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6秒
所有结果295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胡震:“废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相关描述:   李纲在西安的展览我去了,这次的展览给我的感觉依然很震撼。某种意义上,这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工程,一方面说明了艺术跟社会之间的问题,另一方面针对了当代水墨实验所面对的问题。对于艺术家而言,如何解决问题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从李纲这次展览呈现出来的结果来看,刚才几位老师认为这个展览跟一般意义...
王春辰:从“墨痕”到“废墟”
相关描述:      三年前我在798给李纲策划过一个“墨痕”展,从“墨痕”到今天的“废墟”,这是三年来的一个跨度,今天的艺术家常在创作中使用多种媒介,比较盛行跨界,跨界在今天为什么成为一种需要?实际上,这意味着艺术家思考艺术和生活的拓展和深化。原来的“墨痕”展是一个客观中立的态度,只是看到抽象...
杨卫:“废墟”所包含的的当代语境
相关描述:   看了李纲这个展览,我有两个印象比较深刻,我认为这两点很有意义:第一,就是贾老师说到的策展人的介入,我觉得当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当代艺术是涉及到社会关系的艺术,而不是像传统艺术那样在书斋里就可以完成。当代艺术更多是介入到社会生活中,通过对各种关系,比如人与人的关系、人与...
张养玉:关于“李纲”的水墨
相关描述:    首先感谢春晓先生和李纲先生,两个人共同做了一个“阳谋”,李纲去年年初在我们馆做一个展览,当时原计划的展期、开幕形式定下来后,过了一段时间,他说要玩新的,我想那时候可能已经开始预谋,最后作了“阳谋”我觉得非常高兴。   抽象水墨在中国已经几十年了,不管从视觉冲击力的角度还是从社会...
吴鸿:“废墟”里的“乌托邦”
相关描述:       我们今天所身处的这个时代中特定的社会景观、人心的欲望和人类文明史中一以贯之的乌托邦理想构成了李纲展览的社会性背景。从策展人的角度看,我觉得这个展览挺有意思,这个展览因为策展人的介入,从而使展览的形态和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个好的策展人不是在艺术家的作品基础上进行再解释,或...
吴洪亮:无为之“废墟”
相关描述:    来之前策展人给我预报这是一个我想不到的展览,但确实还是有点想不到。中国现在是一个盛产拆与废墟的时代,这个展览空间是一个先解后组的空间。作为一个美术馆人,我对展览本身、对如何利用展览空间资源来表述艺术家以及策展人的态度很感兴趣,这个展览是在进行了周密的阴谋后的艺术家和策展人的共谋,...
皮道坚:“废墟”背后的意义
相关描述:   我感兴趣的还是这个作品本身的意义,刚才段君说他对“废墟”这个主题不是完全赞同,巫鸿对这个问题做过研究,还有过专题论文。我个人觉得这个“废墟”非常有意思,而且在以前我所接触到的“废墟”题材的当代艺术作品中,这是一种很新的呈现。这是我的第一个想法,至于新在哪里,我们回头可以一起探讨。首...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岳麓书院目前保存最完好
相关描述:   如今,人们提起古代四大书院,一般是指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院。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长沙南岳七十二峰最末一峰的岳麓山东侧,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代书院。岳麓书院始建于宋太祖开宝九年(976年),由潭州太守朱洞创建。宋咸平四年(1001年),宋真宗赐书“岳麓书院”...
“废墟”中的价值——从李纲作品看实验水墨收藏
相关描述:  “废墟:李纲水墨方程式的再解组”展览   2014年4月13日于广州国际单位艺术中心隆重举办,艺术界的目光又聚焦到实验水墨上来。随着2010年艺术品市场复苏,中国本土收藏家开始慢慢崛起,收藏趣味开始向本土文化回归。   当代水墨作品无疑成了市场的新宠。作为当代水墨的一支,实验水墨作...
李纲:“废墟”是我们所走过的路
相关描述:  “他们都不知道干嘛。他们这种纳闷就是我想要的。因为当前这种实用性的观念非常明显,有人就说送你一条砖,好玩。也许当我的展览展完了之后,他们也就知道为什么了。我觉得目的就达到了。”李纲说。   李纲:“废墟”是我们所走过的路   砖头变成艺术?这是“废墟—李纲水墨方式再解组”展览给...
“废墟——李纲水墨方式再解组”在广州国际单位举办
相关描述:、 “废墟——李纲水墨方式再解组”的展览海报   (雅昌艺术网讯 郁婷)由王璜生任艺术总监、杭春晓策划的“废墟——李纲水墨方式再解组”,2014年4月13日在广州国际单位艺术举办,此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和广州时代国际艺术中心共同主办。   本次“废墟——李纲水墨方式再解组”在展览...
【观点】鲁明军:关于水墨表达多种可能性的实验
相关描述:   鲁明军在发言        我想从皮力的那篇文章说起,上一次展览是皮力策划的,主题是“传模移写”,他是有意的把“传移模写”改动了一下,我没来得及看那篇文章,但从谢赫的这个词本身而言,好像试图赋予或找到李纲绘画的一个传统框架或逻辑。   再回到春晓的"提取转化",我不知道有没有一...
【观点】银小宾:抽象水墨的回归
相关描述:   银小宾在发言   刚才双喜先生谈了,以往也有艺术家作过各式各样的水墨拓印作品,也有着各种不同的文化表达。我想抛开拓印本身,从另外一个角度,谈谈看了李纲先生这个展览后我个人的感受。正如双喜先生所说的,对于李纲先生的作品,在这么匆忙的时间里要作一个很完整和明晰的个人判断,不太容易。学...
【观点】蔡萌:“废墟”背后李纲的个体意义
相关描述:   蔡萌在发言        我跟李纲是同一个单位的同事,而且我们俩比较相近的有两点,一是共同的追寻王馆的脚步到了央美美术馆;二是到了央美美术馆之后,我发现我们好像有两个比较重要的特质,一个是抽烟斗,另一个是画水墨。我跟李纲经常聊天,“水墨”常常是我们的一个共同话题。     刚...
【观点】胡斌:个体艺术体验与普遍性时代介入之间的话题
相关描述:   胡斌在发言         我先从“废墟”这个词说起。从“废墟”这个展览题目,我马上想到的是前面唐克扬也提到的巫鸿先生有关废墟的文章和著作。在中国古代的绘画当中,关于废墟的图像是比较少的,而西方则比较多。但是在中国诗词里面,对于废墟的表达却有不少。在中国当代艺术里,反映拆迁、毁坏...
【观点】王璜生:我与李纲的水墨情结
相关描述:   王璜生在发言        很难得来了这么多的批评家,还有这么多的机构负责人、美术馆馆长等,我们直接进入学术讨论的环节。今天讨论会的主持是这次展览的策展人杭春晓老师,在杭春晓老师开始主持研讨会之前,我简单的讲几句。我是被推为这次展览的艺术总监,这主要的原因是,我与李纲有着特殊的友...
【观点】杨维民:在传统与现实撞击之墟中寻求再生力量
相关描述:     杨维民在发言         今天李纲老师展览的简历我看到了,是写到了2013年底。现在是2014年4月,在上个月即3月1日我在今日美术馆策划、主持了“大象无形---当代中国抽象艺术展”,我通过刘子健老师,以及李纲老师的助理谢振赛,联系到李纲先生参展。他参展的作品是抽象水墨,...
【观点】刘礼宾:“废墟”四问
相关描述:      刘礼宾在发言   最早见李纲老师的作品在今日美术馆,主要是架上作品,当时很喜欢那些作品。针对这个展览我谈四个点:   第一个,我对他四个展区的题目很感兴趣。如果反过来看这个展览,李纲类似做了一个功课——用一个展场激活了一个词,比如说“提”、“取”、“转”、“换”。这些是水...
【观点】刘子健:“废墟”是实验水墨二十几年实践的结果
相关描述:     刘子健在发言   离开了水墨问题,我们在这里讨论李纲的”废墟”就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这件作品的意义无非就是批评家刚才讲的那些,无非就是一个题材,这样的题材,换个媒介一样可以做,但在我看来,正因为是一件水墨作品,它才显示出它除了有题材的意义,还有比题材更深层次的意义。   李...
用废砖“写”出当代中国
相关描述:  近日,由王璜生任艺术总监、杭春晓策划的“废墟———李纲水墨方式再解组”实验水墨装置展览在广州国际单位艺术中心开幕展出。展览开幕当天,举办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和广州时代国际艺术中心邀请了国内三十多名有影响力的艺术家和策展人展开学术研讨会,王璜生也现身为老友“站台”。   水墨、影像等多...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