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所有结果1339条信息
- 我看素人画
- 相关描述: 当传统艺术、学院派艺术直到现当代艺术都缺乏新意时,突破者会寻找新的参照。这些新的参照,一是在美术领域之外,包括通过各门学科或自然万物,激活创造的欲望。求诸美术领域,不外乎从外国古代或当下艺术中寻找借鉴,从本国古代艺术中寻找思路,从民间绘画和儿童画中寻找趣味,从素人画家的意蕴中触发灵感。...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831/n863054.html
2016-08-31 15:55:43
- 浅谈文房收藏新亮点:古墨
- 相关描述: 近些年来,在各大拍卖会上,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大型的小型的,中国古代文房用具专场异军突起,成交战果表现的非常抢眼。藏墨是文人的雅逸之举和情怀寄托。把玩收藏古墨将成为今后收藏拍卖市场上下一个“风向标”。 墨,是文明的产物,它具有“落纸如漆,万载存真”的功效。历来备受文人雅士、书画名宿...
-
http://news.artron.net/20160826/n861262.html
2016-08-26 09:18:03
- 童中焘:满口“创新”的人,往往学术上最不老实(2)
- 相关描述:
童中焘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画从来是在变的,有继承,有多方面的吸收,只是有多少、快慢或者好坏的区别而已,就以山水画来说,从隋代展子虔的 《游春图》,至唐以来,所谓大小李,一变也:荆、关、董、巨又一变也;李成,范宽,又一变也;刘、李、马、夏,又一变也:大痴...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824/n860661.html
2016-08-24 20:32:07
- 童中焘:满口“创新”的人,往往学术上最不老实
- 相关描述: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画从来是在变的,有继承,有多方面的吸收,只是有多少、快慢或者好坏的区别而已,就以山水画来说,从隋代展子虔的 《游春图》,至唐以来,所谓大小李,一变也:荆、关、董、巨又一变也;李成,范宽,又一变也;刘、李、马、夏,又一变也:大痴、黄鹤又 一变也。
明代的文、沈,...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822/n859348.html
2016-08-22 09:53:50
- 雪山不见人语响 笔墨春秋高原魂
- 相关描述: 在当代中国山水画中,有一种名叫“冰雪山水画”的画种。冰雪山水画以其特有的艺术语言和独特的技法,表现了“冷逸之美”等冰雪美学的核心思想,填补了一千多年来不能直接画雪更不能画冰的空白,使传统中国画的表现对象由山、水、云、树拓展到山、水、云、树、冰雪,创立了中国画“白的体系”。
冰雪山...
-
http://artist.artron.net/20160819/n858924.html
2016-08-19 13:49:57
- 尹吉男:古画鉴定学中的时代风格与标型——中国书画鉴定学研读札记之一
- 相关描述: 一、鉴赏与鉴定
按照考古学式的理解【1】,把留传至今的古代画迹还原到它们的创作时代及真实作者那里,这就是一种鉴定意识。有效的还原方法正是鉴定家彼此认同的鉴定方法。也就是说,鉴定学是以考古学式的理解为本义的。把一幅古画放置到一个合适的时间坐标与空间坐标中正是鉴定的自身目的。我们先不...
-
http://comment.artron.net/20160812/n856670.html
2016-08-12 10:02:18
- 徐建融:当代艺术,普遍却不长久
- 相关描述: 人类的文明发展至今,中外皆然,大体上经历了原始、古典、现代、当代(后现代)四个阶段,它们互为渗透而没有明确的界限,但性质绝然不同。就像一个苹果一面红一面绿,红绿没有明确的界限,但红和绿绝对不是同一种颜色。
以中国书画而论,原始文化,处于混沌蒙昧之中,犹如散兵游勇,急需有一个人物出...
-
http://comment.artron.net/20160811/n856556.html
2016-08-11 18:04:36
- “艺术外交”减少文化误读
- 相关描述: 美国首都华盛顿市中心有条人才济济的智库街。一向以为智库街专注于公共政策和国际事务,没想到艺术、并且是中国当代艺术,也在其视野之中。
8月2日,智库街上发生了一场中国“雅集”。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请来中国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国际知名策展人范迪安和著名旅美当代艺术家徐冰,对谈...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805/n855424.html
2016-08-05 08:31:30
- 只是宋人临摹的《江帆楼阁图》已足以让人倾倒
- 相关描述: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江帆楼阁图》,立轴,绢本青绿设色,101.9x54.7cm。这幅画其实并非是李思训的真迹,而是宋代的摹本。《江帆楼阁图》无论从题材内容到技法的呈现方式,都是属于李思训流派,是一幅研究李派山水重要的作品。
《江帆楼阁图》是描绘春天游人踏春的景象,作者俯瞰...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729/n854118.html
2016-07-29 09:24:05
- 荒谬的美术教育
- 相关描述: 三十年前中国的美术专业在各大院校陸续设立了博导带博士的专业,从那时我就怀疑这种设立的荒謬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艺术专业的规律就是:天才、悟性、加勤奋。就是说一切在美术创作专业的大成者,必备上述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而天才悟性是人的内在潜能智慧的主要方面,你用考博士的办法根夲无法准确衡量...
-
http://artist.artron.net/20160722/n852788.html
2016-07-22 14:55:09
- 砚池滳音(十五)
- 相关描述: 元朝绘画及四家作品
精微雅正与混元疏淡的审美格调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别号欧波,水晶宫道人,吴兴人(中国浙江湖州),宋宗室,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之后,年四十以文荫补真州司户参军,宋亡后以遗逸出仕元朝累官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被遇王朝,官居一...
-
http://artist.artron.net/20160718/n851681.html
2016-07-18 15:30:13
- 台湾正大笔庄西安店隆重开业
- 相关描述:
2016年7月16日,台湾正大笔庄西安店正式开业。
台湾正大笔庄西安店位于西安碑林博物馆西门大槐树广场,开业当日,雅士云集,参加开业仪式的嘉宾有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陕西省于右任书法学会终身名誉会长,钟明善先生;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陕西省望贤书学会会长李成海先生,中国书法家...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718/n851603.html
2016-07-18 11:26:46
- 六幅作品里看水墨画的特殊欣赏
- 相关描述: 水墨画,欣赏的根源是可以找寻的。一幅作品,有的吸引你,有的觉得平平,就放过去了。这样,虽说是欣赏的第一步,却成了欣赏的终点,往往会误事。因为一下子引起注意的,不一定是好画。它可能只是在某一点,在一刹那间吸引了目光,使人的眼睛突然的起了一种错觉。而平平引不起注意的,不能外强地吸引人,却有...
-
http://huadong.artron.net/20160706/n849476.html
2016-07-06 14:01:31
- 容庚:倾尽所有只为学术研究和保护文物
- 相关描述: 1894年9月5日,容庚降生在广东东莞县菀城镇,原名容肇庚,号容斋。现代著名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收藏家、书法家,在学术领域拥有崇高的地位。容庚身世不凡,容家是晚清书宦世家,这为他以后的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颂斋”名其室。
容庚是我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收藏家和书法家...
-
http://news.artron.net/20160704/n848895.html
2016-07-04 09:40:56
- 容庚:倾尽所有只为学术研究和保护文物
- 相关描述:
容庚 1894年9月5日,容庚降生在广东东莞县菀城镇,原名容肇庚,号容斋。现代著名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收藏家、书法家,在学术领域拥有崇高的地位。容庚身世不凡,容家是晚清书宦世家,这为他以后的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颂斋”名其室。
容庚是我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收藏...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703/n848798.html
2016-07-03 17:02:31
- 在重墨重彩中彰显艺术个性——记青年山水画家余宏檩
- 相关描述:
余宏檩,又名余墨,斋号墨庐,广东饶平人,1995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中国山水画,亦工人物、花鸟、壁画、书法、篆刻等。
《轻舟已过万重山》
在重墨重彩中彰显新意的青年画家余宏檩
看了宏檩(余墨)的画,非常兴奋。他是我的...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629/n848177.html
2016-06-29 17:34:58
- 水墨品质王兴堂山水画教学——临摹(四)
- 相关描述:
皴法审美
皴法是中国山水画家在客观实物基础上创造出来的表现山石纹理痕迹的技法,是中国山水画特有的艺术形式。皴法的面目代表了画家的艺术风格,皴法不同,门户不同,历史上有众多的流派、风格,皴法的变化是其重要因素。历代名家的皴法概述有三十余种。
披麻(长披麻、短披麻)、斧劈(大斧...
-
http://artist.artron.net/20160622/n846628.html
2016-06-22 11:57:25
- 韩敬伟中国画之艺术精神与形式特征(下)
- 相关描述: 三、笔补造化
韩敬伟1996年调入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任教授,1997年他一方面完成《坐着的女裸》《苏醒》等墨彩人物创作,另一方面开始转向山水画创作与研究,并担任山水画的教学任务,这是他创作中的又一次大的转变。1997年他在《美术观察》《美苑》《美术大观》上发表论文《人格涵养的印...
-
http://artist.artron.net/20160618/n846577.html
2016-06-18 09:40:00
- 寻找自我——许华新中国画研究实验班教学探微(二)
- 相关描述: “第二届许华新中国画研究实验班”即日起开始招生,欢迎有志于中国画创作及研究者咨询报名。报名电话:15078362289
工作室简介:
一、宗旨:工作室教学以平实为本,渐次地引导学员全面、深入地研究传统;敏锐、深刻地洞察时代精神;热情、真切地拥抱生活;赤诚、自由地展现个性;扎...
-
http://artist.artron.net/20160616/n845179.html
2016-06-16 14:45:26
- 吴湖帆融合南北宗力作《南山一望松》将亮相朵云轩2016春拍
- 相关描述: 2016年6月28日-6月29日,朵云轩春季艺术品拍卖会将在上海四季酒店举行。本季春拍将特别推出一件吴湖帆的《南山一望松》,此画是他融合南北宗绘画风格的代表作,在吴湖帆平生绘事中占有重要地位。
吴湖帆 《南山一望松》
设色纸本,104× 47cm
估价:RMB10...
-
http://news.artron.net/20160616/n845116.html
2016-06-16 10:1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