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4秒
所有结果1052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化真为美——何家英作品解读
相关描述:  近代以降,中国画家书写历史功业的方式几乎是被注定的:在中西互动的格局中构建中国画的现代形态。这个巨大的历史课题,既是对中国画家的沉重拷问,也是中国画家所获得的重大机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此课题面前,许多画家落荒而逃,从中创造艺术业绩并以此进入历史的,不过寥寥数人。放眼当今画坛,情况亦...
第九届中国艺术节5月广东举办 众美术名家登场
相关描述:  记者20日从文化部获悉,由文化部和广东省政府主办、广州市政府承办的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将于5月10日至25日在广州市举办,并在深圳、佛山、东莞、中山市设分会场。   据介绍,九艺节期间,将开展第十三届“文华奖”和第十五届“群星奖”评选活动,共举办116台各类文艺演出,包括从全国精选出6...
他们影响了2009年的中国艺术
相关描述:
杨之光:弘扬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
相关描述:
【雅昌专访】杨之光:弘扬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
相关描述:   艺术家杨之光         雅昌艺术网:首先想请您谈谈宣传艺术家捐赠作品对推动社会公益事业有哪些作用?   杨之光:捐赠艺术作品这个意义不用多讲,艺术品可以作为财产传给子女,也可以捐给社会,捐给国家。每个艺术家的看法不一样,艺术品最终的归属一直以来是个问题。比如父母辈留下的的...
艺术星空两周年名家作品展
相关描述:  2009年,时逢艺术星空栏目开播一周年。在这一年里,从广东本土再到北京、上海、西安等地的艺术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成长过程。一年的时间,可以说非常短暂,但是对于我们栏目来说,却是从青涩到成熟,从默默无闻到获得艺术界的肯定,我们做过很多努力。在这一年里,接触到很多知名艺术家,关于他们的生活...
杨之光名画失踪,或将起诉国家博物馆
相关描述: 此次失踪的杨之光作品《****同志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曾经慷慨捐出1200幅画的老画家杨之光,日前却碰到了一件让他难以理解的事情。自己那幅收藏在国家博物馆的代表作《****同志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一稿),却找不到了。   杨之光回顾展暨“杨之光美术中心”作品展于12月...
杨之光:培养年轻人比自己创作重要
相关描述:
杨之光六十年艺术生涯 我的信念是超越古人
相关描述:
博物馆藏名画为什么丢了?收藏机构该重新检讨了
相关描述: 这幅收藏于国家博物馆的画作(作者杨之光)目前下落不明         相关链接:国家博物馆一馆藏名画失踪 “借出”十多年?   著名岭南派画家杨之光先生最近举办了一个画展,不是新作展,是他的代表作展览。所谓代表作展览,就要将能找到的代表作征集搜罗到一块展出。那些卖到民间私人手里的作...
少年强,则国家强
相关描述:  尽管我在广州美术学院从教、从艺已经超过半个世纪,学生无数,并且他们中间许多已是当今赫赫有名的艺术家,这固然令我感到欣慰,但说实话真正让我倍感自豪的是我在晚年成为了中国少儿美术教育战线上的一名新兵,我又重新出发了,带着我最后的愿望:为创建一个全新的现代中国少儿美术教育体系而努力。   ...
创办“杨之光美术中心”有关的评论
相关描述:  杨之光美术中心以一种“整体教育”的观念贯彻在教育行为之中,以德育寓于美育,既注重美术技能、思维方式、审美品格的培养,又注重培养孩子们完善的人格和对道德的追求,这一点和其它少儿美术教育的短期行为有明显的区别,其借鉴意义也正是体现于此。   杨之光美术中心的成立和运作的另一点啟发在于如何...
关于“杨之光美术中心”的儿童创意训练
相关描述:  …坦率说,“杨之光美术中心”创建以来,对传统的少儿美术教育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尤其重要的是,“杨之光美术中心”的教育理念对四处泛滥、以应试为对象、以考进美术学院为模式的“升大班”是一种彻底的否定,同时否定的还有那些流传久远、以培养职业艺术家为教学方向的所谓专业教育。“杨之光美术中心”公开...
中国美术馆藏杨之光捐赠作品集--前言
相关描述:  本画集为杨之光先生捐赠中国美术馆作品而特别编印出版。这些作品得以入藏国家艺术宝库,体现了杨之光先生无私奉献、以艺术造福社会的高尚品格,而这些作品构成的整体面貌、印记了他几十年在艺术创造上不懈探索的步履。  杨之光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代中国画人物画家,他在艺术创造上的最突出特点是紧密联...
杨之光:追求美是我一生最大的乐趣
相关描述:  杨之光先生家简朴清雅,每一次闲谈总是如沐春风。品赏好画好字好茶之余,杨之光先生脱口而出的妙句让人受益匪浅。“借鉴古洋寻我法,平生最忌食残羹”是他的座右铭, “大师自古是通才”是他从艺数十年的肺腑之言。  杨之光先生是画家,更是教育家。如今,他把更多的精力投注在杨之光美术中心的发展上。回...
评论家评杨之光的艺术(摘录精选)
相关描述:  ……早在50年代,杨之光的名字已为画界所熟悉。1954年,他创作的《一辈子第一回》参加首届全国美展,被中国美术馆收藏。那时他才24岁。1958年,他又创作《雪夜送饭》,荣获维也纳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金质奖章及荣誉奖状,此作也为中国美术馆收藏。之后,他的作品《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195...
评论家评杨之光的艺术(摘录)
相关描述:  ■……早在50年代,杨之光的名字已为画界所熟悉。1954年,他创作的《一辈子第一回》参加首届全国美展,被中国美术馆收藏。那时他才24岁。1958年,他又创作《雪夜送饭》,荣获维也纳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金质奖章及荣誉奖状,此作也为中国美术馆收藏。之后,他的作品《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19...
彩墨之光把现实照亮-从杨之光的成名作看现实主义的类型学
相关描述:  提要:五十年代人物画创作背后所呈现的现实压力,是解释那个年代主题性绘画的条件。当这一压力上升为艺术问题时,就变成了“彩墨画困境”,如何解决这一困境,以及背后的社会因素,是杨之光创作其成名作《一辈子第一回》的潜在原因,尽管他的初衷是“为人民”的。同时,通过图像分析,我们还可以从这一看似单...
“我一生就是走别人没走过的路”
相关描述:
从艺从教六十周年 杨之光作品展北京开幕
相关描述: 12月12日,著名水墨人物画家杨之光“与时代同行”从艺从教六十周年回顾暨“杨之光美术中心”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杨之光先生在开幕现场致答谢词。  相关新闻:杨之光60年艺术生涯最高总结 《与时代同行》作品展北京展出      “我一生就是走别人没走过的路”      杨...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