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7秒
所有结果95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贵州着力推进非遗传承发展
相关描述:   黔东南州从江县小黄村的侗族姑娘合唱侗族大歌《蝉之歌》   原标题:以文化育民、富民、惠民——贵州着力推进非遗传承发展   7天的行程,一路上大巴车不知道穿过了多少个隧道、经过了多少座横跨高山峡谷的桥梁。尽管舟车劳顿,但于每位记者而言,途中所遇见的绮丽的山水风光、特色鲜明的少数民...
新疆“非遗”文化展亮相前门大街
相关描述:  本报讯(记者 陈涛)昨天,伴随欢快的歌舞与传统民乐表演,来自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非遗”文化展,亮相位于前门大街的华韵传统文化艺术中心。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位于帕米尔高原以东,是丝绸古道上著名的千年古城。塔县历史人文资源丰富且古朴纯真,在服饰、饮食、歌舞、婚俗等方面都...
汝瓷会成为陶瓷界一个永恒的话题吗?(一)
相关描述:汝瓷会成为陶瓷界一个永恒的话题吗?(一) 作者:裘会军   2017年11月底,94岁高龄的叶喆民先生在某医院走道病床上接受治疗的新闻引发了业内人士的关注和不少话题。   2017年12月底,《今日头条》发表署名为“挖煤者”的一篇文章,题为《梧桐珆报道:泥与釉的欲火重生---埴道汝瓷...
首批“大国非遗工匠”正式公布
相关描述:  由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主办、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承办的首批“大国非遗工匠”认定名单近日正式公布,广西三位非遗传承人谭湘光、陆景平、杨似玉获此殊荣。   为落实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培育中国工匠的要求,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中国传统工艺传承与振兴,主办方在10月启动首批“大...
柯尔克孜族马鞍制作传承人:濒临失传的技艺要延下去
相关描述:     草原上的牧民以拥有一套精致的马鞍而自豪,因为它能将人和马完美结为一个整体。图为传承人艾买拉·卡德尔展示他制作的马鞍。 李英 摄   柯尔克孜族马鞍制作传承人:濒临失传的技艺要延续下去(图)   在新疆温宿县最大的市场托乎拉巴扎,熙熙攘攘的人流之中,50岁的艾买拉·卡德尔...
厦门沙坡尾:以文化开启老城复兴
相关描述:   青年文化让沙坡尾焕发新活力   一座城市的老城区就是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和自信的体现,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老城改造一直是世界性难题。一方面,老城作为城市历史文脉的载体、城市性格的体现,改造稍有不慎将使其缺乏可持续的生命力;另一方面,老城区的基础设施与功能落后,居民生活质...
专家学者对话贵州传统工艺振兴
相关描述:  本报讯  近日,由贵州省文化厅、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发起的“传承·对话·东西部协作——贵州传统工艺振兴工作交流会”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举办,国内外百余名传统工艺研究专家学者和手工从业者在苗年节期间集聚雷山对话交流,探索与促进贵州传统工...
首批“大国非遗工匠”揭晓
相关描述:  由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主办、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承办的首批“大国非遗工匠”认定名单近日正式公布,广西三位非遗传承人谭湘光、陆景平、杨似玉获此殊荣。   为落实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培育中国工匠的要求,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中国传统工艺传承与振兴,主办方在10月启动首批“大...
石大宇的黑陶之旅
相关描述:  在不久前的米兰国际设计周上,台湾“清庭”创办人石大宇根据香格里拉黑陶工艺设计的产品成为展览上的亮点。石大宇前往云南香格里拉的尼西汤堆村进行深入调研,考察了当地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尼西黑陶生产的全过程,而后历时4个月,依据尼西黑陶的特质设计了“兴·香格里拉·风”系列作品,其中有LED立...
【2017文博会】用手艺留住传统 用匠心赋予艺术生命力
相关描述:  匠心,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有这样一群匠人,他们用手艺留住传统,用匠心雕琢作品。彝绣、陶瓷、版画、木雕……这些融合了云南各民族特色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手工艺纷纷亮相2017云南文博会。   孙鸿雁:开创“滇派”内画艺术 不断创新丰富内画题材样式   在昆明精品馆官渡区展台...
2017中国西藏雅砻文化节将开幕 主会场设于湖南
相关描述:  中新网拉萨8月10日电(贡桑拉姆 蒋姬)10日记者从2017中国西藏雅砻文化节组委会获悉,以“藏源·藏缘走进山南”为主题的2017中国西藏雅砻文化节将于8月15日在湖南、山南两地举行,湖南设主会场,山南设分会场。   据悉,开幕式当天下午15点左右,全国电视观众一睹湖南卫视播出的20...
科技+设计: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相关描述:  经过现代美学翻译、整理的少数民族纹样库,源源不断地给来自全球的设计师提供创作灵感,让世界聆听中国故事,惊叹中国设计,爱上中国产品,让中国民族文化走向世界舞台。   □□听海   在北京市科委支持科技与设计融合创新的措施下,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组织了多家设计企业,利用科技、设计带动了...
99名艺人参选西藏工艺美术大师
相关描述:  2日,一个偌大的考场里,西藏的手艺人们专心低头忙着手中的活计,摊着的泥巴被塑出了活灵活现的面相,铜板在敲打雕琢中显现了艺术生命气息……绘画区、雕刻区、综合区的99名艺人,正参加第二届西藏自治区工艺美术大师评审的现场考试。   来自西藏山南的阿松·达娃桑珠对此次考试充满信心。他13岁开...
苗族老人杨会芝和她的“非遗传承坊”
相关描述:  “杨奶奶,您帮我看一下,这样点蜡对不对?”在贵州遵义市桐梓县马鬃苗族乡龙台村的“会芝刺绣蜡染”工坊里,几个妇女围着杨会芝,问个不停。   杨会芝戴上眼镜,一边仔细鉴赏这些徒弟的作品,一边说:“蜡染的最后一道工序最难,一定要掌握温度,手要稳,眼要准,不要着急,慢慢来。”   马鬃乡是...
亚德细褐精布: 精美的高原纺织艺术
相关描述: 亚德细褐精布,相传由文成公主亲自命名,赞其纺织技术精湛、选材佳优、制作精巧,曾经是享誉盛名的高档布料,为上流社会达官贵人、商贾名流所珍爱,后渐成为西藏著名寺庙袈裟制作指定布料。其原料选用海拔4500米以上高原绵羊羊毛,经过人工去杂、漂洗、弹选、碾压、穿织成布后,与植物染料浸泡,所得布匹绵...
藏族木碗的千年传承:俨若情人怀中揣
相关描述:   在西藏昌都市的拉姆家中,有一只已有一百年历史的木碗。“这只木碗跟随了我爷爷一辈子,是传家宝。”拉姆说:“我也有属于自己的一只木碗,虽然现在出门不再揣着,但我们使用木碗吃饭的习惯依旧保留。一只木碗很可能要用一辈子,质量必须要好。”   拉姆的木碗是母...
藏族木碗的千年传承:俨若情人怀中揣
相关描述:  在西藏昌都市的拉姆家中,有一只已有一百年历史的木碗。“这只木碗跟随了我爷爷一辈子,是传家宝。”拉姆说:“我也有属于自己的一只木碗,虽然现在出门不再揣着,但我们使用木碗吃饭的习惯依旧保留。一只木碗很可能要用一辈子,质量必须要好。”   拉姆的木碗是母亲多年前从西藏林芝市察隅县购买的。察...
文创设计让千年侗锦焕发青春
相关描述:  首届湖南文化创意设计大赛自去年9月启动以来,目前已完成作品征集、初审和产品实物转化,终审将于4月中旬在长沙举行。本次大赛共收到《苗韵》《蝶》《郁灯》等非遗类作品1154件。在众多精美绝伦的非遗作品中,一支以“梭说”为名的侗锦系列文创产品,凭借纯手工纺织的全棉、亚麻围巾,简单实用的侗锦水...
绣藏毯20多天收3000元 非遗保护传承为藏民精准脱贫
相关描述:  2月27日是藏族传统节日2017藏历火鸡新年。新年前夕,与日子越来越红火的广大藏民一样,西藏山南市贡嘎县朗杰学乡的边巴早早备齐了各式各样的年货,而让她更开心的是自己绣的藏毯也能成为乡亲们的年货。   “绣一个藏毯要20多天,收入3000元,一年下来收入有5万元。出去打工很累,挣得也没...
“华服典章--中国苗绣”在上海纺织博物馆展出
相关描述:   2017年3月11日上午,由上海纺织博物馆与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合作举办的“华服典章——中国苗绣”在上海纺织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展期两个月(至5月10日),共展出一百余件(套)苗绣珍品。   刺绣,又俗称“绣花”,是用五彩丝、条、块等在纺织品上构成花纹、图像或文字的一种工艺。苗族...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