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所有结果182条信息
- 被涂鸦搅动的弄堂
- 相关描述:
华池路,离上海地铁7号线岚皋路站不远,内环近中环的好地。华池路211弄的铁路新村,是上海的老式棚户区,老上海人和来上海打拼的外地人杂居于此。用红漆手工刷出的 “加工棉花胎”招牌悬在弄堂进口,日用杂货铺、裁缝铺三三两两,晾晒的衣服在空中摇曳。近40度的高温下,这里的空气闷热,租客...
-
https://news.artron.net/20100818/n118806.html
2010-08-18 07:54:54
- 风景旧曾谙 似是故人来
- 相关描述: 采访手记
又见陈逸鸣先生,不禁感叹他消瘦了许多。在经历了许多令人措手不及的变故之后,如今陈逸鸣的名字,出现在财经报道里的频率远高于出现在艺术版面里的。提及此,陈逸鸣的眉宇间不禁流露出疲惫的神情。“这实在非我所愿。我始终是一个职业的画家,一个业余的管理者而已。我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如此...
-
http://artist.artron.net/20100701/n111652.html
2010-07-01 10:22:29
- 五月天阿信:“我是艺术界的实习生”(图)
- 相关描述:
以五月天主唱身份活跃乐坛的阿信,与公仔雕塑艺术家不二良、潮流艺术家KEA,共同带来以青春隽永为主题创作的艺术展“纯真年代”,正在上海当代艺术馆内展出。
阿信,是歌手,是创作人,是五月天乐团的灵魂。殊不知,音乐人阿信原本出身空间设计,五月天的大型演唱会上,炫目的多媒体视听装...
-
http://huadong.artron.net/20100626/n110934.html
2010-06-26 11:02:54
- 五月天阿信:“我是艺术界的实习生”
- 相关描述:
以五月天主唱身份活跃乐坛的阿信,与公仔雕塑艺术家不二良、潮流艺术家KEA,共同带来以青春隽永为主题创作的艺术展“纯真年代”,正在上海当代艺术馆内展出。
阿信,是歌手,是创作人,是五月天乐团的灵魂。殊不知,音乐人阿信原本出身空间设计,五月天的大型演唱会上,炫目的多媒体视听...
-
https://news.artron.net/20100624/n110695.html
2010-06-24 15:02:30
- 飞来的鸿影
- 相关描述: 人类对麻的利用最早可追溯到古埃及。中国人对麻纤维的使用历史比丝绸更悠久,在中国的文物遗址中经常有麻的痕迹。苎麻布和大麻布一直是中国古人的大宗衣服料,至隋臻于极盛。今天,在“崇尚自然,返朴归真”的潮流中,麻又一次成为个人身份与品位的象征。
陈庆庆, 一个与麻息息相关的艺术家。
...
-
http://artist.artron.net/20100604/n108333.html
2010-06-04 14:19:02
- 苏州古玩市场转型升级 变身“博物馆”
- 相关描述: 继去年苏州文庙古玩市场完成南迁、以“高档”路线吸引300余家古玩商入驻之后,位于拙政园旁、与文庙古玩市场南北呼应的园外苑古玩城也自发地进行着精品化“革命”。苏州古玩市场转型升级热已悄然启幕——
在某种程度上,目前在苏州,地摊和杂货店式的古玩市场已经完成了普及古玩知识、培育古玩爱好...
-
http://huadong.artron.net/20100519/n106173.html
2010-05-19 10:43:37
- 胡根天:开广东美育先河
- 相关描述:
胡根天文集书影
1981年胡根天(左)与冯钢百合影
1927年胡根天(左四)与广州市立美术学校教职员合影
胡根天作品《幽林古木》
胡根天是广东现代美术教育的启蒙者和开创者,他于1915—1920年在东京美术学校接受了系统的西洋美术...
-
https://news.artron.net/20100512/n105336.html
2010-05-12 16:35:19
- 巍山古镇
- 相关描述:1999年10月20日
从喧闹的丽江古城出发,大半天就来到了位于大理南部60多公里处的巍山古城。扑面而来的是难得的祥和、宁静与温馨,仿佛南昭故都时光从未远去。
巍山是南昭国的发祥地,公元649年,南昭始祖细奴逻就在巍山建立了大蒙国,开创了南昭的基业,600多年前朱元璋时代建城...
-
http://artist.artron.net/20100406/n101823.html
2010-04-06 15:27:04
- 收藏最高境界“视有物为无物”
- 相关描述:
上世纪70年代的茅台
收藏界没有之最不要争第一,视有物为无物不讲价值多少钱,1瓶酒与100瓶是等值的。
记者近日获悉,广东酒类协会下属的收藏家专业委员会协会即将成立,酒文化博物馆也正在筹备中,城中不少藏友的“宝贝”或会借此机会“亮相”。记者近日采访了一位白酒收藏家——黎...
-
https://news.artron.net/20100126/n97724.html
2010-01-26 15:18:34
- 李宜霖:回到欣赏艺术的原点
- 相关描述:
亚洲艺术中心总监 李宜霖
雅昌艺术网:感谢李宜霖老师接受雅昌艺术网的专访,我想问问,在您心中经典和非经典是怎样定义的?
李宜霖:在我的理解,所谓经典是经过了长时间的沉淀留下来的。第一,它有普世的价值,同样有一些独特的地方,也就是因为这些独特的地方,让它除了让一般的人接受以外...
-
https://news.artron.net/20091112/n91631.html
2009-11-12 17:09:21
- 世界制壶之都——中国宜兴
- 相关描述: 宜兴在中国素有陶都之称,而在国际陶艺界则是以茶壶制作之都闻名。
由于中美陶瓷文化交流的需要,我们经常邀请中国陶瓷艺术家赴美参观交流,演讲表演,甚至教美国同行用宜兴的工具,紫砂泥制作茶壶。我也有机会经常陪同海外艺术家到中国参观,交流,旅游。
汽车驶进丁属镇,无论在大街小巷,只...
-
http://artist.artron.net/20090824/n84986.html
2009-08-24 08:57:15
- 林明弘个展《一日之别》灵感来自于王家卫
- 相关描述:
林明弘个展《一日之别》日前在沪申画廊开幕。展览的名字来自于墨西哥作曲家Maria Mendez在1934年谱写的流行歌曲《What a Difference a Day Made》,导演王家卫也曾在电影《重庆森林》中用过这首歌。林明弘的艺术生涯轨迹带着王家卫电影中的迁移主题。正是由...
-
http://gallery.artron.net/20080918/n57671.html
2008-09-18 09:19:55
- 上海外围展场呈现别样精彩
- 相关描述:
除了在“上海当代”博览会的主展场盛装出席外,上海各大画廊围绕这场艺术盛宴,在外围还准备了诸多精彩的展览。
红桥画廊
纽约MOMA将出席刘炜新作展
在中国当代艺术家中,刘炜是一个生动而难以言说的个例。他的作品充满了破坏感,同时又暗含了重建的预示,西方和东方的元素以一...
-
http://gallery.artron.net/20080909/n57156.html
2008-09-09 16:39:27
- 2008上海艺术博览会中的“VIP室与维也纳·小红帽”
- 相关描述:
相关图片
2008(第十二届)上海艺术博览会将于9月10日至14日在上海世贸商城举行。
本届上海艺术博览会将继续为特邀的各界贵宾设立VIP休息室,并在位于4楼大厅的VIP休息室中向贵宾提供国际经典品牌咖啡——“维也纳·小红帽”。
“维也纳·小红帽”的传奇故事要从186...
-
https://news.artron.net/20080811/n55687.html
2008-08-11 08:52:38
- 卢昊:用中国的形式玩当代艺术
- 相关描述: 卢昊称他可以削弱政治特征,但是绝对不会削弱中国特征
即将跨入不惑之年的艺术家卢昊,是中国当代前卫艺术中最早获得国际声誉的艺术家之一。1998,他揉杂建筑、生活方式和政治等命题创作而成的《花鸟虫鱼系列》,使他一举成名,也使他迅速成为国际知名大展的常客。翻阅一下他的展览履历,发现...
-
https://news.artron.net/20080520/n45181.html
2008-05-20 17:15:18
- 300英镑“仿制品”卖出7.6万英镑
- 相关描述: 300英镑“仿制品”卖出7.6万英镑
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奇切斯特市附近城镇一名出售廉价品的杂货店老人,由于年事已高前往疗养院休养,而他所经营的杂货店商品,则被拍卖公司接管。日前,清理公司在进行打扫时,竟发现一对中国“抱月瓶”,当时被当成赝品的它们估价仅为300英镑。然而,让...
-
https://news.artron.net/20070801/n31993.html
2007-08-01 10:01:28
- 翻开小人书 翻开那个年代的记忆
- 相关描述: 相信许多20世纪8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大概都拥有这样一种童年记忆——在少年活动站、小书店,一两分钱租一本,小朋友们头碰头挨在一起围看小人书。
如今,流动小人书书摊已经找不到了,巴掌大的连环画已成了几代人的童年回忆。
眼下正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办的“国家图书馆藏中国...
-
https://news.artron.net/20060918/n503.html
2006-09-18 10:06:09
- 白石老人自传(二)——雕花养家
- 相关描述: 光绪八年(壬午·一八八二),我二十岁。仍是肩上掮了个木箱,箱里装着雕花匠应用的全套工具,跟着师傅,出去做活。在一个主顾家中,无意间见到一部乾隆年间翻刻的《芥子园画谱》,五彩套印,初二三集,可惜中间短了一本。虽是残缺不全,但从第一笔画起,直到画成全幅,逐步指说,非常切合实用。我仔细看了一...
-
https://news.artron.net/20060404/n3170.html
2006-04-04 11:42:02
- 香港艺术双年展本土气息浓郁
- 相关描述: 旧区重建与城市发展,成为本港艺术家关注的焦点。在本届「香港艺术双年展二○○五」得奖与入选作品中,不少作品都流露着本土文化的气息,尤其是对香港旧有景物的缅怀与珍惜。
香港艺术馆馆长朱锦鸾表示,香港艺术双年展自一九七五年以来,每两年举办一次,反映着香港艺术发展的面貌,是香港艺术...
-
https://news.artron.net/20051221/n4749.html
2005-12-21 14:11:30
- 画廊的文化身份与生存空间——确立画廊的艺术史观和文化身份
- 相关描述: 在短期内画廊业的文化身份无法在中国得到认同,更时常遭到莫明的非议,这是一个习惯现象,需要画廊付出非凡的努力才能改变。
重新定位也是一种发现,我甚至觉得,挖掘中国早期油画的工作也许比只关注这十几年的画家更有现实意义。一方面中国早期油画由于历史的原因已处于被损坏、淹没的状态中,...
-
https://news.artron.net/20050705/n15575.html
2005-07-05 17: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