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秒
所有结果692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拍卖前瞻】沈石友:如此“砚”遇一生
相关描述:  昭和初期早春的一天,有两位中国绅士到上海横滨桥克明路福寿里六号的板东贯山家拜访,他们是钱瘦铁和他的朋友唐吉生。那天,他们是有事来商。   是这样,钱瘦铁的朋友沈石友的女婿若褒生先生在数年前因银的交易投资失败而将《沈氏研林》所载的一百五十八方砚台全部抵押给了横滨正金银行做融资。返还期限...
《红楼梦》署名不见“高鹗续”了 红学家认为更客观
相关描述:     人民文学出版社最新推出的珍藏版《红楼梦》。   春节七天长假刚过,一条“新版《红楼梦》署名‘曹雪芹著 无名氏续’,不再是‘高鹗续’”的消息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有读者感叹原来我们背了很多年的文学常识有误,红学爱好者则由此引发热烈讨论。其实,许多读者不知道,一个“无名氏续”,更是...
为人修学无可挑 静待后世浩荡光 ——忆国学大师饶宗颐
相关描述:   知名学者、西泠印社社长饶宗颐于2月6日凌晨辞世。饶宗颐,字伯濂、伯子,号选堂,又号固庵,生于1917年8月9日,原籍广东潮安,1949年赴港定居。中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经学家、教育家和书画家。长期潜心致力于学术研究,涉及文史哲艺各领域,精通诗书画乐,造诣高深,学...
二○一八年“欢乐春节”:融合创新 气象万千
相关描述:  本报记者  叶  飞   一年一度,世界如约进入“春节时间”。从西班牙马德里到泰国曼谷,再到新西兰惠灵顿,中国文化部2018年“欢乐春节”活动走进五大洲130多个国家、地区的400多座城市举办上千场活动,将新春的喜庆带到海外。“中国年味”香飘全球。   近年来,“欢乐春节”活动规模...
《植入-席华作品展》申画廊开幕
相关描述: 席华   2月10日,《植入·席华作品展》在申画廊举行,共展出30多件套装置雕塑、油画和综合材料作品。   本次个展,既有2007年以来的作品,又有新近的一些创作呈现;其中包括了第十届全国美展参展作品和第一届上海国际雕塑与环境艺术展的入选作品。一组最新的纸上综合材料作品也在展出之列...
中国画论:从似到意
相关描述:  美国著名汉学家高居翰在其《中国绘画史》中阐述说:中国绘画以宋为分界,宋以前追求对客观事物的欣赏和描述,最好的画作追求“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效果;宋以后,虽然这一传统依然绵延存在,但画家以绘画表达主观美感的意识逐渐强烈,文人画成为主流。东晋时,著名书画家王廙(yì,此人是王羲之的叔叔...
中国文学:如何从“走出去”到“走进去”
相关描述:  文学作品承载着国家形象、价值观念、精神文化等元素,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经过多方长期不懈努力,中国文学作品走出去的数量逐年上升,质量也不断提高。   日前,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比较文明与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举办的中国文学海外传播专家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围...
学人黄宾虹:以“内美”为核心的艺术史观
相关描述:  黄宾虹名质,字朴存,号滨虹,1917年改字宾虹,以字行,题画尝自署“宾虹学人”。他祖籍安徽省歙县,1865年生于浙江省金华,1955年殁于杭州,享年90岁。他一生致力于艺术、学术的研究和探索,成绩斐然,人誉之“百年巨匠”,与齐白石有“南黄北齐”之称。他做过记者、编辑、教授,主要的贡献亦...
彭锋:气韵与节奏(上)
相关描述:  “气韵生动”不仅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概念或命题,[1]而且获得了广泛的国际传播,甚至有可能对发源于欧洲的现代美术及其理论产生过一定的影响。考察“气韵生动”的本义、它在欧美的传播和解读、以及它在国内的现代转型,有助于我们理解美术和审美观念的跨文化传播的特殊性,进而理解审美现代性的复杂性。...
【雅昌快讯】著名作家爱德华•伯曼英文新书出版 《兵马俑--秦代历史、秘密与最新考古发现》将亮相利物浦兵马俑展
相关描述: 英国作家爱德华·伯曼Edward Burman先生用英文撰写的《兵马俑--秦代历史、秘密与最新考古发现》新书封面   (雅昌艺术网讯)近日,由陕西省文物局全力支持,英国作家爱德华·伯曼Edward Burman先生用英文撰写的《兵马俑--秦代历史、秘密与最新考古发现》(Terraco...
曾宪通:我与古文字研究
相关描述: 曾宪通作品   我的乳名叫曾雄镇,1935年1月(农历甲戌腊八)出生于广东省潮安县彩塘镇骊塘乡。小学就读于星洲侨领曾汝平乡賢创办的“务滋学校”,先后在潮安二中和金山中学读初中和高中。   1955年秋,我在汕头金山中学毕业,即考进中山大学中文系。当时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分别设有语言...
廖上飞:我们关于自己艺术的认识何以愈来愈肤浅?
相关描述:  近些年,随着越来越多西方汉学家关于中国艺术的著述被翻译成中文,让人多少有这样一种感觉,西方关于中国艺术的研究在很多方面遥遥领先。比如苏立文(Michael Sullivan,1916-2013)、高居翰(James Cahill,1926-2014)等人关于中国艺术的著述皆有让人耳目一...
我们关于自己艺术的认识何以愈来愈肤浅?
相关描述:  近些年,随着越来越多西方汉学家关于中国艺术的著述被翻译成中文,让人多少有这样一种感觉,西方关于中国艺术的研究在很多方面遥遥领先。比如苏立文(Michael Sullivan,1916-2013)、高居翰(James Cahill,1926-2014)等人关于中国艺术的著述皆有让人耳目一...
中国水墨的现代性起于明中晚期
相关描述:  摘要:张晓凌,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报》总编辑,欧洲科学、艺术和人文学院外籍院士,南京师范大学鸿国讲座教授。1956年生,安徽阜南人。1979年毕业于安徽阜阳师范学院艺术系,1990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师从王朝闻、刘纲纪先生。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
廖上飞:我们对传统艺术的认识何以愈来愈肤浅?
相关描述:  摘要:西方学者研究中国艺术有独特的视角,或许他们有些结论我们不一定赞同,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研究成果和方法完全可以共享和借鉴。 倘若将“中国画”等同于“存在于中国的绘画”,那其就失去作为学术概念的意义了。 不能只谈书画(精英艺术)或只谈“文人画”,更不能只谈“写意画”,而是应将...
【雅昌专稿】2017再谈中国画 笔墨还重要吗?
相关描述:  据说,现在全世界有几亿人拿起毛笔,画中国画,写中国字儿。显然,之于传播中国文化而言,这很可喜。   靳尚谊说,他也喜欢中国画,最喜欢的是八大山人和倪瓒。 八大山人   “1979年,我第一次到西德,参观了很多院校,德国的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就是个古老的美术学院,看他们的学生在画...
简牍书法实践第一人:沈曾植
相关描述:  对待新出土的文献资料究竟取什么态度,是检验一个平庸的凡夫俗子和一个大师根本差别的试金石。   对于出土竹木简牍,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是把它当作可有可无的陪衬而进行认识的。汉代四百多丰碑巨额,春秋战国时的重鼎大器,与之相比,竹木简牍完全缺乏仪规森严的庙堂之气,而有草率蕪杂之弊。作为陪衬...
中国嘉德秋拍呈现中国20世纪人物风情志 精彩提前看
相关描述:  本次秋拍,特辟“中国20世纪人物风情志”专题,借以呈现中国早期油画大师在人物绘画,社会风情以及精神风貌表现方面的卓越成就。   可以说,与中国美术史中任何一段人物绘画发展的进程相比,20世纪早期的变革都来的迅猛且决绝。而这段变革时期的人物绘画创作,自然也就承载了诸多层面新发的艺术及社...
收藏玉器首要重玉材
相关描述:  古代玉器收藏家均把玉质的优劣放在第一位。那么何为“优质玉”?何为“劣质玉”?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在古代收藏家之间也并非完全一致。在汉晋时期曾经有过关于重玉质还是重玉色的讨论。 “玉质”,儒家提出玉有“温润而泽、缜密以栗、印之其声清越而长其终诎然、气如白虹、精神见于山川”等特色,而别于其它石...
文意浩荡 人艺俱老 ——饶宗颐荷花书画
相关描述: 莲莲吉庆(国画) 138×34厘米×4 2012年 饶宗颐 中国美术馆藏   “今年一百岁的饶公宗颐先生千里迢迢来到中国美术馆,并携其佳作展览于此。荷风清香,文意浩荡,人艺俱老,诗情洋溢。此艺界盛事,文坛佳话。这是新时代文化凝聚力的表征。”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在展览前言中如是写道。“...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