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6秒
所有结果1066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关于当代中国画发展现状与创新的思考
相关描述:  中国画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从古至今,中国画始终以一贯的文化精神、人格追求及思想情感的抒发为创作目的,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   20世纪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画坛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国画在表现形式上更是五彩缤纷,呈现出多元化、综合性的态势。面对纷繁的审美...
民窑青花并非不值钱
相关描述:  1999年,南京《服务导报》、《收藏与拍卖》专版专表的《民窑青花不值钱》一文,提到:“进入拍卖行的青花瓷器是官窑器,而不是民窟器……官窑器即便有冲口、开裂、破残也值钱,值得收藏,而民窑器青花即使完整,也不值大钱……民窑青花瓷的升值远低于官窑青花瓷器……也无多大升值或保值余地。”   ...
读董小明的墨荷
相关描述:  墨荷是中国绘画的传统题材,而董小明将在张江当代美术馆展出的作品对这个古旧类目进行了最“现代”的阐释,竟让我们暂时忘记了它曾是从朱耷到张大千等往昔大师反复徘徊的领域。这说明艺术的创新并不一定要发明新的题材与媒介,而以现代敏感性为内核的表现语言也照样能传达深刻的历史意识。董小明以专一的题材...
删繁就简三秋树——也探吴悦石先生书法艺术
相关描述:  正如董寿平先生所云:“吴悦石在当代画苑是一个具有多方面知识才干的书画家、鉴定家、艺术理论家——以他渊博的知识,终于在各方面都得到一定的成就,尤其在他的绘画、书法创作上显示出鲜明的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并具有高度的文学修养。”几十年过去,吴悦石先生在当今画坛愈见风生水起,并以自己的努力与实...
大墨苍茫——袁武水墨人物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相关描述:《大墨苍茫——袁武水墨人物画作品展》 于2016年9月3日至9月12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北京画院执行院长袁武先生,是当代卓有成就的中国画家,其人物画作品浑厚质朴,刚健凝重,具有深沉的文化情怀和悲悯色彩。《老人与牛之一》此展汇集了袁武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近三十年的代表性人物画作品及部分写生...
中国画写意墨竹三题
相关描述:  其一墨竹画的源流析   中国人有寻根问祖之美德,对墨竹画亦然。据今资料显示,唐代墨竹已始流行,但都“道听途说”而已:一云吴道子作画“不施丹青已极形似”,为黄庭坚《道臻师画墨竹序》所及;二云王维(摩诘)为开元寺画过两丛竹,被苏轼在宋仁宗嘉佑六年冬于凤翔发现该画刻于石上所推论;三云萧悦是...
周俊论艺——有意味的形式 (2)
相关描述:  二,写意水墨画的形式语言 大家知道,作为意象绘画的祖师爷——传统中国绘画,早在宋元时代无论是实践还是理论就已经建立了一个成熟的水墨画形式语言系统,这个系统建立在对客观事物有着强烈的主观感受基础上,具备鲜明的有意味的形式主义特征。没有形式的特征,那来的宋元绘画典范?形式主义对中国人不是什...
丁文君:亦师亦友的见证——李苦禅的《菊石图》
相关描述: 李苦禅 菊石图 设色纸本,60×59.5cm   李苦禅,名英杰,号苦禅。自幼家贫,少年喜丹青。1919年进京向徐悲鸿学习炭画,后考入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的同时拜师齐白石学习国画,为齐门第一名弟子,在这一时期同学赠其“苦禅”二字为号。   他广泛地向朱耷、徐渭、石涛、扬州八怪...
从皇室后裔沦落成画僧,他被赞“300年间第一人”
相关描述:  石涛(1642年——1708年),清初画家,原姓朱,名若极,广西桂林人,祖籍安徽凤阳,别号很多,如苦瓜和尚、瞎尊者等,法号有元济、原济等。南明元宗朱亨嘉之子,与弘仁、髡残、朱耷合称“清初四僧”。   幼年遭变后出家为僧,曾驻锡于安徽宣城敬亭山广教寺,后半世云游,以卖画为业。早年山水师...
袁武艺术琐谈
相关描述:  我不希望学生直接学我的笔墨方法,屋子里建房子,能盖多大?我们离得太近,学得太像就是“近亲结婚”。我有学画的源头,不要模仿画家特有的表现效果,这些效果基本都是原创,你掌握的再熟练,也是别人的东西。影响你的艺术表现和发展。   艺术创作是一件痛苦的事,但这痛苦要来自于心灵和头脑,而不是躯...
“笔墨著斑斓 桃李遍轩辕”谈杨长喜中国画与教学
相关描述:  书画圈网闫春玉报道 中国画有一种力量,把传奇美景带到观者眼前的同时,亦可将万千哲思引入其心田。杨长喜先生,便是这样一位有着独特艺术气息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布局严谨,疏落有致,画风清奇,把宕逸、萧散、清远、雄浑之风统于笔端,真正体现出以天质胜,以灵腑胜的审美境界。这位犹如掌握了时空转移之法...
八大山人、吴昌硕、张大千等名家荷画中送来的一缕荷香
相关描述:  陈淳《秋江清兴图》轴 纸本设色157.8×43.5cm   陈淳(1483-1544)的这幅《秋江清兴图》紧扣秋江二字,撷取枯荷、芙蓉、芦苇等具有季节特征的折枝花草为主要题材,辅以翠鸟、家鸭,写出一派秋天的气象。荷叶用藤黄带墨点拓,表现枯的质感;芙蓉用花青点叶,淡墨写枝,花用淡墨双...
论:艺术高手民间
相关描述:  中国画自魏晋始文人登上画坛,顾恺之为祖师,士人多为官,画家亦多为官人,顾恺之就做过大司马桓温的参军,阎立本是初唐的工部尚书,李思训是武卫大将军;近代吴昌硕做过我故乡安东知县(今涟水县);公元十世纪的五代,西蜀和南唐都设有画院,这是历史上正式设立画院的开始,从此形成两个画家群体:官方画院...
墨竹画的源流析
相关描述: 满纸烟云水墨气 尹石   中国人有寻根问祖之美德,对墨竹画亦然。据今资料显示,唐代墨竹已始流行,但都“道听途说”而已:一云吴道子作画“不施丹青已极形似” ,为黄庭坚《道臻师画墨竹序》所及;二云王维(摩诘)为开元寺画过两丛竹,被苏轼在宋仁宗嘉祐六年冬于凤翔发现该画刻于石上所推论;三云萧...
清代古书画造假的方法有哪些?
相关描述:  古书画的作伪,至清代更加层出不穷。其主要手法有:完全做假,利用古书画做假、真伪掺杂等。《书画说铃》对此有较概括的阐述。早期出现了带有地区性特色的做假,如苏州片、河南造、长沙造、广东造、北京后门造等,后来仿造的代笔书画现象更多。这与古代名家书画作品日益珍贵,及其商品化的社会现状,有着密切...
一篇“八大山人”的旧文
相关描述:  近日看到中华书局新出版的《名家讲中国绘画名作》和《名家讲中国绘画(插图本)》两本书,书内均收录了笔者所写的文章数篇,其中就有《八大山人及其花鸟画作品》这篇文章。此文是我在1983年撰写的,刊载于当年《文史知识》杂志第6期上。   记得当时《文史知识》杂志虽创刊未久(1981年创刊),...
这9位书画大家 都在喝酒后留下旷世名作
相关描述:  酒是文学家、诗人的良师益友,亦是许多书画家不可或缺的灵感来源,酒文化与书画文化一脉相承。书画家和许多文人诗人一样,酒同样给了他们许多突发的灵感和激情,许多书画家饮酒挥毫,落笔生辉,都在酒酣之时留下了旷世名作。   魏晋名士饮酒图   “每欲挥毫,必须酣饮”吴道子   有着“吴...
刘骁纯:我看好现当代水墨艺术
相关描述:  水墨艺术能否进入现当代,如何进入现当代,以及它在中国现当代艺术中处于怎样的地位,又具有怎样的意义,这一切,西方艺术界如何看并不重要,因为它是中国现当代艺术发展中的特殊问题。或许在不少西方批评家看来岳敏君比朱新建更更值得关注,但我看未必;或许在不少西方批评家看来张晓刚比刘庆和更值得关注,...
牟建平:古代书画节节攀升,如何避免买假画?
相关描述:  宋黄庭坚《砥柱铭》4.3亿元,元王蒙《稚川移居图》4.02亿元,王羲之摹本《平安帖》3.08亿元,明吴彬《十八应真图卷》1.69亿元,清朱耷《竹石鸳鸯图》1.18亿元等,足见古代书画越来越受到藏家的热烈追捧。前不久刚结束的2016嘉德春拍上,一件一平尺大小的北宋曾巩《局事帖》拍出2.0...
多看真迹心中有底 古代书画收藏经验谈
相关描述:   近年,随着国内书画市场的发展,古代书画所蕴含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被买家逐步认同,其价值挖掘与发现也成为必然,行情不断升温,拍卖价格屡创新高。如宋黄庭坚《砥柱铭》4.3亿元,元王蒙《稚川移居图》4.02亿元,王羲之摹本《平安帖》3.08亿元,明吴彬《十八应真图卷》1.69亿元,清朱耷...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