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7秒
所有结果171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瓷器鉴赏要有“悟性”
相关描述:  瓷器玩家大抵会有同感,古瓷上某些现象,有时心里明白,嘴上却难以表达,故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说。这“意会”,实际上讲的是“悟性”。   悟性在陶瓷市场鉴识上无处不在处处在,所以,有人觉得识瓷难,有人觉得不难。比如面对一真一假两件器物,入门三个月的人只凭一、二个基本要点便判定了真假...
【雅昌快讯】保利秋拍:明成化过枝松鼠葡萄盘2070万元成交
相关描述:  (雅昌艺术网讯)2015年12月8日晚上8:30,北京保利十周年秋拍“大明·格古”专场在北京四季酒店举槌,共推出64件拍品。其中,明成化白釉磬口加康熙五彩过枝松鼠葡萄盘以950万元起拍,1800万元落槌,最终以2070万元成交(拍前估价:RMB12,000,000-18,000,000...
了解书画收藏意义才能理解艺术价值与魅力
相关描述:  故宫“石渠宝笈”特展第一期刚刚谢幕,在送别了《清明上河图》等重量级国宝后,昨天又迎来了第二期中另一批清廷内府典藏的书画珍宝。唐冯承素摹神龙本《兰亭帖》、东晋顾恺之《列女图卷》(宋摹)、赵孟頫\《六体千字问卷》等款款而来。近年来,中国历代艺术臻品的宝库渐渐打开,令人目眩神迷,如“石渠宝笈...
宣德炉的前世今生
相关描述:   当青铜器的光芒褪去,另一种铜器文化在明代异军突起。铜炉,这种被誉为“明代文玩之首”的器物开始作为祭祀的礼器和文人香道用具跃上历史舞台。 而宣德炉正是其唯一的杰出代表。西方人视此为中国铜器文化的文艺复兴,而中国人自己却似乎早已遗忘,正如王世襄所言:“(把玩铜炉)这种生活情趣已离我们 ...
铜炉被誉为明代文玩之首
相关描述:  当青铜器的光芒褪去,另一种铜器文化在明代异军突起。铜炉,这种被誉为“明代文玩之首”的器物开始作为祭祀的礼器和文人香道用具跃上历史舞台。而宣德炉正是其唯一的杰出代表。西方人视此为中国铜器文化的文艺复兴,而中国人自己却似乎早已遗忘,正如王世襄所言:“(把玩铜炉)这种生活情趣已离我们很远,以...
铜炉为什么是明代文玩之首
相关描述:   宣德三年 (1428年),暹罗国使者为贫铜的大明带来了数万斤风磨铜,也就是黄铜。当时云南的铜矿尚未开采,金灿灿的大量黄铜让朱瞻基极为欣喜。他命人将这数万斤 风磨铜化为铜水,重新铸造成一万八千多件传统礼器,其中包含了3000件香炉(一说为5000件)。这3000件香炉也就是为后世收藏...
铜炉为什么是明代文玩之首?
相关描述:  当青铜器的光芒褪去,另一种铜器文化在明代异军突起。铜炉,这种被誉为“明代文玩之首”的器物开始作为祭祀的礼器和文人香道用具跃上历史舞台。而宣德炉正是其唯一的杰出代表。西方人视此为中国铜器文化的文艺复兴,而中国人自己却似乎早已遗忘,正如王世襄所言:“(把玩铜炉)这种生活情趣已离我们很远,以...
青铜器的伪造、仿造与辨别
相关描述:  伪造青铜器主要是为了牟利,而仿造青铜器则是出于对古代文化的尊重与爱好,或是出于复古以宣扬传统礼教之目的,所以仿古与伪造二者制作的目的与性质均不同,由此在器物上也表现出某些不同的特点,有必要加以区别。唐代以来各个时期仿古作伪的情况大致可概括为四句话:唐宋为仿,元明是变,清代在改,民国是骗...
明朝皇帝出行都是怎样的排场
相关描述:   《出警入跸图》是明朝巨作,也是我国国宝级名作。描述的是明朝皇帝拜谒祖宗陵寝归来时的盛景。史书记载,明十七帝共有三人曾经拜谒过祖宗陵寝,分别是明宣宗朱瞻基,明世宗朱厚熜和明神宗朱翊钧。   经台湾专家从画作的特点以及个别地理位置判断,此画中的皇帝,正是明神宗朱翊钧。明神宗是一个...
成扇:怀袖雅物的收藏之路
相关描述:  扇子作为引风之物,除了纳凉之用,逐渐便有障日、蔽尘、仪仗、装饰之功能。然而,除纳凉消暑之外,扇子之用于古代文人,便衍生出借物抒情之用。   “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唐伯虎就在《秋风纨扇图》中借执扇伫立、低眉沉思的画中女子抒情。   因此,...
宣德炉已成收藏界热追的收藏品
相关描述:  宣德三年(1428年),明宣宗朱瞻基为改善郊坛、太庙及内廷所陈设的鼎彝祭器,敕令宫廷御匠吕震和工部侍郎吴邦佐,利用从暹罗国进口一批“风铜”,参照皇府内藏的柴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等名瓷款式,及《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等史籍,设计和监制了一批彝器,即后世闻名的宣德炉。  ...
明代宣德青花瓷的特征及其市场行情
相关描述:  宣德青花瓷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有“诸料悉精,青花最贵”之说,被誉为“开一代未有之奇”,一直被后人所推崇。   宣德是青花瓷黄金时代   宣德青花瓷,是明代宣德(公元1426—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年号)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青花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很重要...
明代宣德青花瓷的特征及市场行情
相关描述:  宣德青花瓷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有“诸料悉精,青花最贵”之说,被誉为“开一代未有之奇”,一直被后人所推崇。   宣德是青花瓷黄金时代   宣德青花瓷,是明代宣德(公元1426—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年号)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青花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很重要...
英国小镇的明代御用景泰蓝
相关描述:     世界上已知明宣德帝御用景泰蓝瓷坛仅两件。左图为大明宣德皇帝朱瞻基。   据英国广播公司中文网报道,英国伦敦南郊一座不起眼小镇克罗伊顿的当地博物馆中,日前竟然被发现收藏有一件稀世的明朝宣德皇帝朱瞻基御用景泰蓝瓷坛。   据大英博物馆专家介绍说,这件由已故瓷器收藏家里斯科收...
浙派书画的历史及市场分析
相关描述:  “浙派”作为中国绘画史上的一大流派,前承唐宋,后接明清,承上启下,具有不容忽视的艺术价值。对“浙派”作一个简明的梳理,了解其缘起、发展的基本脉络及其风格的形成,以及市场行情的定位与走向,对于当今繁荣发达的书画市场而言,是大有裨益的。   一、“浙派”的渊源及历史影响   旧时钱塘(...
明宣德皇帝朱瞻基御笔《寿星图》
相关描述:  明宣德皇帝朱瞻基雅好艺术,修养深厚。宣德皇帝常将自己的画作赏赐重臣。宣德皇帝的《寿星图》是1997年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购湖南湘阴民间藏品,绢本设色,纵29.3厘米,横35.6厘米。画心右上角楷书署款:“御笔戏写寿星图,赐少保太子少傅兼户部尚书夏原吉。”上钤篆书“广运之宝”,下钤九叠“御府...
明初期九龙纹大缸收藏鉴赏
相关描述: 明初期九龙纹大缸收藏鉴赏   此缸胎体厚重,高36cm;直径87cm;底径59cm。造型简而丰满,釉光润洁明澈。通体龙纹,衬以祥云海水、花纹繁而不乱,层次清晰;笔致生动严谨,青花色彩浓烈,八条火云龙腾空跃飞,一条海龙王搅江蹈海,充分营造出华丽而热闹的皇家气势。内壁添龙,外沿箍边的独特...
明初瓷器龙爪如鹰爪 瓷器龙纹变化反映国力盛衰
相关描述:  “明清时期瓷器上的龙纹,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因各时代的不同特征,而体现出不同的神态。每当社会繁荣国力强盛之时,龙便呈现出威武雄壮之态;每当社会黑暗国力衰落之际,龙便软弱无力,徒具其表。”   ●明代早期:   龙爪如鹰爪雄健有力   明太祖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建功卓著。其子成祖...
朱万章:明清绘画中的画羊图说
相关描述:  从现存的作品中,我们发现,中国画中以“羊”为题材的作品,至少在隋唐时期,便已开始出现。唐朝有阎立本(601—673)的《职贡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周昉的《蛮夷执贡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刁光胤(约852—935)的《枯树五羊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赵福的《五羊图》(日本东京国立...
羊为美 又一春
相关描述: 三羊开泰(剪纸) 19.5×22.5厘米 高凤莲   在《周礼》中,羊被称为六畜之一,是与上古先人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动物。羊伴随中华民族步入文明,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影响着我国文字、饮食、道德、礼仪、美学等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早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生活在我国...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