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所有结果406条信息
- 忧郁之眼,警示之声——预警者吕顺
- 相关描述: 吕顺的绘画,一直饱含着一种独有的情绪,这种情绪,没有顾虑重重后的隐晦和含蓄,以及无动于衷的麻木和淡漠,而是愤怒和激越的直刺人心,以求一针见血。这种特质,使他的作品犀利如刀、清晰如镜,对当下文化语境中的人性进行准确和深入的剖析,痛谴、警诫,进而发出不祥的预言,虽然逆耳刺目,却因其真切而令...
-
http://artist.artron.net/20120331/n228231.html
2012-03-31 11:04:27
- 李小山◇技乎?道乎?
- 相关描述: 几年前,我曾为萧海春的画册写过一篇文章。那时,我对海春作品中的内涵和深度颇为赞赏,并认为时下大多数从事中国画创作的人皆是凌空蹈虚、华而不实、缺乏真本事的人,而海春却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将创作基础夯得非常牢固。早在二十多年前,我写了那篇遭到反复声讨的文章,文章中提出把中国画作为“保...
-
http://artist.artron.net/20120323/n226042.html
2012-03-23 10:17:46
- 对波德里亚摄影理论中图像视觉性的再阐释
- 相关描述: 19世纪60年代,诗人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在《把穷人打昏吧》中这样写道:“我走进一家酒馆,一个乞丐把帽子伸了过来,那目光无法忘怀,如果精神真能搅动物质,如果动物磁器疗法的施行者的眼神能使葡萄成熟的话,那么这目光能使王冠落地。”[1]就这段描述而言,波德莱尔显...
-
https://news.artron.net/20120319/n224901.html
2012-03-19 18:59:03
- 论弗雷德对格林伯格形式批评的推进[1]
- 相关描述: 迈克尔·弗雷德(Michael Fried,1939- ),美国霍普金斯大学人文学科波恩讲席教授,著名艺术批评家、艺术史家。1960年代初,才二十出头的弗雷德就在风云际会中走上艺术批评之路:求学普林斯顿大学、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哈佛大学期间,他就与弗兰克·史特拉(Frank Ste...
-
http://comment.artron.net/20111231/n212258.html
2011-12-31 16:09:34
- 德加芭蕾舞者的暗面
- 相关描述:
展览中展示的德加作品
隐藏在褶皱中的是什么?我是指,那些,德加笔下古典芭蕾者的服饰和身体上精心描摹的层层褶皱。这个问题从伦敦皇家学院正在展出的“德加和芭蕾:图绘运动”中浮现出来。丰盛的展览图录里面引用波德莱尔的话:“舞蹈是手臂与腿交织的诗,是由动作渲染的高雅、可怕、生机勃勃。...
-
http://gallery.artron.net/20111212/n208122.html
2011-12-12 11:24:49
- 诗派:一个绘画流派在重庆
- 相关描述: 12月9日,重庆三峡博物馆,一个历史性的展览在这里举办。自白洋淀、朦胧诗以降的十位重要当代诗人多了一种身份:画家。事实上,在绘画的道路上,他们已经走得很远。
在老少三代人中,1950年代的像芒克、严力、宋琳、吕德安,是以卖画为生的“职业画家”,他们中许多已经有十多年的绘画经历,并...
-
https://news.artron.net/20111129/n205178.html
2011-11-29 09:41:22
- 感受力的社会学和修辞学
- 相关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芙女士曾经应国际艺术家协会之约,发表有关『艺术家与政治』问题的看法。伍尔芙的态度和立场快速且坚定---艺术家关心政治是毋庸赘言的。但伍尔芙却来唱反调,在她看来,事实已然如此,不用再提倡了,理想且明智合理的图景反而应当是:社会有能力无偿付给艺术家一定的生活费用,艺术家则在工...
-
https://news.artron.net/20111116/n202442.html
2011-11-16 16:49:32
- 王南溟:作为社会调查的艺术
- 相关描述: 2000年之后,由很少部分的中国当代艺术开始在告别过去的中国符号而转向新的前卫,这是一次重新定义“艺术”的实践,并且确实是通过展览改变了艺术的“定义”,这种艺术不只是关心一个空洞的内心和既定的艺术审美形式,而是将艺术开放到前所未有的新的领域,比如以前的社会学家的田野调查现在被艺术家们的...
-
http://comment.artron.net/20111114/n201510.html
2011-11-14 02:52:30
- “自省”当代艺术展将于上海举行
- 相关描述: 2011年11月13日至11月22日,“自省”当代艺术展将在上海朱屺瞻艺术馆举办。在当下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届时,朱屺瞻艺术馆将邀请三水、张月和葛辉等三位居住在上海的年轻艺术家“走进美术馆”。
在这次展览中,三位艺术家将从“自省”的角度出发,以影像和绘画的方式...
-
http://contemporary.artron.net/20111112/n201399.html
2011-11-12 10:33:10
- 周抗入选法国艺术家沙龙及佛罗伦萨国际双年展
- 相关描述: 2011年11月巴黎,中国摄影家周抗的作品《不是水墨》之江南入选法国艺术家沙龙展。
由法国政府主办的官方的艺术展览——法国艺术家沙龙(salon des Artistes Franais),起源于1667年路易十四时代由当时的皇家艺术学院所设立艺术展览,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并享有国...
-
http://gallery.artron.net/20111107/n200085.html
2011-11-07 09:43:03
- 野兽派创始人马蒂斯逝世57周年纪念
- 相关描述:
亨利-马蒂斯
《舞蹈》马蒂斯
本文版权属于雅昌艺术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雅昌艺术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资讯:
毕加索与马蒂斯
马蒂斯:安乐的椅子
...
-
https://news.artron.net/20111102/n199303.html
2011-11-02 16:33:58
- 变异之花
- 相关描述:将象征“美”的鲜花画得如此富有刺激性的画家——蔡锦,看上去是一个单纯聪明甚至有点天真的姑娘。她剪着整齐的刘海和直发,方方正正的脸庞时常带着诚挚的微笑,而她喜欢穿着厚重的鞋和风格鲜明的服装,使你觉得她的纯朴、认真和执著。看她记述幼年经历的文字,她描述儿时独自观察被雨水滴绿的青石板上的青苔,那...
-
http://artist.artron.net/20111102/n199274.html
2011-11-02 15:14:20
- 英雄的逝去
- 相关描述: 鲁迅的小说《奔月》,写的是羿的英雄末路:善射的界,在完成了种种伟绩之后,只能给妻子嫦娥吃乌鸦的炸酱面;他的箭法太巧妙了,竟把飞禽走兽射得精光;“那时谁料到只剩乌鸦做菜……”他叹息道;后来,嫦娥奔月而去,界拿出射日弓,连发三箭,月亮只是一抖,安然地悬着;这时候,有个女仆悄声评论界:“有时...
-
http://artist.artron.net/20110916/n190361.html
2011-09-16 14:42:19
- 作为艺术的艺术批评
- 相关描述: 当代艺术世界,展览和出版层出不穷,艺术批评也似乎日渐繁荣,至少表面上蒸蒸日上。但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的詹姆斯·埃尔金斯教授却看到:“在这种意义上说,美术批评是繁荣的,但是,它却又不在当代的理论论争的视野之中。因而,它无所不在,又没有什么生命力,只是背后有市场而已……”当代艺术批评遭遇了某...
-
https://news.artron.net/20110808/n182328.html
2011-08-08 09:09:54
- 作为艺术的艺术批评
- 相关描述: 当代艺术世界,展览和出版层出不穷,艺术批评也似乎日渐繁荣,至少表面上蒸蒸日上。但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的詹姆斯·埃尔金斯教授却看到:“在这种意义上说,美术批评是繁荣的,但是,它却又不在当代的理论论争的视野之中。因而,它无所不在,又没有什么生命力,只是背后有市场而已……”当代艺术批评遭遇了某...
-
http://huadong.artron.net/20110806/n182159.html
2011-08-06 08:24:50
- 漆澜专访:人生贵痛快,何况画画
- 相关描述: 总有人耐不住寂寞从画画转向其他的营生,但漆澜却从媒体人、艺术评论者的身份投身入画家的行列。漆澜有中国画的学院背景,却又“从头再来”进入油画的另一个天地。他的多重身份和现在的选择,更多来自对纯粹精神需求的愿望。用和他一起创办《艺术当代》杂志的徐可的话来说:“在漆澜身上充满着矛盾,明明是书...
-
http://gallery.artron.net/20110805/n182065.html
2011-08-05 13:28:21
- 抽象艺术的中国问题
- 相关描述: 长期以来,中国抽象艺术的发展都是对西方抽象艺术的形态移植,直至上世纪90年代,才逐渐出现了西方现代主义意识与东方美学意念相融合的中国抽象艺术发展态势,建构了初具中国价值取向的中国抽象艺术的本土样式。这种依赖于通过对西方现代抽象艺术与中国传统水墨、书法艺术的表面共通性的理解而生成的意象表...
-
http://comment.artron.net/20110725/n179588.html
2011-07-25 09:50:38
- 生命.意象.圣境
- 相关描述: 这些年,我在高地系列油画创作中,围绕生命的终极意义进行了艰辛的探索,逐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个人绘画语言,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鼓励及肯定,这给了我许多精神的慰藉和前行的勇气。
老实说,我从早年纯写实主义绘画逐渐走到今天的相对写实绘画(表现形式的写实和表现内容的的写意)并在西方写实与东方...
-
http://artist.artron.net/20110530/n167843.html
2011-05-30 14:42:32
- 从忧伤到空灵——何多苓的艺术历程
- 相关描述: 何多苓最初的艺术创作,是他就读四川美术学院研究生期间的《在收获的土地上》和《我们曾唱过这首歌》。前者因种种原因,最终只完成了一张精致的素描稿。《在收获的土地上》画的是几位知青女子劳动完毕后在溪水中洗浴的场景。这张画在当时的突破性意义是:画面中全部是裸女。这也导致此画在当时的特殊政治氛围...
-
http://artist.artron.net/20110508/n165693.html
2011-05-08 20:56:00
- 两栖世界,忽远忽近—关于左正尧的艺术
- 相关描述: 左正尧是一位老资格的艺术家—你尽可以从他“‘85美术运动”开始至今的一系列的艺术创作中窥见一斑。同时,他的艺术履历也充分显示了他利用多种材料和语言方式,如水墨、陶瓷、装置等等自由穿越各种媒介界限的能力。这是他根据中外传统的文化资源、民间艺术的素材,以及个人生存的记忆、积累的成长经验与中...
-
http://artist.artron.net/20110503/n164876.html
2011-05-03 16:4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