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8秒
所有结果1102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朱熹写《论语集注》,用的就是刻在文翁石室的蜀石经
相关描述:蜀石经中有十三部石经,刻成于成都府学文翁石室之中,所以又号称“石室十三经”。它是儒家“十三经”的首次结集,对儒学“十三经”的正式定型,特别是对儒家经典“文献典范”的形成,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后蜀石经的存在,充分证明了古代文人眼中“蜀学之盛冠天下”绝非徒有虚名。石经还首次在典籍之外,将注释...
孔达达:说不完的董其昌
相关描述:随着上海博物馆“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帷幕的拉开,艺术界再一次掀起了对晚明书画家董其昌的热烈讨论。“董其昌大展”共展出来自15家海内外收藏机构的董其昌及相关作品154件(组),力求从多个侧面完整地呈现董其昌的文化成就。董其昌之所以重要,不仅因为他在书画上所取得的造诣,更重要的是他重新梳理了古...
咀华含英
相关描述:  近日,由湖南长沙市花鸟画家协会牵头,邀请贵州贵阳市画院、山东临沂市美术家协会、湖南常德市花鸟画家协会联合举办的“咀华含英——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长沙/贵阳/临沂/常德四城市国画名家联展”在湖南图书馆开幕。长沙市花鸟画家协会主席童治军表示,通过此次巡展,进一步扩大了长沙与各城市的文化...
探析北宋米芾的书画鉴藏生涯
相关描述:北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到了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昌盛与统治者推行的文治政策,使得社会上好古之风愈演愈烈。有的人为了收藏书画,甚至忍饥挨饿,正如时人苏轼所言:“虔州吕倚承事年八十三,读书作诗不已,好收古今帖,贫甚,至食不足。”炽热的鉴藏风气促进了书画市场的进一步完善,艺术品交易活动日益频...
说不完的董其昌
相关描述:​上海文化艺术品研究院院长 孔达达随着上海博物馆“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帷幕的拉开,艺术界再一次掀起了对晚明书画家董其昌的热烈讨论。“董其昌大展”共展出来自15家海内外收藏机构的董其昌及相关作品154件(组),力求从多个侧面完整地呈现董其昌的文化成就。董其昌之所以重要,不仅因为他在书画上所取...
世人皆知赵孟頫,你可知其妻管道升?
相关描述:书画史上的全才赵孟頫自画像 现藏于大都会博物馆赵孟頫(fǔ)(1254年10月20日 -1322年7月30日),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趙孟頫 浴象...
清代名家梅兰竹菊四条屏
相关描述:​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受到人们的称赞由来已久,并为历代文人雅士所青睐。近日,笔者见到一组清代“四君子”四条屏拓品(见图,纸本,立轴,每幅纵170、横38厘米),内容均选自清中期至末期著名书画家所做梅兰竹菊传统题材画,并着精工拓制而成。现就每屏分别介绍如下:《梅花屏》:上有寒梅图,长短参差、粗...
国家一级文物《九成宫醴泉铭》为何被格外重视
相关描述:上海图书馆藏国家一级文物仿真精印而成的《九成宫醴泉铭》珍藏本今天举行新书首发座谈会,上海人民出版社对珍藏本的出版非常重视,从选纸到调色打样,从题笺设计到函套工艺,每个环节经历多次调整。为何这一碑帖受到业内人士格外重视?碑帖有何让人惊奇的来历?上图镇馆之宝天下楷书第一帖九成宫原名仁寿宫,是隋...
何绍基巨幅精品力作入藏永州市美术馆
相关描述:永州新闻网讯(通讯员 秦伟芬) 近日,市美术馆从中国嘉德国际拍卖公司拍得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盛年时期创作的巨幅行楷书八言对联作品一件,填补了收藏何绍基行楷书书体的空白。何绍基楷书取颜字结体宽博而无疏阔之气,同时还掺入了北朝碑刻以及欧阳询、欧阳通书法险峻茂密的特点,而这次拍得的何绍基行楷对联...
孔见:一剂猛药重振北风,确立碑学隶篆复兴
相关描述: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第94篇作者〡孔见编者按:西方工业文明的兴起和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使中华民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面对这场千古未有之变局,中国知识分子举起反帝反封建的大旗,进行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在这个过程中,书法作为旧的教育制度的基石必然要受到冲击。一场关于碑和帖之间的书法美学...
朱中原:思旧录(四)
相关描述:梁启超的“与妻书”新发现梁启超书迹,中国嘉德拍卖今年春拍推出的梁启超《亡妻李夫人葬毕告墓文》。梁启超“与妻书”不但在中国韵文史上是一篇杰作,而且书法也堪称佳妙。梁氏“与妻书”,已经打破了旧式的纯诗词的文体局限,兼有诗词歌赋及散文诸种文体特征,且文词在新旧之间,融合了旧体文与新体文、旧体诗与...
镌刻经典 西安的碑林之石
相关描述:西安碑林博物馆 来自网络​碑林亭 来自网络我上学的时候就曾到过西安碑林,穿行在碑石间,呼吸着久远的风烟便以为自己受到洗礼,从此也文化起来了。这都是因了这座石质图书馆,汇集了远古的流变,谁若想添些笔下功力就必须匍匐碑下,才能体会到文字源远的魅力。然而,当我又一次踏进碑林大院,我惊诧地意识到,...
吴湖帆的夫人潘静淑:嫁入吴家陪嫁品多为收藏重器
相关描述:​潘静淑《临明贤花卉卷》提起潘静淑,人们往往会想起她的丈夫吴湖帆(1893—1968),由于吴湖帆名望太大,自然也就掩盖了他的原配潘静淑。潘静淑(1893—1940),名树春。她出身于潘家一个世代簪缨的家庭。在苏州,潘家与吴家,都有“富”“贵”之分,潘静淑属于苏州显赫的“贵潘”,又号双修阁...
潘静淑:世代簪缨画韵高
相关描述:潘静淑《临明贤花卉卷》吴湖帆、潘静淑夫妇合影吴湖帆、潘静淑合作《齐侯壶拓片补玉兰》立轴(2018年中贸圣佳1150万元成交)潘静淑1936年作《牡丹、茶花》(两幅)镜框(2014年苏富比81.25万港元成交)​潘静淑1937年作《桃花流水》立轴(2017年翰海92万元成交)提起潘静淑,人们...
《法书至尊·九成宫醴泉铭》高凤翰、龚心钊藏本,尽展宋拓古雅醇厚之韵
相关描述:在上海图书馆2018年度文献大展“缥缃流彩——中国古代书籍装潢艺术馆藏精品文献展”的展品中,有一件藏品格外引起大家的注意,就是经折装,宋旧装、民国龚心钊递装本宋拓《九成宫醴泉铭》。上海图书馆藏宋拓《九成宫醴泉铭》《九成宫醴泉铭》,或称《九成宫碑》,魏征撰文,欧阳询书。唐贞观六年(632)四...
天下第一楷书《九成宫醴泉铭》珍藏本首发
相关描述:唐太宗的事儿,魏征的词儿,欧阳询的字儿,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一级文物《九成宫醴泉铭》近日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该版本是根据上海图书馆藏国家一级文物仿真精印而成的珍藏本。10月29日,上海人民出版社在上海图书馆举行了新书首发座谈会。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王为松与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共同为新书首发...
仿真精印《九成宫醴泉铭》珍藏本首发,走近“天下楷书第一帖”
相关描述:​图说: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王为松与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共同为新书首发揭幕 官方图11月1日,上海图书馆年度大展“缥缃流彩——中国古代图书装潢艺术”即将进行,有镇馆之宝之誉的国家一级文物宋拓《九成宫醴泉铭》颇为引人注目。昨天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仿真精印《九成宫醴泉铭》珍藏本,在上海图书馆进行了...
孔见:一念云泥判徳艺,遂取坡谷以人传
相关描述: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孔见第85篇编者按:从汉代赵壹对流行书体的批判之说,到宋人把蔡京清除出书法队伍,反映了儒家人格高于书品的社会价值观。作书小道,做人大道,可见书法的神圣。从颜筋柳骨到宋人尚意,书法已经从技法转向人格,论书先论人已经成为书坛或者说文人队伍的一大标准。01记者尹大玮:...
叶圣陶《浣溪沙》扇面
相关描述:​有着“优秀的语言艺术家”美誉的叶圣陶,其书法在同时代的作家中是最具文人风采的。任何得到他墨宝的友人,都觉得只字可亲,并且用心珍藏。生活在人文气息浓郁的江南,让叶圣陶一生钟爱书法,并且留下了形式各异的书法作品。虽然他从不以书法家自居,但他的作品朴厚端雅、气象端严,显示出极深的功力,生动鲜明...
当代楷书的误区
相关描述:崔寒柏作品​明清时期官文的规范催生了馆阁体,那是一个突出规范而湮灭个性的书写体系。到了当代,实用书法已经没有实用之处,连馆阁体也不复存在。楷书的书写缘由没有了,就只剩下所谓的写书法的基本功。临像了,似乎楷书的功能就用完了,所以当代的楷书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惨不忍睹。因此,从明至今没有哪位书家的...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