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8秒
所有结果874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开门见山”的实践——《川音实验艺术学院2020成果汇报展》展评
相关描述:展览海报一、关于“实验艺术”“实验艺术”(Experimental Art)是西方20世纪初先锋派的一种艺术现象,从一开始“实验艺术”就暗示着艺术与科学的某种内在的联系。E.H.贡布里希在《艺术发展史》中讨论西方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运动,他的题目是:“ 实验的艺术:20世纪前半叶 ”,用“...
什么是南溪的可能性?
相关描述:  ​  我在网上看了“南溪将‘诡异3D’引入绘画有没有意义辩论会”的记录,写了一个发言提纲,题目叫“什么是南溪的可能性”,我想谈三个问题:  第一, 当代艺术所面临的问题。  我们当代艺术面临的问题之一就是科技对艺术的影响、干预和压迫。这个从摄影开始一直到现在,我们看到,3D、4D的技术...
预告|“世间风物——和美术馆启动展” 学术论坛
相关描述:​  由和美术馆主办,馆长何剑锋担任展览主席,冯博一担任主策展人,胡斌、王晓松、刘钢、邵舒担任策展人的“世间风物——和美术馆启动展”,现定于 2021 年 1 月 9 至 10 日在和美术馆举办题为“万物静默如初,世间并非你所见” 的学术论坛。  一、论坛信息  主题: 万物静默如初,...
【展览预告】第五届美术文献展“生生——自然、人和技术的生产”即将开启
相关描述:第五届美术文献展将于2020年11月20日至2021年3月7日在湖北美术馆、美术文献艺术中心展出。此次展览由湖北美术馆、美术文献艺术中心联合主办,以“生生”为主题,试图在2020年的湖北武汉开启关于自然和技术的造物方式、艺术的功能,以及如何理解自然之母心智的讨论。生生——自然、人和技术的生...
陈淑霞:我不是一个快捷的人
相关描述:亚洲艺术中心采访陈淑霞的那天,刘庆和也在,我们便坐下和这对艺术家伉俪聊了起来。对于刘庆和来说,陈淑霞这次展览当中的有些新作他也是头一次看到。从中央美术学院同学到如今同为中央美术学院的教授,虽然生活和工作在同一个屋檐下,但是两人的工作室却用墙隔了起来,各有各的空间,各做各的事情。在女儿为他们...
【艺术号·专栏】杨小彦:一图一文 | 反摄影的曼.雷
相关描述:【编者按】2002年,杨小彦把很多精力放在了漫画研究上,期间,他也画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漫画,以名人名家画像为主,还为每幅作品配以短文,既有调侃,亦发人哲思。近日,他将这些内容整理出来发至微信朋友圈,得到诸多老友的关注,为此,雅昌艺术网&艺术头条获得授权,将这些内容整理出来,分享与大家。我必...
张志伟:一个人的故事与表达
相关描述: 文/ 杨小彦艺术家张志伟  一、宗旨  张志伟曾经是一个成功的银行家,在金融系统积累了大量经验,做出重大贡献,尤其在把资本引向艺术市场方面,更是一个中国的先行者。  张志伟离开银行系统之后,开始全力投入到个人的艺术创作之中,坚持社会性主题,努力对于现实的评价,不回避重大矛盾与人文思考,拒...
【艺术号·专栏】杨小彦:一图一文 | 永远的梦露
相关描述:【编者按】2002年,杨小彦把很多精力放在了漫画研究上,期间,他也画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漫画,以名人名家画像为主,还为每幅作品配以短文,既有调侃,亦发人哲思。近日,他将这些内容整理出来发至微信朋友圈,得到诸多老友的关注,为此,雅昌艺术网&艺术头条获得授权,将这些内容整理出来,分享与大家。上世...
【艺术号·专栏】杨小彦:一图一文 | 爱因斯坦的“天真”
相关描述:【编者按】2002年,杨小彦把很多精力放在了漫画研究上,期间,他也画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漫画,以名人名家画像为主,还为每幅作品配以短文,既有调侃,亦发人哲思。近日,他将这些内容整理出来发至微信朋友圈,得到诸多老友的关注,为此,雅昌艺术网&艺术头条获得授权,将这些内容整理出来,分享与大家。我学...
【艺术号·专栏】杨小彦:一图一文 | 撒一泡尿给杜尚
相关描述:【编者按】2002年,杨小彦把很多精力放在了漫画研究上,期间,他也画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漫画,以名人名家画像为主,还为每幅作品配以短文,既有调侃,亦发人哲思。近日,他将这些内容整理出来发至微信朋友圈,得到诸多老友的关注,为此,雅昌艺术网&艺术头条获得授权,将这些内容整理出来,分享与大家。据说...
【艺术号·专栏】杨小彦:远程授课后我有点异常了
相关描述:远程很真实已经上网课有几个月了,渐渐地,由不习惯到习惯,由习惯到无所谓。原来,我们总强调远程是一种虚拟,意思是,见面只是一个虚像,一个在屏幕上闪烁的表情,一个很有可能被程序处理过、因而显得更英俊、更漂亮、更入眼的相貌。但是,当习惯于面对屏幕发声,像唱卡拉一样自我激励,却觉得这情景并不虚拟,...
等风来——王义明的艺术行动即将在西藏展开
相关描述:张扬的“幡”文/杨小彦  至今为止,我觉得已经不能用一个概念去概括王义明的艺术实践了,他本人作为一个艺术行动者,通过不间断的、持续的推动,让艺术像有机体自我生长那样,经历了一个又一个阶段,而后一个阶段又是包括了前一个阶段的体认,同时,前一个阶段已经蕴含着未来的因子。  在最开始的时候,王义...
大家春暖 · 翰墨飘香:许钦松等当代大家中国画精品亮相文立方
相关描述:“ 大家春暖 · 翰墨飘香 ” 当代院风系列展之当代大家中国画精品鉴赏展于2020年5月10日在广州文立方M³艺术空间开幕,展期至5月29日。本次展览由当代岭南艺术研究院、广东省中国画学会、文立方主办,由许晓生策展。回顾中国画的现代化历程,艺术家始终面对着体现时代精神、探索开拓创新的课题,...
【艺术号·专栏】杨小彦:今天,艺术这碗饭好吃吗?
相关描述:学艺术有用吗?这个问题问得非常直截了当,就是艺术没什么用。我研究了几十年的艺术,越研究越感到悲观。我们现在的社会实际上越来越技术化,当你学习一门实用的知识时,你未来的生活可能就会获得一个保证。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华人家长希望自己的小孩在北美读书,学医学、会计学、法学,有哪一个家长会鼓励孩子学...
【艺术号·专栏】杨小彦:从历史与社会的角度思考摄影——《文艺研究》与我的摄影文化研究
相关描述:我承认,由于某种原因,我一直游走在绘画与摄影之间,尽管仍然以艺术批评为主,但实际上不得不经常思考摄影,进而影像的问题。这大概要得益于我在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任教,有机会了解传播学这一学科,其中的一些方法论,再次燃起了我对摄影、影像乃至视觉研究的兴趣。而其中缘由,竟与《文艺研究》有着莫大的...
【艺术号·专栏】杨小彦:眼角镜余——王豫明的图像呓语及其它
相关描述:王豫明, 独立艺术家。艺涉绘画,陶艺,影像。本雅明在描述摄影的意义时强调说:大自然对着镜头和眼睛说了各不相同的话。 这句话可以说意味深长。我们既不能把照片看成是纯粹的记录,以为它就是构成人类视觉记忆的唯一材料,同时,我们又不能把照片看成是完全主观的产物,以为它无法重建我们的观看历史。我怀疑...
段炼:评点当代美术批评家(之一)
相关描述:  (说明:本文正在写作过程中,尚未完成。全文分四节,共一万字。这里贴出第一节,仅二千余字,先听取同仁意见,以便改正谬误。其它媒体不得转载)。  美术批评以写作的方式进行视觉传播,处在图像与文字之间。批评家们抬眼读图,低头写字,传播过程的枢纽是批评家的思考,正是这思考沟通了图像与文字,使传...
【雅昌专栏】杨小彦:突然想起一幅古画
相关描述:​梦中,无缘无故,突然想起一幅古画,北宋李成和王晓合作的《读碑窠石图》。画面气氛肃杀冷峻,旷野之上,一长者骑在小童牵着的驴子上,发呆地望着一块无字碑。前景的大树长相奇特,左曲右拐,从窠石中顽强生长,一身的枯枝像蟹爪黯然伸展,直触无边的天际。碑在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代表历史的符号。有碑而无字,...
首届加中青年艺术家提名展“格物”1月23日亮相加拿大温哥华中山公园
相关描述:加拿大尚·艺术基金会宣布将推出第一届加中青年艺术家提名展, 展览主题《格物》,将于2020年1月23-3月21日在加拿大温哥华中山公园举办。该展览地亦是本展览联合主办方。“格物”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了解大自然万事万物的方式,是古人获取知识的方法。然而,“格物”所获取知识的结果却与西方大有不同。...
开幕式 | 化物为境--张伟 何枫作品展开幕式圆满成功
相关描述:    2020.01.05-03.25  2020年1月5日下午,展览“化物为境--张伟 何枫作品展”在21空间美术馆拉开序幕,展出一百六十余幅油画、水彩、水墨作品,以期观物、体物,但不拘泥于物的表象。希望通过一种富有亲密结构的展览,让艺术认知辐射开来,触动众多观者的内心。嘉宾合照  “...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