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7秒
所有结果118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精进中的区域美术史研究
相关描述:  读朱万章《明清广东画史研究》   数年前,与朱万章先生刚认识的时候,他送给我一本《岭南金石书法论丛》。时间一晃又十年,今年他再送给我一本《明清广东画史研究》。这几年的朱万章仿佛进入了一个迅速前行的轨道,其顺畅及其速度都令人望尘莫及。我很想知道其中的奥妙,不禁多番探究。   这本书中...
云水之间——李伟铭画展
相关描述:   林丰俗、陈新华与李伟铭   由岭南画院主办,岭南美术馆承办,东莞市美术家协会和东莞市收藏家协会协办的“云水之间——李伟铭画展”于2010年7月29日至8月15日在岭南美术馆展出。展览于7月29日正式拉开帷幕,开幕当天,著名画家、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林丰俗以及著名画家、广州美术学院...
云水之间——李伟铭画展
相关描述:  展览时间:2010年6月25日——7月11日   展出地点:关山月美术馆1楼A、B厅   主办单位: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   李伟铭先生是著名的近现代美术史研究学者,也是长期支持我馆“关山月与二十世纪中国美术研究”项目的顾问专家之一。他对于岭南画派及民国时期现代派画家的系列研究,不...
逍遥云水间——李伟铭的水墨画与学余“闲”情
相关描述:  作为一个美术史学者,李伟铭先生在近现代美术史研究方面的成就业已取得了蜚声学界的赞誉;而作为一个画家,他却坦言自己始终没有把自己界定为“画家”的任何想法,且谦言这仅是一种“闲来涂抹”的乐事和与世用无关的“闲”事。尽管如此,他的画作还是得到很多美术界前辈与同仁的喜爱和推崇,并视之为“逸品”...
关山月馆展现代文人画
相关描述:  由关山月美术馆主办的“云水之间——李伟铭画展”将于今日下午在关山月美术馆开幕,此展共展出李伟铭先生中国画作品60余幅。展期将延续至2010年7月11日。   李伟铭先生是著名的近现代美术史研究学者,也是长期支持“关山月与二十世纪中国美术研究”项目的顾问专家。他对于岭南画派及民国时期现...
杨小彦 怪才的跨界书房
相关描述:  杨小彦的书房里有红酒、音乐。他身后是青年画家们赠他的画作。(黄集昊/图)   杨小彦   1957年6月出生,广州人,博士、教授,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新闻传播学系主任。曾任花城出版社编辑《画廊》杂志主编,岭南美术出版社编辑、编辑室主任、常务副社长,加拿大中文电台时事评论员等。曾...
赵丁红:山水画不靠想象靠体悟
相关描述:  在岭南画坛,少见女性画家执情于山水并有所成的。1月25日,赵丁红个人艺术展在广州鼎宏美术馆举行,展出了赵丁红近年来创作的66幅作品,这是赵丁红从艺以来举行的首个大规模展出活动。其中,赵丁红描摹太行山、粤西等地的山水画作,疏密有致,兼容南北山水画所长,备受瞩目。   地貌描摹有别于传统...
第11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
相关描述:  12月25日上午10时,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暨首届中国美术奖•创作奖、获奖提名作品展览于中国美术馆隆重举行。   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向祖国汇报的重大文化活动项目的第11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自2009年8月28日首展雕塑展在长春举行以来,先后在全国10个展区盛大开幕并掀起高潮...
评论家评杨之光的艺术(摘录精选)
相关描述:  ……早在50年代,杨之光的名字已为画界所熟悉。1954年,他创作的《一辈子第一回》参加首届全国美展,被中国美术馆收藏。那时他才24岁。1958年,他又创作《雪夜送饭》,荣获维也纳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金质奖章及荣誉奖状,此作也为中国美术馆收藏。之后,他的作品《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195...
评论家评杨之光的艺术(摘录)
相关描述:  ■……早在50年代,杨之光的名字已为画界所熟悉。1954年,他创作的《一辈子第一回》参加首届全国美展,被中国美术馆收藏。那时他才24岁。1958年,他又创作《雪夜送饭》,荣获维也纳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金质奖章及荣誉奖状,此作也为中国美术馆收藏。之后,他的作品《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19...
杨之光捐赠作品始末
相关描述:  杨之光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意识到自己注定要进入历史,进入博物馆。这种英雄主义的使命感,贯穿着他的整个生命,却长期被有些人斥之为“名利思想严重”,甚至被讥嘲为不自量力的“狂妄”。但历史的盛筵,恰恰不是为平庸者铺张的。他始终以一种明晰的追求、以一种温和谦逊的姿态、以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去逼近...
考察实验水墨——与实验水墨发展紧密关联的人物:张羽
相关描述:  我带着王南溟老师的任务去考察实验水墨的发展线索,在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走访了部分艺术家之后发现,从中国画探索到现代水墨、再到实验水墨,二十余年来留下的文本和实实在在的工作,始终与这样一个人有关——张羽艺术家,他曾经是一位编辑、一个勇于奉献的组织者、一个头脑清醒的策划人,曾经有人说他是...
新中国美术与广东现象
相关描述:  庆祝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成立50周年系列活动之新中国美术与广东现象——2006广东理论家论坛   作为“广东美术5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的“2006广东美术论坛”将于2006年12月21日9点在广东美术馆多功能厅举办,论坛的主题为“新中国美术与广东现象”,目的是总体呈现广东美术史研究...
新中国美术与广东现象
相关描述:  2006广东理论家论坛   作为“广东美术5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的“2006广东美术论坛”将于2006年12月21日9点在广东美术馆多功能厅举办,论坛的主题为“新中国美术与广东现象”,目的是总体呈现广东美术史研究的成果和理论创作水平。论坛将围绕“新中国美术进程中广东美术的成就和意...
水墨,是一种精神
相关描述:  “有价值的并不在于一件作品,而在于整个人生的精神轨迹。不在于人生做了什么事情,而在于他能模糊地看到别人要在比较遥远的未来才能实现的事情。”⑴米罗的这句话一直对我深有启示。用它比喻实验水墨的发展也颇为合适。   实验水墨,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水墨艺术现代转型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
可能
相关描述:  序   在言语实践中,对未来怀有宏大抱负的人大约都乐于选择将来时态。   在这里,“可能”是激励探索的活力,也是一段已经凝固的历史的再现。   “运动”,永远没有穷期,“实验水墨”也不例外——“可能”,它会选择另一种说法。这,也许就是活着的悖论。   李伟铭   04.10....
求新,更要求好
相关描述:  最早见方土的画,是在90年代初,那时他画阔笔写意花鸟,重视在笔墨、意趣上与传统的衔接。后来他逐渐转向抽象、半抽象水墨,追求新和“现代性”。李伟铭、王璜生、杨小彦、顾承峰、鲁虹等,对他的这一转变作了追踪与论评。璜生说,方土的画从“立足点”而言可归入“后传统型”,但又“多少超越了‘后传统’...
心事浩茫连广宇——关于方土
相关描述:  与方土不熟。   这不仅是因为他身处岭南,我蛰居京华,也因为我们很少有机会静下心来就中国水墨画的事情深谈。但在有限的几次广州之行中,读方土的画,看他的画室, 喝他泡的功夫茶,听他聊正在谋划中的有关水墨的活动,感受到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水墨艺术有着非同寻常的热爱与执著。   于是成为朋...
首页< 上一页2 3 4 5 6 下一页 >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