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1秒
所有结果683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彭锋:气韵与节奏(上)
相关描述:  “气韵生动”不仅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概念或命题,[1]而且获得了广泛的国际传播,甚至有可能对发源于欧洲的现代美术及其理论产生过一定的影响。考察“气韵生动”的本义、它在欧美的传播和解读、以及它在国内的现代转型,有助于我们理解美术和审美观念的跨文化传播的特殊性,进而理解审美现代性的复杂性。...
【雅昌快讯】著名作家爱德华•伯曼英文新书出版 《兵马俑--秦代历史、秘密与最新考古发现》将亮相利物浦兵马俑展
相关描述: 英国作家爱德华·伯曼Edward Burman先生用英文撰写的《兵马俑--秦代历史、秘密与最新考古发现》新书封面   (雅昌艺术网讯)近日,由陕西省文物局全力支持,英国作家爱德华·伯曼Edward Burman先生用英文撰写的《兵马俑--秦代历史、秘密与最新考古发现》(Terraco...
曾宪通:我与古文字研究
相关描述: 曾宪通作品   我的乳名叫曾雄镇,1935年1月(农历甲戌腊八)出生于广东省潮安县彩塘镇骊塘乡。小学就读于星洲侨领曾汝平乡賢创办的“务滋学校”,先后在潮安二中和金山中学读初中和高中。   1955年秋,我在汕头金山中学毕业,即考进中山大学中文系。当时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分别设有语言...
廖上飞:我们关于自己艺术的认识何以愈来愈肤浅?
相关描述:  近些年,随着越来越多西方汉学家关于中国艺术的著述被翻译成中文,让人多少有这样一种感觉,西方关于中国艺术的研究在很多方面遥遥领先。比如苏立文(Michael Sullivan,1916-2013)、高居翰(James Cahill,1926-2014)等人关于中国艺术的著述皆有让人耳目一...
我们关于自己艺术的认识何以愈来愈肤浅?
相关描述:  近些年,随着越来越多西方汉学家关于中国艺术的著述被翻译成中文,让人多少有这样一种感觉,西方关于中国艺术的研究在很多方面遥遥领先。比如苏立文(Michael Sullivan,1916-2013)、高居翰(James Cahill,1926-2014)等人关于中国艺术的著述皆有让人耳目一...
中国水墨的现代性起于明中晚期
相关描述:  摘要:张晓凌,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报》总编辑,欧洲科学、艺术和人文学院外籍院士,南京师范大学鸿国讲座教授。1956年生,安徽阜南人。1979年毕业于安徽阜阳师范学院艺术系,1990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师从王朝闻、刘纲纪先生。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
廖上飞:我们对传统艺术的认识何以愈来愈肤浅?
相关描述:  摘要:西方学者研究中国艺术有独特的视角,或许他们有些结论我们不一定赞同,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研究成果和方法完全可以共享和借鉴。 倘若将“中国画”等同于“存在于中国的绘画”,那其就失去作为学术概念的意义了。 不能只谈书画(精英艺术)或只谈“文人画”,更不能只谈“写意画”,而是应将...
【雅昌专稿】2017再谈中国画 笔墨还重要吗?
相关描述:  据说,现在全世界有几亿人拿起毛笔,画中国画,写中国字儿。显然,之于传播中国文化而言,这很可喜。   靳尚谊说,他也喜欢中国画,最喜欢的是八大山人和倪瓒。 八大山人   “1979年,我第一次到西德,参观了很多院校,德国的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就是个古老的美术学院,看他们的学生在画...
简牍书法实践第一人:沈曾植
相关描述:  对待新出土的文献资料究竟取什么态度,是检验一个平庸的凡夫俗子和一个大师根本差别的试金石。   对于出土竹木简牍,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是把它当作可有可无的陪衬而进行认识的。汉代四百多丰碑巨额,春秋战国时的重鼎大器,与之相比,竹木简牍完全缺乏仪规森严的庙堂之气,而有草率蕪杂之弊。作为陪衬...
中国嘉德秋拍呈现中国20世纪人物风情志 精彩提前看
相关描述:  本次秋拍,特辟“中国20世纪人物风情志”专题,借以呈现中国早期油画大师在人物绘画,社会风情以及精神风貌表现方面的卓越成就。   可以说,与中国美术史中任何一段人物绘画发展的进程相比,20世纪早期的变革都来的迅猛且决绝。而这段变革时期的人物绘画创作,自然也就承载了诸多层面新发的艺术及社...
收藏玉器首要重玉材
相关描述:  古代玉器收藏家均把玉质的优劣放在第一位。那么何为“优质玉”?何为“劣质玉”?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在古代收藏家之间也并非完全一致。在汉晋时期曾经有过关于重玉质还是重玉色的讨论。 “玉质”,儒家提出玉有“温润而泽、缜密以栗、印之其声清越而长其终诎然、气如白虹、精神见于山川”等特色,而别于其它石...
文意浩荡 人艺俱老 ——饶宗颐荷花书画
相关描述: 莲莲吉庆(国画) 138×34厘米×4 2012年 饶宗颐 中国美术馆藏   “今年一百岁的饶公宗颐先生千里迢迢来到中国美术馆,并携其佳作展览于此。荷风清香,文意浩荡,人艺俱老,诗情洋溢。此艺界盛事,文坛佳话。这是新时代文化凝聚力的表征。”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在展览前言中如是写道。“...
意大利当代艺术家和中国艺术家的风景之探
相关描述:   旨在对中国艺术和意大利托斯卡纳艺术文化的推广和交流。由艺术家王宇作为总负责人,成员包括意大利博洛尼亚美术学院雕塑终身教授贾奈蒂,意大利威尼斯美术学院现任院长拉-布鲁纳,意大利佛罗伦萨自由艺术学院院长马奈蒂,意大利马切拉塔美术学院时装系终身教授寇里斯,意大利米兰布雷拉美术学院雕塑终身...
百岁老人饶宗颐中国美术馆举办“莲莲吉庆”书画巡回展
相关描述:   展览开幕式现场   2017年11月18日上午,由中国美术馆、香港大学主办,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承办,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民政事务局、饶学联汇、联合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支持的“莲莲吉庆——饶宗颐教授荷花书画巡回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饶宗颐,字伯濂、固庵,号选堂,1917年生...
重磅推荐:祁小春《山阴道上:王羲之书迹研究丛札》(增补修订本)
相关描述:  “我以为,从书法史的构成看,其研究范围可分为书人、书迹和书论三部分,它们之间相对独立又互有关联,理想的办法是将三者依次打通,使研究更为系统,考察更加深入。循此方法,我选择了书法史上最热门的人物王羲之作为考察对象,并设计了一个长期的可持续性的计划,将王羲之研究置诸书人、书迹、书论这‘三...
《清明上河图》的文化效应 推动市肆风俗画发展
相关描述:  宋徽宗时代的宫廷画家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为市井风俗画作品,绢本,水墨淡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图画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生动地再现了北宋开封城市生活的面貌,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且为“故宫百宝”之...
《清明上河图》的文化效应
相关描述:    虹桥段   宋徽宗时代的宫廷画家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为市井风俗画作品,绢本,水墨淡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图画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生动地再现了北宋开封城市生活的面貌,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近1600件拍品绽放京华 中恒信以新贵之姿成黑马
相关描述:  赵伯骕《湖山春晓图》、启功先生的红竹、清代红釉象耳瓶,齐白石、陈大羽等水墨丹青,以及明清花器与大师唐卡——2017年11月10日至11日,中恒信将于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举办为期两天的预展,并于11月12日正式开槌;在此之前,11月3日至4日,中恒信还将在上海丽思卡尔顿酒店举办盛大巡展。...
茶界大咖聚集亿茶论国际茶文化论坛 探讨传承创新
相关描述: 国际茶文化专家论坛现场   金秋九月,由亿文化研究院(北京)、五行图书出版(台湾)、世界茶联合会(香港)发起,霸州市委市政府主办、亿龙集团承办的亿茶论——国际茶文化论坛(第一回)于26日上午在河北省霸州市亿美术馆盛大开幕。5位国内外知名茶专家、多位制茶大师和百余名茶文化爱好者参加此次...
莫言对话汉学家 我怎么能保证现在写的比以前更好呢?
相关描述:  2017年8月23日,第24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莫言与三十国汉学家对话。此活动由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承办。   作家会受到社会快速变化的影响   莫言:昨天这个时候我还在老家高密,傍晚就到了北京。记得当年我要从高密回到北京,需要十几个小时,现在只要四个小时,明年据说只要...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