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2秒
所有结果725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两处唐代墓葬出土5件文物
相关描述:  近日,记者从黄骅市吕桥镇郑口村的唐墓发掘现场获悉,工作人员已完成墓葬墓室的清理工作,并对两处墓葬进行填埋。据悉,此次发掘工作顺利,一大一小两处墓葬共出土文物5件。   据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水下考古研究室主任雷建红介绍,经过勘测发掘,在蓄水沟里发掘出的两处唐墓,一处是圆形砖室墓,一处是长...
适应市场需求 德化瓷热销海外
相关描述:  德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重要产瓷区之一。据德化县陶瓷博物馆馆长郑炯鑫 介绍,迄今为止,德化全县已发现唐宋元明清历代古瓷窑址239处,古瓷窑址数量列居福建省各县之冠。郑炯鑫称,这200多处古窑分布于德化县的18个乡 镇,主要集中在城关、三班、盖德和上涌等地。从丰富的古代窑址遗存就能看出历史上...
适应市场需求 德化瓷热销海外
相关描述:  德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重要产瓷区之一。据德化县陶瓷博物馆馆长郑炯鑫 介绍,迄今为止,德化全县已发现唐宋元明清历代古瓷窑址239处,古瓷窑址数量列居福建省各县之冠。郑炯鑫称,这200多处古窑分布于德化县的18个乡 镇,主要集中在城关、三班、盖德和上涌等地。从丰富的古代窑址遗存就能看出历史上...
川岛水下考古首期调查结束
相关描述:  记者从市文广新局获悉,国家文物局2015年川岛水下考古首期调查工作已于7月7日结束,明后年将继续进行更深入的调查工作。据悉,此次调查工作是2015年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我省重点水下考古项目之一。   据悉,川岛水下考古调查项目为期三年,明后两年将继续进行更深入的调查。水下考古队...
专访绍兴博物馆副馆长:揭秘越窑的非凡地位
相关描述:  越窑是中国最古老的瓷器窑场之一,同时也是中国最为著名的青瓷窑系。越窑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商周时期的原始瓷。东汉时,越窑烧制出成熟的青瓷,此后,历三国、两晋、南北朝而逐步兴盛,到唐、五代时,越窑迎来了它的全盛期。唐人陆龟蒙在《秘色越器》中,曾有这样的句子:“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为“一带一路”贡献海洋文化遗产的力量——访海南省博物馆馆长丘刚
相关描述:  讲解员与孩子扮演海洋生物进行互动   2008年11月,海南省博物馆馆舍正式建成,结束了之前将近20年时间里有馆无舍的状态。2013年,海南省博物馆二期工程作为海南省“十二五”规划的重大文化建设项目业已开建。具备了硬件设施的海南省博物馆将如何更好地发挥文化窗口的作用?海南作为“海上...
西沙珊瑚岛1号沉船遗址瓷片 判断产自泉州德化
相关描述:     水下考古队员在珊瑚岛一号沉船水下作业   近日,西沙群岛长乐群岛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发现大量清代石雕构件,泉州文史考古专家认为,这些石构件很可能来自海丝起点泉州。   泉州市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张红兴前往现场进行水下考古工作。昨日,他表示,初步明确,沉船遗址发现的瓷...
沉船遗址出水的瓷器碎片为泉州德化窑
相关描述:  自西沙“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出水过程曝光后,“沉船文物或来自福建”的消息不胫而走。2日,参与水下考古的福建泉州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张红兴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出水的瓷器碎片基本断定来自泉州德化窑。”   应国家文物局水下考古研究中心邀请,张红兴作为中国水下考古骨干力量于4...
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文物出水 德化窑成主角
相关描述:  自西沙“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出水过程曝光后,“沉船文物或来自福建”的消息不胫而走。2日,参与水下考古的福建泉州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张红兴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出水的瓷器碎片基本断定来自泉州德化窑。”   应国家文物局水下考古研究中心邀请,张红兴作为中国水下考古骨干力量于4...
西沙沉船文物大量碎瓷片产自德化
相关描述:  原标题:《西沙沉船文物或来自泉州》追踪    大量碎瓷片 都是德化产   海南三沙市永乐群岛珊瑚岛海域发现一沉船遗址,有大小石构件274件。泉州考古工作者通过辨认图片,认为这些石构件可能来自泉州。   这些文物是否是泉州的呢?6月1日,刚从珊瑚岛海域回来的泉州市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
西沙已发现120处沉船遗址 清代沉船出水37件文物
相关描述:  西沙海域已发现120多处水下沉船遗址   最早可追溯至五代时期   清代沉船遗址出水37件文物   随着“中国考古1号”25日返回海南文昌清澜港,西沙群岛2015年水下考古工作顺利结束。作为西沙海域第二次大规模的水下考古活动,此次考古取得突出成果,其中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发掘出水3...
西沙2015水下考古结束 发掘出37件文物
相关描述:  本报海口5月26日电(记者王晓樱、魏月蘅)25日,“中国考古1号”结束在西沙群岛43天的作业,返回海南文昌清澜港,标志着此次水下考古工作顺利结束。根据出水的瓷片和石构件特征分析,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的时代为清代晚期,沉船为一艘专门运输石构件的远洋运输船。   作为西沙海域第二次大规模的...
考古启示: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可实现良性循环
相关描述:  说到考古,可能有人会认为是一个纯保护的概念,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交集不多。事实上不是这样的。“南海一号”及其后期发掘、保护和研究的场所——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已经成为广东著名的旅游文化品牌,目前已形成一个集合文化产业、旅游、房地产等项目的巨大商圈,这是以文化和古迹带动旅游商业开发,并产...
明代古沉船船载瓷器以漳州窑青花为主
相关描述:  明代沉船“南澳号”出水的沉船瓷器中,福建漳州窑系占了总数的八成左右,全部是出口瓷器。   据了解,“南澳号”目前出水遗物约3万件。在船载的瓷器当中,以漳州窑青花为主,瓷器种类主要为大盘、大碗、钵、罐以及杯、盏、瓶等,青花瓷大盘和带盖青花瓷钵是代表性的器物。   崔勇研究员介绍,“南...
中国最早青白瓷当属景德镇
相关描述:  宋元景德镇青白瓷海内外影响非常大   以湖田窑为代表的景德镇青白瓷是最典型的青白瓷,其釉色青白淡雅、明澈光润,胎质坚硬细白、体薄透光,造型丰富、挺拔,装饰精巧、秀美,历来有“饶玉”、“假玉器”之称,被公认是中国青白瓷的最高代表。   在当天的会议上,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栗建安介绍了...
泉州沿海水下考古陆地调查:发现多处古代沉船疑点
相关描述:  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保留有大量见证海丝辉煌的水下文化遗存。2012年,中国国家博物馆、福建博物馆、泉州市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泉州市博物馆共同合作,组织了一支由20多人组成的调查工作队,正式开启泉州水下考古陆上调查。近日,调查队传来好消息,泉州沿海水下考古陆地调查报告新鲜出炉。...
西沙群岛水下考古认定:珊瑚岛一号沉船为清末运输船
相关描述:  “中国考古01”号破浪而归。今天上午,西沙群岛2015年度水下考古工作队抵达文昌清澜港,标志着历时43天的西沙群岛2015年度水下考古工作项目顺利结束。   该项目是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省文体厅、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三沙市政府共同组织实施的,工作范围为西沙永乐环礁海域,包...
西沙2015水下考古顺利结束
相关描述:  25日,“中国考古1号”结束在西沙群岛43天的作业,返回海南文昌清澜港,标志着此次水下考古工作顺利结束。根据出水的瓷片和石构件特征分析,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的时代为清代晚期,沉船为一艘专门运输石构件的远洋运输船。   作为西沙海域第二次大规模的水下考古活动,此次完成了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
浙江舟山市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迈入新阶段
相关描述:  舟山水下考古工作起步于2007年,2008年9月批复设立“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舟山工作站”,日前正式更名为“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舟山工作站”。经过几年的努力,舟山市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迈入新阶段。   一是全市范围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效显著。征集有价值水下文物线索50多...
西沙2015水下考古结束 发掘出水37件文物
相关描述:  25日,“中国考古1号”结束在西沙群岛43天的作业,返回海南文昌清澜港,标志着此次水下考古工作顺利结束。根据出水的瓷片和石构件特征分析,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的时代为清代晚期,沉船为一艘专门运输石构件的远洋运输船。   作为西沙海域第二次大规模的水下考古活动,此次完成了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