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8秒
所有结果647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邱志杰:回家的路经过浦东机场
相关描述: 浦东机场     2012年10月1日,第九届上海双年展“重新发电”在暂新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隆重开幕。这个数倍于此前的历届上海双年展的文化事件,以精神能量的再生为核心,再一次鲜明地提出寻求当代艺术对于中国社会现实的建构能力,以及搭建当代艺术与大众之间的桥梁的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 ...
高品质雕塑距离民众有多远?
相关描述: 结 施慧   “在全球化的时代关注地域文化的传承与现代性的转换,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艺术主流。只有充分重视每个国家、地区的人文特色,才有可能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获得民族文化的精神自尊与城市形象的自信展现。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殷双喜在芜湖第二届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开...
爆破西湖^_^Exploding the West Lake
相关描述:  在台湾长大,有机会能去西湖,大概是在台湾“解严”之后,已经靠近一九八八年了。   在这之前,几十年间,从青少年开始,读了很多关于西湖的诗,看了很多关于西湖的画,知道了很多关于西湖的故事,却一直不能亲身去西湖,不知不觉,已过了中年。   头脑里装了太多西湖历史典故,我与西湖已经不可能...
李叔同诞辰132周年 展唯一日记体书法作品(图)
相关描述: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新华网图片 施健学 摄  这是弘一法师李叔同在浙江杭州任教期间创作的歌曲《送别》,被传唱至今。2012年是李叔同诞辰132周年,逝世70周年之际,浙江美
李叔同唯一日记体书法作品杭州露脸
相关描述: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这是弘一法师李叔同在浙江杭州任教期间创作的歌曲《送别》,被传唱至今。2012年是李叔同诞辰132周年,逝世70周年之际,浙江美术馆联合温州博物馆、
李叔同孙女谈祖父:做事认真让后代受用终身
相关描述:  中新网杭州10月10日电(记者 汪恩民)2012年是李叔同(弘一法师)诞辰132周年,逝世70周年。10月10日,在杭州西湖畔举办的“天心月圆——弘一法师手迹展”开幕式上,李叔同孙女、天津市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李莉娟在接受
海派书画家中的“四教授”
相关描述:  百年前的1912年11月,上海图画美术院在上海乍浦路上成立,后改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这在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标志着现代美术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的真正确立。该校成立后,涌现了第一代美术教授群体,他们是姜丹书、谢公展、诸闻韵、郑午昌、俞剑华、刘海粟、张善仔、张大千、徐悲鸿、...
“通变”——现代中国美术的核心问题
相关描述:  对现代美术这一概念,人们有不同的理解,除了来自西方的“现代主义”之外,还有历史时序的含义,即古代、近代、现代的含义。即使在思考“现代主义”艺术的时候,我也不自觉地把它和古代与现代的“现代”联系起来。   说“通变”是现代中国美术的核心问题,就是说过去一百年来,不同立场、不同位置和不同...
闲居——随笔
相关描述:一、 生活   名士冀元亨被人诬告住进大牢。却恬然自得,尤若居家。且待人接物谦谦如仪,如春风扑面,常令狱司感动得流泪。狱司疑惑地问他夫人:“你丈夫秉持的是什么学术?”夫人道:“我丈夫的学问不出闺纬。”   画者,小技。然至理存焉。其奥妙不在笔墨,不在形貌,全在醋酸盐咸、寻常人情中。石涛...
陈抱一:晨星一颗静悄悄
相关描述:   假若我们将人类的岁月比作是一条极长的巷子,每个朝代是一户人家,那么民国时代其实就是我们此朝此代最亲近的邻居,两家紧紧偎靠,仅一墙之隔。那边有什么鲜活的故事,传过来什么声响,散发过什么味道,我们自当全不陌生,顺风听闻即是,共享即是。   后来岁月,即使邻居家空无一人了,可文脉尽在,...
李敖为刘晓庆题诗表"敬意":她是明星中的明星
相关描述:  每当我听到某演员流出所谓新闻,美好的也好,丑陋的也罢,凭直觉就能断定这是要有新戏或是新剧即将上场了,陈旧的炒作手段而已。演员之间互捧也好,互贬也罢,也都是为了宣传推广的需要扭捏作态。当然,互捧看上去显得更客套一些。   真实李敖捧功渐长   8月27日在台北世贸举行的舞台剧《风华绝...
纳兰性德
相关描述:  纳兰性德,字容若,清初词坛巨擘。其父明珠,为康熙朝权重一时之宰相。性德16岁为进士,31岁因病去世,时人为之怅惋。   性德生性抑郁,绝少开怀。虽为豪门公子,皇帝近臣,却厌恶官场龌龊,无纨绔子弟之作派。分明爱憎,仁爱为怀。身处侯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故出污泥而不染。此正与《红楼梦...
纸墨丹青 朽者不朽——生平
相关描述:  清光绪二年(1876年),陈师曾出生于湖南,本名陈衡恪,字师曾,号朽者,祖籍江西义宁(今江西修水)。陈家是书香门第的大家庭,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是戊戌变法推行新政的鼎力支持者之一,身为晚清官僚却有着开放革新的胸怀;父亲陈三立,光绪年进士,是晚清著名文人,人称散原先生;二弟陈寅恪,...
【2012春拍】天衡拍卖之潘天寿《无边春色》
相关描述:     潘天寿 无边春色 设色纸本 镜片84×67 cm   潘天寿先生以其独特的人品、艺品为世人所仰慕。先生对中国传统绘画作出了卓越贡献和深刻影响,堪称近百年来中国画坛独树一帜的艺术大师。其总体艺术风格可概括为“四胜”,即画以奇胜、以险胜、以笔胜、以深刻的金石功夫胜,他运用深厚的传...
作人作画堪作风范 心诚艺成当称先生——吴作人扶贫济困二三事
相关描述:  吴作人先生是我国当代的艺术大师,扶贫济困,有古君子之风。所以他助人为乐的事很多,仅我经见的便有如下数起。   1962年冬,我的好友上海著名书画、篆刻家钱瘦铁来京讲学,住芝麻胡同许麟庐家,写信约我会晤。去时,正逢吴作人先生也去看他。钱在1958年被划为右派分子后,一家五口生活极端困难...
海派书画大师吴昌硕定居上海考
相关描述:  一代书画大师吴昌硕在人生垂暮之年定居上海,使当时中国最大的都市拥有了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艺术领军人物。吴昌硕是何年定居上海的?历来说法不一。比较多的说法是宣统三年(1911年)夏定居上海;也有人认为,从1912年到1913年,吴昌硕都在上海。然而,吴昌硕从1912年至1913年在上海与“定...
客行万里 峰高千寻
相关描述:  吴一峰自号“大走客”,在20世纪上半叶以艰苦卓绝的西南地区写生享誉画坛。但在很长的时间里,由于政治冤案等原因被忽视和淡忘了。直到近年,《吴一峰艺术年谱》、《吴一峰山水画集》、《吴一峰研究文集》、《一峰草堂师友书札》、《吴一峰绘岷江嘉陵江山水长卷》系列丛书的出版,以及“吴一峰画展”和相应...
老油画市场价值还未完全体现
相关描述:  虽然油画作为一种绘画技术早在明代就已传到中国,但是,油画艺术真正进入中国美术史其实只有一百多年的时间。当中国的当代油画屡屡创下天价、受到中外各路藏家热情追捧的时候,中国油画史前半个世纪所产生的“老油画”,在很长的时间里,却一直处在被忽略的状态。而一些有心人则把目光投向了这一领域。济南收...
两岸百人书画扇面特展在泉州举行
相关描述:  11日上午,“明清以来两岸百人书画扇面特展”在福建泉州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隆重举行。   海峡两岸文脉相承,历史上文人仕宦唱酬雅集,往来频仍,留下诸多书画艺术杰作。此次特展,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携手台北市古董文物协会,将收藏于岛内的明清以来海峡两岸名家名作带到大陆展出。   据悉,这些珍贵...
共同的审美特征和优秀的艺术品质
相关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步入了市场经济的轨道,艺术也走向市场是大势所趋,无可厚非,然而有一些人面对各种突如其来的机遇和市场的“诱惑”,迷失了艺术创作的主航向,丧失了对“美”的主旨的把握,包括一些本来已经很有名气或已很有成就的画家的作品越来越显得内容空洞、笔墨慵懒,沦为“行活”,这个问题很...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