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7秒
所有结果1199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中原藏珍:河南博物院藏镂空龙虎纹仪仗戈赏析
相关描述:​戈是华夏文明独有的兵器,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已经开始使用石戈进行战斗。夏商周出现的青铜戈是更为先进的生产力的代表。镂空龙虎纹仪仗戈,出土于河南省许昌鄢陵县王店村,现藏于河南博物院。器物整体为镂空状,给人以玲珑剔透之感。前有圭状援,援与胡均有圆形边,无刃,中间为双面镂空的蟠螭纹,错落相盘...
中原藏珍:河南博物院藏莲鹤方壶赏析
相关描述:​壶,用来盛酒或水的容器。中国早期的壶是由壶口、壶颈、壶腹、壶足构成,有的壶还附有双耳。莲鹤方壶,是春秋郑国国君墓出土的青铜礼器,现藏于河南博物院。壶高125.6厘米,重64.3千克。壶身呈椭方体,修颈斜肩,垂腹圈足,整个壶身遍布纹饰。圈足下压着两条勾首顾盼的卷尾兽,张口咋舌、似乎倾其全力...
中原藏珍:河南博物院藏青玉人首蛇身饰赏析
相关描述:​蛇,被先民认为是人类的始祖神而备受崇拜。古代先民对蛇的敬畏,使之成为原始宗教的一种表现形式——图腾。人首蛇身的形象在《山海经》中就有多处记载,“自单狐之山至于提山,……其神皆人面蛇身”,“轩辕之国在此穷山之际,其不寿者八百岁,在女子国北,人首蛇身,尾交首上。”青玉人首蛇身饰,一对两件。外...
中原藏珍:束腰垂鳞纹升鼎赏析
相关描述:鼎是古代炖煮食物的生活用器,新石器时代就有用粘土制成的陶鼎,随着青铜冶炼技术的发展,铜鼎从日用炊器演变为祭祀礼器,被赋予权力色彩。束腰垂鳞纹升鼎,通高60厘米,重约54千克河南省平顶山叶县旧县四号春秋墓出土现藏于叶县县衙博物馆升鼎无盖,窄平折沿,外撇双耳附于内壁;束腰,下腹部外鼓且明显下垂...
绝世孤宝,全世界只此一件!
相关描述:今天有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东东,推荐给大家看看—— 请看下图,第一眼,你觉得它是什么?“杯子啊,那还用说?”“玻璃水杯啊,我家多的是…”“嗯,喝啤酒的杯子…”“我家的牛奶杯就长这样好么…” 的确,这只杯子很“现代”: 颜色有点淡琥珀色,外表没有什么纹路,表面看得出是经过抛光处理的,杯身上有一...
中原藏珍:河南博物院藏商代“父乙车衢”青铜觚赏析
相关描述:觚(gū),是中国古代饮水、饮酒的容器。北宋时期为此类器物定名并使用至今。青铜觚始见于商代早期,盛行于商代中、晚期,西周以后逐渐消失。“父乙车衢(qú)”青铜觚,商代,高37厘米,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出土,现藏于安阳博物馆。这件青铜觚形体高大,纹饰精美,有凝重雄伟之感。喇叭口外张,颈、腹较粗,...
中原藏珍:河南博物院藏青玉人首蛇身饰赏析
相关描述:基本信息这对青玉人首蛇身饰出土于河南光山县宝相寺黄君孟墓。这座墓葬的发现非常偶然,是在1983 年的4月10日,光山县宝相寺上官岗砖瓦厂的工人在动土时无意中发现的,当时墓葬遭到了很严重的破坏,墓中的文物也被哄抢一空。当地的主管部门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追回了全部文物,并且对墓葬现场进行了调查...
赏析 | 认识青铜器①:鼎、鬲的区别你知道么?
相关描述:文字的出现、青铜器的使用、城市的建立,是认定一种文明的三个条件,这已是世界的共识。青铜器的出现表明人们不仅能从自然中提取物质,而且能够把两种不同的物质进行合成,从而产生了另一种新物质。青铜器已不仅是一种器皿,而可以从这种器皿上折射出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的意义以及器皿本身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它...
中原藏珍:河南博物院藏错金豹形器座赏析
相关描述:错金豹形器座,战国青铜器,1958年发现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观音堂村。通高11.2厘米、底径24厘米,銎[qióng]口长6.5厘米、宽4厘米。该器物整体呈盘豹状,曲身而卧,头部搭于后腿上。鼻子隆起,露出鼻孔;大眼微凸,略向上视;浓眉凸起,内凹圆耳。左前腿支地,足上曲,四爪分明,一爪牙伸至...
中原藏珍:河南博物院藏蟠龙铜建鼓座赏析
相关描述:蟠[pān] 龙铜建鼓座,河南叶县旧县四号春秋楚墓出土,通高约16厘米,直径74.5厘米,是承插建鼓的底座,现藏于叶县县衙博物馆。鼓座由圆筒形底、六层三十二只蟠龙和中心圆筒柱组成。圆筒形底外饰变形波曲纹一周,三十二只蟠龙形制相近,龙体为五棱体,相互穿插缠绕而连成一体。其中,由中心圆筒柱向外...
中原藏珍:河南省博物院藏青玉人头饰赏析
相关描述:玉,指美石,古人视玉为宝,自春秋时期,就有了“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说法,并赋予了诸多的寓意,是人们一直以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青玉人头饰,1983年出土于河南光山县宝相寺春秋早中期黄君孟夫妇墓,现藏于河南博物院。青玉质,沁为土褐色,高3.8厘米,宽2.5厘米,最厚处1.8厘米。头像圆...
【雅昌专稿】危难之际,这些镇馆之宝也曾到武汉
相关描述:武汉,武汉,牵扯了太多人的心。正是樱花灿烂之际,但却静静绽放,原来花儿也在等待。一如80多年前,那些被秘密运送到武汉的镇馆之宝们一样,在等待着,等待着和平回归。1937年,68箱、30吨重的河南省博物院馆藏宝贝们,在接到政府密令之后,被紧急运往当时尚且安全的武汉避难,促成了一段难得的缘分。...
话说中国古代的酒具
相关描述:●留情多在酒杯间话说中国古代的酒具︱刘东亮︱多数中国人喝酒,关注的不是酒本身,而是一种酒之外的心情,一种难得糊涂的境界。陈继儒在《小窗幽记》中谈到饮酒的心情和环境:“法饮宜舒,放饮宜雅,病饮宜小,愁饮宜醉,春饮宜庭,夏饮宜郊,秋饮宜舟,冬饮宜室,夜饮宜月。”古人对酒器非常重视,“非酒器无以...
【雅昌专稿】2019六大考古发现有惊喜:东亚最大宫殿、唯一吐蕃壁画墓!
相关描述:2020年1月1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考古杂志社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9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北京举行。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宣布了2019年中国考古新发现的6个入选项目,分别为山东滕州市西孟庄龙山文化遗址、黑龙江齐齐哈尔...
【雅昌快讯】2019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六大”揭晓
相关描述:论坛现场(雅昌艺术网讯)刚刚,2019年中国考古新发现的6个入选项目公布,分别为:山东滕州市西孟庄龙山文化遗址、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洪河遗址、陕西神木市石峁遗址皇城台大台基遗迹、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湖北随州市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青海乌兰县泉沟吐蕃时期壁画墓。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
汤正庚:青花律动 水墨造象
相关描述:  青花沿袭了数百年的传统,被许多当代艺术家以实验性的创作将其打破。11月9日,在景德镇三宝蓬艺术聚落光影展厅中呈现了一场青花的无界尝试。从国画到青花,自由洒脱、不拘成法,与时代审美精神紧密契合,汤正庚近十几年的水墨探索之路在展厅铺陈开来。  展览包含了国画与瓷画两种艺术形式,国画以写生小...
石耀羊城·广州花地湾第二届观赏石博览会将于11月9日举办
相关描述:相约羊城,共赏美石!由广东省观赏石协会、广州花地湾古玩城联合主办的“石耀羊城·广州花地湾第二届观赏石博览会暨收藏文化科普节”将于11月9日—16日隆重登场。届时,来自全国各地的两百多位参展商,将带来包括金钱石、黄蜡石、紫金石、戈壁石、沙漠漆、筋脉石等各类观赏石,汇聚广州花地湾古玩城,让花城...
肩负传承汉文化使命 寻找文化历史轨迹
相关描述:  一国之历史,是一国之灵魂;一方之文化,是一方之精神。徐州是彭祖文化、两汉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南北文化的交融、集萃之地。“秦唐文化看西安、明清文化看北京、两汉文化看徐州”。黄河文化、齐鲁文化与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在徐州交汇,哺育了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和一大批文臣武将,为两汉文化的产生铺垫了地理温...
古代瓷枕杂谈
相关描述:图1 古代瓷枕图3 元末明初青花瓷寿枕图2 古代瓷枕图4 三彩瓷寿枕图5 明代高温陶镂空雕花枕头图6 明清三彩翘宝型镂空雕花瓷枕图7 明清三彩翘宝型镂空雕花瓷枕​图8 明清三彩翘宝型镂空雕花瓷枕■四川成都 张天琚现代科学告诉人们,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甜蜜的高质量睡眠是...
从“五十而知天命”到“明生死之理”
相关描述:  我们说到“天命”是夏商周到春秋时期一个很重要的命题,那就是“命运”的观点。我们也知道孔子经常谈到“天命”问题,从“不知命”到“知命”,说明一个人的觉悟上升到了非常高的地步。所以“知命”就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最终应该做什么。  我们来看一下《孔子集语》中记录了孔子的话:“古圣人...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