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秒
所有结果2208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共商北京冬奥运形象:“北京2022·形象景观设计论坛”于中央美院召开
相关描述:   2016年9月26日,在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的支持下,中央美术学院联合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豪思国际集团共同主办的“北京2022•形象景观设计论坛”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举行。   围绕奥运会形象设计,论坛邀请了全球与奥运设计相关的重量级嘉宾进行专家主题发言、主题报告、...
景德镇陶瓷大学井冈学者、艺术文博学院院长李砚祖教授在人民日报刊发文章
相关描述:  10月2日,人民日报刊发景德镇陶瓷大学特聘“井冈学者”、艺术文博学院院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资深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李砚祖文章《物化的“国学”》。   附:《物化的“国学”》 全文。   物化的“国学”   传统工艺包括很多内容。在手工业时代,人类为生活和生产制造的用具、工具多是手...
“瓷誉中国 首届陶瓷绘画学术双年展”暨研讨会在京开幕
相关描述:  日前,“瓷誉中国——首届陶瓷绘画学术双年展”在北京钟莲生陶瓷绘画研究院隆重揭幕。此次展览是中国宋庄艺术节的重要活动之一。集中呈现了钟莲生、李林洪等全国46位优秀陶瓷艺术家各阶段的陶瓷绘画艺术作品百余件,涵盖人物、山水、风景等各种题材,为大众奉献一场前所未有的“瓷画艺术盛宴”。   此...
广州美术学院国际交流处、雕塑系举办“俄罗斯当代雕塑艺术与创作”讲座
相关描述:  9月26日晚,由广州美术学院国际交流处、雕塑系共同主办的“俄罗斯当代雕塑艺术与创作”讲座在我校大学城J栋101课室举行。主讲人为俄罗斯雕塑艺术家、俄联邦荣誉艺术家称号获得者布尔加诺夫·伊戈尔·亚历山德罗维奇教授。讲座由雕塑系教师张弦主持。   布尔加诺夫教授首先介绍了俄罗斯当代雕塑创...
"中国式印象主义的开端"——费以复
相关描述:  初见费以复的作品时,觉得这个画家很单纯。纯净的色彩,大方的构图,和谐的色调,简简单单而富有情趣。画家特有的中国式"诗境"的浪漫与"写意"的率真,紧紧地吸引着每一双观赏的眼睛。      费以复  《风景》 布面油画  25×33cm   正于“湘江北上——谭国斌与中国当代艺术...
“破冰•时代”中国当代漆画展 上海站 热烈揭幕
相关描述:  破冰·时代——中国当代漆画展于9月25日,在上海云艺术中心隆重开幕。   “破冰·时代——中国当代漆画展”是中国漆画展历史上学术支持力度最强的展览,北京、上海两站参与的艺术评论家有策展人皮道坚、学术主持陈默、特邀批评家贾方舟、冀少峰、王端廷、杨小彦、李晓峰、何桂彦、马钦忠、邱敏、...
从历史角度谈云南油画的“现代性”
相关描述:  人物:毛旭辉 唐志冈 张光华   时间:2012年9月6日   地点:创库源生小院   访谈整理:张光华   张光华:过去三十年中,云南油画在北京尤其是在中国美术馆集体展出的机会寥寥无几,其中最重要的1981年申社成员组成的“十人画展”,以及2003年9月作为“第三届中国油画展...
【TCAM·馆藏】丨"中国式印象主义的开端"——费以复
相关描述:  初见费以复的作品时,觉得这个画家很单纯。纯净的色彩,大方的构图,和谐的色调,简简单单而富有情趣。画家特有的中国式"诗境"的浪漫与"写意"的率真,紧紧地吸引着每一双观赏的眼睛。   费以复是中国第二代油画家中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他描绘了许多祖国的山川美景,轻松、愉悦、诗意十足,又不失...
博物馆展陈背后的民族性格
相关描述:  “世界其他大型博物馆的外国文物多是自取的,而故宫藏外国文物都是干净的。”近日,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中德博物馆论坛上的讲话博得了在场四百多位文博人士的掌声。   藏品是博物馆的灵魂,所陈文物的多寡优劣是衡量博物馆品质的标准。然而,如果出处不清、来历不雅,再瑰丽的文物,也会挂上一点不光...
什么是后物派艺术
相关描述:  千崎千惠夫 《无题》 1990年   “后物派”   “后物派”实际上是一个广义的时间概念,并非特指某个艺术家群体或流派。在经过了1950年代的“具体”、1960年代的“反艺术”和1970年代“物派”的开拓和探索,1980年代的日本现代美术进入了一个平稳发展的时期,即“后物派”时...
外国艺术家丰富了陶瓷艺术
相关描述:  艺术没有国界。世界瓷都景德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来艺术家,其中不少是外国人,他们都是“景漂”一族,他们说着不同的语言,却有着相同的兴趣。他们的身影在作坊、工作室里忙碌着,他们学习着如何用釉、如何拉坯,他们热爱艺术,也热爱陶瓷,因为迷恋陶瓷留在了瓷都。   文化是一座桥梁,东西方文化各有...
艺术舞台再刮“丝路敦煌风”
相关描述:  反弹琵琶舞,敦煌伎乐天。在丝路文化的滋养下,敦煌题材的舞台艺术涌现,“丝路敦煌风”再次刮起。大型室内情景体验剧《又见敦煌》20日将正式演出。重新创排的《丝路花雨》2016版将作为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开幕式演出剧目,迎接85个国家的宾朋。   曾执导《印象刘三姐》《印象...
杨佴旻:还原中国绘画予色彩
相关描述: 杨佴旻《晨光》150X116cm 2001 纸本设色 杨佴旻《厨房》1998作121×182cm纸本设色 杨佴旻《早晨》201461.5X68.5cm纸本设色   近代以降,传统水墨固本图新,在形式、观念、技术、材料等方面寻求着与时代的互动,在众声喧哗的嬗变中挖掘着艺术语...
水到渠成的中国元素
相关描述:  早前业界有抱怨指,中国艺术家难以得到西方主流艺术圈的认可。宋冬在西方艺术圈享有盛名,他认为以前外国艺术家进入中国同样很难,但如今世界已是地球村,艺术关注的也是全人类的问题,各国艺术家间的多向影响愈发明显。“全世界各地都活跃着中国艺术家,他们受邀参加的展览,亦是主流展览,若说中国艺术家不...
不装 ,戚雅峰艺术的坦诚性
相关描述:  可以预见,戚雅峰的雕塑艺术,将会在未来的世界雕塑界,拥有一席之地,因为,他用深邃的中华文化学养和手中所承载的工匠精神,敲碎了中国雕塑界被舶来艺术包裹着的外壳,其作品所呈现出的艺术气质,不装,没有学究样,没有酱缸气,没有任何大家名家的影子。因此,它活灵活现,它壮阔而坚韧,她具有高度复杂的...
保利香港2016秋拍“水陆兼程”专题 呈现吴冠中5件精品
相关描述:  此次保利香港2016秋拍所呈献的“水陆兼程”专题,即以五件跨越三十年间的代表作集中体现了艺术家不同阶段的重要成就。吴冠中曾阐述自己的创作理念:“艺术起源于求共鸣,我追求全世界的共鸣,更重视十几亿中华儿女的共鸣,这是我探索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的初衷。”   对于二十世纪的亚洲艺术家...
马路:吕佩尔茨画展
相关描述:  马路:1958年生于中国北京,198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1982年至1984年赴德国汉堡造型艺术学院自由艺术系学习,1984年至今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院长、油画系系主任。  马路:时代精神的交集  八十年代的德国新表现主义...
徐冰:艺术的崛起依托于先进的文明
相关描述: 徐冰   作为当代著名的艺术家,徐冰的作品给人的感觉往往是“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各自之间没有明显的风格承袭,似乎永远不按常理出牌。2014年,他在台北首办个人回顾展,22件代表性作品,看起来是如此异彩纷呈,这当中,究竟有没有一以贯之的内在精神?徐冰又是如何看待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中的种...
周俊论艺——有意味的形式 (2)
相关描述:  二,写意水墨画的形式语言 大家知道,作为意象绘画的祖师爷——传统中国绘画,早在宋元时代无论是实践还是理论就已经建立了一个成熟的水墨画形式语言系统,这个系统建立在对客观事物有着强烈的主观感受基础上,具备鲜明的有意味的形式主义特征。没有形式的特征,那来的宋元绘画典范?形式主义对中国人不是什...
顾丞峰:艺术没有绝对的雅俗共赏
相关描述:  顾丞峰,1957年生于辽宁省。2003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任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史学系教授、南京艺术学院当代视觉艺术研究中心主任。现任百家湖美术馆馆长。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他参与当代美术活动已经超过25年。除了撰写了数百篇的美术批评和美术史文章,他还多次参与组织国内重大...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