相关描述:杨柳青年画,作三出戏名:“破紅洲”、“洪洋洞”、“南陽関(作门字里一个关)”。“破”字十画,“陽”字即使略去日字封口一短橫,仍是十画,大致两处一橫一撇都要归作一笔。这幅消寒图的图案是一个吉祥的葫芦,线条由工整小楷诗文构成。每九有四句诗,九尽诗文完。诗的内容除有反映每一九的气候特点外,还把我...
故宫数字化再升级:高品质的数字资源 更亲密的互动交流
相关描述: 《故宫社区》App页面   5月18日,作为故宫博物院“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的“压轴大戏”,全新改版的故宫官方中文网站正式上线,同期推出的还有《故宫社区》App,旨在通过博物馆新型数字生态社区的探索性建设,营造一个“故宫式”的线上生活空间。   在故宫官方中文网站暨《故宫...
传统节日与杨柳青年画
相关描述:  王进(天津杨柳青年画保护单位传承人)   杨柳青年画以其题材的广博、精神指向的崇高、思想哲理的睿智、形式结构的完美、独创模式的魅力、品质高雅的特点而兴盛不衰。在漫长的变革中,吸纳其他画派的精华,面向大众,服务大众,是一种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它不仅为大众传播思想和观念,还为大...
王海霞:木版年画 寓教于画的“百科全书”
相关描述:  木版年画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绘画形式,有着一千多年的发展历史。清代末年,木版年画遍及除西藏以外的全国各地,重要的年画产地达20余个,著名的有天津杨柳青、江苏桃花坞、河北武强、山东潍坊、四川绵竹、山西临汾、陕西凤翔、广东佛山、福建漳州等地。全国每年生产的年画达到数亿张。年画的题材极为丰富,...
木版年画传人:一不小心刻出个二维码
相关描述:  旧时节,到了年根儿底下,老北京的胡同中、院子里就洋溢着浓浓的过年的喜气。每年过完腊月二十三“小年”之后,接着就是所谓“二十四,扫房日”。扫房之后,就是买年画、贴年画的时候了。   在老一辈人的印象中,北京的木版年画和天津杨柳青那种手绘的“卫画”不同,卫画大多画的是胖娃娃抱鲤鱼之类的题...
【雅昌讲堂3200期】吴德寅:用泥塑讲述老北京的市井文化和民俗风情
相关描述:        【相关链接】         【雅昌讲堂】吴德寅:“塑说”北京——老北京风情泥塑         【雅昌讲堂】吴德寅:从泥塑看老北京的娱乐生活         【雅昌讲堂】吴德寅:从泥塑看老北京的商贾文化         【雅昌讲堂】吴德寅:从泥塑看老北京的饮食文化...
活字印刷走进校园
相关描述: 自己动手,体验古老的活字印刷乐趣,让中小学生和汉字“玩”起来。日前,由福田区委宣传部(区文体局)和福田区教育局主办的2016福田·传承项目日前在深圳国际交流学院启动,活字印刷、九九消寒图等一系列和汉字有关的趣味活动走进了校园。 用鬃刷在铅活字上刷墨,拓印到宣纸上,一张专属于你的《水...
传统年文化被时尚“唤醒”
相关描述: 门神 雕版木刻·福   亲手用白面熬一碗浆糊,贴上散发着墨香的手写春联、“胖娃娃抱鲤鱼”剪纸窗花,再挂一对手工灯笼,家里立刻充盈着记忆中的“年味”。近年来,曾一度被淡忘的传统手工艺,又被现代人重新捡拾起来。尤其在传统的新春佳节,木板年画、二十四节气历、铅活字印章……各种融入了现...
【新年来啦】快来贴年画啦
相关描述:  年画是中国古代一种寓意吉祥的形象。在漫长的岁月里,随着年节风俗的演变而衍生形成的一种中国民间特殊的象征性装饰艺术,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远古时期的自然崇拜观念和神灵信仰观念。中国早期的年画都与驱凶避邪、祈福迎祥这两个母题有着密切关系,在祈祷丰收、祭祀祖宗、驱妖除怪等年节风俗习俗化的过程...
古代女性冬天如何"消寒"?赏雪赋诗、画消寒图
相关描述:  今天是腊月十一,眼下这个冬天已近尾声。随着北京、张家口申办冬奥会进入倒计时,今年冬天人们参加各种冰雪运动的热情可谓空前高涨。其实,在中国古代,滑雪、溜冰、坐冰槎,拉雪橇,打冰球等被古人称为“冰嬉”的各种健身活动已相当普及。此外,赏雪赋诗、画消寒图等更是古代女性每年冬天必不可少的“越冬”...
传统的当代物件
相关描述: “九宫壶”中的赞岩茶盘。 (清庭设计中心供图)   马未收藏家马未都提出“观复九宫壶”概念,从事设计工作多年的石大宇用当代设计语言实现了这套中式茶壶的重生,近日,“观复九宫壶”在北京751发布。   设计师石大宇表示,希望借由这套作品唤起更多人对传统造物之美的关注,对天地自然环境的...
木版画
相关描述:  木版画,不仅历史久,数量大,而且形式多样。在近代印刷术兴起之前,它是唯一可藉雕版刷印大量复制的艺术传播形式;在有了近代印刷甚至现代印刷之后,木版画的社会职能虽然明显地缩小了,但是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仍以其特有的魅力流传于世。      中国民间木版画的历史,同中国印刷术的发...
故宫文创产品“奉旨卖萌”
相关描述: 朝珠纹饰T恤 便笺纸 故宫顶戴花翎官帽伞 “九阳消寒图”拼图铅笔   故宫顶戴花翎官帽伞、“朕就是这样汉子”折扇……近日,故宫博物院推出的一系列文化创意产品在网络上再次广受关注,“有人愿意戴着听歌吗……除了老佛爷。”“再来个扳指MP3!”“好像我爸的听诊器。”有...
【精编】两岸故宫文创比潮拼萌 老古董成潮牌
相关描述:  导语:雍容华贵的朝珠遇上现代的电子耳机,你会不会也折服于设计师“脑洞大开”的设计?近日,故宫博物院推出的以朝珠耳机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品再次受到了网友热捧,有人调侃说“会有人愿意戴着听歌吗?”也有人直接表示“给我来一条!”类似故宫“奇葩”设计还包括写有“朕就是这样汉子”折扇、顶戴花翎官帽...
【快讯】观复博物馆马未都与设计师石大宇联手推出“观复九宫壶”
相关描述: 马未都与石大宇在论坛现场   受北京751国际设计节之邀,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先生与清庭石大宇先生与28日共同出席设计节的论坛环节,为艺术与设计爱好者们奉上“聊古今,说设计”的精彩对话。   马未都先生的观复博物馆,一直秉承着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宗旨,为大众展现一个令人引以为傲的文化...
首页< 上一页1 2 下一页 >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