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9秒
所有结果2600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石湾窑仿钧釉笔筒
相关描述:   皖南藏友叶茂、张友兰夫妇任教于青杨中学。他们继承家传爱好收藏,藏品颇丰。古代陶瓷为其专项,数十年研究,造诣亦深。藏品中佳品占有一定比例。日前来宁带来上乘明清民窑瓷品,其中一件晚明时期广东石湾窑仿钧釉笔筒(见图),精美别致,余一见手之不舍。   该器高16厘米,口径10厘米,底径1...
初入收藏圈的爱好者如何鉴别古瓷
相关描述:  对于初入收藏圈的爱好者鉴别古瓷的“五步法”:   一看器形。陶瓷鉴定,造型是一个重要依据,它有明显的时代性,直接反映出不同社会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如宋代白瓷碗,敞口平底造型、碗中刻花浮雕莲瓣纹,是当时的主要审美风格;宋代白瓷窑色泽略偏黄,这是与其他时期白瓷最大的不同之处。   二看胎...
古瓷片中品唐人绝句欣赏
相关描述:   唐朝诗人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绝句中的地域是扬州,地点二十四桥,而“玉人何处教吹箫”句,后人却各执己见,焦点是箫者的性别,争议之余,仍无定论。唐人描写扬州的篇什无数,有感而发与应景之作皆有。杜牧巧借女子青楼抒情的...
青花鱼藻纹折沿碗欣赏
相关描述:   数年前,当我在市场上遇到这只青花碗时(见图),目光便被它那独特的造型、纹饰和表现手法所吸引。虽然它有数处小磕和一道短冲,我还是毫不犹豫地将它购入囊中。   该碗高7.3厘米,口径13.9厘米,足径6.7厘米;造型比较独特,弧壁深腹,口沿外折,然后又上折少许成盘口状;挖足过肩,足墙...
清代瓷器各时期的主要特征
相关描述:  清朝初年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因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皇帝重视,瓷器的成就也非常卓越,皇帝的爱好与提倡,使得清初的瓷器制作技术高超,装饰精细华美,成就不凡,是悠久的中国陶瓷史上光耀灿烂的一页。   顺冶经历17年。   清顺治 青花“加官进爵”图盘   顺治时期所烧制的瓷器在...
品味“国瓷”中的书法之美
相关描述:   什么是瓷?按照严格的定义,瓷,是用含有较高三氧化二铝的粘土制胎经过1200益以上高温烧成,并且表面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的器物。中国是瓷的故乡,中国的英文名“china”就有“瓷器”之意。近期,随着《国家宝藏》的播出,“瓷”这种经典的中华文化载体以其极具创意的形式、新颖的艺术表...
宋元时期的越窑与龙泉窑
相关描述:  越窑与越窑系   越窑烧制青瓷有着悠久的历史,五代时被吴越钱氏垄断专烧“秘色瓷”,臣僚及百姓都不能使用。据文献记载:自吴越钱氏入朝、纳土称臣,越州窑务已由宋朝廷接受,并设官监烧,但设官监的时间似乎并不长。当时越窑所产的实物,故宫收藏越窑器中有“端拱元年戊子岁十二月造口"十二字年款盒盖...
青花瓷人物画简论
相关描述:     明代在盛行官窑刻板的图案纹饰同时,也有一部分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民窑青花瓷画出现。尤其在官窑瓷处于低谷的正统、景泰、天顺三朝,表现十分突出。这以后的成化、弘治各朝,也不乏清新之作。特别在万历朝后期,官窑制作日渐衰落,而民窑随着国内市场和外销需求的增长,有了较大的发展,其间青花...
古瓷上的抽象画
相关描述:     抽象艺术历来被认为是现代西方美术的创新,而中国画往往都是些具象的山水人物花鸟,就是文人写意画也属写实作品。然而在我国的古陶瓷装饰中却很早就出现了非具象的纹饰,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大多是点、线、面组合的原始抽象艺术,到了四、五百年前的明代民窑瓷中也出现了不少构图怪异、线条简约...
五代酱黄釉唇口大碗
相关描述:     五代十国 公元907—960年 是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这时期,我国东北的契丹人建立了辽朝。辽兴起于五代而与北宋先后亡于金,而金先于南宋亡于蒙古。   五代陶瓷的主要特征为:前期造型较多地沿袭晚唐风格,从五代墓葬出土的器物造型来看,绝大多数沿袭晚唐的风格,保留了唐代的形...
绚丽多彩的康熙五彩人物瓶
相关描述:     五彩瓷,是我国釉上彩绘瓷的名品,它始自元代,到明代晚期的嘉靖、万历时已经相当完备,清代康熙则是五彩瓷发展的辉煌时期,它以绚丽的色彩、精湛的绘画、丰富的品类著称于世。   本文介绍一件康熙五彩器。此器高46.5厘米,口径24.3厘米,大盘口,粗颈,长圆腹,圈足。此器内外施豆...
明代孔雀绿釉玉壶春瓶
相关描述:     孔雀绿釉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是难得一见、极为名贵的珍稀品种。目前珍藏于我国各大博物馆的实物标本资料也极为有限稀少,因而确实弥足珍贵。   孔雀绿釉,又称“法翠”。它属于西亚地区的传统釉色,因唐宋时期开始在北方民窑中陆续制作。至元代,景德镇浮梁瓷局建立后,也生产过一些孔雀绿...
明景德镇仿宋官窑瓷梅瓶
相关描述:     宋官窑,根据南宋顾文荐《负暄杂录》、南宋叶《坦斋笔衡》、明初曹昭《格古要论》、明代高濂《遵生八笺》,以及《饮流斋说瓷》、《辍耕录》等有关著述所载:宋代有北宋汴京官窑、南宋修内司官窑、南宋郊坛下官窑三种之分属。其产品为宫廷所垄断,烧瓷全部供宫廷专用,失去商品瓷的性质。有的文献...
茶叶末釉双耳葫芦瓶
相关描述:     这件双耳葫芦(谐音福禄)瓶,是清末仿乾隆茶叶末釉瓷的民窑产品,高15厘米,口径4.8厘米,足圈直径3.8厘米,无款识。通体施茶叶末釉,釉色泽润。呈褐色并带有浅黄色斑点。为单色釉,俗称“鳝鱼皮”,是清乾隆时期最为流行的用瓷品种。   茶叶末釉起源于唐代,盛行明清,是由唐代的...
明崇祯银蓝青花罐
相关描述:     1997年冬,笔者在西安古玩市场上买到一只青花莲子罐。这只莲子罐破得厉害,口、颈及上腹部碎裂成八片,用几十枚铜扒钉锔合。颈下肩部暗刻一圈蔓草纹,胫根部暗刻双旋纹一周。颈部用一圈下垂角旗纹(是变体莲瓣纹在晚明到清初时期的简约画法)装饰,罐腹一侧画雄狮纹,另一侧画蕉树纹,地面用...
明弘治高士图青花三足筒式炉
相关描述:     三足筒式炉源于战国至两汉期间的酒具青铜樽,青铜樽本有盖、双铺首耳环及三熊足,至明中期已简化为三足筒式炉,并且在用途上从酒具变作香炉。   此炉高8厘米,口径和底径均12.4厘米,为明弘治民窑产品(见图1、图2)。   一、民窑瓷器在明代成化朝以前胎质较粗松,自成化始,除...
谜之哥窑,为何市场难有出头之日
相关描述: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哥窑,在陶瓷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17年秋,一件元代哥窑倭角方洗在北京保利“佞宋”专场中,以2645万元成交,虽然超过起拍价10倍之多,依然被研究者认为价格偏低。哥窑有着怎样的身世之谜?为何在市场上难有出头之日?    “芝为华彩玉为肌,火气全无古气披,恰是白...
瓷器各个部位称呼、表现形式(上)
相关描述:  器型鉴定是瓷器鉴定的一个重要部分。在瓷器鉴定实践中,了解器型的知识是很必要的,比如一种类型器型创烧的年代,器型的演变等等。本文介绍鉴定瓷器各个部位的称呼及表现形式,这是必须把握的鉴定基础课。     各种釉彩大瓶   器型是指器物的口部、颈部、肩部、腹部、底部以及足部的外观形状...
明清哥窑之美:化残缺为神奇
相关描述: 哥窑葵花洗(故宫博物院)   明清即被视为名瓷仿烧   “哥窑百圾破,铁足独称珍。”这是乾隆皇帝作于1781年的《咏哥窑葵花碗》中的诗句,道出了哥窑之美。有人将哥窑瓷器的开片纹片戏称为茶叶蛋上的破碎纹路,也不失为一种解读。   这种被称为“缺陷美”的哥窑瓷器又是如何产生的呢?考究...
哥窑之美:化残缺为神奇
相关描述: 宋哥窑五足洗(上海博物馆) 南宋哥窑葵口碗(上海博物馆) 明成化景德镇窑仿哥窑碗(上海博物馆)     明清即被视为名瓷仿烧   “哥窑百圾破,铁足独称珍。”这是乾隆皇帝作于1781年的《咏哥窑葵花碗》中的诗句,道出了哥窑之美。有人将哥窑瓷器的开片纹片戏称为茶叶蛋上的...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