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6秒
所有结果1585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春秋青铜双耳缶——高大上的沐浴盛水器
相关描述:  春秋时期,青铜器已进入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古代“国之大事,在祀和戎”,因此青铜器对于奴隶主贵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从出土的文物来看,在当时,贵族世家对于青铜器的使用十分讲究,酒器、食器、水器等各有不同,多达近百种。就拿盥洗用的水器来说,就可分为承水器、注水器、盛水器和挹水器...
东汉铜尺辨识
相关描述:  吉林博物院收藏有一件东汉时期的尺子,其材质为铜质,铜色呈紫色,表面略有锈蚀,征集入藏时便已残断。现全长20.5厘米,宽2.5厘米,重为33.6克。尺身刻有分寸刻度,每分的刻度为5毫米,每寸的刻度为2.2厘米。铜尺上的铭文为“始建国元年正月癸酉朔日制公尺”,共计14字,字体为小篆。  ...
《商周金文辞类纂》:为金文研究溯本追源
相关描述:  核心提示:   日前,由中华书局出版的《商周金文辞类纂》正式发行。该书由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桂光带领团队历时四年编写完成。全书共八册,以单字为经,以金文辞例为纬,是一部具有学术前沿价值的商周金文工具书。该书一出版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本月初,《商周金文辞类纂》被评为“中华书局20...
《金文名品》:学习书法的好范本
相关描述:   《金文名品》 孙宝文 编 上海辞书出版社   学习书法,好的范本极其重要。彩色放大本《金文名品》堪称碑帖的上乘之作。   书法讲究韵味,与晋韵、书卷气鼎足而三的金石气,源自商周的彝器钟鼎、前代的摩崖碑版。   青铜器之钟鼎文字,或谓金文,上承初民之甲骨文字,下接秦小篆,后渐变...
竹上名家:吴让之刻扇骨
相关描述:   皖派篆刻的领军人吴让之也曾刻扇骨,现介绍如下:   1、阴刻行书:常恐秋节至,凉飕夺炎热,弃捐箧屉中,恩情中道绝。落款:让之。   2、风清月朗盘桓,用则天下暖,舍则天下寒。仲海仁兄法正,弟吴熙载刻。   方寸天地率意挥毫,得自然妙造之风韵,章法疏朗舒展,用笔凝练遒劲,运刀爽...
吴让之刻扇骨
相关描述:     皖派篆刻的领军人吴让之也曾刻扇骨,现介绍如下:   1、阴刻行书:常恐秋节至,凉飕夺炎热,弃捐箧屉中,恩情中道绝。落款:让之。   2、风清月朗盘桓,用则天下暖,舍则天下寒。仲海仁兄法正,弟吴熙载刻。   方寸天地率意挥毫,得自然妙造之风韵,章法疏朗舒展,用笔凝练遒劲,运...
中国印章探源:初期象征权力后多用于日常
相关描述:   (图注1:封泥)   (图注2:白山黑水源远流长汉满文印)   秦以前,无论官私印都称“玺”。秦统一六国后,规定皇帝的印独称“玺”,臣民只称“印”。汉代也有诸侯王、王太后称为“玺”的。唐武则天时因觉得“玺”与“死”近音,也有说法是与“息”同音,遂改称为“宝”。唐至清沿旧制而...
漫画家蔡志忠:小孩子都被大人教坏了
相关描述: 蔡志忠:画画时我就是神   【编者按】蔡志忠,四岁半决定开始画画,十五岁起便成为职业漫画家,他曾经连续两年获台湾10名畅销书作家之首。1983年开始创作四格漫画,己有《庄子说》、《老子说》、《光头神探》等100多部作品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多种语种版本出版,销量超过了3000万册。1...
关于和氏璧的故事
相关描述:  关于和氏璧的故事,关于和氏璧的最早记载,见于《韩非子》、《新序》等书,并且情节大致相像。那么关于和氏璧的故事怎么样呢?   关于和氏璧的故事,赵国太监缪贤偶然以五百金购得和氏璧,赵惠文王闻讯,将璧占为己有。秦昭王闻之,“遗书赵王,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当时秦强赵弱,赵王恐献璧而不得其城...
和氏璧下落在何处
相关描述:  和氏璧下落在何处,和氏璧是我国古代“传国之宝”,举世无双,被尊崇为国家的象征,“荆山之玉、灵蛇之珠”(即“和璧隋珠”)为神奇珍宝,“国宝”是无价之宝,非“价值连城”所可形容。那么和氏璧下落在何处呢?   世界上有很多关于玉石宝贝的美丽传说,可从来未有一个像“和氏璧”那样动人心弦,引人...
文人画,画文人
相关描述:  凡是文人作的画,都叫「文人画」?还是只有表现出高尚的人品、学问、才情的作品,堪称文人画?抑或不均形式、逸笔草草,以「游于艺」的态度创作的画,算是文人画?   虽然对于「文人画」定义的争论很多,但是当我们细细分析文人画的特质时,却可能惊讶地发现,不论在学习方法、使用工具、用笔技巧、表达...
汉代识字课本《急就篇》:共收2016字 流传至今
相关描述:   汉代砖刻《急就篇》拓本。   秦代识字课本《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共收3300个字。汉代有《急就篇》《凡将篇》《训纂篇》《滂喜篇》等8部教学童识字的书,共收5340个字。其中史游的《急就篇》流传至今。   史游在西汉元帝时任黄门令。他精字学,善书法。他所著《急就篇》,又...
天一阁原藏碑帖 谁家金石富收藏
相关描述:  “明州天一富藏书,福地琅嬛信不虚”,世人皆知天一阁藏书之富,却不知金石碑帖之丰。从范钦八世孙范懋敏编著的碑目可知,天一阁所藏碑帖,自三代至宋元共计720余种。目成后,范懋敏又续录94种,附在卷末。这样,碑目实际著录数为800余种。   天一阁原藏碑碣拓本均为明代或明以前所捶拓,弥足珍...
天一阁原藏碑帖:谁家金石富收藏
相关描述:  “明州天一富藏书,福地琅嬛信不虚”,世人皆知天一阁藏书之富,却不知金石碑帖之丰。从范钦八世孙范懋敏编著的碑目可知,天一阁所藏碑帖,自三代至宋元共计720余种。目成后,范懋敏又续录94种,附在卷末。这样,碑目实际著录数为800余种。   天一阁原藏碑碣拓本均为明代或明以前所捶拓,弥足珍...
北京博观2014秋拍玉雕印章鉴赏
相关描述:  秦汉是用印制度化的开端,脱胎于“和氏璧”的秦始皇传国玉玺造就了玉印的辉煌。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嗣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为国之重器。   笼统意义上的玉印,是以玉为材质雕制成的印章。...
秦砖汉瓦:演绎千年古建装饰的辉煌乐章
相关描述:  秦砖汉瓦是中国秦汉盛世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陕西鲜明的文化代表和文化符号。其精美的文字、奇特的动物形象、华丽的图案,真实再现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   陕西作为中国历史上周、秦、汉、唐几大盛世王朝的建都之地,历代大型宫殿云集。陕西地区出土的瓦当,规格之高、品类之全、工艺之精,无...
古陶文:笔道遒简一任自然
相关描述:  古陶文是指魏晋之前镌刻、打印或书写于陶器、砖瓦质材上的文字,它在书写载体和书写内容方面均有别于甲骨文、金文、碑石文、简书、帛书和玺印文字,不仅是研究中国古文字学和史学、考古学的重要资料,现在把它纳入当代书法创作,更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参照。需要说明的是,我在框定其历史时限时,下限划分到魏晋...
衰年问惑
相关描述:  一问工与写  写意与工笔——或可称具象与抽象,有无高下难易?作为同一专业的两种形式,如此提问似乎有点幼稚,但现实中,往往彼此都不无“文人相轻”的情况。  绘画来源于人对大自然的感动,来源于人对阐述自身生活记忆的意愿。初无技术,渐具法理,遂至泛滥。所以无论国画或西画,都有一条极为相似的发...
浅析文彭篆刻艺术审美方式的形成因素
相关描述:  文彭(1497-1573),字寿承,号三桥,江苏苏州人。因曾任南京、北京国子监博士,故人称“文国博”。文彭敢于创新和突破,尤其体现在治印宗承上。他力挽元代印章杂芜的局面,取法秦汉,引领篆刻艺术走上纯正的轨道,并以他平和稳重的印风开创“吴门印派”,被后世尊为文人篆刻的鼻祖。究竟是何原因使...
秦始皇焚书 孔子后裔将书籍藏家中夹壁
相关描述:  魏人陈馀谓孔鲋曰:“秦将灭先王之籍,而子为书籍之主,其危哉!”子鱼曰:“吾为无用之学,知吾者惟友。秦非吾友,吾何危哉!吾将藏之以待其求;求至,无患矣。”   公元前213年,秦朝下令焚烧百家书籍,其中儒家书籍是重点,李斯上书曰:“有敢偶语诗、书弃市。”谁敢谈论“诗”和“书”这些儒家典...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