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8秒
所有结果790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徐邦达与黄涌泉的师生情谊
相关描述:  当代中国古书画鉴定泰斗、故宫博物院资深研究员徐邦达(浙江海宁人1911—2012),在上海、北京生活了一世纪。然而,徐老于众多古书画鉴定的门生中自认为“最得意”的一位——浙江博物馆研究员黄涌泉,却已在2003年作古,终年78岁。2004年北京某杂志刊载过一篇长达万余字的《徐邦达访谈录》...
摩登“竹径”王冬龄
相关描述:  “竹懒偏宜水,花狂不待风”,8月12日,由深圳市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主办,知名美术史家、艺评家巫鸿策展的“王冬龄——竹径”在OCAT深圳馆A、B展厅展出。据了解:“此展展品为王冬龄为OCAT特别创作,将延续王冬龄长期探索并不断实践的书法创作方向,整合‘书’‘竹’‘游’三个意象将观众置换到...
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的大师之路,当今有何纪念有何借鉴
相关描述:  大家知道二十世纪公认的艺术三大师非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莫属。为什么是他们三人?评论界多有理由,而喜欢找规律的我则发现,吴、齐、黄三人多有相似之处。这些相似处似乎太平常,并不引人注意。而我却以为,也许正是这些“太平常”的相似处,成就了他们今天大师的位置。下面我们不妨一起看看!  ...
【雅昌专稿&视频】王冬龄独家解锁“竹”与“纹身”的秘密
相关描述: 2017年8月12日至11月12日,由巫鸿策划的艺术家个展“王冬龄:竹径”将在OCAT深圳馆展厅A及展厅B呈现。图为王冬龄“写竹”中   2016年冬日的某天,王冬龄在前往香港的飞机上偶遇来自浙江安吉的胡国良,他不仅深谙竹子的生长习性,更拥有一片专属竹林。闲聊中,他告诉王冬龄,安吉的...
从唐摹《晋帖》看魏晋笔法之本相
相关描述:  研究中国古代书法中的“笔法”现象,不但要有看中国流传有绪的法帖碑版书迹;还要借助于上古中古时期中外书法交流事实的便利,从域外流传的书迹中去分析判断中国上古中古时代书法的“本相”,在目前人人引为正宗,但又很难解释清楚的所谓“二王笔法”或“魏晋笔法”的研究方面,由于宋元以后将近千年的代代嬗...
“心路传拓”——全国博士书法邀请展暨博士论坛
相关描述:   “心路传拓——‘乌兰察布之夏’博士书法邀请展暨博士论坛”是在2015年成功举办“艺舟双楫——全国首届书法邀请展暨博士论坛”的基础上策划举办,并由国家正式出版社在展前出版本次展览及论坛的作品和论文集。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
王冬龄:写竹记
相关描述:  去年冬往香港的飞机上,我身边的位置非常巧坐的是安吉胡国良先生。他对我的艺术仰慕已久,他又是王新元的朋友,彼此相谈甚洽,我问起安吉毛竹的一些事。他有自己的竹林松林,故对竹子生长习性知之甚详,并告之安吉农民用自制的“捏油”在竹上写字,是为了区别是哪年谁家的竹。七八年后,竹也粗了,风吹雨打,...
浙江省博物馆举办中国榜书艺术讲座
相关描述:   8月1日,军旅榜书艺术家陈培明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展区报告厅,做了一场名为《翰墨铸千秋 榜书壮情怀:中国榜书艺术》的讲座。   榜书,古曰“署书”,又称“擘窠大字”。早在秦以前,榜书就出现了。历经千年,也依旧较为常见。陈培明,安徽砀山人。1974年入伍,步入中年之后重点研习榜书,现...
学习书法有利于体会中国画线条的本质
相关描述:  广美书法研究所所长王见谈创作:   有关“书法与绘画关系”的话题讨论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也引起了全国不少的名家加入探讨。在广州美术学院书法研究所所长王见看来,书法问题之所以引起这么多的讨论,原因在于“书法虽有教学有学科但谈不上有学科建设”。他称:“学习书法用笔可以丰富线条趣味,增强线...
纸上烟霞 胸中禅悦——学者书家陆一飞印象
相关描述:  笔墨因缘际会于新安渊源,与西子湖畔的陆一飞教授有着莫名殊胜情愫。对其不遗余力地推扬王伯敏先生和圆霖法师学术、禅艺,至诚至切至情令人心仪且一见如故。   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陆一飞书法集》后记中,陆一飞说特别喜欢苏东坡的句子:非人磨墨墨磨人。笔墨作生涯,磨砺的是始终不忘的初心。而陆一飞...
大师吴昌硕
相关描述:  吴昌硕(1844.8.1—1927.11.29),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
笔下与生活 李明桓的起落微茫
相关描述: 妙法莲华经观音菩萨普门品(局部)   李明桓,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并留校任教,书法学博士。首届“国家艺术基金”创作人才,浙江省首批“新峰计划”人才,中央电视台G20特别节目直播其书法创作。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教师、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篆刻创作委员会...
博物馆展览都在关注什么问题?
相关描述:  二十一世纪博物馆的职责不断变化,推动着博物馆 实践逐步发展,最为直接的就是博物馆工作职责和价值也在跟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更新。在快速的变化中,博物馆服务观众的最核心产品不但没有变化,反而更加凸显,那就是展览。   那么这些年来,博物馆展览都在关注什么问题?   结合浙江省博物馆(以下简...
深厚的传统 功力壮阔的精神 气象鲜活的当代气质
相关描述:  郭志光先生是我非常敬仰的一位先生,虽然交往不是很多,但能够感觉到,他是一个非常内敛、含蓄、不事张扬,潜心学问,非常令我们敬仰的先生。看了他近期的一批画作,我觉得非常非常好,而且,很令我感动,有这么一批大画,而且画的这么好,我觉得在目前中国的花鸟画界,他是非常有代表性的,画的非常好的一位...
南风北韵 苍劲隽雅——美术杂志社社长尚辉谈郭志光花鸟画创作
相关描述:  郭志光即将在国家博物馆举办他的个人画展,这对他来说是一次总结,对我们国家的中国画发展来说也是一次很好的个案研究。 鹫峰飞来 200×260cm 2014年   郭志光早年求学于浙江美术学院,受到潘天寿、吴茀之等人的影响,在花鸟画的20世纪现代性转型中,具有自己的独特面目。他的特...
沉雄朴茂,清敦豪放——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池瑜评郭志光花鸟画创作
相关描述:  花卉草木、鸟兽虫鱼与人类生活紧密相伴,是人类观看自然的感觉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是人类最早感受自然美的客体对象。人类在观看花卉草木与鸟兽虫鱼等自然物中,生成和发展了人的审美知觉能力,帮助形成人类感受形式美的眼睛。中国的花鸟画正是这种对自然生物的观察和对花卉鸟虫之形象美感受的视觉图像...
笔墨奇崛 意趣粲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邓福星谈郭志光花鸟画创作
相关描述:  郭志光先生的一批花鸟画作品将在国家博物馆展出,这是继1992年《郭志光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二十多年后的再次晋京个展。我有幸观赏到其中一部分作品,殊感振奋而欣喜,趁先睹之快,兹记下一些突出的印象和感受,亦与同好分享。 芙蓉鳜 136×67cm 2017年   从作品描绘的内容来...
章祖安:奇人、奇遒、奇狷
相关描述:  “不得不承认,明清以降,尤其是清朝乾嘉之后,几乎所有一流书法大家无不受到碑版墓志的深刻影响,即便到了当代,真正能独立门户的书法巨子亦仍然与碑学沾亲带故。   章祖安视如义父的陆维钊先生乃潘天寿最为器重的书法碑派大家,中国书法学科奠基人之一,他开创的亦篆亦隶的蜾扁体前无古人,但又是糅合...
浙江美术馆展现当代文化名人手札
相关描述:  本报杭州讯 记者 夏超 5月23日,由浙江美术馆、中国作家书画院主办的“字响调圆:龙榆生藏现当代文化名人手札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开幕式后,中国作家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张瑞田进行了导览。在开幕当天举办的学术座谈会上,专家、学者就龙榆生友朋手札的历史意义、文化特点、...
浙江美术馆展现当代文化名人手札
相关描述:  5月23日,由浙江美术馆、中国作家书画院主办的“字响调圆:龙榆生藏现当代文化名人手札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开幕式后,中国作家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张瑞田进行了导览。在开幕当天举办的学术座谈会上,专家、学者就龙榆生友朋手札的历史意义、文化特点、书法价值等展开研讨。 ...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