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7秒
所有结果321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中国画的迁徙与变革
相关描述:     《明朝那些画家》 李舟楫著 人民美术出版社   本书通过对明朝画派更迭及代表性画家生平及艺术成就的叙述,展现了文人画如何在元代之后得到复兴,并最终确立其历史地位,及对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本书叙述了南宋画派浙派一脉,如何随时代自我改造,以新的面目融入到文人画的主流风潮...
别开生面
相关描述:  听广君讲起王艺。   自然,就知道了王艺是个多面手,书法、诗歌、围棋,而后收藏、策展、评论等等,并获得经济学与艺术学两个领域的博士学位。继而,又获知关于王艺的一些“传奇”:诸如参加博士生考试用蝇头小楷作答,所谓“不用毛笔书写则思路枯竭”云云;诸如为“5﹒12大地震”抗震救灾,支开摊子...
书香暖人好时节 保利古籍拍后综述
相关描述:  “购求书籍是最难事、亦最美事、最韵事、最乐事”,如今对于藏书家来说,寻书如同求缘,如能在书海之中寻得一套心仪的古籍,进而沉溺其中,这便是一种不能为外人道的幸福。因而每每在征集之际,我们便始终期冀着能够成全这种人与书之间的不解之缘。 蔡松原临古山水册 沈尹默秋明长短句 ...
古人"数九"画"九九消寒图" 道光皇帝诗句最有名
相关描述:   我们在冬天爱打火锅、吃汤圆,请问以前的人,在冬天有什么有趣的风俗?   12月21日是冬至,从第二天起,正式开始“数九”。古人有一种颇为风雅的数九习俗,就是画“九九消寒图”。   九九消寒图最早可以追溯到元代。九九消寒图一般有三种形式:铜钱型、梅花型、文字型。   铜钱型...
玉器雕刻含义大全
相关描述: 图片资料   玉石行有句古话,叫“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吉祥造型来自于人们的信仰、民间传说、动植物的谐音和暗喻等。只有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就会对玉石图案有更广泛的了解。   在玉佩中,往往运用了人物、走兽、花鸟、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等中国传统图案造型,以民间谚语、吉...
百里挑一 青年100个展项目首秀张哲溢
相关描述:   张哲溢在《我就是擎天柱,我就是架海梁》前   刚刚报道过青年艺术100年底紧锣密鼓的行程安排后,青年100又在本周末启动了一个全新的项目“百里挑一•青年艺术个展秀”(1 in 100)。在凤凰艺都798空间开幕的“齐物馆•张哲溢”个展展示了75后艺术家的最新作品“玻珠”系列以及《...
大芬油画村开发内需补外销
相关描述:  一只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两周后,可能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龙卷风。波及全球的欧债危机引发的“蝴蝶效应”,是否也会影响到靠出口起家的深圳大芬油画村?   9月17日,一则关于“危机波及大芬油画村”的报道,披露了大芬油画村在欧债危机影响下,今年上半年总出口量...
穆如清风——专访中国画家郑山麓先生
相关描述:  郑山麓先生这些年多次在国内外举办画展,他的水墨山水和人物画常常引起热烈的反响。我在 DU天桥上的画展处见到郑先生的第一眼:他戴着一顶复古皮质鸭舌帽,半长及肩的头发,身着米色马甲背心,翩翩向我走来。这是所有人印象中艺术家该有的形象。听到郑先生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嗨,你好你好,久等了”,浓...
青年批评家: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相关描述:     【编者按】青年批评家大多出生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接受过系统的学院教育,正如批评家贾方舟所言: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批评方法,他们的方式和我们老一代已经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对问题的观察更敏锐,更有文化视野。这一代批评家,他们会有更强烈的发声欲望,有自觉自主意识,但在今天,青年批评...
荷花记
相关描述:  陆春涛的作品,我喜欢的是他画的荷花,这首先不仅因为他画得好,而且我这个不爱花的人却独爱荷花。多年前有人编纂中国当代美学名人志,询问我最喜欢的花,我的答复是野生的白荷花。它们没有人工的雕凿,单纯而清新。看花其实是看自己的志趣,评画同样如此,画画和写诗也不例外。比如,陆龟蒙的白莲诗“素花多...
【2012春拍预览】明宣宗朱瞻基《暗香疏影图》手卷赏析
相关描述:   朱瞻基 寒香疏影手卷 水墨纸本   1432年作 37×358cm   估 价: RMB 3,000,000-4,000,000   展览:“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大展(二)”,辽宁博物馆,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9月。   出版:《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选集(二)》,第51...
时代笔墨·抟庐精神——读魏广君画
相关描述:  魏广君斋署抟庐,信阳潢川人。我至今没有见过他,却有幸读到了他的画及几段随笔。画是地道的水墨,偶尔用色,亦极冲淡。随笔也很朴素,但常常灵光一现,耐人寻味,与画的味道很是统一,蕴籍中有掩不住的风流。读画的过程似与其交谈了良久,不禁对抟庐精神有了不少的认识。   丘壑·笔墨·气韵·   ...
题罗两峰古梅图
相关描述:  此卷清人罗两峰妙笔,梅石古拙,疏蕾淡花,月出东山,雪落溪岸,冷香寒浸,气象万千。有“树古不知年岁老,天半悬河洗尘埃。莫向山中随浊水,梅于冰圞两双清”之境。   己酉夏月客次沪上友人出示两峰道人墨梅一卷 ,嘱予鉴题张继刚
以梅喻检
相关描述:   2012年2月28日至3月2日,邓晓岗应邀参加了由中国检察官文联和江苏省检察官文联共同举办的“以梅喻检”文化活动。该活动以南京梅花山赏梅咏梅为主,并邀全国书画名家和检察系统内文化人才一同研讨。现场,邓晓岗作古梅一幅,好评如潮。研讨会时,邓晓岗即兴赋诗一首名为《检魂梅格》,诗曰:...
美国札记之二
相关描述:  2006年1月18日 16点30分 纽约  16日 BURN(烧了)最后一张CD在纽约,再去21世纪折扣店,买开瓶器,换皮带、帽子,转战到联合广场的非洲工艺品店,买了一大盒印度骨质镶铜饰手镯,铜标,象首铜台,骨柄木刀,花61元,小件便宜,但当一大堆加在一起就是钱了,挺奇怪的。老翁很友善...
馆藏级珠山八友精品亮相匡时秋拍
相关描述: 田鹤仙 彩梅清图文房七件套   北京匡时2011秋拍即将拉开帷幕,届时当代工艺品部将推出一件馆藏级的珠山八友精品---粉彩梅清图文房七件套。   田鹤仙(1894一1952)原名田青,别号荒园老梅,字鹤仙,号古石。出生于江西抚州,是民国时期著名的“珠山八友”成员之一。其从小喜爱艺术...
上海涵古轩2011秋拍精彩呈现徐悲鸿佳作《白梅》
相关描述:   此幅白梅是徐悲鸿先生为爱儿徐伯阳所作。绘老梅一株,花白如雪。梅干以浓淡墨色写出,铁骨铮铮。数枝白梅向上舒展,密萼繁花,各具情态,白梅花光迷离,不失清雅高洁之气,整幅笔墨健硕丰满。款署:“伯阳爱儿生日寄与玩赏。丙子始寒作于桂林,悲鸿。”钤“一尘不染”、“阳朔天民”二印。由署款可知是幅...
“我哥是张晓刚”
相关描述:  张晓刚单件作品拍卖过亿不过亿,近日成了艺术圈微博上的话题。而学术“马仔”吕澎哥哥在其微博里更是言之凿凿“张”过亿“应该是当代艺术的胜利”,现在不过亿,“迟早就这样”,对张哥哥的市场充满必胜的信心,这番言论可直冲“我爸是李刚”的变体——“我哥是张晓刚”的霸气和无视艺术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吕...
留得寒梅一段香——遥寄包锦华
相关描述:  锦华女士惠鉴:   昨天占路兄盛邀,您带女儿从沈阳来闲雅山房作客。看到了您的一批画作,并有幸聆教,实获益良多。   我们的话题是从《孤韵横秋—李老十遗作展研讨会》开始的。那次展会,来了很多人。还有老十的遗孀在场,您是最后一个发言的,可能没有准备,话语却颇动情。您从老十的残荷里悟出生...
陈培臣艺术成就评述
相关描述:  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年,陈培臣出生于中国东南沿海潮州城郊的一个小山村,即潮州市意溪镇河内莲上村。在上世纪50年代,潮州还只是个很不起眼的小城市,但就是这个边陲小城,却有着与它的地理位置不太相称的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正是本土的民俗文化哺育着陈培臣,为他日后在工艺道路上的成长既创造了充足的物质...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