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4秒
所有结果1051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牡丹花主题藏品百转千回惹人怜
相关描述:  牡丹作为国民之花,在百转千回间为我们留下上千年的传奇故事和眼前的繁花似锦。每年4月,数以万计的游人涌入洛阳,再现了当年“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的场景。漫漫历史长河中,牡丹作为富贵的象征,亦让收藏界人士为之痴,为之狂,今天我们就来探寻牡丹在收藏界中的身影。   1 牡丹邮票 ...
守望千年:唐宋元书画珍品特展
相关描述: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 剩山图卷 纸本 水墨 纵31.8厘米 横41.8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 马麟 荷香清夏图卷局部 南宋(1127-1279) 绢本 设色 纵41.7厘米、横323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守望千年:唐宋元书画珍品特展”将于4月18日至5月18日在浙江省博物馆武...
最爱江南山
相关描述:  在我的作品中有一个系列名为《天光云景》,始于2009年,是以表现“云”为母题的水墨作品,至今仍在断断续续地创作。此系列画源于我对历代山水画中 “云水”法的关注和训练,以及对自然烟云气象的感受,还有一个重要的创作源点是我对“米家云山”产生的浓厚兴趣,并试图用自己的图绘方式反复的解读和演绎...
解读“米家云山”的东方“印象”
相关描述: 米友仁作品《云山得意图》   在我的作品中有一个系列名为《天光云景》,始于2009年,是以表现“云”为母题的水墨作品,至今仍在断断续续地创作。此系列画源于我对历代山水画中“云水”法的关注和训练,以及对自然烟云气象的感受,还有一个重要的创作源点是我对“米家云山”产生的浓厚兴趣,并试图用...
【精编】崔晓东:山水画的构图
相关描述:     教师简介:崔晓东,1953年12月出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祖籍江苏扬州。197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崔晓东擅长山水画,多年一直从事美术创作和教学。曾任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讲师,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山水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炎黄艺术馆馆长。出...
崔晓东:郭熙构图讲究宾主
相关描述:   郭熙《早春图》   构图要讲究宾主,大山为众山之主,所以分布以次冈阜林壑,比如说李唐那种大山,下边冈阜林壑为远近大小之宗主也。他认为大山堂是皇帝,下面是大臣,其象若大君赫然当阳,而百辟奔走朝会,无偃蹇背却之势。各种官奔走朝会,他把山水赋予一种秩序,说这个山一定要有主有次,有宾有主...
崔晓东:北宋时期南方山水的构图
相关描述:     董源《潇湘图》   宋代就开始出现这一类比较主观的山了,这类山就是董源和巨然的作品,这一类山比较主观,跟范宽、李唐他们的山不太一样了。董源原来在江南的时候还是比较写实,他的《潇湘图》还是表现了真实的山;巨然生活在南方,没见过北方大山,但是到北宋都要画这种大山,他就加进了很多主...
崔晓东:北宋时期中国山水画之北方山水的构图
相关描述:     范宽《溪山行旅图》   范宽的作品是非常典型的宋人作品,画得很有气势,他画得把一座大山放在你面前,非常得有气势,代表了那个时代山水画的一种精神,是中国山水画的一座高峰。他的构图特点是强调山头很方,方就有力量,方圆结合得比较好,然后强调这个山比较大,底下另外有几个山支持它。 ...
崔晓东:早期山水画水体大 山体小
相关描述:     展子虔《游春图》   这是最早的山水画,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这个时代的山水画是山水画的初期,早期的山水画都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水特别多,画面的东西都有一种三角形构图,几个大的物体都是三角形的,而它的水特别大,唐代之前山水画中水的内容比较多,而且水是画出来的,现在则很多不怎...
苍莽沉厚 墨里烟霞
相关描述:  最早看陈建生的画,是在三年前。我们一同在北京昌平的山中写生,其扎实的笔墨功底和画面上深厚的层次,给我留下颇深的印象。   去年五月,我在建生举办的苏州个人画展上,才得以比较全面地领略他绘画的面貌。观其数十幅画作,始知他的功力令人叹服,其气派使人钦羡,其画作之中苍莽沉厚的境界,于笔墨之...
刘骁纯:论现当代水墨
相关描述:  水墨艺术能否进入现当代,如何进入现当代,以及它在中国现当代艺术中处于怎样的地位,又具有怎样的意义,这一切,西方艺术界如何看并不重要,因为它是中国现当代艺术发展中的特殊问题。或许在不少西方批评家看来岳敏君比朱新建更更值得关注,但我看未必;或许在不少西方批评家看来张晓刚比刘庆和更更值得关注...
我画田园山水
相关描述:  当今社会科技高速发展,交通、信息的发达让人始料不及,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在三十余年的突飞猛进中基本完成了由农业文明转换成工业文明,钢筋水泥的林立代替了田园牧歌的消退,许多的田园牧歌式画卷更被高速公路、农业大棚所替代。“青草池塘处处蛙”“八方四面野香来”的江南田园,这是一个极赋诗意而又充满抒...
我画田园山水---兼谈《芦花远映》创作
相关描述:  在人们印象中江南就是桃红柳绿、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枕河人家。其实江南的田园山水、湖光山色、滟滪碧波、莺歌燕舞、渔舟唱晚,“青草池塘处处蛙”“八方四面野香来”的田园牧歌式画卷不用描绘,就已经鲜活地展示在人们的眼前。江南田园,这是一个极赋诗意而又充满抒情意味的画题。这又是我自小心仪而千百次...
什么人在收藏葡萄酒
相关描述:  虽然投资环境仍未具备,但国内依然有投资者对这方面感兴趣,而伦敦、纽约、中国香港的交易所、拍卖会则是他们入手的好机会。   一般而言,收藏级别的葡萄酒都是以配额制形式出售,“具有收藏级别酒庄配额的酒商,拥有这个资格通常都延续了几十年,中国酒商没有拿到这种配额。而在全球知名的葡萄酒交易所...
故宫讲坛第二十七讲“故宫书画漫谈(二):山水与花鸟”
相关描述: 故宫博物院书画部副研究馆员金运昌 故宫讲坛第二十七讲   2013年11月24日,故宫讲坛第二十七讲在故宫学院教学楼408阶梯教室如期举行。故宫博物院书画部副研究馆员金运昌为广大故宫文化爱好者带来了题为“故宫书画漫谈(二):山水与花鸟”的专题讲座。   此次讲座是继8月24日...
故宫讲坛第二十四讲“故宫书画漫谈--人物画与山水画”
相关描述: 故宫博物院古书画部副研究馆员金运昌 故宫讲坛第二十四讲   2013年8月24日上午,故宫讲坛第二十四讲在东城区图书馆如期举办。故宫博物院古书画部副研究馆员金运昌老师为广大故宫文化爱好者带来了题为“故宫书画漫谈——人物画与山水画”的专题讲座。   金运昌老师在故宫博物院古书画...
朱万章:张穆绘画的传统与革新
相关描述: 图1、张穆《柳坡憩马图》,纸本设色,114x44厘米,香港艺术馆藏   清代初期的中国画坛,是以山水画为主流的。以“四王吴恽”(王时敏、王原祁、王鉴、王翚、吴历、恽寿平)为代表的传统派画家和以“四僧”(石涛、八大、髡残、渐江)为代表的野逸派画家成为当时画坛的两大主流。相比较而言,一些...
浅析仇英《桃源渔隐图》
相关描述:     明代的文人画,上承元人传统,自成化、弘治而后,随着院体和浙派的极盛而衰,以古称吴门的苏州为中心,形成了波澜日壮的吴门派,成员多为诗、书、画三绝的文人名士。在尚意趣、精笔墨、饶“士气”的元人绘画传统的昭示下,吴门派致力于宁静典雅、蕴藉风流的艺术风格。“吴门四家”强调写意抒情,注重...
众说纷纭《功甫帖》辨析
相关描述:  近日,有关《功甫帖》真伪的学术讨论似乎愈演愈烈,多位业内人士和爱好者从各自角度对《功甫帖》的鉴定发表自己的看法,如今对部分观点进行一些归纳汇总,以飨读者。   吴斌:如何看待苏轼真迹《功甫帖》上骑缝印的形态?   何谓骑缝印?纸纸、纸绢或绢绢连接处钤盖的印章。骑缝印固然有形态完美的...
世之稀品南宋官窑挂件 古朴典雅如脂似玉
相关描述:     南宋官窑挂件 尺寸:4cm (图片由商家提供)     宋瓷发展至南宋,技艺达到顶峰,集大成者即为南宋官窑,为中国瓷器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宫廷御窑。南宋官窑到底有多美?宋人叶寘在《坦斋笔衡》中留下16字如梦如幻的评价:“澄泥为范,极其精致,油色莹彻,为世所珍。”令人...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