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7秒
所有结果9860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山西境内首次出土汉代简牍
相关描述:近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公布最新科技考古成果,在山西境内也是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首次发现汉代简牍文物,同时出土的还有成套的漆奁盒与铜镜、琴瑟乐器组合、漆案、漆盘、漆耳杯、铜印、玉印、串珠等珍贵文物。据悉,2013年以来,山西省太原市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太原东山发现了西汉时期的古墓群,并推测...
银制花卉形步摇
相关描述:​在古装网红剧《芈月传》《甄嬛传》中,都能见到有女子戴有一种叫做步摇的饰物,当她们轻移莲步时,能见其随之摇动。顾名思义,步摇就是行步时动摇的意思。按功能来看,它就是顶部挂有珠玉垂饰的簪或钗,其在固定女子发髻的同时,更起到装饰的功能。步摇的起源较为悠久,汉代即有,据说其雏形产生于西域地区,后...
案头珍玩——西汉青铜虎席镇
相关描述:席镇侧视图席镇俯视图镇,《广雅·释诂》解释为:“镇,重也。”就是用重物安定物件。而席镇则是用来压席子角的。中国古代室内家具的种类不多,比较讲究的房间里,也不过陈设矮床、几案、屏风等。在高架家具传入中国之前,人们一直习惯于席地而坐,席子也一直是古人常用的生活用具。用藤子、芦苇、蒲草或竹条编织...
玉韘到金韘背后的那些事 ——首次发现的商周金韘品赏
相关描述:图1 芮桓公墓金韘图2 妇好墓玉韘 图3 芮公墓玉韘​韘,又称为“决”,是古代射箭时戴在手上的扳指器具。因为弓箭的弦很细,拉曳时会磨伤手指,将韘佩戴于大拇指上,可免去手指疼痛之虞。韘在商代便已出现,考古发现的韘多为玉质,本文介绍的这件是金质韘(图1),在商周考古中是第一次发现,出土于陕西省...
探访江源文明之三:姜维城里不仅有姜维 还有这些你不知道的
相关描述:“绝塞暮云横,凉月又东升,姜维城下起笳声,隐约闻击贲”,晚清羌族诗人董湘琴游历岷江河谷茶马古道时,于威州城外,目睹要塞,耳闻羌笛声、鼓声,感慨万千。而今,记者登上汶川县威州镇姜维城上方的点将台,三国蜀汉大将姜维沙场点兵的征战图仿佛浮现眼前。姜维是诸葛亮的嫡传弟子,才兼文武,擅用兵谋略。姜维...
【雅昌专栏】陈履生:水墨走向现代之路
相关描述:水墨走向现代之路——2018深圳美术馆当代艺术展学术主持 & 策展人陈履生参展艺术家石虎 袁运生策展助理游江 张腾 邓丽君主办单位深圳美术馆支持单位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展出地点深圳美术馆展期2018年11月22日 至 12月10日开幕式时间2018年11月22日 下午4点水墨走向...
牙雕酒令牌及筒:宜宾人饮酒的风雅颂
相关描述:作为中国酒都,宜宾不仅酿酒历史悠久,而且历代都很注重喝酒的情调。汉代的酒桌上,热闹程度堪比“春晚”,飞剑、倒立、跳丸、冲狭等杂耍方式十分助兴;到了东晋,“流觞曲水”的诗酒唱酬让文人墨客的酒会平添风雅。民国时候的宜宾人怎么喝酒?在成都博物馆的《双城记》展览上,来自宜宾市博物院的牙雕酒令牌及筒...
新莽封禅泰山玉牒
相关描述:​中国古代封禅泰山是一件极为隆重的祭祀典礼,帝王通过封禅祭告仪式表明其政权的正统性,从而达到巩固其封建统治的目的(《白虎通义》:“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义也。始受命之时,改制应天,天下太平,物成封禅,以告太平也”)。在封禅过程中会将祭告天地的文书携刻于玉牒(或称玉简、玉...
一件铜壶上刻画200多个人物 这就是战国版“清明上河图”
相关描述: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上,画家张择端在5米多的长卷中刻画了500多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和汴京的城市风貌,这幅作品也被誉为国宝级画作。在四川博物院,有一件青铜器被称为战国版的“清明上河图”,它就是四川博物院镇馆之宝之一的水陆攻战纹铜壶。在这件只有40厘米高的铜壶壶身上,竟然刻画了200多个不同...
明清竹刻笔筒的“君子”气质
相关描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东坡的诗句道出了竹在古代士人心中的地位。竹虚心有节,那谦逊劲节之气、静雅萧疏之态正是文人雅士孜孜以求的精神境界,也因此被誉为“四君子”之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用竹子和最善用竹的国家,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的“西汉彩漆龙纹竹勺”是最早的竹刻艺术品。宋代郭若虚...
280余件中国历代漆器珍品“走出深闺” 在上海博物馆集中展出
相关描述:​战国彩绘漆镇墓兽,唐代银平脱花鸟狩猎仙人纹镜,宋元黑漆莲瓣形奁……“千文万华——中国历代漆器艺术展”15日在上海博物馆拉开帷幕,280余件自战国时期至20世纪的中国漆器珍品在此集中展出。中国是漆器的发源地,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已发现距今7000年的漆器。漆器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战...
罕见器物——汉代陶罐
相关描述:​汉代用泥土为坯胎、经入窑烧制的器物。主要是各种饮食器、贮藏器等容器,也包括其他生活用具,以及专为随葬而制作的明器。因年代和地区的差异,器物的种类形态、制法、纹饰及烧成温度等都有所不同。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生活习惯及技术条件,制约着不同时代陶器的造型。 汉代陶罐主要是以粘土为原料,烧...
独树一帜的福州脱胎漆瓶
相关描述:图1图2​在继承我国古代漆艺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福州脱胎漆器,是具有浓厚的中华民族色彩和独树一帜的地方特色之艺术珍品。它与北京的景泰蓝、江西的景德镇瓷器,被人们誉为“中国传统工艺三宝”而驰名中外,并在我国漆器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清宣统二年(1910)以来,它在国外举行的国际博览会上...
汉阳陵举办大学生汉服节活动
相关描述:秋风送爽,银杏泛黄,在这个诗意盎然的季节里,汉景帝阳陵博物院于11月7日举办了“穿汉服•赏银杏•诵经典” 大学生汉服节活动,本次活动是汉阳陵第四季银杏季“金秋踏古”系列教育活动月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活动仪式上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副院长毕胜与在场的大学生们做了深度的交流和互动,他指出举办此次...
西安碑林藏“东汉双兽”将在新西兰、澳大利亚展出
相关描述:西安碑林博物馆收藏的一对东汉时期大型石刻文物“东汉双兽”将远赴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在两地相继举办的“秦始皇兵马俑:永恒的守卫”展览中亮相。第一站新西兰的展出时间从2018年12月15日持续至2019年4月22日,第二站澳大利亚的展出时间从2019年5月24日至10月23日。    碑林博物馆...
清代瓷器上的阴阳之道
相关描述:​清代对《周易》的研究、注释是历史上三个高峰之一,另外两时期分别为汉代和宋代。由于政局相对稳定,出版业的发达,清代学者对“汉易”多有辑录,注家蜂起。由于《四书》《五经》为元明清的钦定教科书,明代又是立朱熹学说为国教的朝代,凡是朱熹评注过的《四书》《五经》都成了科举必备。对《周易》深有研究的...
略析陕西炕头石狮艺术的写意性
相关描述:​  陕西炕头石狮不仅是中国民族民间艺术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美术中一个独具特征的艺术类型。它久远的历史和写意的特征,在美术史的观念解析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陕西炕头石狮艺术不同的分布区域及造型各异的遗存,进行较为系统的类型整理和艺术分期,通过对大量实物及图像的比较研究,运用文献典籍、...
陕西炕头石狮风格成熟期之比较
相关描述:​  内容摘要:陕西炕头石狮不仅是中国民族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雕塑艺术中的一个独具特征的艺术类型。长期以来,在美术学中,对于它的研究相对薄弱,迄今未能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亦未能全面、深入地揭示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质。本文针对陕西炕头石狮艺术不同的流布区域及造型各...
成都出土汉代家族墓群 考古人员分析:或为地方豪强家族
相关描述:封面新闻记者 何方迪摄影报道近日,成都市政相关单位在成华区槐荫路修建道路时,无意中发现了一片汉代墓群,保存完好。经考证,墓群年代可追溯至东汉早期,根据墓地的排列顺序和出图文物判断,极可能是地方豪强家族墓地。就此,埋藏地下许久的砖室墓,在历经约2000年风雨后,慢慢浮现在世人面前。随后,成都...
成都市区发现汉墓群 墓主或为地方豪强
相关描述:川报观察记者 吴晓铃成都平原汉代生活画卷,随着近年持续不断的考古工作,正在徐徐揭开。今年10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成都成华区槐荫路的一处市政道路工地中,抢救性发掘了一处东汉墓群。其中出土的陶罐、陶井、陶俑、摇钱树等随葬品,便折射出东汉庄园经济的背景,以及汉代人们崇尚的死后能够升入仙界的升...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