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36秒
所有结果1542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美术教育专家齐聚村小探讨公益艺术教育新模式
相关描述: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24日讯 我国乡村教育历史悠久,自孔子至历代大儒名家都曾提出自己对乡村教育的看法并加以实践,近代梁漱溟先生、陶行知先生、黄炎培先生等更是把中国乡村教育提到了拯救中华文化的高度。新时代,乡村教育在取得长足进步和硬件设施相对完善的背景下,如何跳出应试教育牢笼,自...
陕西、青海传统美术展览系列活动在西宁举办
相关描述:  7月15日至23日,陕西省艺术馆在青海省西宁市举办陕西、青海传统美术展览、研讨、创作活动。   本次展览是陕西省艺术馆馆藏民间木版年画精品在青海省古城西宁的一次展示亮相,展出作品是从上千件收藏中遴选出的精品,囊括陕南、陕北、关中各个地域,品类齐全,主题各异。这些珍品全面反映了陕西传统...
廊坊博物馆藏剪纸艺术在京展出
相关描述:  本报讯近日,由北京民族文化宫、河北省廊坊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北京民族文化宫博物馆、北京民族文化宫展览馆、廊坊博物馆承办的“京津冀文博一体化系列展——廊坊博物馆藏剪纸艺术展”在民族文化宫展出。   本次展览精选了近百件优秀剪纸作品,其中涵盖了民国时期剪纸珍品和现代剪纸的代表作品,...
美术课如何跨学科融合
相关描述:  第八届全国中小学美术课现场观摩活动上,倾听了来自不同省份、不同地域文化的美术课堂。自己也有幸代表浙江小学美术教师执教了现场课堂教学的一堂课,亲身经历,现场观摩,内心触动很大。整体感觉:课堂变得纯朴、实在、在理。少了很多花哨的点缀,更接地气,变得纯粹起来了,美术课就是美术课;变得扎实起来...
水晕墨章中的超然之境——杨燕来水墨品读
相关描述:  认识杨燕来很早,1998年我在策划“世纪·女性”艺术展时,记不得是谁推荐,杨燕来那些尺幅不大、充满青花瓷趣味的水墨作品令人耳目一新,我几乎不假思索地就把她列入参展名单。她说她是中央美院毕业,但她的独特风格显然不是出自美院的国画系,看了简历才知道,她原来毕业于美院的民间美术系(这个系后来...
萌动之处,一笔千年——杨燕来的水墨精神
相关描述:  当代国画家所面临的困境,是每一个个体无法躲避的局限。“继承与创新”在今天俨然成为了横亘在国画家们眼前的大山,雾霭茫茫,障碍重重。能否进入新的境界,主要取决于个体对传统的理解、对生活的体验以及对当代智慧的寻求。当然,前提是,他必须是一位保持自我约束,不断寻求自我完善的国画家。杨燕来的画面...
邬建安×汪天稳——仙人的树林
相关描述: 震旦博物馆携手当代艺术家邬建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汪天稳,交融远古神话、历史文物、非遗传承、当代艺术,激荡不寻常的火花,创造了“仙人的树林”,展现传统文化基因中活跃的艺术能量。 展览开幕现场 “仙人的树林”是个神秘的未知世界,神灵、自然与人的力量,栖息...
【雅昌快讯】邬建安、汪天稳:在震旦博物馆创造“仙人的树林”
相关描述: 艺术家邬建安、上海震旦博物馆馆长赖素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汪天稳     7月6日,震旦博物馆携手当代艺术家邬建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汪天稳一起,呈现展览“仙人的树林”。此次展览交融远古神话、历史文物,让非遗传承与当代艺术之间擦出艺术的花火。本次展...
深植草原的游牧艺术是怎样的?
相关描述:  和中国山水相连的邻邦蒙古国的现当代绘画艺术作品,深深植根于蒙古高原文化和东方游牧文化。20世纪50年代起,蒙古国专业画家队伍逐渐壮大。在以往单一的现实主义创作中,多了“印象主义绘画”、“精神情感绘画”等新的创作方向。20世纪60、70年代,“蒙古画”传统技法有了长足的发展,吸收东、西方...
哈斯乌拉:蒙古国现当代绘画艺术
相关描述:  和中国山水相连的邻邦蒙古国的现当代绘画艺术作品,深深植根于蒙古高原文化和东方游牧文化。20世纪50年代起,蒙古国专业画家队伍逐渐壮大。在以往单一的现实主义创作中,多了“印象主义绘画”、“精神情感绘画”等新的创作方向。20世纪60、70年代,“蒙古画”传统技法有了长足的发展,吸收东、西方...
明日K空间开幕“缓流-当代水墨展”十位与众不同的艺术家作品抢先看
相关描述:  物理学上的“缓流”是指水在备受干扰的情况下,可以逆流而上,曲折前行,具有不拘一格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和肆意倾泻而下、汹涌湍急的“急流”相比,“缓流”显得沉静内敛、平缓隽永,更像是流淌过生命的时间之水,昼夜交替、涓流不息,它的惊人之处恰恰在于它的沉默之时,如同暴风雨过后的海平面,把激烈、挣...
乔晓光《空花》:用中国剪纸讲世界的故事
相关描述:  剪纸,是一个世界性普及的文化物种。亚洲、美洲、欧洲的许多国家都曾有过自己的剪纸传统,至今一些国家仍在延续着剪纸传统或活跃着现代剪纸的身影。人类的生活需要剪纸,剪纸在日常生活中成为信仰情感和手艺劳作中不可或缺的载体与媒介。今天互联网无纸办公的时代,剪纸作为纸文明的手工价值和文化魅力又突显...
民间艺人的身份归属与知识权益(二) ——以库淑兰及其剪纸作品为个案
相关描述:  二.传承人:被异化的文化责任   库淑兰去世之后,中国财政部和文化部于2006年7月13日颁布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其中即有对传承人及传习活动补助费用的相关规定,后又于2012年5月4日印发了重新修订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于传承补...
这是一种最好的安慰——朱曜奎其画其人
相关描述:  艺术的主要价值在于什么?不是金钱衡量出来的财富和名气,不是。艺术的主要价值在于艺术家把自己的内心表达得怎样。所以,当朱曜奎说到自己的绘画艺术时,这样讲:“只有艺术最能动心”,他陶醉在油画色彩世界感悟生命:“这是一种最好的安慰,色彩会给予一切,包括我最珍重的每一个回忆。”这是一个真正的艺...
朱曜奎的艺术世界——美术教育家、画家、设计家
相关描述:  曜奎教授是一位勤于职守,有很强责任心和事业心的艺术教育家、画家和设计家。他大我一岁,为人坦诚、宽厚,他既是我的学长,也是我敬重的知心朋友。   我们曾一起在中央工艺美院组建特艺系(后改称装饰艺术系),在教学活动中力求关注中国传统绘画、民间美术和现代艺术的多方面发展,并确立了“大美术”...
【雅昌快讯】乔晓光“朴素的世界” 用水墨沟通最现代与最远古的艺术
相关描述: 艺术家乔晓光   2018年6月16日15:30,“朴素的世界”乔晓光水墨个展在北京798艺术区灿艺术中心开幕,展出了乔晓光近五年来创作的38幅水墨作品,与此同时,多件有特色的民间家具分布展览现场,与艺术家的作品交相互映,凸显出一种鲜明的视觉特征。   乔晓光,1957年生于河北邢...
【雅昌专稿】非遗活化 我们走到了哪个节点?
相关描述:  今天,是中国第十三个文化遗产日。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主任陈岸瑛在天津出差,参加今年非遗日的主场活动,从6月7日开始,持续举办一周的非遗活动。陈岸瑛参加了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座谈会,他也是文化和旅游部表彰的,对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   2015年春天,文化...
【雅昌专稿】非遗活化 我们走到了哪个节点?
相关描述:  今天,是中国第十三个文化遗产日。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主任陈岸瑛在天津出差,参加今年非遗日的主场活动,从6月7日开始,持续举办一周的非遗活动。陈岸瑛参加了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座谈会,他也是文化和旅游部表彰的,对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同时被表彰的还有中国美术学院...
传统民间美术的时代转型(三)
相关描述:  三、转型 民间美术不能改变它的文化特征与审美特征   民间美术的时代转型是个大问题,大难题。为什么说是难题?因为它在两难之间。一方面它面临社会生活的急速转变。当今从社会结构到人们的生活方式再到审美观念都在改变。作为生活应用性的民间美术,就必须适应这种转变。另一方面,是怎么变?变什么?...
民间美术传承人的口述史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相关描述:  中国目前正处在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重要时期,外来文化的侵蚀,商业化、现代化的冲击使得传统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民间艺人及其技能正在变为即将消失的一道风景。几千年来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传统技艺和民俗风习正面临生存的危机,处于消亡的边缘。如何保护我们祖先优秀的文化,如何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来...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