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所有结果584条信息
- 2013年度中国十大文物事件评选结果揭晓
- 相关描述:2013年12月27日,中国文物网与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中国经济网、中国文化网和中国文化传媒网等多家媒体联合推出“2013年度中国十大文物事件网络评选”活动。经过热心网友们为期二十天的投票,最终评出“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墓考古发现”、“曹操墓DNA鉴定事件”、“成龙外捐徽派古建引争议”和...
-
http://hn.artron.net/20140118/n560442.html
2014-01-18 09:30:59
- 2013年“陕西文物工作十件大事”评选揭晓
- 相关描述: 日前,经过陕西省文物系统层层推荐和省文物局机关组织评选、审定,2013年“陕西文物工作十件大事”评选揭晓。其中,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张骞墓、彬县大佛寺石窟等七处丝绸之路申遗点通过世界遗产专家现场考察评估位居榜首。
此次评选出的“陕西文...
-
https://news.artron.net/20140117/n560198.html
2014-01-17 09:07:54
- 沁阳黑陶:图说河南陶瓷
- 相关描述:
作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沁阳黑陶,是远近闻名。
考古调查,沁阳市仰韶文化遗址中的陶器类型有20多种,其中最为经典的是有着“黑如漆、明如镜、薄如纸、硬如瓷”美称的黑陶,被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
据传说,武则天时期,沁阳盆窑村烧制的黑陶即被列为贡品,...
-
http://hn.artron.net/20140116/n559843.html
2014-01-16 10:56:47
- “众口难调”的中国古代书法鉴定
- 相关描述: 最近,苏轼《功甫帖》的真伪之争引起了人们关注。这件书法作品被上海博物馆三名研究员钟银兰、单国霖、凌利中鉴定考证后,认为是赝品。而刘益谦则表示,《功甫帖》曾经已故著名书画鉴定家张葱玉、徐邦达鉴定,应为苏轼真迹。同一件书法作品,意见何以如此大相径庭?
书法鉴定特别是古代书法鉴...
-
http://news.artron.net/20140108/n556469.html
2014-01-08 08:35:21
- 当下中国电影的艺术缺失
- 相关描述: 电影是视听综合的艺术。而我们却遗憾地看到:在中国电影蓬勃发展的今天,电影的影像性表达越来越不为重视,电影作为艺术的独特力量正在一点一点被阉割。
电影需要技术,就像作家需要一支笔或一台电脑一样。但是,有了它们会如何?有不少电影在3D技术甚至情节的设置上都与国际大片“接轨”了,但是看...
-
http://photo.artron.net/20140103/n554895.html
2014-01-03 08:59:44
- 水泉石窟雕刻佛传故事
- 相关描述: 北魏时期,在伊阙大规模营造石窟的同时,洛阳京畿(jī)的多处山崖,也陆续响起造像的钎(qiān)声,开凿了众多窟龛。它们是:水泉石窟、西沃石窟、虎头寺石窟、铺沟石窟、石佛寺石窟、名寨石窟、谢家庄石窟、万佛山石窟、鸿庆寺石窟、巩县石窟等。
水泉石窟位于伊滨区寇店镇水泉村南万安山的断...
-
http://news.artron.net/20131230/n553096.html
2013-12-30 17:42:57
- 汉函谷关:两京故道第一门户
- 相关描述:
汉函谷关
开栏语
汉函谷关是我国古代两京故道的重要关隘。随着汉函谷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申报,洛阳八关重回人们视野。
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周公营造洛邑时,就在边境四周设关口3个,以达到拱卫京师的目的。东汉末年,为抵御黄巾起义军,汉灵帝更是在洛阳四周设立伊阙、广成、太...
-
https://news.artron.net/20131226/n551330.html
2013-12-26 10:28:08
- 北魏时期洛阳开凿多处石窟 水泉石窟雕刻佛传故事
- 相关描述: 北魏时期,在伊阙大规模营造石窟的同时,洛阳京畿(jī)的多处山崖,也陆续响起造像的钎(qiān)声,开凿了众多窟龛。它们是:水泉石窟、西沃石窟、虎头寺石窟、铺沟石窟、石佛寺石窟、名寨石窟、谢家庄石窟、万佛山石窟、鸿庆寺石窟、巩县石窟等。
水泉石窟位于伊滨区寇店镇水泉村南万安山的断...
-
https://news.artron.net/20131219/n548584.html
2013-12-19 11:56:00
- 濮阳发掘出土一座唐代古塔塔身完整中原地区少见
- 相关描述:
古塔塔身保存完整
塔身保存完整,中原地区少见
新华网河南频道12月17日讯大河网报道:近日记者从清丰县文物所获悉,11月底,濮阳市文物部门在濮阳清丰县韩村乡杨韩村一唐代寺庙遗址内成功发掘古塔一座。
据了解,该塔坐北朝南,塔底距地表约4米,平面呈正方形,边长2.6米,...
-
https://news.artron.net/20131218/n548146.html
2013-12-18 15:05:46
- 濮阳发掘出土一座唐代古塔 塔身完整中原少见
- 相关描述:
古塔塔身保存完整
近日记者从清丰县文物所获悉,11月底,濮阳市文物部门在濮阳清丰县韩村乡杨韩村一唐代寺庙遗址内成功发掘古塔一座。
据了解,该塔坐北朝南,塔底距地表约4米,平面呈正方形,边长2.6米,残高3.2米。该塔塔沿为密檐式,塔刹原已损坏,塔身保存完整;塔门为长方形弧形...
-
http://hn.artron.net/20131217/n547476.html
2013-12-17 10:43:43
- 濮阳发掘出一座唐代古塔 塔身完整中原地区少见
- 相关描述:
古塔塔身保存完整
近日记者从清丰县文物所获悉,11月底,濮阳市文物部门在濮阳清丰县韩村乡杨韩村一唐代寺庙遗址内成功发掘古塔一座。
据了解,该塔坐北朝南,塔底距地表约4米,平面呈正方形,边长2.6米,残高3.2米。该塔塔沿为密檐式,塔刹原已损坏,塔身保存完整;塔门为长方形弧形...
-
https://news.artron.net/20131217/n547336.html
2013-12-17 09:05:53
- 颜真卿之父写的墓志
- 相关描述:
图片说明:颜惟贞《萧思亮墓志》(局部)
颜真卿之父写的墓志 ——《萧思亮墓志》
颜惟贞(669—712),字叔坚,唐京兆万年人(今属陕西西安)。颜昭甫次子,著名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之父。生于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669年),卒于唐玄宗先天元年(公元712年)辛亥七月。在科考...
-
http://artist.artron.net/20131117/n534697.html
2013-11-17 11:23:58
- 龙门石窟的两座洞窟的传奇故事
- 相关描述: 用什么样的方法保存信息最长久?“刻在石头上!”这是科幻小说《三体》的名言。在小说中,当人类社会濒临灭亡,一切文明的痕迹都烟消云散,只有刻在石头上的文字保留了下来,成为惟一的见证。
自从看了这部小说,我每次参观石窟时都充满了敬意。这是古人在用最淳朴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生命和宇宙的理解。...
-
https://news.artron.net/20131115/n534141.html
2013-11-15 09:19:15
- 季涛:隋贤书《出师颂》两段拍卖和最后的完璧传奇
- 相关描述: 2003年7月10日,在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正在预展中的拍卖品隋贤书《出师颂》就被北京故宫博物院行使“优先购买权”以2200万元成交价购藏。这次故宫没有等到拍卖会上去竞买,而根据刚刚修改完善的国家《文物保护法》直接优先买到。
《出师颂》正文部分,尺幅为21.2×127.8厘米
...
-
http://comment.artron.net/20131113/n533094.html
2013-11-13 09:48:40
- 季涛:隋贤书《出师颂》两段拍卖和最后完璧的传奇
- 相关描述: 2003年7月10日,在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正在预展中的拍卖品隋贤书《出师颂》就被北京故宫博物院行使“优先购买权”以2200万元成交价购藏。这次故宫没有等到拍卖会上去竞买,而根据刚刚修改完善的国家《文物保护法》直接优先买到。
《出师颂》正文部分,尺幅为21.2×127....
-
http://news.artron.net/20131113/n533023.html
2013-11-13 09:19:18
- 古中国十大谜团:和氏璧下落何处?
- 相关描述: 一:西周“九鼎”遗失 古今憾
九鼎,是镇国神器,属于古代至宝!相传夏启收集珍禽异兽、奇异之物,绘画成图,让工匠将仿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九鼎象征九州,反映全国统一和王权集中,作为夏、商、周镇国之宝,相传了二千多年。九鼎是否仍然存在?至今仍是未解之谜!根据《史记》记载,秦穆...
-
https://news.artron.net/20131104/n529069.html
2013-11-04 08:55:44
- 王天墨:用过去创造未来
- 相关描述:
Momo 在伦敦的家也是她的工作室,这里堆满她从各处收集来的好玩的小物品。 (摄影/张哿)
为了节省时间,Momo把自己喜爱的模特复印并打印一些出来,有灵感的时候便直接在上面添加各种颜色廓形,好玩又省力。(摄影/张哿)
王天墨“THE THIRD HAND”系列...
-
http://artist.artron.net/20131031/n554084.html
2013-10-31 18:52:33
- 李曦“唐纸”上玩线条
- 相关描述: 京华时报讯 10月, “变·生—李曦作品展”在今日美术馆3号馆开幕,李曦对线条的探索更像在描绘瓷器的花纹,安静中充满古意,同时,对纸张材料的运用也别具一格。
本次展览共展出李曦近30件作品,作品涵盖水墨、石板画等,2002年至今的作品均有参展。位于展厅最醒目位置的是7米高、4米长...
-
http://artist.artron.net/20131015/n520606.html
2013-10-15 10:54:34
- 西泠拍卖公益讲堂之古籍装帧形式与修复:古籍的分类(二)
- 相关描述:
还有一种就是版牍,过去字写在这个板上,类似于现在的纸的作用,书信,两块板有一个槽,这个地方完全插进去,用绳子捆好,中间这个地方是高出来的。要比这个板高出大概有一公分左右,这是一个斜坡,这里挖一个坑,把绳结打在这个上面,安上泥,然后弄上,所以汉印封泥就是这个东西。如果从中间一拉,封泥...
-
https://news.artron.net/20131012/n519586.html
2013-10-12 15:39:50
- 变·生--李曦作品展
- 相关描述:
展览海报
主办:今日美术馆
协办:雅昌艺术网
鸣谢:高黎贡手工造纸博物馆
策展人:吴洪亮
开幕时间:10月12日下午3点
展览时间:10月13日至20日
展览地点:今日美术馆三号馆一层
李曦的个展是以哲学为起点,图像为终点的思维...
-
https://news.artron.net/20130929/n515759.html
2013-09-29 13:5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