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7秒
所有结果874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成名的艺术家——回应杨小彦
相关描述:  小彦“承认的艺术家——关于社会承认的若干条件讨论,实际上谈的是艺术家如何出名的问题。我认为,在我们的当今社会中,一个人只要不是太笨,而且执着地按某一艺术共同体——或者是官方艺术体系,或者是前卫艺术体系——的艺术标准与制度特征去创作、去推销自己,也就是说,通过参加展览、出版画册、在报刊上...
“阅读深圳”综合艺术展正式启动
相关描述:  由深圳美术馆主办的“阅读深圳――综合艺术展”将于2007年5月1日―7月10日正式展出。为了做好该展的前期准备工作,参加这个展览的16位国内外著名艺术家以及7位美术理论家拟于2006年8月9日―14日在深圳集中。在深期间,各位艺术家一方面会与理论家一道对此次活动的学术主题进行严肃的研讨...
杨小彦:尚扬评传<十五>
相关描述:  纵观尚扬跨越整个九十年代的艺术创作,又可以分成两个略为不同的系列,一是《大风景》系列,另外一个就是《诊断》系列。两个系列在象征性这一点是有着内在联系的,都明确指向一个根本性的目标,那就是思考人类的处境。当然,尚扬首先是从中国的角度去开展他的“绘画思考”的,这显然又符合他“反二十世纪”的...
杨小彦:尚扬评传<九>
相关描述:  1979年,尚扬考上了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的油画研究生,跟从杨立光先生和刘依闻先生学习油画艺术。这是一次机会,让他在离开了艺术的学习和思考那么多年之后,又重新获得了学习和磨砺自己的机会。   此时的尚扬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读附中和大学时的年青尚扬,他已经三十七岁了,接近不惑之年,具有成熟的...
杨小彦:尚扬评传<二>
相关描述:  许多年以后,已经卓有成就的艺术家尚扬与笔者坐在首都师大招待所的房间里,谈到他十六岁时在汉水边的这一段际遇时,他的双眼蓦然浮起了一片迷茫,那种遥远的色调浸淫开来,把笔者也给裹挟了进去。   艺术起因于一种感悟。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特别是,那种属于个人情感的经历,同样由人生当中一个又...
杨小彦:尚扬评传<十六>
相关描述:  许多年前穷困乡村那一声声悠长的秦腔,曾经感动了一个十六岁少年的心,然后少年尚扬义无返顾地走过了二十世纪。他头上的头发稀了,脸上的皱纹多了,身体也大不如前。但是,尚扬的艺术却让这位艺术家的心灵具有了无比的活力。   尚扬其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醒,都明白自己的所作所为意味着什么。   ...
杨小彦:尚扬评传<四>
相关描述:  这都是些遥远的往事了,但对于记忆来说,遥远的只是时间,而不是往事。   往事并不如烟。   当尚扬向我描述他过去的日子时,他的声音沉稳平和,他的双眼,凝视着窗外。在他闪烁的目光中,正折射着岁月的沧桑。   他向我描述祖父与父亲两代人的平凡故事,描述他无比爱戴的母亲和母亲的故乡,描述童年...
杨小彦:尚扬评传<一>
相关描述:  1958年,尚扬十六岁。   十六岁的尚扬是湖北艺术学院附中绘画专业的学生。他长得清瘦,待人诚恳,爱讲笑话,还常常在绘画上有让同学们吃惊的技法小发明。于是,少年尚扬便成为班里一个不算太惹眼但又不可缺少的另类中心。讲笑话之余的尚扬,对画画极端认真;而笑话之后的尚扬,生性却并不乐观。十六岁...
穿透生命的回归之途---杨樱与她的艺术
相关描述:作者:杨小彦   好几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谈到了杨樱的“透明”。当年她还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女孩,初入社会,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也充满了疑惑。那份率真,那份任性,全都表现在她的画中。所以她的画也率真,也任性,也好奇,也疑惑,是对未来生命的注视,也是对自我认定的探索。我无以名之,就把...
广州 对立
相关描述:  每年的12月都是艺术界盘点的时节,南来北往的艺术名流在广州走马灯似的转个不停,圣诞节和当代艺术奇怪地混杂在一起。人称“国际策展人”的侯瀚如,自担任第二届广州艺术三年展主要策展人以来一直忙个不停,每个月在巴黎——广州之间飞来飞去,间或还得赶往西贡或新德里。三年展的主题是把从香港到广州到澳...
求新,更要求好
相关描述:  最早见方土的画,是在90年代初,那时他画阔笔写意花鸟,重视在笔墨、意趣上与传统的衔接。后来他逐渐转向抽象、半抽象水墨,追求新和“现代性”。李伟铭、王璜生、杨小彦、顾承峰、鲁虹等,对他的这一转变作了追踪与论评。璜生说,方土的画从“立足点”而言可归入“后传统型”,但又“多少超越了‘后传统’...
“南画北韵”——读方土的画想到的
相关描述:  对于晚明的董其昌提出的“南北宗”,不应去推究其与历史事实的异同,因为董其昌并非真的如某些史论家所以为的那样,在给历史做客观总结,他所需要的仅仅是一面旗帜,用以推动文人画运动的发展。在那个特定的文化氛围中,董其昌提出“南北宗”的心态倒是颇令人感兴趣的。这个例子告诉我们,研究画家的心态与所...
心事浩茫连广宇——关于方土
相关描述:  与方土不熟。   这不仅是因为他身处岭南,我蛰居京华,也因为我们很少有机会静下心来就中国水墨画的事情深谈。但在有限的几次广州之行中,读方土的画,看他的画室, 喝他泡的功夫茶,听他聊正在谋划中的有关水墨的活动,感受到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水墨艺术有着非同寻常的热爱与执著。   于是成为朋...
张羽的水墨立场与文化问题
相关描述:  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张羽就开始自觉地站到了这个水墨立场上来考虑包含其中的文化问题了。他属于实验水墨领域中抽象水墨的最早的一批探险者之一,在墨性与纸性上寻找各种可能性。横亘在张羽画前的文化问题,根本上来讲是一个水墨画的转型问题。在这一点上,张羽缓慢然而坚定地走向他的目标。张羽的《灵...
首页< 上一页40 41 42 43 44 下一页 >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