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6秒
所有结果226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变形与摹仿:传世“斗茶图”系列作品再谈
相关描述:描绘市井生活的风俗画生动地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既体现出画家对自己所处时代的观察,又为历史记录留下了丰富的图像依据。但在图像流传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误读的情况,使得文献、图像和实物之间的比对出现了较大的偏差,这或是因为后世与前代的断隔,亦或是被当作参照的图像本身就存有疑问。本文从...
大宋王朝的另一面, 男人爱戴花!
相关描述: ▲宋《人物图册》   一个大男人每天顶着艳丽的鲜花到处溜达,听上去是不是有点……但是在大宋王朝,男人戴花是日常哟!   宋代,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是“极简风”的鼻祖。不论是瓷器还是诗词,宋人总是在生活的小资之中,透露出他们高超的文化造诣。   其实,别看宋代人喜欢“极简”,他们也...
南宋宫廷画师这么上班,开眼了
相关描述: 李嵩款《西湖图》 上海博物馆   1127年汴宋皇城倒塌之后,宫廷画师走出宫墙。但走过南宋,当1279年临安宫墙再度塌陷,蒙元以后的悼念者,如何在废墟锋镝的荒烟蔓草下,诉说西湖云烟旧梦?   12—13世纪的南宋临安都城充斥着半官方、半民间的轮值、当班、和雇制度。三种制度的灵活施展...
台北故宫任职40多年,李霖灿解读东西方艺术
相关描述:  试把罗丹的沉思者像,和中国的北魏思维像摆在一起来看,您便会发现二者在思想的方式上迥然不同,一个是满头大汗地在想,一个是悠闲自在地在想。   前者的精神状态是紧张的,所以全身的筋肉都在用力气,尤其是腿的部分筋络奋张,形势危急,从一个中国人或东方人的眼中看去,我们每每不禁要问一声,思想亦...
【雅昌专稿】1.242亿元!宋《汉宫秋图》创本季古代书画最高价纪录
相关描述:   (雅昌艺术网讯)早在北京保利宣布即将拍卖这张宋人绘制《汉宫秋图》之后,就引起了古代书画界的轰动,作为南宋宫廷画家的上乘之作,《汉宫秋图》是迄今为止已知的唯一一幅留有汉武帝御容的古画,收录《石渠宝笈续编》,贮御书房。 拍卖现场     果然,这张乾隆皇帝颇为喜爱的《汉宫秋图》不...
【雅昌快讯】保利春拍:石涛《蕉竹图》1150万元成交
相关描述:  (雅昌艺术网讯)2018年06月17日晚,北京保利2018年春拍“震古烁今——从宋到近现代的中国书画”在北京四季酒店举槌,本场共15件精品上拍。其中,张大千、王世杰旧藏石涛《蕉竹图》以1000万元落槌,加佣金最终以1150万元成交。(拍前估价:RMB 12,000,000-15,000...
原来,南宋宫廷画师是这么上班……
相关描述: 李嵩款《西湖图》卷局部 上海博物馆   1127年汴宋皇城倒塌之后,宫廷画师走出宫墙。但走过南宋,当1279年临安宫墙再度塌陷,蒙元以后的悼念者,如何在废墟锋镝的荒烟蔓草下,诉说西湖云烟旧梦?   12—13世纪的南宋临安都城充斥着半官方、半民间的轮值、当班、和雇制度。三种制度的灵...
【雅昌专稿】一幅好的古画会“讲故事”,正如《汉宫秋图》
相关描述:  母凭子贵,在钩弋夫人这里看起来就是个“笑话”。 钩弋夫人   这位被赋予太多神奇色彩的历史奇女子,诸如手握玉钩、尧母门、掘棺无尸等等,到今天都没有办法确认。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作为汉武帝的宠妃,正值芳华之年的她为已过六十岁的刘彻生下了幼子刘弗陵,就是后来的汉昭帝,本应是所谓的“母...
看宋徽宗帝国之下的收藏之风
相关描述:  现今,收藏不再只是少数有钱人的游戏,许多普通大众近年来也开始玩起了收藏,但收藏是为了什么呢?   对于宋朝士大夫而言:收藏为的是雅兴。   01   宋人热衷博古图   宋人说收藏,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博古”。考“博古”之意,既有鉴赏古器、古玩的意思,也包含了“博古通今”的意义...
【保利春拍重磅推荐】汉宫秋意 萧景澄华—《汉宫秋图》故事
相关描述: 宋 人 汉宫秋图   南宋偏安一隅,当朝并不思北伐收复中原,而只是一味歌舞升平,同时又想尽办法粉饰太平。与《汉宫秋图》创作时间大致相同的传世南宋绘画,不管是院画还是士夫画,其主流都着眼在此。这些反映宫廷皇族好尚的作品数量最多,都以形式新奇优美而表现闲情逸致取胜,如被傅熹年先生推定为“...
四十岁的寓言——南方小记
相关描述:  南方以油画立名,且成名较早,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绘画语言风格。其标志性的天真无邪的红鼻头小男孩形象,具有独特的感染力和鲜明生动的符号特征。   记得与著名收藏家黄建华先生在日本酒屋喝酒,我与南方同去。介绍之后落座,黄建华先生突然问:“你是否就是那个画红鼻头小男孩的南方?”南方说是。黄建华...
古代文物上的劳动者形象
相关描述: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又一个“五一”节来临之际,我们不妨回顾历史,从文物中寻找古代劳动者的身影,品味他们的平凡与不凡,领略他们的智慧与创造。   唐《捣练图》上的劳动妇女     人常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古代也是如此。在唐代,妇女的社会地位很高,据史料记载,唐代劳动妇女...
【雅昌专稿】一场中外织绣交流展登陆寒山美术馆:当代与传统对话中产生“丝维越界”
相关描述:   2018年4月18日,丝维越界——当代中外织绣艺术交流展,在苏州高新区文体中心寒山美术馆举办,作为第11届中国刺绣文化艺术节的主题展览之一,邀请来自中国、英国、法国、荷兰、保加利亚等国近50位艺术家参展,在全球当代文化的视域下,对中国传统刺绣的图像进行解构,同时从材料学、观念、技法...
当非遗成为当代艺术的缪斯,便与今天有了更深的精神勾连
相关描述:  如今,非遗除了与文创相结合,走出一条非遗保护的新路,非遗与当代艺术的携手,同样予人欣喜。这主要是指艺术家以虔诚的态度尝试将无形的非遗拉入人们的精神世界,将古老的中华民族精神植入艺术作品之中,观者在与作品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这样的展览不是单一刻板的陈列,而是传统与当代精神...
走进威尼斯双年展的中国苏绣大师姚惠芬
相关描述:   图1 第57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海报(来源:网络)   苏绣亮相威尼斯   2017年5月11日(当地时间),第57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的军械库和处女花园拉开帷幕。本届威尼斯双年展总主题是“艺术永生”(Viva Arte Viva),中国馆的主...
黄欢不欢 乐则行之
相关描述:  艺术家黄欢给我最初也是最深的印象,是她在《往生》、《嘎巴拉》、《密语》、《空相》、《彼岸》、《大自在》等系列作品中的骷髅形象。涉及骷髅的艺术创作,在古代和当代都是一个异数。   从来都是如花美眷、良辰美景被人欢喜追慕,谁愿意承认似水流年呢?所以“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连白...
香几
相关描述:   古人因生活较简单,所以都直接桌椅板凳地叫,而从无“家具”之名,当然更没有“家具产业”。但古代几的种类却很多。说得上名称的,就有隐几、凭几、琴几、台几、天然几、炕几、花几、茶几以及香几。   古代家具品类繁多,唯独香几,大概与香关系密切的缘故,所以充满了静雅、天真与灵性之美。 ...
从古画看宋人日常生活中的四雅
相关描述:  宋代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高峰期,被欧美学者称为“东方的文艺复兴”。在社会人文艺术的影响下,宋代士大夫普遍追求雅致隐逸的生活。   宋人吴自牧在其笔记《梦粱录》记载:“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点出了宋代文人雅致生活的“四事”或“四艺”。此四艺者,透过嗅觉、味觉、触觉与视觉...
画说“钱江潮”
相关描述: 李嵩 宋代 月夜看潮图 孔仲起 回头潮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北宋诗人苏东坡这样赞叹钱塘江大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前后,钱塘江涌潮最大,潮头可达数米,有“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可摧”之势,不同的地段,可赏到“一线潮”“汇合潮”“回头潮”等不同的潮景。壮美的钱江潮不仅...
钱潮再起 奔向“拥江发展”新时代
相关描述: 南宋 夏圭《钱塘秋潮图》   时值仲秋,又到了每年的观潮时节。举世闻名的钱江涌潮,潮头可达数米,自古以来就吸引了各地游人。唐宋时候,人们就以观潮为盛事,李白有诗曰:“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刘禹锡也说,“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苏东...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