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6秒
所有结果208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中国画题跋为何“失语”?
相关描述:  在中国书画体系中,历来延续着诗书画印“四全”传统,画面与题跋文字相互附着和依赖,不同表现形式和媒介之间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丰富的表意系统,从而实现了人文涵义的深厚与意境空间的完满。然而曾几何时,中国画上的题跋由一件文雅遣性、抒发心性的快事,渐渐沦为一种令很多画家抵触、为难甚至尴尬的负累...
“问道南湖”蒋频书画艺术展嘉兴开展
相关描述: 蒋频书画作品   嘉兴自古以来就是人文荟萃之地,书画名家辈出。3月31日,由嘉兴市委宣传部、浙江省书法家协会、浙江省国际美术交流协会等共同举办的“问道南湖——蒋频书画艺术展”在嘉兴博物馆开幕。   跌宕起伏气脉贯通   “烟雨楼前泛画舟,当时人物尽风流”……优美的诗句在嘉兴博物馆...
【一日一品】毛宗泽 人物篇 《水墨人物之十三》
相关描述: 毛宗泽 水墨人物之十三 纸本水墨 50cm×50cm 2015   他的作品,集中表现了一种都市女孩的心象,“春怨式”的朦胧诗意,闲适的文人情趣构成画面的主调。画家以一种调侃的描绘,告别了昔日的庄严和崇高,呈现出芸芸众生的常态,如园中赏秋、泳后细语、月下相伴、午间歇息、岸边遐思,闲散...
生活抽象与图符抽象 ——林学明水墨画观后
相关描述:  年初,当我看到了林学明寄来的新作光盘资料后的第一个印象是:他接了吴冠中的脉。后来知道,吴冠中对他的作品确实偏爱有加。   2008年,一种强烈的创作冲动使林学明重新操起了搁置十余年的画笔,一个新的水墨系列喷涌而出,第二年,也就是他的新尝试刚刚一年左右,当他拿着作品去请教吴冠中先生时,...
美学与诗:超越限制的临界点
相关描述:  美学与诗——超越限制的临界点   陈亚平   陈亚平,独立学者,内意识空间哲学的创始人和诗化-哲学文论的代表。著有《内空间意识论》、《生成的哲学》、《过程文学论》原创学术著作。学术文论见四川大学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符号学论坛》、《前沿理论与研究》,及《亚平哲学空间》专栏。2015...
心随画飞扬
相关描述:  杨绍军 心随画飞扬   花儿花开 120x100cm 2016年   在一座闲适安静的小区里见到了杨绍军老师,在他的带领下来到了他座落在小区里的工作室,一进门一股淡淡的松节油味道扑鼻而来,细腻而舒心。工作室随处可见杨老师各种风格、尺幅的作品,成列有序、格调温馨。一时间对山东大汉粗犷...
市井风情 | 有雾无霾朦胧美
相关描述:   看画展,从来就是俗话所说的“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画家名气响的,看的人自然就多些;名不见经传的,看的人相应就会少些。但一般说来,这人多人少,只是相对于画家此前的人气而言,画作艺术水准的高低,也是过去式的。也就是说,即便画展冷冷静静、门可罗雀,那也只说明画家原先没有名气,不一定画...
第二届“破冰·时代”中国当代水墨展丨张猛
相关描述:  张猛是有着传统文化底蕴的,虽是工笔人物画,但在他的笔下却是朦胧诗意、简约纯净,他懂得把复杂简单化、把厚重轻松化。并且深知当下人们的心理——过多的生活压力已经让人们不堪重负,此时一阵清凉、一种舒适是那么的令人向往和眷恋。看他的画,仿佛烈日酷暑之下扑面吹来的阵阵凉风,使人倍感清新舒爽。其画...
蓝正辉:时间沉淀下来之后我们还经的住多少考验
相关描述:  认识蓝正辉是一件既偶然也必然的事情,这种偶然和必然在今天互联网时代里分分秒秒都在发生。只是这里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有很多相识是包括偶然和必然在内的,比如说像我与蓝正辉的相遇,尽管以前未曾谋面,但因为大家的某种专业或爱好活跃或潜伏在同一个网络社交平台亦称圈子而使这种相识成为必然,我想多说...
追忆忻东旺暑假写生日记
相关描述:《阿依古丽》(月亮花)——感叹唯美   新疆维吾尔族姑娘或塔吉克姑娘之美丽,在我脑海里的印象还是在以往画家的作品中形成的。等我亲自见识到那种美,还是有些震动。大街上看到漂亮的维族姑娘很多,但并不有机会为我们做模特儿。   这位姑娘是新疆师大的朋友帮忙请来的,当我见到她时,足足有...
画面处理与语言转向
相关描述:  前段时间,作为2015年度中国画坛与美术教育界的重头展览,“为中国画(第二回)——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学与创作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成功举办。在这里,我的新作《遥观》系列作品得以整体面貌与观者见面,现粗浅的就实践创作过程之中的一些自我心得体会直书如下。   可以说,较之于以往的...
“丝路·季夏”作品展
相关描述:  8月12日至26日期间,宁波美术馆陈继武、韩利诚、孙佩梁、魏惠东、鲍贤杰、朱昌仕、单昊以及孙周等8人的60余幅作品,将在东莞岭南美术馆“‘丝路·季夏’作品展”上展出,这是继今年4月宁波70后、80后画家作品在澳门展出后,又一次集体走出该市的重大展事活动。同期展出的,还有来自澳门和广东等...
工写结合传神达意——唐勇力教授谈张猛
相关描述:  张猛是个基本功非常扎实的学生,他的造型基础写实能力特别强,在我所招的这些研究生中非常具有发展的潜力。从他的绘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造型、色彩、构图的把握,包括对绘画语言技法的把握,都非常到位,并且很有自己的特点。首先,从造型上看,他在人物形象整体写实的基础上局部写意,使人物形象在严谨而...
油画中探寻时间之秘 唤醒传统山水画精神
相关描述:  谈路径   油画中融入中国传统精神   南方日报:大学毕业后您就从江西到深圳,然后又选择去了俄罗斯和中央美院学习油画,有什么原因?   陈向兵:出于希望改变自己的愿望,1999年,我选择到白俄罗斯国立文化大学学习油画。我渐渐有一种感觉,他们的绘画并不是像我们想象中那么完美,那时我...
探求新古典——读江宏伟
相关描述:  在工笔花鸟领域,江宏伟是一个有广泛影响的画家。他以洗染为主的画法,丰富了工笔画的表现力,形成了工笔画的新风貌和新格局。“洗染”成为一种画法现象和风格现象,并由花鸟画扩展到山水画和人物画。   最早见江宏伟的画,是1987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花与鸟·八人画展”上。我在一篇短评中谈到:...
我的大学时代只有一张照片
相关描述:  我大学时代的照片不多,因为那时有相机还是一个挺奢侈的事,最珍贵是全班同学一次郊游拍的照片,那是立志当摄影家的两个同学的作品,记录了属于那个年代大学生的浪漫、小资,肯定也有点青春期的做作。这两个同学在遮上毯子的寝室洗印了两天两夜,全班同学每人都分到了20多张照片,这些照片和其它的一些零星...
深度欲望的制造者——罗发辉画传(二)
相关描述:7、花非花   前面已说了罗发辉的玫瑰是一个丰富的象征,也正因为它的丰富性所带来的神秘性,至今我们除了在“性”这一点上来谈论它外,还远远没有将其认识清楚。这朵花已根深蒂固地生长在中国的大地上了,犹如画家本人所说:“我始终对生活抱以深深的敬意,我愿意花一段时间用中国的土壤去栽培这些玫瑰——...
心灵的歌—李晴绘画赏折
相关描述:  亚夫2008写于杭州   《李晴——构筑形与色的终结》2009年六月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李晴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学习传统绘画艺术,九十年代初期赴日本研习现代艺术,九十年代后期回国便进入绘画创作的成长期。二十多年来,她的画风经历了几个不同时期,初期以精密细致的线描构...
北京东方大观2016五周年春拍拍品预览(三)
相关描述:   朦胧月下境 纵横醉后笔   读陈道复《越游纪胜》书画卷   萧平/文   这是一个特别的书画手卷,长近五丈,我在春夜灯下第一次打开它,感到了仲秋的乍凉、朦胧诗般的月色,看到了微醺执笔、纵横挥洒的白阳山人,看到了他的狂放浪漫的真性情。   此卷共三段,第一段引首,作大行书“越游...
重写西湖
相关描述:  对一项已然经典化了的事物进行艺术创作不能不说是一种冒险,有谁能接续米开朗基罗的未完之作,将《垂死的奴隶》与《被缚的奴隶》从粘合的石材中完全脱离出来?   在蒂姆·洛特看来,经典必须“讲出一些永恒的东西,不局限于这个时代”,而西湖之美在很多人心中已然定格,无须任何依傍,它自身早已完成了...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