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4秒
所有结果765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张羽作品之基本原理——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
相关描述: 张羽作品之基本原理   ——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   黄石 杨小彦 张羽   编者按:由黄石策划、栗宪庭学术主持、三尚当代艺术馆主办的“基本原理——张羽视觉进化论”展,于2014年10月10日16时在杭州三尚当代艺术馆开幕。该展为期一个半月。这次展览的策展人和艺术家创造...
张羽:路不在脚下,而在你心里
相关描述:  前不久,张羽刚刚参加了由朱其策划,在台湾关渡美术馆举办的“书写的现代主义终结:从井上有一、李禹焕到张羽”联展。   张羽 上墨的空间20150724(装置),宣纸、水、墨、亚克力、钢丝、影像,关渡美术馆,台北,2015   于:刚在台湾展出的您、李禹焕以及井上有一的作品,那么外...
【上墨20150506】呈现于威尼斯里阿尔托桥畔的意念空间文本
相关描述: 2015年5月12日张羽在威尼斯里阿尔托桥旁取运河水   1   其实“上墨”形态最初发生于2013年8月3日佛光缘美术馆“意念的形式——张羽作品展”。我尝试将单张宣纸从美术馆的天花板垂落至地面的亚克力盒中,并数次向亚克力盒内注入水和墨,呈现了水墨慢慢从宣纸的底部浸染而上的状态。于...
朱其:张羽——水墨的现代主义终结(图版)
相关描述:  扇面系列(1984-1989) 张羽 游在空中的鱼,纸本、水墨,1984   “扇面系列”的重点是一种装饰主义的画面结构,一类是对比色的块面结构,另一类是散布式的形象拼贴。后者的人物及物象在画面上的关系是象征主义的,但形象是一种装饰主义形式,比如用短皴构成山体,用散线勾勒变形的...
朱其:张羽——水墨的现代主义终结(第四章)
相关描述:第四章意念、自然与现代主义的自足性   20世纪黄宾虹的“保守主义”潮流,认为行笔以及文人化的笔墨写意是中国画的核心传统,这是一个笔墨诗学史的主线,但却使中国画的现代转换忽略了它的哲学议题。1950、1960年代港台及1980、1990年代“新水墨”的现代主义实践,偏重于笔墨和结构的抽象...
水墨画种何以被时代终结?【冷光源·艺术讲座】
相关描述: 冷光源2016中国合肥首届装置艺术展   “冷光源”是一个科学术语,相对于蜡烛、白炽灯、火山和太阳而言,有一种光源并非靠热能激发,而是凭化学能、电能转换,这类发光体包括萤火虫、霓虹灯、闪电等等,人们将此命名为“冷光源”。此次展览,汇聚了中国众多“光源型”艺术家——北京11位,合肥5位...
零媒介:水——由水墨引发的思考 张羽对话巫鸿(上)
相关描述: 2015年11月27日张羽与巫鸿先生在北京T3艺术区张羽工作室对话交流   张羽:从2014年的年初,我们相约10月在杭州三尚当代艺术馆我的个展上做一次深入交流。但那次您没能有时间参加我们的讨论,的确有些遗憾。这个展览我触碰了一些以前没有遇到过的问题,是我一次比较深入地触碰与水的关系...
朱其:张羽——水墨的现代主义终结(第三章)
相关描述:下篇 张羽研究:水墨的现代主义终结  1980年代水墨的现代主义实践真正意义上的开始。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林风眠、庞薰琹试图吸收一些表现主义的色彩因素,作为现代水墨的一个变革方向。这个新方向在1949至1979一度中断,自1980年代始重新启动了现代水墨的进程。  水墨画的现代转型可追...
刘军,在传统和当代文化之间再现镜像中的女人们
相关描述: 春夏秋冬一之夏   刘军的绘画主题转向一种“扇型镜像中的女人”,画面的主体是一幅展开的巨型扇面,不过这把扇子的每一根扇骨似乎是由长条镜片组成的,镜面上反射出一个个各色风格的女人。 新伊甸园之二   镜面上的女人像是一个对境子外的女人的形象折射,这些女人有京剧演员、有风尘女子等...
朱其:美术学院已不代表艺术的领先水平
相关描述:  美院代表一国的艺术前沿的水平,那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事。美院的知识先进性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就结束了,首先艺术知识的领先性转移到了江湖,大量的一流外国策展人和艺术人来中国,首先是跟地下前卫圈交流,体制外的前卫艺术家去国外参加重要的艺术展览的机会比美院多。2000年以后,随着出国的普及...
中、法两国界外艺术家研讨会实录:探讨原生艺术与当代艺术关系
相关描述:  近日,中、法两国界外艺术家研讨会在上海徐家汇新华中心新空间举办,研讨会由中国界外艺术发起人、兰西原生艺术馆馆长张天志主持,并邀请中国着名当代艺术家李山、法国里昂界外艺术双年展BHN组委会主席吉·达勒维(Guy Dallevet)、中国着名当代艺术批评家朱其、中国界外艺术发起人、兰西原生...
朱其:美术界的三大症结
相关描述:  美术界有三大症结:1反智主义,把知识、理论与感性对立起来。当代艺术是一种以知识和理论认识为基础的高级感性,有些画家认为绘画不用读书,凭感性能力就行了。这是一种低层次的反智主义,只要一个人上过学,哪怕是看过电视,你就不可能是一个纯感性的人,只有原始人是纯感性的。所以,凡小学毕业的人,即便...
朱其:美术学院已不代表艺术的领先水平
相关描述: 2016年6月8日中央美术学院的“毕业季之夜”现场   这两年国内的网络和艺术媒体突然关心各种以央美为代表的美院毕业展,似乎在当代艺术的成年艺术家萎靡不振时,毕业展能蹦出一二个陈丹青来。如今,美院毕业展包括央美,满眼一片小清新、工艺化、设计化的学生气的作品,跟在任何国家看到的毕业展没...
【雅昌观察】从幕后到台前:中国原生艺术何以发展?
相关描述:   “界外艺术”法中艺术家作品交流展现场,开幕仪式由张天志主持   近日,由法国里昂界外艺术双年展BHN组委会、上海大学出版社主办的“界外艺术——法中艺术家作品交流展”在上海新华中心-新空间开幕。   这是首次在中国大陆举办的中外艺术家界外艺术作品合展,标志着中国界外艺术思想的诞生...
巫鸿新书《关于展览的展览:90年代的实验艺术展示》--聚焦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展览问题
相关描述:   《关于展览的展览:90年代的实验艺术展示》一书英文原版2000年由芝加哥大学斯马特美术馆出版。作者为当代艺术史家、芝加哥大学教授巫鸿。本书英文版原名为《Exhibiting Experimental Art in China》(在中国展览实验艺术),中文版改为现名。   本书分为...
喜玛拉雅美术馆启动驻留项目 朴素赟“螭梦”丽恩“合·生”同展出
相关描述:  朴素赟“螭梦”和丽恩的“合·生”开幕现场 嘉宾合影   6月19日下午,喜玛拉雅美术馆启动两位韩国艺术家的驻留项目:朴素赟“螭梦”和丽恩的“合·生”。   本期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由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和韩国光州市立美术馆联合组织。项目以双向的艺术家互访作为前提,鼓励具有独立观点和艺...
苏坚:“农妇PK名家”应争议什么?
相关描述:  数日前,一起“农妇PK名家”事件在艺术界内外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有趣的是,相对于普民大众由于艺术市场信息积累形成的舆论基调而产生的“价格比对”兴趣和判断,我发现“专业贵圈”的兴趣和言论,也未见到多少贴切的关注点和言论,有些价值判断和道德取舍,还让我有疑惑重重之憾。   比如,有受访的艺...
严支胜:图像时代写生意义再认识
相关描述:  导读:当前,还有多少艺术家在重视写生?曾经背着画夹走街串巷画写生的艺术家们,如今手拿照相机,随时随地记录下生活中闪现的灵感。照片的普及和泛滥造成视觉的图像化,绘画也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图像化,越来越远离现实世界。同时,写生也就越来越不被重视和衰落。   一、图像时代的绘画创作   1...
朱其:中国当代艺术的瓶颈问题是因为知识结构没有转型
相关描述:  一、今年主要想从学理上对当代艺术的定义有所讨论   KU:首先能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进入艺术批评领域以来,您在自身关注方向和策展、写作方面经过那几个大致阶段?   Z:大致有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差不多是从1994年到2000年左右,那时想建立一个关于当代艺术我们自己的一套批评话语,...
“画道”杜之韦五十年作品展:旅美归国后的首个展
相关描述: “画道”杜之韦五十年作品展   2016年5月5日,“画道——杜之韦五十年作品展”在刘海粟美术馆启幕。该展览是杜之韦旅美归国后的首次个展,展出从艺五十年来的绘画、书法创作近百幅。   杜之韦出生于1949年,年少时便开始学素描、水彩,并拜师习中国画。1977年考入上海师范大学艺术系...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