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1秒
所有结果725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亚洲内海——13至14世纪亚洲东部的陶瓷贸易”展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幕
相关描述:  中国海洋贸易由来已久。早在公元前2世纪之前中国先民已开启探索世界的海上活动。从公元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后期,中国陶瓷在世界海洋贸易体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其中13至14世纪也是其中的一段繁荣时期。元朝的肇建者蒙古族人于13世纪构建了一个横跨欧亚的大帝国,为亚、欧、非大陆之间的交往开启了畅通...
“3D藏宝图”助力四川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发掘
相关描述:  历时近4个月的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二期考古发掘工作日前正式结束。出水的1.2万余件文物,尤其是首次发现的蜀王金宝以及兵器“三眼火铳”,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发掘中,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地学研究中心科研团队(以下简称“探测团队”)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绘制出一幅覆盖面积...
湖南资兴东江湖库区启动侧扫声呐尝试水下考古调查
相关描述:  为了探寻内水区域的水下考古方法,了解内水库区内遗存被水淹没后的现状,同时,进一步判读侧扫声呐的文物遗迹图像识别技术,2018年5月14日至16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资兴东江湖水库淹没区的原旧市镇,进行一次水下考古调查工作。   资兴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在郴州市东部,地理坐标为北纬...
西沙群岛水下考古取得新成果
相关描述:   西沙群岛是南海四大群岛之一,位于南海中西部、海南本岛的东南方向,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南海广袤海域中的重要节点。西沙群岛为离岸远洋航行的船舶在南海漫漫航程中提供了重要的地理位置参照,也是远洋航行船舶避风、休整的临时栖息之所,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与南洋群岛、中南半岛以及印度洋沿岸开展经济、...
西沙群岛水下考古出新成果
相关描述:  西沙群岛是南海四大群岛之一,位于南海中西部、海南本岛的东南方向,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南海广袤海域中的重要节点。西沙群岛为离岸远洋航行的船舶在南海漫漫航程中提供了重要的地理位置参照,也是远洋航行船舶避风、休整的临时栖息之所,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与南洋群岛、中南半岛以及印度洋沿岸开展经济、贸易...
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再现珍宝 当地将建博物馆
相关描述:  “石牛对石虎,黄金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关于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的传说,一直都离不开“金银财宝”。4月20日,记者从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2017-2018年度水下考古成果新闻通报会上获悉,该考古发掘再次取得重要成果,出水了一枚蜀王金宝。   据明史记载,皇子封亲王,授...
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再现珍宝 当地将建博物馆
相关描述:  “石牛对石虎,黄金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关于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的传说,一直都离不开“金银财宝”。4月20日,记者从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2017-2018年度水下考古成果新闻通报会上获悉,该考古发掘再次取得重要成果,出水了一枚蜀王金宝。   据明史记载,皇子封亲王,授...
38件巴考沉船出水文物入藏湖南省博
相关描述:     本报5月16日讯   德国提尔曼·沃特法先生巴考沉船出水文物捐赠仪式今日在湖南省博物馆举行,38件造型丰富、质量精美的陶瓷器将永久珍藏于湖南省博物馆,这是该馆建馆以来最大的一次海外捐赠。   沃特法于1996年在德国成立水下考古探险打捞公司,先后发现并打捞了鹰潭号沉船、明...
“3D藏宝图”助力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发掘
相关描述:   图片为网络配图   历时近4个月的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二期考古发掘工作日前正式结束。出水的1.2万余件文物,尤其是首次发现的蜀王金宝以及兵器“三眼火铳”,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发掘中,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地学研究中心科研团队(以下简称“探测团队”)运用电子信息技...
“3d藏宝图”助力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发掘
相关描述:   历时近4个月的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二期考古发掘工作日前正式结束。出水的1.2万余件文物,尤其是首次发现的蜀王金宝以及兵器“三眼火铳”,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发掘中,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地学研究中心科研团队(以下简称“探测团队”)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绘制出一幅覆盖...
深海考古“首航”胜利归来
相关描述:  在顺利结束7个潜次的深海考古调查后,6名水下考古工作者从西沙群岛北礁海域返航,并于27日抵达三亚。这是我国首次深海考古调查,按照预定计划完成了所有工作内容,这意味着我国初步具备了深海考古作业能力。   本次深海考古调查原计划下潜6次,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调整至7次。借助载人深潜器“深海勇...
38件巴考沉船出水文物已经入藏湖南省博物馆
相关描述:  德国提尔曼·沃特法先生巴考沉船出水文物捐赠仪式今日在湖南省博物馆举行,38件造型丰富、质量精美的陶瓷器将永久珍藏于湖南省博物馆,这是该馆建馆以来最大的一次海外捐赠。   沃特法于1996年在德国成立水下考古探险打捞公司,先后发现并打捞了鹰潭号沉船、明朝永乐年间的巴考号沉船以及装满唐朝...
中国考古打开深海之门——写在我国首次深海考古调查结束之际
相关描述:  451米、529米、606米、1003米……   自4月20日起,6位水下考古工作者在西沙群岛北礁海域不断刷新自己的下潜工作纪录,用探索的目光观察更深、更广阔的海底世界,期待寻找可能沉睡在深海中的文化遗存。   借助载人深潜技术,他们突破了我国水下考古以往大多集中于40米以浅海域工...
六名勇士下潜千米采集文物 中国考古打开深海之门
相关描述:  本次深海考古调查原计划下潜6次,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调整至7次。借助载人深潜器“深海勇士”号,水下考古工作者将工作海域最深拓展至水下1003米,下潜时长共计66小时51分,并成功采集到文物标本。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彭晓彤介绍,这是“深海勇士”号交付使用后首次开展试验性应用航...
国家文物局与海南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相关描述:  4月25日,海南省政府与国家文物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决定共同启动和推进国家南海文博产业园建设发展工作。海南省省长沈晓明、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证签。   国家南海文博产业园依托位于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的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和国家文物局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南海基地,设立产业园总部基地,在其他...
海南华光礁I号沉船出水文物亮展
相关描述:  2018年5月1日,位于海南省琼海市潭门中心渔港的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正式对社会公众开放。开馆期间,该馆推出《八百年守候——“华光礁I号”沉船特展》,上万件出水文物亮展。   1996年,中国渔民在西沙群岛华光礁礁盘内作业时发现一艘沉船;1998年至199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
6勇士下潜千米采集文物 中国考古打开深海之门
相关描述:   本次深海考古调查原计划下潜6次,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调整至7次。借助载人深潜器“深海勇士”号,水下考古工作者将工作海域最深拓展至水下1003米,下潜时长共计66小时51分,并成功采集到文物标本。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彭晓彤介绍,这是“深海勇士”号交付使用后首次开展试验性应...
我国深海考古“首航”胜利归来
相关描述:  新华社三亚4月27日电(记者施雨岑)在顺利结束7个潜次的深海考古调查后,6名水下考古工作者从西沙群岛北礁海域返航,并于27日抵达三亚。这是我国首次深海考古调查,按照预定计划完成了所有工作内容,这意味着我国初步具备了深海考古作业能力。   本次深海考古调查原计划下潜6次,根据实际工作需...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开馆 现有各类藏品7万多件
相关描述:  26日,位于海南省琼海市潭门中心渔港的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正式对社会公众开放。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距离博鳌亚洲论坛会址9公里,2016年5月动工,2017年3月建成试运行。场馆依地势而建,融合现代美学风格与中国文化元素,取义“丝路逐浪、南海之舟”,总建筑面积70593平方米...
新闻链接:水下考古工作者的“下潜手记”
相关描述:  作为中国第一批拥有深潜经历的水下考古人,他们在“深海勇士”号里看到了什么?他们都在想些什么?这份来自参与本次深海考古调查的队员们的“下潜手记”,为你真实呈现深海考古的点点滴滴。   【第一潜宋建忠】   作为中国深海考古的首潜,我多少有些兴奋,也感到有压力。凌晨4点,我就早早醒来,...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