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4秒
所有结果88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28日起闭馆改造“备战”申遗
相关描述:  从今日起至明年6月30日,位于阳江海陵岛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正式进入申遗改造阶段,记者从海丝馆处了解到,“南海I号”参与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的核心任务是实施申遗保护展示工程,改造范围涉及一、二、三号拱舱,总体展陈面积约7310平方米。   据了解,海丝馆闭馆后,馆内工作人员将在一周内...
海丝博物馆将闭馆进行申遗改造
相关描述:  目前,“南海I号”沉船及沉船点正在参与“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将于近日实行闭馆改造。   10月29日,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发出了闭馆申遗改造预告,预告称:根据国家文物局、广东省文化厅、阳江市政府工作布署,“南海I号”沉船及沉船点正在参...
海丝博物馆将闭馆进行申遗改造
相关描述:  目前,“南海I号”沉船及沉船点正在参与“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将于近日实行闭馆改造。   10月29日,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发出了闭馆申遗改造预告,预告称:根据国家文物局、广东省文化厅、阳江市政府工作布署,“南海I号”沉船及沉船点正在参...
海丝博物馆将闭馆进行申遗改造
相关描述:  目前,“南海I号”沉船及沉船点正在参与“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将于近日实行闭馆改造。   10月29日,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发出了闭馆申遗改造预告,预告称:根据国家文物局、广东省文化厅、阳江市政府工作布署,“南海I号”沉船及沉船点正在参...
中国海丝博物馆力争下半年动工
相关描述:  今年,我市文广新工作将以海丝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重点,抓紧遗产点文物修缮工作,加紧推进“泉州与海上丝绸之路”展示馆和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建设。   加快推进“泉州与海上丝绸之路”展示馆建设,泉州海交馆作为业主单位将抓紧完善大纲设计、进行布展,确保年底前完成建设。为加快建设中国海上丝绸...
“同名同龄”夫妻档省博修文物
相关描述:  最近,央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网上爆红,豆瓣评分高达9.5,超过热播剧《琅琊榜》。   为了让文物修复后继有人,纪录片中每位修复大师都带了一两个年轻徒弟。不少白领看完纪录片后,喊话走红的故宫博物院修复大师:现在改行还来得及吗?   湖北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周松峦介绍,中心...
南海Ⅰ号”发掘阶段成果 出土文物14000余件套
相关描述:  1 月 9日, 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广东省文物局和阳江市人民政府主办,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承办的 “南海Ⅰ号” 保护发掘项目阶段性工作通气会在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召开, 项目领队孙键、 刘成基和项目保护组组长李乃胜现场介绍 “南海Ⅰ号” 保护...
南海I号出土文物1.4万余件套
相关描述:  1月9日,由国家文物局水下遗产保护中心、广东省文物局、阳江市政府主办的“‘南海I号’保护发掘项目阶段性工作通气会”在位于广东阳江的广东海上 丝绸之路博物馆举行。会上通报了“南海I号”沉船的类型、考古发掘的最新发现以及推测的沉船年代等重要新发现。经过长达1年多的考古工作,“南海I号”总 ...
追寻德化瓷辐射世界的印记
相关描述:  【历史追溯】   多国风格“定制瓷”漂洋过海走世界   如今流行的“定制风”,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在德化陶瓷产品中流行。当年沿着“海上丝绸之路”销往世界多个国家的德化瓷器,根据客户需求和当地文化、风俗、习惯,在器型、釉色等方面进行了改变,显示出外向型经济的灵活性。“南海一号”发掘的德...
考古启示: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可实现良性循环
相关描述:  说到考古,可能有人会认为是一个纯保护的概念,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交集不多。事实上不是这样的。“南海一号”及其后期发掘、保护和研究的场所——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已经成为广东著名的旅游文化品牌,目前已形成一个集合文化产业、旅游、房地产等项目的巨大商圈,这是以文化和古迹带动旅游商业开发,并产...
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现海量文物
相关描述:   2015年02月03日,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水晶宫出水文物修复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将清理干净的各种陶瓷分类放入脱盐池,以便进行脱盐。2015年02月03日,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水晶宫出水文物修复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将清理干净的各种陶瓷分类放入脱盐池,以便进行脱盐。 肖雄 摄 图片来...
南海一号发现船体隔舱板12道 可看出大致轮廓
相关描述:  1987年,南宋沉船“南海一号”在阳江海域被发现。经过20年的前期准备,这艘沉睡了800多年的南宋商船终于在2007年12月被交通部广州救捞局用沉箱“包裹”整体打捞出海,并安置在阳江海陵岛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等待着考古人员对这个神秘的庞然大物进行发掘和保护。   2015...
南海一号海量宋瓷重见天日 众多谜团等待揭示
相关描述:  近日,经过7年的保护发掘,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表面的淤泥海沙贝壳等凝结物被逐层清理,船舱内超过6万件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的南宋瓷器得以重见天日,展现在世人面前。   据悉,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中国境内发现的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沉船,是保存在“海上丝绸之路”主航...
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 6万件宋瓷重见天光
相关描述: “南海一号”右侧中部船舱位置散落着一摞摞福建德化窑白瓷器和福建磁灶窑绿釉器 这是考古工作者对“南海一号”上清理出来的淤泥海沙等凝结物进行水洗时发现的三枚古钱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传承人陈芳财(中)专程从福建晋江前来考察“南海一号”沉船   经过7年的...
南宋沉船“南海一号”海量宋瓷重见天光
相关描述:   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中国境内发现的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沉船,是保存在“海上丝绸之路”主航道上的珍贵文化遗存。自1987年被发现,到2007年整体打捞上岸,沉睡海底800多年的“南海一号”入住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水晶宫”,考古工作者按照模拟埋藏环境保护法...
南海I号重生实录:从“出水”走向“出土”
相关描述: 考古现场   “南海I号”,一艘宋代沉船,2007年12月,以史无前例的方式被“整体打捞”出水,沉睡800年后重见天日。这项“奇迹工程”也成为世界考古史的创举。   如今,距“南海I号”入住新家“水晶宫”——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已有七年。历经多年的考古工作之后,这艘承载着大量历史...
南海一号沉船将挖掘出超6万件文物 包括宋代名窑瓷器
相关描述: 考古现场   “南海I号”,一艘宋代沉船,2007年12月,以史无前例的方式被“整体打捞”出水,沉睡800年后重见天日。这项“奇迹工程”也成为世界考古史的创举。   如今,距“南海I号”入住新家“水晶宫”——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已有七年。历经多年的考古工作之后,这艘承载着大量历史...
专家:回流瓷、海捞瓷有巨大收藏空间
相关描述: 清代广彩瓶高36.5厘米 明代折沿青花盆口径36厘米   近日,媒体披露位于广东海陵岛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里,在水下博物馆沉睡八百多年的南宋商船“南海一号”,经过淤泥清理后已进入沉船内部发掘和文物提取阶段。   自郑和下西洋打通海上丝绸之路起,中国的瓷器便开始了大规模出口。一...
专家:回流瓷海捞瓷有巨大收藏空间
相关描述: 清代广彩瓶高36.5厘米 明代折沿青花盆口径36厘米   记者李丽   近日,媒体披露位于广东海陵岛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里,在水下博物馆沉睡八百多年的南宋商船“南海一号”,经过淤泥清理后已进...
“南海1号”考古进入新阶段 出土文物或达8万件
相关描述:  记者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获悉,南宋沉船“南海1号”的考古挖掘工作已经进入船内发掘和船载文物提取的关键阶段,并将持续到2015年。此后将有更多海上丝绸之路的珍贵文物重现世人。   据博物馆馆长黄铁坚介绍,“南海1号”为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古老、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海船。截至...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