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2秒
所有结果725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清代沉船出水623件文物
相关描述:     与小白礁I号相似的清代商船模型      从小白礁I号上出水的瓷碗   清代沉船象山“小白礁I号”去年出水了623件文物   不让海底宝贝受伤害浙江探索水下文物保护方案   随着国际文物市场的日渐繁荣,海捞瓷器的价格也是节节攀升,暴利催生了海上文物的盗掘。盗掘者为了获...
清代沉船出水623件文物 浙江探索水下文物保护方案
相关描述:   与小白礁I号相似的清代商船模型   从小白礁I号上出水的瓷碗   随着国际文物市场的日渐繁荣,海捞瓷器的价格也是节节攀升,暴利催生了海上文物的盗掘。盗掘者为了获得文物,往往不择手段,盗采过后,文物遗址一片狼藉,对水下文物遗存造成致命破坏。   今年夏天,中国海监浙江省总队...
英海域打捞四百年前沉船 船舵雕刻着胡须武士
相关描述: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考古学家在英吉利海峡发现一艘17世纪荷兰失事船只残骸,打捞的8.53米长的船舵一端雕刻着带胡须的男性武士头像。   考古学家在英吉利海峡发现17世纪一艘巨大的沉船残骸,船舵一端雕刻着带有胡须的武士   这个船舵长度为8.53米,是在英国多塞特郡普尔...
“南海一号”沉浮录
相关描述:  编者按:2007年,“南海一号”被整体打捞出海,移驻于阳江海陵岛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封存6年后,近日,国家文物局决定启动“南海一号”的全面整理,用三四年时间,取出全船6万至8万件文物。那么南海一号到底是一艘什么样的船?为何会被如此关注?   “南海一号”是一艘宋代商船。船体长2...
国家文物局:南海Ⅰ号保护进入新阶段
相关描述:  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南海Ⅰ号”保护发掘启动仪式近日在广东阳江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举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宣布“南海Ⅰ号”工作进入全面发掘与保护的新阶段。   “南海Ⅰ号”是沉没于我国南海北部的宋代沉船,1987年发现,2007年实现整体打捞。自“南海Ⅰ号”入馆以来,国家文物局一...
水下均州古城啥模样? 考古人员初揭“面纱”
相关描述:  记者昨悉,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武汉基地历时1个多月,已完成丹江口水库均州古城水下考古探摸工作,基本掌握古城水下保存现状。   据介绍,均州古城是一座淹于丹江口水库下的历史名城,城墙全部用15公斤一块的青砖砌成,城池结构坚固。位于城内的净乐宫,作为武当山古建筑群中“八宫”之首,与北京故...
海南省博物馆庆5周年生日 历史大展奉献观众
相关描述:  11月15日是海南省博物馆开馆五周年纪念日。省博物馆不搞隆重仪式,不摆花篮、不挂标语,而是引进历史文化大展《晋国霸业——山西出土两周时期文物精品展》,以文物考古含金量极高的40件国家一级文物的正式开展以飨岛内外观众。   据了解,开馆五年来,海南省博物馆由最初的有馆无舍状态,成长为已...
2013欧美经典美术大展:博物馆展览的“品牌效应”
相关描述:  10月9日至11月15日,2013欧美经典美术大展在山东博物馆举行,米开朗基罗、毕加索、达利、让·雷诺阿等各个时代艺术大家的原作悉数亮相,更有达·芬奇“自画像”锦上添花,数度引发观展潮。众多艺术大家作品的出现,成为一种“品牌效应”。   “十艺节”期间,参观欧美经典美术大展的观众...
博物馆展览的“品牌效应”
相关描述:  “十艺节”期间,参观欧美经典美术大展的观众在山东博物馆门口等候入场。 本报记者 卢 旭 摄   10月9日至11月15日,2013欧美经典美术大展在山东博物馆举行,米开朗基罗、毕加索、达利、让·雷诺阿等各个时代艺术大家的原作悉数亮相,更有达·芬奇“自画像”锦上添花,数度引发观展潮。...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
相关描述:   发现水下文物   2012年6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负责组织实施全国水下文化遗产调查、发掘、研究和保护等工作。水下中心积极参与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南海基地、西沙工作站的建设工作。目前,南海基地已经完成立项工作,正在进行基地选址;西沙工作站已完成各项前期工作,...
西沙华光礁一号沉船宝藏展在河南博物院开展
相关描述:   “大海的方向——西沙华光礁一号沉船宝藏展”将于2013年10月19日至11月18日在河南博物院西配楼展厅展出。   该展览由河南博物院和海南省博物馆联合举办,以西沙华光礁出水文物为主体,结合海南省历年水下考古发现,并配以丰富的图片、文献、模型等辅助展品,真实、生动地再现了我国...
法国海洋考古学家发现埃及海底古城
相关描述:  深圳晚报讯 据凤凰科技消息,近日,一座淹没在埃及海岸下的古城,被著名海洋考古学家、法国人弗兰克·戈德里奥发现。这是一座公元前800年的古代港口城市,它在存在了1600年后于公元800年左右沉没。令人惊讶的是,戈德里奥发现的人工制品雕像、石碑、家居用品、匾甚至是金币竟被如此完好地保存。 ...
海南寻找沉睡海底的文化宝藏
相关描述:  海南岛近海海底有什么宝贝?海底沉睡的文化遗产是何现状?记者昨日从省博物馆南海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获悉,为摸清我省环岛海域水下文化遗产情况,更好地保护这些珍贵的水下遗迹,我省持续开展“环海南岛水下文化遗产调查”。目前,调查组考古人员已完成或初步完成对海口东寨港、万宁白鞍岛、大洲岛等水下文化遗...
西沙华光礁沉船宝藏首博展出
相关描述:  南海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航道,承载了东方海洋文明史,记录了海洋先民的智慧与无畏。8月22日,由首都博物馆与海南省博物馆联合推出的“南海遗珍——西沙华光礁沉船宝藏展”就再现了这样一段不曾被许多人知晓的历史,展览将持续至今年10月7日。   “华光礁Ⅰ号”是一艘宋代商船,800多...
沉船宝藏亮相首都博物馆
相关描述:  一艘800年前的南海古沉船“华光礁号”近日“驶入”首都博物馆,同时船上的瓷器、青铜器、青白釉等文物展品也悉数亮相。此次展览依托科研人员多年来对我国南海水下考古和海上丝绸之路(南海段)的丰硕研究成果,围绕“华光礁号”进行深入解读,并将视野扩展,深入广大的西沙诸岛,更加全景、多样地呈现这片...
西沙群岛海底文物遭盗捞严重
相关描述:   图①: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水下作业,身旁的水下文物均已遭破坏。   图②:华光礁I号沉船文物已遭破坏。   图③:被打捞上来的文物已经遭到破坏。(海南省文物局供图)   ■ 方圆传真   2013年西沙群岛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巡查和文物执法督查工作报告近日出炉。报告显示...
南海古沉船文物首博展出 讲述南宋沉船故事
相关描述:  昨日,一场名为“南海遗珍——西沙华光礁沉船宝藏”的展览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我国考古工作者在西沙群岛的远海地区发现的第一艘古船上的文物集体“浮现”,将一直展览至10月7日。   在展厅内,蓝色的海洋“涌动”,展品包括这艘古沉船内的瓷器、青铜器、钱币、石器等,仅瓷器就包括了青白釉、青釉、酱...
湖北水下考古已使用扫描技术
相关描述:  本周,经典科幻恐怖片3D版《侏罗纪公园》重登银屏。片中,考古学家在地面放置一台电脑,使用红外线扫描仪,几秒钟就能描绘出深埋地下的恐龙化石形状。这种考古技术只是科幻么?昨日,记者采访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得知我省已在水下考古领域使用类似技术。   一周扫描完均州古城   昨日,省文...
南海古沉船文物在首博亮相
相关描述:  昨日,一场名为“南海遗珍——西沙华光礁沉船宝藏”的展览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我国考古工作者在西沙群岛的远海地区发现的第一艘古船上的文物集体“浮现”,将一直展览至10月7日。   在展厅内,蓝色的海洋“涌动”,展品包括这艘古沉船内的瓷器、青铜器、钱币、石器等,仅瓷器就包括了青白釉、青釉、酱...
沉船宝藏在首都博物馆展出
相关描述:  南海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航道。承载了东方海洋文明史,记录了海洋先民的智慧与无畏。然而,它也给历代航海人带来了无限的苦难。   昨天,由首都博物馆与海南省博物馆特别策划、联合推出的《南海遗珍——西沙华光礁沉船宝藏展》就再现了这样一段不曾被许多人知晓的历史,展览将持续至今年10月...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