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2秒
所有结果615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四门阵”之二李津
相关描述:  看过李津老师早期的作品,神秘、深刻活生生的浮现在画面之上,甚至时时怀疑自己看到的是不是水墨作品。很难想象他在那个年代亲身直赴西藏去感受高原魅力,更难想象的还是一位水墨艺术家。“没有那段经历,我不会感到自己还有独自生存的能力”……李津如是说。   时过境迁,李津的作品早已“改头换面”,...
动手的窍门
相关描述:  1   从哪儿入手?画画儿从哪儿入手,学画打基础从哪儿入手,有经验的人都总结了一些 窍门。大大小小的经验或窍门听起来都挺有启发的。   色彩怎么练? 万紫千红从哪儿入手? 有经验说,要从灰颜色开始练。先画纯度最低的 色,从那些灰得说不清道不明紫不紫绿不绿的颜色入手,分析它们,分辨它...
动手的窍门
相关描述:  1   从哪儿入手?画画儿从哪儿入手,学画打基础从哪儿入手,有经验的人都总结了一些 窍门。大大小小的经验或窍门听起来都挺有启发的。   色彩怎么练? 万紫千红从哪儿入手? 有经验说,要从灰颜色开始练。先画纯度最低的 色,从那些灰得说不清道不明紫不紫绿不绿的颜色入手,分析它们,分辨它...
双年展主题以及思想资源的匮乏
相关描述:  双年展(为方便也通指三年展)的主题在过去二十年处于一种宏大而空洞的迹象,不仅中国的双年展十年来这样做,实际上全世界的双年展主题也面临一个思想资源匮乏的问题。   艺术理论的思想匮乏   从1970年代格林伯格的形式主义理论之后,艺术的纯粹形式主义和视觉分析理论似乎不再可能。这由于一...
绘画的消失:王光乐的艺术实践
相关描述:  不管人们对王光乐画水磨石的动机做何种猜测,如一种传记式的批评要么特意提到他的叔叔是一位泥水匠,要么强调他画室的地面就是水磨石;也不管人们对他的作品做多少引申性的解读,有人说是抽象,有人看见了禅意,也有人发现了某种“时间”主题——对于王光乐来说,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他没有承认,当然也没有...
吴冠中走进798,显得好疲软
相关描述:  798淡季不淡,各个画廊忙着装修的、忙着布展的,依然热闹。无论如何798成为一种风向标,成为国内外看中国当代的艺术的地方,比如来我国访问、旅游的海外人士,798是必到之地,已经和故宫、长城齐名,它甚至是当代中国文化与活力的代名词。所以,看中798这块艺术风水宝地的人越加多了起来。这不,...
对“批判媚俗”的批判
相关描述:  格林伯格在《先锋与媚俗》中警告先锋文化人们:“我们一定不能被表面现象和局部的成功所欺骗。毕加索的展览仍然吸引了观众,艾略特的诗歌也依然在不少大学中被讲授,现代艺术的经销商仍有生意可做,而出版商也还在出版“晦涩难懂”的诗歌。但是,已感到危险的先锋艺术自身,却正日益变得越来越畏缩不前。学院...
语境转换与当代批评
相关描述:  对于中国90年代美术批评的状况,易英曾在《九十年代中国美术》一书中提及:“从整体上看,近年来的美术批评在活跃程度上远不及80年代后期。……应该像造就大艺术家那样造就出大批评家,那才是批评的真正途径,但这个目标似乎还非常遥远。”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参与者,易英的感慨绝非妄言。告别80年...
2007艺术批评的几个瞬间
相关描述:  抽象艺术   关于抽象艺术讨论的持续升温似乎超出了大多数艺术界朋友的预料,其热度让人想起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关于“抽象美”和“形式美”的大讨论。从2006年底北京“一月当代”画廊主办的“中国抽象艺术研讨会”,今日美术馆的学术会议,到殷双喜、李旭等批评家和策展人策划的多个...
公共空间与集体经验
相关描述:  9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雕塑得到迅速发展,这种发展得益于外在与内在的两方面条件。就外部条件来说,首先是中国经济在90年代的迅速发展,经济发展促进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为城市雕塑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一定的经济水平也反映出一定的文化水平,城市雕塑也开始从一般纪念性雕塑和装饰性雕塑向更具文化性和精...
作为艺术史概念的“当代艺术”
相关描述:  在《观念之后:艺术与批评》(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一书中,我是用“批评性艺术”来讨论当代艺术的,这种当代艺术首先是对前卫艺术负面性的克服,同时是重新找回前卫艺术所以能成为艺术的理由。   如果人们以年代来指称艺术状况,那么就会把凡是在今天存在的艺术都称为当代艺术,但当我们将当代...
杰克逊·波洛克的美国式崇高
相关描述:  在距美国上次为杰克逊.波洛克的作品举办全面的回顾展3。多年后的今天'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一个新的回顾展正在伦敦展出,将这位典型的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呈现给观众。   杰克逊·波洛克最富冲击力的作品——1947~1950年间创作的滴洒绘叵__一向我们所有解释艺术和文化的体面及使人打消疑...
当代艺术的社会学转向?
相关描述:  “艺术与社会关系”的论题,从来没有从中国当代艺术的视野中消失过。鉴于论述对象为“当代艺术”,革命现实主义理论对此的大量探讨可以暂且不谈,然而,如果回首中国当代艺术的简短历程,我们依然可以发现其“显赫”的地位。第二届深圳美术馆中青年批评家论坛由孙振华和鲁虹策划、主持,主题为“当代艺术的社...
一种对当代美术批评的批评
相关描述:  美术批评处于一种普遍的危机之中。它的声音变得极为微弱,而且成了朝生暮死的文化批评背景上的喧闹。但是,它的衰落又并非普通意义上的山穷水尽,因为与此同时它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显得健壮。美术批评可谓蒸蒸日上:它吸引了大量的写手,而且也常常得益于高质量的彩色印刷和全球性的发行。在这种意义上说,美术...
艺术没有终结——对阿瑟•丹托艺术终结论的反驳
相关描述:  2001年初,我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剑桥大学哲学系和艺术史系学习晋修,当时初步的打算是撰写一部有关20世纪西方艺术批评方面的书。我认为上个世纪西方艺术运动的更替过于频繁,种种新奇现象令人眼花缭乱,而厘清艺术批评的基本线索,无疑也就抓住了理解那100年艺术现象的纲目。当我就这个话题请教哲学...
策略与混杂:现代性与油画现代主义的两个基本特征
相关描述:  “现代性”有多副自相抵牾的复杂面孔,社会学家、哲学家、史学家等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对之进行定义,提出了种种不同的理论。尽管如此,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共识:借用吉登斯[Anthony Giddens]的话来说,“现代性是一个表示现代社会或工业文明的缩略语”。它是19世纪以来人们对于现代世界与...
不只与批评有关的评论
相关描述:  《东方艺术•大家》:目前,在当代的很多艺术作品里,实验精神可能会成为越来越稀缺和需要强调的东西,现在不乏一些为着各种各样的目的而去做的作品。假如真的要强调当代性,可能实验精神是更重要的,所以想请您两位谈一下,是否需要在目前的大环境下重新激发艺术家的这种实验精神,进而在整个当代艺术圈内形...
“黄漂”的失落:一种亚文化的生存危机
相关描述:  “黄漂”通过展览集体亮相,终于给自己贴上了“媚俗”、“卡通”、“大头小妖怪”的标签。展览中仅有的几张观念摄影和非卡通化的作品,几乎被排挤到了边缘。面对这种本末倒置的情况,我们有必要重新清理一下“黄漂”的概念。讨论“黄漂”,我们绕不过田萌在2005年写的那篇《关于“黄漂”——一种人群的存...
抽象水墨的类型:媒介性抽象水墨
相关描述:  媒介性抽象水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艺术家在创作中返回到媒介物性的表现,即通过笔、墨、纸自身具有的表现特征来体现抽象的特质。二是艺术家将各种文化符号运用于抽象水墨,借用符号承载的文化内涵来填补空洞的形式和语言乏力背后的文化缺陷,增强抽象水墨介入当代文化、当代现实的能力。   同...
艺术史终结的逻辑叙事
相关描述:  《艺术终结之后》译后   阿瑟·C·丹托(1924年-)现在是美国当下声望日盛的艺术批评家,他早年学习过绘画、艺术史,后读哲学,一生都在哥伦比亚大学从事哲学教学和研究,而且属于分析哲学。40年代游学巴黎,研究萨特,著有《萨特》(1975年)一书(有中译本);二战后,英美英语世界对...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