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所有结果3999条信息
- 刘伟:从成化斗彩鸡缸杯说起 历代斗彩仿品特征
- 相关描述: 成化斗彩鸡缸杯在中国陶瓷史上,是极富传奇色彩的器物。
成化斗彩鸡缸杯(图1)是小酒杯,其外形似缸,器高仅3.3厘米,此种小器大样的造型为前朝所不见,外壁绘画两组雄雌雏鸡图案,故而得名。此杯再现了成化斗彩的彩绘风格,绘画生动传神是其最为人称道之处,画面上雄鸡昂首啼鸣,雌鸡低头觅食,...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310/n914600.html
2017-03-10 17:00:45
- 朝阳多才女孩修复价值千万瓷器
- 相关描述:
破碎不堪的瓷盘。
经过修复的瓷盘没有任何瑕疵。
香炉中一丝丝青烟,袅袅升起,窗外的斜阳懒散地撒在古琴之上,琴弦上一双纤纤细手轻柔拨动,古琴旁端坐一位长发飘飘的美女。
女孩名为蒋晓娜,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才女,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尤其令人佩服的是她有一手修缮古董藏品特...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310/n914375.html
2017-03-10 08:10:42
- 探秘宜宾珙县僰人悬棺 疑由蜘蛛人特攻队安放
- 相关描述:
珙本僰地,僰人多悬棺
僰人悬棺,一种南方民族的墓葬习俗,宜宾市境内珙县、兴文、筠连均有分布。
宜宾市珙县洛表镇麻塘坝和曹营乡苏麻湾,有最为集中、保存最完好、年代最近的僰人悬棺。1956年,珙县僰人悬棺被批准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309/n914201.html
2017-03-09 14:24:03
- 探秘四川珙县僰人悬棺:“蜘蛛人”特攻队安放?
- 相关描述: 珙本僰地,僰人多悬棺。
僰人悬棺,一种南方民族的墓葬习俗,宜宾市境内珙县、兴文、筠连均有分布。
宜宾市珙县洛表镇麻塘坝和曹营乡苏麻湾,有最为集中、保存最完好、年代最近的僰人悬棺。1956年,珙县僰人悬棺被批准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309/n914182.html
2017-03-09 12:53:58
- 天津博物馆开直播带你认识镇馆之宝
- 相关描述: 为让更多人通过新媒体了解天津博物馆,直观感知馆藏精品,天博宣教部、天博志愿者团队特推出“志愿者讲天博——发现天博馆藏器物之美”微信专栏,与观众一同探寻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专栏于昨日“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与公众见面,以文字、图片和直播的方式,让更多人接触和了解博物馆。
昨日的志愿...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306/n913460.html
2017-03-06 16:55:00
- 朱绍良:《唐后行从图》考析
- 相关描述: 在知名藏家陆忠古书画收藏的宝库中,有一幅流传有序传为张萱《唐后行从图》的立轴。此幅为绢本,设色,纵180、阔100厘米。图中画人物29人,28人围绕的主要人物是一位宽袍大袖,衣着华丽富贵,头戴龙凤冠的女主人公。周围有太湖石、竹树、环绕围栏,画中人物行进其旁。从历代流传得知,此图乃唐张萱...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306/n913359.html
2017-03-06 14:19:22
- 从这些物品看明朝人的奢侈生活
- 相关描述: 每个朝代都有奢侈品,在古代,特别一些达官贵人,更为奢华生活而不断追求完美。在明朝,一些日常用品制作得相当奢华,不但是质地,做工也颇为考究。
镶宝石手镯
在江西省南城县长塘街益庄王墓出土,径6.5厘米、宽2.6厘米,重139克。相当奢华。
孝端皇后凤冠
孝端皇后的...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306/n913340.html
2017-03-06 14:00:46
- 梁清标“收藏甲天下” 一个人就是好几个世界级博物馆
- 相关描述: 把博物馆里的那些镇馆之宝都藏在自己的书屋里,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梁清标最有资格告诉你。
作为清朝最重要的鉴藏家之一,“蕉林书屋”主人梁清标历时47年,收藏了超过600件稀世书画珍品,其中包括陆机的平复帖、王羲之的兰亭序、展子虔的游春图和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等。他是怎么做到的?
藏...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306/n913339.html
2017-03-06 14:00:05
- 梁清标“收藏甲天下” 一个人就是好几个世界级博物馆
- 相关描述: 把博物馆里的那些镇馆之宝都藏在自己的书屋里,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梁清标最有资格告诉你。
作为清朝最重要的鉴藏家之一,“蕉林书屋”主人梁清标历时47年,收藏了超过600件稀世书画珍品,其中包括陆机的平复帖、王羲之的兰亭序、展子虔的游春图和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等。他是怎么做到的?
藏...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306/n913109.html
2017-03-06 08:51:24
- 陈丹青:这是我从未见过的私人山水史
- 相关描述: 装帧简淡素净的书,理想国出过不少,最近的一本就是韦羲的一卷画论——《照夜白》。
掂量着这本书,总像捧着旧时的一轮明月,白底的书面上“照夜白”三个字端端正正的放在那里,让人看着生出些时空交错的意思。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本期微信选择的是陈丹青为《照夜白》一...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301/n912116.html
2017-03-01 15:07:13
- 小小古钱币 承载历史大脉络
- 相关描述: 古钱币既是古代商品交换的产物,又是特殊的文化载体。一枚小小的古钱币汇聚着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承载着中国悠久的历史脉络。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艺术收藏品市场解冻,作为其中一个分支的古钱币收藏,在沉寂了几十年后也开始复苏。现如今,物价飞速增长,古钱币的身价也水涨船高,去年,一枚金代的“...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228/n911670.html
2017-02-28 11:23:15
- 专家收藏之道:小小古钱币 承载历史大脉络
- 相关描述: 古钱币既是古代商品交换的产物,又是特殊的文化载体。一枚小小的古钱币汇聚着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承载着中国悠久的历史脉络。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艺术收藏品市场解冻,作为其中一个分支的古钱币收藏,在沉寂了几十年后也开始复苏。现如今,物价飞速增长,古钱币的身价也水涨船高,去年,一枚金代的“...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228/n911555.html
2017-02-28 08:16:42
- 艾林:翁万戈镜头里的家国情怀
- 相关描述: 近代以来,中国古代文物大量散佚海外,其中许多国宝级的精萃珍品,国人至今难得一见。有鉴于此,著名收藏家、摄影家翁万戈先生几十年来足迹踏遍海外各大知名博物馆,拍摄了数以万计的中国文物照片。《海外馆藏中国文物精萃》共收录海外馆藏中国文物448件(组),是翁先生中国文物摄影的精华汇编。
...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227/n911504.html
2017-02-27 17:17:21
- 探访德化梅岭古窑址:“中国白”重拾海丝因缘
- 相关描述: “当中国的茶叶喝了,丝绸烂了,抹去尘埃,昔日的中国陶瓷依然灿灿生辉。”一位古陶瓷学家曾如是说。历经千年的时光淬炼,德化陶瓷依然传唱着“中国白”窑火兴盛的歌谣。
随着“古泉州(刺桐)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在“海丝”申遗路上迈出一大步,沉寂千年的“世界陶瓷之都”福建德化古窑址逐渐重回...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226/n910975.html
2017-02-26 21:17:47
- 专家分享收藏之道:小小古钱币 承载历史大脉络
- 相关描述: 古钱币既是古代商品交换的产物,又是特殊的文化载体。一枚小小的古钱币汇聚着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承载着中国悠久的历史脉络。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艺术收藏品市场解冻,作为其中一个分支的古钱币收藏,在沉寂了几十年后也开始复苏。现如今,物价飞速增长,古钱币的身价也水涨船高,去年,一枚金代的“...
-
http://news.artron.net/20170226/n910944.html
2017-02-26 10:04:02
- 2017年第一场雪不能这么low 来看古人怎么画雪
- 相关描述: 足不出户还未体会2017年第一场雪,朋友圈就已沸沸扬扬,看网友晒出的雪景,想必全世界都已经知道北京下雪了,据统计,共35823名观众今近日到故宫博物院参观雪景。嘴馋的吃火锅,炫富的穿貂皮,臭美的要拍照,浪漫的堆雪人,秀恩爱的还要一起白了头,雪是美景,人全不正常了。
故宫博物院...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223/n910291.html
2017-02-23 07:52:02
- 伦敦最后一位中国陶瓷收藏大家 他的私人收藏笔记究竟记录了什么?
- 相关描述: 2016年离世的著名古董商坂本五郎曾说,如果有来生,他不会再干这一行了,而想成为一枚贝壳。可见收藏之路并非如人们所认为的充满金钱财富,而尽是旁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努力。这种艰难,并非坂本一人之见,是行家们所公认的,且中西都无例外。我们也能从一本来自于琵金顿的收藏笔记中所见一斑。
对...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222/n910151.html
2017-02-22 15:01:45
- 油灯、烛台多被塑造成吉祥动物样式
- 相关描述: 一盏幽微油灯一直是文人墨客一唱三叹的对象。为了消烟除尘,汉代的青铜灯加装了导烟管;为了节省燃料,宋代发明了夹瓷盏(省油灯);为了防止老鼠偷吃油,元代设计了内藏式灯(气死猫);为了方便实用,明清时利用力学原理制造了台壁两用灯。最终由于电灯的发明,跨越数千年的油灯文明,在二十世纪退出历史舞...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221/n909873.html
2017-02-21 16:50:22
- 油灯、烛台多被塑造成吉祥动物样式 占据历史时间最长的则有人物造型灯
- 相关描述: 一盏幽微油灯一直是文人墨客一唱三叹的对象。为了消烟除尘,汉代的青铜灯加装了导烟管;为了节省燃料,宋代发明了夹瓷盏(省油灯);为了防止老鼠偷吃油,元代设计了内藏式灯(气死猫);为了方便实用,明清时利用力学原理制造了台壁两用灯。最终由于电灯的发明,跨越数千年的油灯文明,在二十世纪退出历史舞...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220/n909557.html
2017-02-20 14:24:42
- 还有一些美丽的诗词,被遗落在“通行版”之外
- 相关描述: 图书市场上能找到的《唐诗三百首》有多少种?昨天,记者走进了沪上一家中等规模的书店,《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这些最通行的选编本,随手翻就能发现十余种。不同出版社出版的选本也大同小异,只是“白金版”“超值版”“足金典藏”“珍藏本”等花式标签,令人眼花缭乱。在线图书平台上,与《唐诗三百首...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219/n909163.html
2017-02-19 21:3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