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8秒
所有结果2099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雅昌快讯】夜访湖南省博物馆 观众热情嗨翻“博物馆之夜”
相关描述:白天的博物馆是严肃庄重的,有隆重的开幕式,也有严谨的学术论坛。夜晚的博物馆是什么样?在国际博物馆日当天,湖南省博物馆开放夜场参观,推出了一系列互动活动,给观众带来了一场奇幻的旅行。这场旅行从他们拿到预约票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启了。雅昌艺术网、艺术头条参加了此次夜场活动,从7点半一直持续到九点半...
桐梓林国际融文化之川剧变脸活动圆满举办
相关描述:川剧变脸点燃成都魅力 巴蜀文化闪耀一带一路——桐梓林国际融文化之川剧变脸活动圆满举办成都,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古蜀文明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印度洋海贝、老官山汉墓出土的汉代提花织机都见证了三千年来的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为献礼“第二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谱写民间外交的新篇章。2019年4月27日,由...
略论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玉器工艺
相关描述:1984年12月,江苏省徐州市狮子山西麓发现兵马俑群,发掘者根据俑坑的规模推测其主人可能为某一代楚王<1>。七年后,这位楚王的墓葬被找到,相关单位于1994年12月起展开三个月的清理发掘工作。该墓虽被盗扰,但规模宏大,内墓道中三间耳室和一座陪葬墓保存完好,出土了2000余件珍贵文物,其中包...
从汉画象石中看观赏鱼的起源与发展
相关描述:​      观赏鱼的发展可归结为野生—放生—半家养化—家养化—人工选种、人工杂交等阶段。据一些文献介绍,东汉明帝永平二年(59),印度僧人叶摩腾和竺法蓝来我国传授佛经,在洛阳建立白马寺,并在寺中建造了鱼类放生池,这是已知最早的放生池,也是鲤鱼由野生走向放生的重要一步。到了唐朝,开始大规模...
湖南省博物馆完成西汉文物“素纱单衣”高仿
相关描述: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两件素纱单衣中,直裾素纱单衣重49克,曲裾素纱单衣重48克。每平方米纱料仅重15.4克,一根长9000米的单丝仅重11克,可谓“轻若烟雾,举之若无”。  素纱单衣作为湖南省博物馆的馆藏珍品之一,被誉为“世界上最轻薄的衣服”,这么多年来“一直被模仿却从未被实现”。  记者...
【雅昌专栏】陈履生:传拓技艺的技术标准与审美原则
相关描述:山东滕州汉画像石墓群发掘现场山东滕州汉画像石墓群发掘现场源于中国古人崇古、嗜古、模古、访古的传统,古人面对石刻、砖雕或者像铜镜那样有着浅浮雕画面的古物,甚至像青铜器、陶器那样的立体文物,发明了用拓印的方式来保留图像,从而促进不可移动文物在移动之间的交流和收藏,并形成了中国独有的金石学。因此...
全市皆坟土,文物局也很无奈啊!
相关描述:有人总说“上班如上坟”,而开在西安的地铁,不是上坟,胜似上坟。因为西安的地铁基本都开在了古墓边上。前段时间,西安地铁5号线2期施工队又双叒叕挖到了古墓遗址。还不是一般的遗址,是三秦之一的雍王章邯的都城——废丘,始建于战国中期,延用至西汉,距今也就两千来年的历史吧。▲图片来源:微博为了保护这...
从素纱单衣“再生”背后的艰难探索,看文保修复工作新思路
相关描述:近日,湖南省博物馆(以下简称“湘博”)正式对外宣布,博物馆委托南京云锦研究所进行的素纱单衣仿制工作在经过两年的努力后终于成功。虽然在素纱单衣出土的四十余年间,外界屡有仿制品问世,但这次南京云锦研究所的素纱单衣仿制工作则得到了湘博首次官方授权,其成品也在经博物馆相关专家的鉴定后得到充分认可。...
杨应修和他的笔墨功夫
相关描述:2012年的十一月初六是我省著名书画家杨应修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的纪念日。杨老既是我的长辈,又是我的恩师。回想起我跟随他学习十多年的日子里,他给我教诲最多、感受最深的应是有关中国画的笔墨功夫。杨老一生对中国画的传统功夫研究很深,他所作的山水、花鸟、人物、样样都很精到。中央美院教授潘挚滋看了杨老...
河南考古新发现:千年美酒其实是“仙药”
相关描述:​  1日召开的2018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上,洛阳纱厂西路西汉墓项目发掘负责人潘付生公布,该墓出土的液体其实是矾石水,即硝石和明矾石的水溶液,这与文献中提到的古人使用硝石和矾石制作神仙水相吻合,证实液体为“仙药”。  去年10月初,考古人员在洛阳发现一座西汉空心砖券大墓,出土随葬品种类丰富...
苏州匠人多年研究 “复活”失传已久的千年汉罗
相关描述:四经绞罗 非 常 通透,花纹大多呈菱形。四经绞罗织造技艺复杂,是中国古代高超丝织技艺的代表作之一,最早出现于商周时期,兴盛于汉代,宋代达到了顶峰,之后却逐渐衰退并失传。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街道家明织造负责人周家明让失传已久的四经绞罗成功“复活”。周家明正在研究四经绞罗。丝线根数的增加,关系到四...
祝帅丨邹鲁访碑三题
相关描述:  以往,我们把美术史区别于一般的史学研究最大的不同,界定为研究对象(图像)以及与这种对象关联的研究方法(图像志和图像学)。图像学的方法,简单地说就是阐释图像的象征含义,以与哲学文献印证。而图像志的方法则是对图像各种细节的详尽考察与记录。今天随着艺术史处理对象的范畴的扩展,用“图像”来概括...
老官山汉墓出土织机模型 见证四川在丝绸之路重要地位
相关描述:在刚刚结束的《国家宝藏》第二季中,新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五星出东方”汉晋锦护膊,以及中国丝绸博物馆耗时3年复制出的织锦纹样,以华美的图案和精湛的织造工艺惊艳了观众。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现场介绍,2012年底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织机模型,是复制出“五星出东方”纹样织锦的关键。赵丰所言的织机...
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去世享年86岁 被称“古文字通才”
相关描述:24日,清华大学发布讣告,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先生因病于2019年2月24日0点11分去世,享年86岁。李学勤曾先后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文科高等研究中心主任...
山西太原发现北汉太惠妃墓 墓主系北汉开国皇帝刘崇妃嫔
相关描述:​记者15日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获悉,经过近10年的考古发掘,考古人员在山西太原发现一座北汉时期墓葬,墓主人为北汉开国皇帝刘崇的妃嫔。2009年12月26日,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青阳河村附近发现一座墓葬,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接报后对当时已被扰动的墓葬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经过近10年的发掘、考证...
四川渠县城坝遗址入选“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曾获田野考古一等奖
相关描述:2月19日,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四川渠县城坝遗址与全国另外20项考古发现入围终评。此次评选从地域来看,分布省份较多,地域分布也比较均匀,不论是南北方还是东西部均有项目入围。从年代分布来看,史前考古有4项入围,夏商周考古有7项,秦汉考古有3项,唐宋元明考古有5项,近现...
“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山西四大考古项目参与评选
相关描述:日前,“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正式启动。此次评选,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申报的34项考古发掘项目,山西申报了绛县西吴壁遗址、闻喜酒务头商代墓地、襄汾陶寺北两周墓地、太原悦龙台墓地四项。经过评审投票后,最终会从34个考古项目中票选出20项入围终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被誉为考古界...
藏在博物馆里的猪!
相关描述:生肖猪为十二生肖之一,位居第十二,十二地支配属“亥”,亥是地支的十二位,故一天十二个时辰中的“亥时”,晚上9-11时(即“亥时”),这时候猪睡得最酣,发出的酣声最洪亮,全身肌肉抖动得最厉害、长肉最快,于是亥时属猪。▲唐代 十二生肖陶俑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湖北云梦睡虎地发掘的秦代竹简《曰书》...
《国家宝藏》等节目催发“文博热” “博物馆里过大年”渐成新风尚
相关描述:“博物馆里过大年”正成为一种新年俗。在刚过去的春节长假中,博物馆游受追捧,但参观人数暴增,旅游体验或许打了折扣。“去了苏州几个博物馆,除了人还是人。”金华市民王靖吐槽说。随着《国家宝藏》《如果文物会说话》等文博类节目的大热,博物馆游成为不少人带孩子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大国底蕴的首选。“国内的...
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简牍
相关描述:2011年4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发掘了南昌市西汉海昏侯墓园,2015年7月,在刘贺墓主椁室文书档案库发现5200余枚简牍(包含残断简牍),另在主椁室各处发现110枚签牌(以下简称海昏简牍)。2015年10月,在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的指导下,清理保护工作正式展开。简牍原放置在四个漆笥中,漆笥...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