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1秒
所有结果8521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严家宽 || 《黄山神游》创作谈
相关描述:  有一张红星厂生产的丈八宣纸,长4.8米,宽2米,挂起来占领了画室里的一面墙。  某一天,我突发奇想挥动大毛笔画腾龙和云,只画了十几笔,不满意,丢在画室一角两个多月。近期捡起来又挂在墙上,在原基础上画了些山石,龙就变成山崖了。再把中景和远景加上不少的山峰,就把黄山一带的景色弄上去了。前景...
云谷谈艺录第二辑 论艺·第二十七
相关描述:罗家宽 口述  及门孙亚军 整理  向来就有人常说“书画同源”,果真如此吗?不可否认,二者有关系,比如我们常说的:“画时用书法,书时用画法”,然细细品味之下,二者又有不同之处。首先,中国书画的起源不同,中国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300万年之前,我们的先民在岩壁上刻绘的各种图像,以及后来新时期时...
“雅言荟萃”陈子善教授手录新文学经典墨迹展即将在上海朵云轩开展
相关描述:陈子善教授挥毫中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陈子善先生长期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史和文学史料研究,荣休之后,他仍在从事现代文学研究,仍在主编《现代中文学刊》。今年年初的一次朋友聚会中,陈子善教授的好友张伟先生建议他写写毛笔字,我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马上附议。于是陈先生被我们说...
海南卫视第1收藏 | 艺术家 · 魏立刚
相关描述:  中国的书法是不同的朝代特质涵养了不同的线条魅力,其中线条的表情和感染力又在毛笔和宣纸的介质之中变得更加丰富多变。艺术家魏立刚将东方哲学思想融合在笔墨、符号与线条之间,创造出万物生生不息、流变莫测的自然概念。  艺术家魏立刚简介  生于山西大同,1985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数学专业,书法师...
雅昌专稿&视频|卢俊舟:我希望是自己的样子
相关描述:他对于书法的执着和热爱,源自于儿时老家的风气。那时路边的招牌、老师上课的粉笔字都是他学习书法的源泉。这位从永嘉走出来的艺术家用自己的方式让书法有了更多的意义。“我希望是自己的样子”,这是卢俊舟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卢俊舟在书法创作中,他追求着不断的变化,与别家不同,与自己曾经的作品不同,仿佛每...
从中我看到了“光”--观盛万清先生油画有感
相关描述:  冬日的一天,上盟国际文化艺术公司罗总约我到北京的艺术圣地798艺术园区,去欣赏一位画家的作品。  来到一处名为“盛地艺术”的画廊,我们见到了画廊的主人,著名油画家盛万清先生。  忐忑不安地走进宽阔的画廊,我一副朝圣的心态。说实话,打小就缺乏美术方面的熏陶和训练,于绘画更是门外汉,所以见...
郎郎书场 | 黄永玉(四)--节选自《大雅宝旧事》
相关描述:张郎朗和黄永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黄叔叔正在家里刻木刻,那是他自己加班儿。每天他真正干活应该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所以我们来了,他并没有不高兴,乐呵呵地说:好啊,你们的三个大将军,准备哪个先上第一场啊?  我们笑了,说:...
拆解,拆解...褚超:书法如何适合年轻人审美情趣?
相关描述:“Hi,Mr YIZHE”褚超个展现场合影8月27日,由上海宝龙美术馆主办的褚超个展“Hi,Mr YIZHE”正式开启。展览通过一系列最新的书法、潮流装置及影像作品,来回应艺术家褚超对现阶段的思考。展厅现场年轻的艺术实践者褚超一直在思考,对中国传统书法的认知与理解,是否应该呈现一种更适合当...
莽园画事
相关描述:  按:一个两鬓花白的趣致老顽童;一个不为名,但却自带光环的翩翩君子;一个不为利,但其画作却被很多人视为珍宝的画家;一个为艺术付出毕生精力的智慧长者,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走近郭莽园,老爷子人如其画、画如其人,所有皆像他的名字一样:苍莽似穹、春色满园。是的,他的画确实气象万千,充满无限可...
心灵的翱翔--浅论画家诗人周逢俊的诗
相关描述:周逢俊  《尼泊尔神庙》  40×40cm心灵的翱翔--浅论画家诗人周逢俊的诗文/洪三泰  周逢俊,中国著名书画家和诗人,别号星一,1955年生于安徽巢湖银屏山下一个清贫的家庭。他的诗与书画,造诣都很高深。逢俊先生曾应邀到湛江讲学,反响很强烈。我有幸聆听他的报告,又拜读他赠我的《松韵堂诗词...
岭南风气先-画家陈天作品展
相关描述:  【前言】  文/赵力(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  陈天,是来自岭南的艺术家,而岭南自20世纪以来都是“开风气之先”的地方,于是在陈天的艺术基因里,就自然有着某种的创新气质。青年时代的陈天,以当代艺术为宗旨,浸淫于改革开放的大潮,如饥似渴地吸收来自世界艺术...
汤立 | 笔墨迩言
相关描述:  汤立 | 笔墨迩言  文/汤 立  笔墨是中国画之魂,中国画艺术之民族性、精神性、经典性,其关键是笔墨。笔墨存则中国画存,笔墨亡则中国画亡。  笔墨是技法与技巧,更是境界与精神,乃大学问也。  毛笔是我们先祖创造的神奇,传载了我中华生生不息之文明与笔墨经典。毛笔有笔尖、笔腹、笔根之功用...
王焕波:2021年暑假太行山写生纪行
相关描述:第一篇|烟雨太行山从进入太行山开始,就一直在下雨。先是淅沥沥地下,继而较为猛烈地下,再后来就是狂风暴雨了。轰隆隆的雷鸣使人惊心动魄,雷声霹雳咔嚓地响着,乌云裂开,金箭似的闪电从密布的浓云中射向高山峡谷。乌云似乎燃烧,喷着可怕的蓝色的火焰,天空在颤抖,大地在震动,山峰在云中时隐时现,峡谷里的...
禅的味道--读法宗长老的书法
相关描述:  今天,是当代百寿高僧法宗大师示寂一周年纪念日,让我们共同来缅怀这位爱国高僧。  禅墨大师法宗长老  法宗长老105岁了,看着长老的字,心里就觉得温暖。  长老很少写字,102、103岁时写得稍多一些。  百岁前的字迹,清正规矩,得道修行人的气息从字里款款流出。法宗长老103岁留影  百...
文献考据、东方视野与文化拓展:书法史的多元认知--专访祁小春
相关描述:​  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跨学科、跨文化的研究思路成为主流,书法史研究越来越走向多元。一方面,书法史研究与传统的文献学、历史学的关系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如何将书法史置于文化史的大环境中进行考察,是书法史拓展研究视阈的新出路。祁小春教授数十年坚持以“二王”研究为中心,展示了当前中国书法史专...
雅昌专稿&视频|袁熙坤:用雕塑为人类先进思想立丰碑
相关描述:艺术对于袁熙坤来说,他最看重的是心诚。2009年,袁熙坤为保加利亚民族独立运动**、诗人波特夫塑像,并于当年6月把波特夫雕像送到了他的出生地,而彼时正值世界金融危机,送塑像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一路上经历波折,甚至需要下车推着车前进,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在6月2日波特夫...
欣赏 | 韩昊海南写生作品
相关描述:  艺术家简介韩  昊  1982年出生于哈尔滨。2001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研究院(本科、山水画专业),2005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师承贾又福教授、李铁生副教授、崔晓东副教授、姚鸣京教授、刘荣老师等。2005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山水画专业),2008年毕业,获硕士...
“表义”与“平行”由良渚刻画符号看卢俊舟的“书写良渚”
相关描述:良渚书写计划NO.2 卢俊舟​良渚书写计划NO.3(局部) 卢俊舟  张逸良  自1936年年底以施昕更先生为代表的西湖博物馆的考古工作者对良渚遗址展开考古发掘以来,人们对良渚文明的研究已持续了整整八十五年,这颗散落在环太湖流域的“遗珠”,逐渐变得清晰而有光亮。史前文明、没有文字记载的特性...
大土三阳:笔老气壮、情意融洽
相关描述:选择一种感人至深的艺术形式作为描述对象,不应该用罗列的词汇,显摆写作者的渊博,也不应该用译著体的弯弯绕绕,显摆写作者对西方文化的旁通,更不应该用八股文的自说自话,显摆写作者的儒学,而是轻轻地,自由地一句话,看似漫不经心,却是最走心的表达,最能引起共鸣的强音。比如,王文章先生曾这样表达自己的...
入以传统 出之现代
相关描述:除极少数学者之外,西方世界很少欣赏东方艺术,西方人似乎乐意让东方艺术保持晦涩难解,只有这样它才能永远成为异域奇葩,让人钦羡而又不致过于费心劳神。毕竟西方人为了跟上西方艺术的发展就已足够伤脑筋的了,更不用说在审视纸本水墨作品时还要极力无视弗洛伊德式的分析。儒家也许会嘲笑西方人萦绕于复杂的思想...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