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6秒
所有结果224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不诗意的人道主义档案
相关描述:  在《人都是要死的》里,波伏娃把福斯卡和雷吉娜在一切都结束的时候描绘得那么意识清晰而自信自觉。一个是大踏步走得非常快,仿佛在天涯深处有一个冰帽底下的世界在等着他,那里没有生命,白茫茫赤裸裸,他号称决不应该放过这样的冲动。另一个是太累了,在一个算不上希望的东西触动了她的心,随后她任其一闪而...
我想起了你——在香港巴塞尔和乌镇遇见彭薇
相关描述:  问:这次香港巴塞尔共展览几件作品?   三组作品:五幅一组的《人生中最美好的事物都是免费的》,6联画《我想起了你》和《逐鹿图》。   问:这些作品的灵感来源?   《人生中最美好的事物都是免费的》来自我喜爱的美剧《广告狂人》中一段歌曲。电视剧里一个重要人物突然离世,当大家在悼念他...
艺术的无聊是一项很有价值的无聊
相关描述:  【导语】品味无聊。艺术家没有责任要带给人们什么震撼或刺激的感觉。正如诺耳所言,有“更激进的可能性存在,所有艺术都指向无聊,不是以无聊为目标,而是将其作为可遇见的最终结果。”   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素有“色彩之王”的美称,从他的绘画作品中,你可以体验到各种情感。橙黄...
网络出版:艺术评论的一种新的未来?
相关描述:  宣告评论已死的文章每隔几个月就会有一篇,埋葬评论人是所有文化领域的共同嗜好。然而,关于评论人死后的来生,有一种情况我们没有进行充分的思考,那就是网络出版。在艺术领域,除了严肃的线上艺术或艺术-文化期刊(比如e-flux、Triple Canopy和East of Borneo),纸质艺...
罗西:文人参与做最好的中国式信物
相关描述:   “爱戴”手串之:赋予爱一点天意与禅意   我的光阴,需要你经手   人物名片   罗西,“爱戴”手串品牌创始人。专栏作家和媒体人,《创业天下》杂志执行主编,在《新民晚报》等全国50多家报刊上开设过专栏,出版《左脑爱自己右脑爱他人》、《性感是另一种高贵》、《比耳环更近的是耳...
翁奋:观看作为一种态度
相关描述:  翁奋的艺术工作实践围绕“观看”与现实世界和人的关系的诸多问题展开的研究与思考,及发现艺术新的可能性的维度来展开。2001年开始的“骑墙”、“鸟瞰图”、“看海”系列等作品,到2014年完成的“看鄂尔多斯”系列作品。2013年开始的“对抗的风景”,关于全球地区与国家间冲突的风景的观看的计划...
展评:陌生的亚洲
相关描述: “第二届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陌生的亚洲”展览现场,2015.   1978年,时任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摄影部主任的约翰·萨考夫斯基(John Szarkowski)策划了名为“镜与窗:1960年以来的美国摄影”(Mirrors and Windows: American P...
当我们谈论摄影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相关描述:  相机是产业化的一门技艺,本雅明把这种发明称之为摄影的艺术;照片是对原始状态的记录,桑塔格把这种作用称之为摄影的艺术。在工业产业化的环境中,摄影的艺术就等同于摄影的本质,或者说就是其存在的原始面貌。但是到了当代的大众传媒的环境中,摄影的本质意义在渐渐地消解,像是美国马歇尔-伯曼教授说的,...
倪昆:万物必经之途-我&我们
相关描述:   作为一位以行为艺术为主要创作媒介的艺术家,任前历年来的作品,覆盖并涉及到中国当代艺术自2000年以来的各类话题和运动,贯穿始终的重要线索则是“身体”的在场,意识形态/消费主义/城市化/艺术体制,乃至现今的关于“物/生命”的思考,艺术在此过程中,慢慢的从一位青年人关于外在世界的宏大叙...
苏珊·桑塔格谈话录
相关描述: 《苏珊·桑塔格谈话录》 【美】苏珊·桑塔格著 姚君伟译 译林出版社 2015年6月   内容简介:   《苏珊·桑塔格谈话录》,国内首部桑塔格访谈合集,收录苏珊·桑塔格在不同时期接受各国媒体采访留下的十数篇访谈记录,数篇访谈首次与国内读者见面。此外,还附有原书编者利兰·波格教授倾力...
瑞银联手安妮·莱柏维兹举办全球巡展
相关描述: Annie Leibovitz,纽约市,2004。 © Annie Leibovitz   2015年8月19日,瑞银宣布,世界著名摄影师安妮·莱柏维兹(Annie Leibovitz)的新作将举行全球巡展,这些作品将以女性肖像为主。展览将于一月在伦敦举办首展,並於之后的十二个月在全...
佩德罗-梅耶尔:你为什么拍照? 为了记忆
相关描述: 佩德罗·梅耶尔(Pedro Meyer Richheimer,1935- )   佩德罗·梅耶尔(Pedro Meyer)生于1935年,1938年移居墨西哥。作为现代摄影的开拓者和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拥有拉美文化特有的强烈风格,而他本人也被称为魔幻现实主义摄影大师。   颠覆布...
我希望现场有三具尸体: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透露自己的葬礼计划
相关描述:  南斯拉夫籍女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已经规划好了自己的葬礼,其中将包含她最后的表演作品、现场音乐、丰富多彩的着装和大量的黑色喜剧。   阿布拉莫维奇透露了自己未来的葬礼布置   在悉尼的一次主题演讲中,今年67岁身体健康的她向观众公开了自己的...
三宝村的王豫明
相关描述:  去王豫明工作室的那天,一推开门就蹿出两只狗来。他说,一只流浪的土狗,一只哈士奇,土狗叫画画,哈士奇叫周迅。   采访的时间是12月初,王豫明说,这几天正忙着收拾东西准备回洛阳过年。自从年初3月份来景德镇,至今还没有回去过。   这一年,王豫明几乎都窝在了景德镇。因为,他在景德镇安了...
“无新事”李少宏油画作品展 6月14日东空间开幕
相关描述:  世相本在,而事无新事。画家李少宏作品里,“鹅蛋形状”、“绿色”和“长街巷尾”本身或许只是童年的某个梦境,在艺术家某天的闪回记忆中,用笔瞬时记了下来,仅此而已。桑塔格的“反对诠释”或许在这里是合适的解释,而艺术家本人也轻蔑地说“没有意义”。孤傲对于真相总是被适时地需要,与天赋无关。而面对...
农民工:一个世界的支点——读唐浩武的《民工》系列
相关描述:  1、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绫罗者,不是养蚕人。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这是两首流传千古的诗歌,也可以作为当今农民工的写照,在这两首诗中,我们看到了生产者与产品的分离,尽管他们创造了“绫罗”与“大厦”,但却无法享有他们...
凭空生活——浅说高鸿勋的摄影作品
相关描述:  中国著名青年诗人森子   写下这个荒诞的题目,我反而感觉到了某种真实,奇怪的真实。   我是看着高鸿勋从进入摄影门槛到今天,一步步地在这个新领域里施展自己的才华。虽说才华是靠不住的,但没有才华还真不行。作为一个诗人看摄影,也只是从门缝往里看,好奇和陌生同时存在,误区也自不必说。好在...
结画成阵
相关描述:  现在光芒四射的艺术圈,各色人等们,气象了得。有装深沉崇高唯此唯大傻样的,有倒楣死相弄萌酷的,还有谑世嘻哈玩乐的,林林总总不一而举。应该说张伟身处的艺术环境挺不好的。张伟能诚恳自然参加着一份平和,不装样,不极端,在适当的平衡中自觉天成是他的禀性使然。   他这次画,以他不同的观看方式,...
黄专:燕紫的“解药”是思想的解毒剂
相关描述:   燕紫的艺术总是倾向于营造某种静穆状态,虽然它们中间包含着多重矛盾不安的种子,如荒诞的物象和空灵的山水丶痛楚的记忆和超度的冥想丶肉体的欲望和精神的僭越,但所有的矛盾都恰如其分地统一在了一种游丝般不可捉摸的线条和色团中,它们既是对现代焦虑的描绘又是对这种焦虑的解毒与治疗。   她的艺...
佑局论画(二)
相关描述:  我的画追求的是一种诗意的现实,一种朴茂博大、雄强壮丽的气势。我不认为写实与表彰是不能并存的两个范畴,起码在目前我还没有完全意识这个限制。如果说到对自我心灵的束缚,恐怕也不独是写实的绘画。对所有不能把心灵与表现协调一致的人来说,每一种形式都给人以限制。绘画是对有形的感悟进入无形的境界,所...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