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4秒
所有结果1896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谈李德福的青绿山水作品
相关描述:李德福艺术简历   生于1952年,北京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多年来,对传统的中国山水画进行潜心研究、探索中国传统笔墨的精髓,使自己的艺术创作更臻成熟,在深厚的传统功底基础上形成了个性鲜明的艺术特点。通过不断的对景写生追求大自然本身的纯朴魅力,在同大自然的对话交流中总结出了自己独特...
元人冠冕: 赵孟頫的仕隐两难与不朽艺事
相关描述: 七绝诗册 人马图   在中国历史上,有些人天赋异禀,文采彰然,有如巨星闪耀,千年不绝。如唐李太白,宋苏东坡,而元赵孟頫亦位列其中。赵孟頫,其文冠绝时流,其诗清邃奇逸,又旁通佛老之学;他集晋唐书法之大成,后人以“颜柳欧赵”并称;他在绘画上被称为“元人冠冕”,开创了元代新画风;他还...
弘四:红色净土
相关描述:   弘四居士的审美修养并非从美院科班出生,乃得自禅学熏陶与佛法顿悟。恐怕连他自己都未想到,他这种独特的水墨探索尝试,竟使中断了近千年的米氏云山水墨山水禅画传统,得以接续、延伸和向当代拓展,并具有深蕴的内涵和明显的当代韵格。弘四曾自题感悟于其画:心不孤起,托境方生。境不自生,因心而显。心...
一场持续的对话
相关描述:  见到工作状态之中的冯良鸿,往往会产生这样的印象:像他这般忘我投入于创作的艺术家在中国大概屈指可数。面对艺术圈和社交活动,冯良鸿都只是顺道为之,他的社交生活限于和几个交谊甚笃的朋友保持联系,从不出于职业需要而经营。“一个中年,混杂在城市中间,内心却与这个世界没有过近的交往。”这是刘小东在...
沈益群:好作品要和画家的心性相结合
相关描述:  【清风里 50×50  2013】   沈益群,1977年出生,福建诏安人。2003年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毕业。现为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工笔画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福建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福建花鸟画学会理事,福建美术出版社编辑。 【沈益群头像】   【导语:卢为...
徐世章收藏往事:传拓留影 昭示后人
相关描述:  徐世章所藏文物附件中,还有一项不容忽视的宝贵资料,即砚台拓本。每件砚入藏后,大部分要经过传拓,每砚拓10张,所用宣纸,均从南方宣纸产地订 购,裁成若干一定尺寸规格,基本上是竖一尺半、横二尺余对折,右下印有篆书竖排“濠园砚谱”印,每砚要拓正、反两面及四侧。墨也是用上好的古墨,黝黑发亮,花...
【专题报道八】王利丰“回问”——28年抑或上下5000年?
相关描述: 四君子 200×600cm   王利丰“回问”——28年抑或上下5000年?   历史到底是什么样子,想必没人可以描摹。就像一万个人心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就像你说范蠡最后是与西施泛舟湖上而我不以为然,你所认定的那段时光或时光中的那个故人不一定是我所猜测的模样。沧海一粟可怜不存在穿梭...
山水——性理和色象的诗意回归
相关描述:  在岭南水墨画家中陈天是一位后来的佼佼者。他的个人兴趣涉及水墨艺术的方方面面,在山水、人物、花鸟和书法上都有着非同一般的造诣。陈天诱人的魅力在于:当大量的水墨画家都在淡化传统,都在将水墨和油画技艺糅合视为水墨艺术的唯一途径,或一条捷径时,他却在依然坚守着以水墨为载体,从事其正身、修心、尽...
明代文人画家沈周的《青元图》
相关描述:  提起明代文人画画家,沈周绝对算得上他们之中极具代表性的人物。在每一位书画收藏爱好者心中,无不推崇这位活跃于15世纪的杰出大师。   沈家世代隐居吴门,居苏州相城,故里和墓在今相城区阳澄湖镇。沈周的曾祖父是王蒙的好友,父亲沈恒吉又是杜琼的学生,书画乃家学渊源。父亲、伯父都以诗文书画闻名...
走进王健尔的画室
相关描述:  王健尔生活在澳门已经二十多年了,这段时间里他创作很有收获,并不断地拿到奖项。大家都知道他在专业上是非常杰出的,并且是山水画大师陆俨少先生的研究生之一,其正统地位不容挑战。   前年,他从澳门回到上海,和谷文达、王冬龄、卓鹤君四兄弟一道在巨鹿路富民路的地方搞了一个画室。虽然说是四兄弟共...
莫可名状的墨韵幽情----王健尔的泼墨抽象画
相关描述:  从20世纪初开始,随着现代社会的变革和西方文化影响日甚,传统的中国画进入了动荡变革的时代。近现代有不少叱咤画史的大家,如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高剑父、林风眠、潘天寿、李可染等,纷纷走到了中国画改革的前列,成为名震一时、卓烁古今的大师。这种注重于现实影响和绘画本体的发展势头,一度也曾被...
淋漓犹湿 极趣天成
相关描述:  王健尔,1944年出生于上海,1979年成为浙江美院陆俨少先生的首届研究生,是中国水墨画中大泼墨画法最早的探索者之一。早在七十年代末,他便与卓鹤君、谷文达、周凯、孙永一起开始致力于中国水墨画的研究与探索,并形成了水墨画中一个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大泼墨,而王健尔在这一领域中所取得的成绩...
我喜欢《秋日凝翠岭》
相关描述:  《秋日凝翠岭》,是一位“土木工程师”忽然钟情绘画时的初试牛刀之作。   走笔,质朴冼练霸悍。施墨,简约大方混沌。绝对不同于通常所见的皴擦点染之精雕细琢。黝黑一片的画面,气势凛然豪荡。那是壮汉的黄钟大吕,不是文人的缠绵悱恻。一条山间小径蜿蜒曲折,是游走自如的全画骨架。透亮爽心而节奏优美...
熊明:做中国书画的守望者
相关描述:  熊明,江西永新人,生于1965年。1986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师从全山石、秦大虎、徐芒耀等老师,1997年至今职业绘画。2011年7月在意大利米兰举办"来自中国的色彩"画展,在参展期间加入意大利艺术家联盟。同年11月参加第十四届西湖艺术博览会;2013年7月在法国卢...
如何收藏一把古书画扇
相关描述:  鉴赏扇子有分有合,成扇可以分别鉴赏扇画书画、扇股以其雕工等,也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来鉴赏。扇面装裱成镜片、册页或立轴后,其鉴赏即与一般字画相仿佛。   扇面书画的鉴赏有一些自己的特点。由于扇面的尺寸和形状限定,又由于扇面的质地和折痕,书画家的用笔、落款和印章都会与立轴有所不同。有些书画家...
东方的抽象主义性质
相关描述:   刘大嗨,一名艺术家,也是我的父亲。从九三年出生至今,我在北京读研的这半年,好像是唯一一段离家时间最长且距离最远的一次,很多之前不怎么明白的事情也因为距离拉远好像明白了不少。父亲的作品就是其中的一样,在近十年的时间里,从前在家的时候,感觉到的更多的是这批作品数量的慢慢增多,从小房间到...
从浅绛彩看大师的影子
相关描述:  关于浅绛彩近几年在人们心目中的认知,厚爱者有之,看不上的依然大有人在。以致为浅绛鼓而呼的人,认为当下文博专家的意见极不公正,不足为凭。作为浅绛彩收藏者一员,我倒也不这么看。毕竟人们审美有一些定式。尤其是瓷器素来以发色为美,浅绛易于模糊。而因瓷器用途,所采用的题材多少难以脱俗。所以爱青花...
李小可台师大艺术交流:中国水墨未来发展的选择与可能性
相关描述:  《水墨家园-李小可作品展》开幕,艺术家李小可随即受邀前往国立台湾师范大学进行艺术交流。在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主任程代勒的主持下,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澳门书画院院长孙蒋涛、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前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主任暨研究所长江明贤、前国立台北艺术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林章...
画说逸竹楼
相关描述:  静芳有个“逸竹楼”的斋号,但我看到的他画的竹子却不多。记得在《北京日报》副刊上看过他的一幅竹画小品,疏杆幽篁,几枝交错,有一鹌鹑蹲据其间,竹叶用淡笔双钩,略加晕染,翻转向背之间层次分明,满是宋元的风韵。但竹叶的勾勒却是匠心,不似先贤运笔的爽利,笔断意连之间,营造一种顿挫的质感,似乎能听...
坐望云起——侯立远水墨情怀
相关描述:  侯立远个人档案  1968年出生于浙江乐清。早年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现为《求是·红旗文摘》艺术顾问。先后参加巴黎,多伦多,首尔,东京,北京,上海,中国台北等地的学术提名邀请展。  作品发表于《美术》《新美术》《美术报》等百余种专业刊物。艺术成就分别被《光明日报》《人民画报》《中华人物》...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