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秒
所有结果1240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魏学峰:行为艺术没有文化指向就和杂耍差不多
相关描述:  “人与自然完全融合,生命才会在书画中释放。”在昨日的金沙讲坛上,主讲嘉宾中国汉画学会副会长、四川博物院副院长魏学峰带来了题为《中国艺术美的探索》的专题讲座,为市民讲述了中国艺术的哲学之思以及其独特魅力。   通过展示颜真卿、郑板桥、弘一法师等中国名家的书画作品,魏学峰介绍了我国古代书...
潮州日报发表《一直在路上•路中汉国画展》
相关描述:   一直在路上•路中汉国画展   一直在路上•路中汉国画展   时间:10月12——18日   地点:潮州市人民广场文化长廊   主办:中国民主促进会潮州市委员会   放飞心灵的艺术熏陶之旅   “如我与君心,相知应有数。”记得20多年前一个明媚的日子在深圳结识...
清代以来的碑派书风与齐白石书法
相关描述:  一、清代以来碑派书风的发展   任何一种艺术风格和艺术现象的产生,都离不开其历史环境。齐白石书法风格的形成,也不是偶然的,是清代碑派书法高度发展的延续。   清代书法一方面延续着明代帖学一脉,另一方面由于学者对金石学的研究,碑版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碑学兴起后,逐渐改变了人们的书法观念...
最初的坐具
相关描述:  2010年武汉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有一篇题为《椅子改变中国文化》的文章,作者是一位80后年轻人王巍。内容如下:“……最早的时候,没有椅子,人们会客的时候都是跪坐在席子上,这叫跽坐。到了东汉末年,一种名叫‘胡床’的折叠板凳传入中原,第一次改变了人们的坐姿,人们逐渐开始放弃跪坐这种难受的姿势...
9月29日安徽省博物馆新馆迎客
相关描述: 徽州古建筑展厅 徽州古建筑展厅老房子 文房四宝展厅 夏商周展厅中陈列的楚大鼎 江淮撷珍展厅   19日上午,伴随着省博最后一件文物——国宝楚大鼎的入驻,安徽省博物馆新馆文物搬迁全部结束的同时,安徽省博物馆新馆布展进入最后的调试阶段。为了确保国庆节期间市民可以充...
市民聚焦“把武汉画在地铁里”画展
相关描述:  双休日,武汉美术馆内迎来一场特殊的画展——《把武汉画在地铁里》中小学生绘画作品征集活动中获奖的100幅作品。而小画家们在现场自己充当起义务讲解员,引来数千市民踊跃参观。画展将于今日结束。   本次活动由武汉地铁集团、市教育局和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共同发起。该活动自今年6月启动以来,征集到...
心性 裸露·质朴 天真
相关描述:  罗家宽先生是从天府之国走出的一位多才多艺的画家,他对大自然情有独钟,对荷菊文化思想有独创。娇荷掩映中的野鸟、寒风摇曳的傲菊、静泊的小船、山野河畔的茅舍、云雾里的山峰……一幅幅细腻淡逸、静谧空旷的花鸟山水,仿佛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没有喧嚣的荷塘和桃源。那浓淡交错的墨韵,素妆淡染的色调,无不透...
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汪天亮的漆艺之路
相关描述:  汪天亮,1985年毕业于福建工艺美术学校工艺绘画专业。所谓工艺绘画是指需要通过工艺材料制作的绘画,这样的绘画往往因受材料工艺与实用功能的制约而具有装饰性的特色,因此有的地方称之为装饰绘画。这种具有装饰风格的绘画和我学的壁画专业相似,在课程设置上也有许多相同之处。除了素描、白描、水墨、彩...
崇汉轩藏中国汉画像砖精拓展
相关描述:  来自青岛崇汉轩汉画像砖博物馆的“崇汉轩藏中国汉画像砖精拓展”在上海朱屺瞻艺术馆举行。130多幅从2000多年前的汉画像砖上精拓出的拓片,给上海带来了一丝远古的清新。   青岛崇汉轩像砖博物馆的创始人是著名军旅收藏家张新宽,经过30多年的努力,抢救性地收藏和保护了一批汉画像砖。画像砖源...
湖北画价低 引外地客户来扫货
相关描述:  某媒体报道国家一级美术师、湖北省重要的水墨人物画家廖连贵的“夕照七彩廖连贵水墨艺术作品展”正在湖北美术馆举行。   就在不久前,一位山东收藏爱好者看好廖连贵的作品,以2000元/平方尺左右的价格一次购得100余幅画作。但业内人士判断,这批画作在山东,价格至少要翻一倍。   湖北画作...
崇汉轩藏中国汉画像砖精拓展亮相上海
相关描述:   开幕式现场   2011年7月20日上午10点,《崇汉轩藏中国汉画像砖精拓展》开幕式在朱屺瞻艺术馆隆重举行,130多幅从二千多年前的汉画像砖上精拓出的拓片集体亮相上海,让观者领略到一股远古的清新气息。 展览现场   汉画像砖是图像记载的历史百科全书   画像砖源于春秋战...
真、新、大、厚
相关描述:  在当代中国花鸟画坛,陈永锵是一位能独辟蹊径并值得研究的重量级人物。他以雄强恣肆的画风,及“真、新、大、厚”的特色,努力开拓着当代中国花鸟画的一种新境界。   出于艺术研究工作之需及个人的偏好,我一直关注着1985年极大感染着我的陈永锵首次个展及其后数个重要展览中的陈永锵作品。在此,仅...
文学性:关于陈永锵的一种品味
相关描述:    作为一个艺术家,陈永锵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仍然是1985年他在广州举行的第一次个人画展,耐人寻味的是,他在这个画展中“讲述”的主题,并不是广州的公众开始给予以切实关心的那种“发财致富”的诀窍。严格来说,至少在今天 ,那是一个并不动人的遥远的“故事”,陈永锵一本正经地告诉人们,在他...
廖静文为徐培晨艺术学校题名
相关描述:  6月25日上午,由徐悲鸿纪念馆廖静文馆长题写校名,以著名画家徐培晨教授名字命名的“徐培晨艺术学校”在沛县歌风中学揭牌。江苏省、徐州市、沛县的相关领导参加了揭牌仪式,同时成立了徐培晨艺术教育发展基金,徐培晨教授还为学校捐赠了书画作品及汉画像石等珍贵文物。   徐教授多年来一直很关心家乡...
李伟铭《文学性:关于陈永锵的一种品味》
相关描述:  我之所以说“陈永锵式”,旨在强调这样的一种事实,这种植根于南方乡村的艺术样式,与差不多同时风行西南等地区的以“乡土”为母题的油画艺术有着本质上的差别。与后者“人物画”的形式深入、细腻地刻划地方民俗和长期被愚昧和生活的苦难压铸成形的近乎麻木的人性之底蕴不同,陈永锵以花鸟画——或者说主要是...
激越回荡的“田园歌手”
相关描述:  土地上的如大地球般的黄瓜、黄灿灿硕大的向日葵群、云海中的攀枝花(木棉别称)、粗杆上的紫荆木、春花、秋木、夏叶、冬根……壮枝大杆,如沉沉岳壑,连绵起伏的山峦;果实甸甸,满目深厚,若巨鼎大钟。画家陈永锵善于将南国人们所熟悉的木棉、残荷、南瓜、葵花等农家小品注入山石般雄浑博大的精神品格,将农...
掂量生命的份量
相关描述:  在广东艺术家中,陈永锵是一位让人言说不尽的焦点人物。   数十年的坎坷经历和勤奋治学,锤炼出陈永锵奇崛硬朗又富于自然主义气息的画风。率真旷达的个性和不拘成见的视野,更为他的这份成就辟出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花鸟题材率,他将浓重绵密的山水画用墨技法和浑厚结实的汉唐造型观念进行了成功的移植...
当代花鸟画艺术中的“肖像画”
相关描述:  最近,在关涉中国当代花鸟画艺术的一篇短文中我这样写道:  在中国画艺术的现代发展中,花鸟画是一个比较特别的领域。作为一种传统的视觉样式,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中,它似乎从来没有像人物或山水一样,承担那么沉重的使命感。这与其说是侥幸,倒不如说,“花鸟”就其视觉形态而言,与社会历史的进化,存...
大花、大花鸟画、大花鸟画家
相关描述:  写下这个题目,我心中才踏实些许。  很早就被陈永锵的画感动,想写一些东西,然总觉得陈永锵那豪气干云的笔墨只有那恣意汪洋的词语才能形容,而自己的文章总是过于平实,深感文力不胜。阅读陈永锵赠我的几本画册和评论文集,他的恩师、挚友、同道个个了得,所写的文章篇篇是激情与诗意的交响。十几天读下来...
天眼观色
相关描述:  对中华文明的特质研究从未像今天这样迫切又复杂,更何况这个文明的某一领域的研究。学者们今天有感于它的庞大体系,往往又停留在有感觉而缺乏系统深入的认识或不敢轻视系统间错综复杂的联系,因而导致对某一系统本质研究的迷失或空泛。抑或干脆割裂与此相关的看似不重要的联系,企图达到对某一系统的独立且清...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