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8秒
所有结果568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二王书法至美而亡
相关描述:  犀因角丧,雀缘羽殒,虎为皮亡。世间至美之物皆因至美横陈,世间尽善之事皆因尽善捐生,所谓红颜薄命、香消玉陨,所谓礼崩乐坏,每况愈下是也。精妙书法,人所共爱,清雅丹青,各有倾心,然而书之毁、画之伤却与嗜幸过当、耽笃逾分无不关联。   王羲之妻弟郗昙收藏有大量右军墨迹,死后以之殉葬。东晋废...
谈古书画鉴别
相关描述:  编者按:   这篇文章是节录徐邦达同志所著《古书画鉴别概论》一书中的第一章“ 总谈”和第三章“ 鉴别书画应注意哪些‘ 点’ ” 而成的。本刊准备今后再从该书中陆续选登一部分。全书将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一、总谈   传世的历代书画实物很多, 情况极为复杂。有的真伪杂揉, 花样繁...
“问墨”秦国仁书法展
相关描述:  秦国仁,蒙古族。1968年生于呼和浩特。内蒙古自治区青年联合会委员。现就职于内蒙古先秦文化装璜有限公司。   从小酷爱诗文书画。浸淫于传统艺术。1986年拜于恩师杨鲁安先生门下,之后广为游历,求师学艺,先后得到当代著名书画大家蒋维崧、沙曼翁、魏启后、王学仲、刘江、康殷、欧阳中石、李铎...
“问墨——秦国仁书法展”在京举行
相关描述:  12月2日,“问墨——秦国仁书法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展。展览展出来自内蒙古的青年书法家秦国仁50件精品力作。作品书体以楷书和行书为主,丰富的形制全面展示了其深厚的艺术功力和高超的艺术水平,表现出一位青年艺术家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深入继承与大胆探索。12月5日上午,展览将在中国美术馆举行隆...
秦国仁视频访谈
相关描述:  秦国仁,蒙古族。1968年生于呼和浩特。内蒙古自治区青年联合会委员。现就职于内蒙古先秦文化装璜有限公司。   从小酷爱诗文书画。浸淫于传统艺术。1986年拜于恩师杨鲁安先生门下,之后广为游历,求师学艺,先后得到当代著名书画大家蒋维崧、沙曼翁、魏启后、王学仲、刘江、康殷、欧阳中石、李铎...
依仁游艺 大胆创新——漫议秦国仁其人其书
相关描述:  与秦国仁兄认识的机缘,是几年前与天津电视台文艺部合作拍摄《甲骨学在天津》专题片时,来呼和浩特对天津籍甲骨收藏名家杨鲁安先生的采访。秦国仁参加了对我们一行的接待工作,经过杨鲁安先生的介绍,我们知道了秦国仁不仅是杨的学生,而且也是其义子。   非常有趣的是,他的文化公司竟然名叫内蒙古先秦...
宋代石刻《宣示表》深藏民间800年
相关描述:  “讲到书法,大家会特别关注两个人,一是钟繇,一是王羲之。这件作品跟这两个人关系非常密切。”近日,在北京翰海2009秋拍前的新闻发布会上,翰海古籍善本部总监黄河对宋代贾似道刻本《宣示表》原石下了这样的定语。   这块来历不凡、声名显赫的刻石,深藏民间已八百年,不但与“楷圣”、“书圣”有...
国画价值贵当自知
相关描述:   吴湖帆作品《千里江山》   今固有文化,且益不彰,国画前途,愈形黯淡。政府既乏国画学校之设置,而醉心欧化者流,对于国画,且方以鄙夷之心理视之。研习者固失所师承,鉴赏者亦茫无标准。于是凡于文化艺术稍有声望之人,辄能以肤浅之品评,转移视听。揄扬讪谤,言人人殊,诡辩诙奇,不可究诘。中国...
《王羲之评传》序
相关描述:  在中国文化史上,王羲之无疑是浓重的一笔。而在书法史上,王羲之确立的高峰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说,是王羲之完成了中国书法由古体的篆隶向今体的楷、行、草的转化,开创了妍美俊健的书风,框定了此后数千年中国书法的大致面貌。   与两汉、西晋相比,王羲之书风最明显特征是用笔细腻,结构...
楷书日益受冷落现象引起书法界争论
相关描述:  “写楷书的书法家为什么越来越少?”“楷书究竟是不是学书法的必由之路?”《海上楷书邀请展》定于明天在静安区文化馆开幕,展出翁同龢、李瑞清、弘一法师、沈尹默、赵冷月、高式熊、刘小晴等人的近百幅作品。该展也引起了沪上书法界久违的学术争论。   突破有难度   书法家徐铁君对记者说,如今写...
谈文征明书画及辨伪
相关描述:  无论在书法史还是绘画史上,文征明都堪称是一位举足轻重的巨匠。其书画双绝,山水、人物、花鸟无不精通,如此全面且成就高深,纵观历史恐唯有赵孟頫一人可比。特别是在“文人画”发展史上,文征明更是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文人画在宋代即已发端,文同、米芾、杨无咎、赵孟坚、郑思肖...
《兰亭》真伪之争管窥
相关描述:   《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被认为是书圣王羲之的杰作,从《兰亭》对后世书法的巨大影响来看,它的确不负"天下第一"的英名。但它传奇的身世,真本的失踪以及化一成千的传本,像是真假孙悟空,亦真亦幻,扑朔迷离,无数的笔墨官司也由此而起。《兰亭》真伪之争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达到高潮。郭沫若...
《兰亭》真伪之争管窥
相关描述:   《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被认为是书圣王羲之的杰作,从《兰亭》对后世书法的巨大影响来看,它的确不负"天下第一"的英名。但它传奇的身世,真本的失踪以及化一成千的传本,像是真假孙悟空,亦真亦幻,扑朔迷离,无数的笔墨官司也由此而起。《兰亭》真伪之争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达到高潮。郭沫若...
谈志永
相关描述:  记得陆游先生有首诗句“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豈有诗,搞传统文化的人对此多少是有些心得的。触物生情、借景抒情、潜移默化,环境的作用封于艺术家的成张有极其重要的影響。   张智永,本是生长于京郊西山的人.自幼善书画,无论寒暑,游走于山川之中,西山的风情景致无不谙熟于胸。张智永比我大,我...
2006年08期:<书法>祝枝山楷书《简亭记》考论
相关描述:  祝枝山(1460~1526)是一个以行草书见长的书法家,也是一个多产的书家。他与文徵明、唐寅、徐祯卿并称为“吴中四才子”,与文徵明、王宠、陈道复称为书坛上的“吴中四家”,又与文徵明、王宠世称“吴中三子”,是明代中期“吴门书派”的代表作家,其书风影响及于后世数百年。祝氏的大量传世作品中,...
2006年第04期:上博馆藏历代法书名作
相关描述:  为全面系统展示中日古代书法名作,特别是将现藏于日本的中国古代书迹巨作首次带回中国公开展出,3月12日,上海博物馆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联合的举办“中日书法珍品展”在上博开幕。展品共102件,其中日方66件、上博36件。日方展品32件为中国古代书法作品,34件为日本古代书法巨匠作品,来自包...
李敖向故宫捐乾隆题诗
相关描述:  《王著书千字文》于1922年被溥仪以赏赐溥杰的名义盗运出宫,1945年伪满洲国垮台后下落不明。昨天台湾著名学者李敖先生将他收藏的《乾隆题〈王著书千字文〉》捐赠回故宫,使得清宫旧物能够在80多年后重归故里。   昨日上午,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刘长乐受李敖委托,将《乾隆题〈王...
第三章、书法的学习——一、碑与帖(一)
相关描述:  1.碑帖   碑,即刻石书法,包括碑碣、摩崖、墓志、造像、界石、塔铭、刻经等,多以拓片形式存在。   帖,原指缣纸上的墨迹书法,后也指这些墨迹的影印或翻刻本。   碑与帖,书法风格面目不同,此因它们的本来功用不同。碑刻是严肃的事情,所以书法亦多朴厚庄重;而帖书多为信札...
文征明的书画及其市场
相关描述:  无论在书法史还是绘画史上,文征明都堪称是一位举足轻重的巨匠。其书画双绝,山水、人物、花鸟无不精通,如此全面且成就高深,纵观历史恐惟有赵孟一人可比。特别是在“文人画”发展史上,文征明更是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文人画在宋代即已发端,文同、米芾、杨无咎、赵孟坚、郑思肖等...
赵构《草书〈洛神赋〉》
相关描述:  赵构在政治上的庸怯早有历史定论,但在书法史上却占有一席之地。书史每艳称父子书家,前有羲献父子、欧阳父子、米氏父子,其实赵佶与赵构也完全称得上父子名家。   赵构在其《翰墨志》开篇即谓:“余自魏晋以来至六朝笔法,无不临摹。”又云:“顷自束发,即喜揽笔作字,虽屡易典型,而心之所嗜者,...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