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9秒
所有结果1199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从席地而坐到桌椅流行 漫谈古代坐具演变
相关描述:   从古至今,古人的坐姿可分为席地而坐和垂足两大时期。远在商周时期,古人“坐”的姿势是两膝着地,两脚脚背朝下,臀部落在脚踵上。如臀部抬起上身挺直,就叫跽,又称长跪,是将要站起来的准备姿势,也是对别人尊敬的表示。古代一席坐四人,共坐时,席端为尊者之位。独坐时,则以中为尊,故卑贱者不能居中...
春秋玉璧与玉环欣赏
相关描述:   玉璧与玉环(春秋) 璧直径7.5厘米,环直径4.7厘米   1986年江苏省吴县通安出土 现藏吴县文物管理委员会   道德理念   精神道德的观念在春秋时期引入玉器,“玉有九德”、“君子比德于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从不同方面说明玉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从而使佩玉成为必不...
历代有美玉 识别需慧眼
相关描述:  中国玉文化有着一万年的萌生发展的悠久历史。它又有着无限的生命力,2008年北京奥运徽宝就是古老的玉文化传统与当代奥林匹克人文价值相结合的杰出作品,也是古老而又年轻的中国玉文化的有力见证。   古玉鉴定分为时代、功能、玉材、形饰、铭刻以及名称、价值、价格等若干信息,其中首要的是时代(年...
浅析汉代瓦当装饰艺术特色
相关描述:  瓦当是中国建筑檐头瓦筒的前端下垂部分,又称做筒瓦头、檐头瓦等。   瓦当上印制的图纹就称作瓦当纹样。瓦当是瓦最出彩的部分,属于中国特有的古代艺术文化遗产。   瓦当一方面解决了屋顶防雨水问题,起到防风雨侵蚀、延长建筑寿命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能美化建筑装饰屋檐。   瓦当文化是各...
鸟纽铜盖鼎
相关描述:     鸟纽铜盖鼎(春秋时期)   1971年出土于铜陵火车站基建工地。通高27.1匣米、口径13.9匣米,球腹蹄足,腹饰蟠虺纹和弦纹,并有对称两扉楼间隔,环形双耳,耳作双角兽面。鼎盖中央伫立一鸟,圆眼尖喙、双翅并拢。全器造型生动活泼、构思巧妙、一改中原庄严厚重的传统风格。现藏于...
六朝虎子存世多
相关描述:     虎子,本为溺器,即为盛装小便之用的器物。当然,这种虎子仅为男性专用之物。如此不洁之物怎可入藏?后听文物专家告之,这才知晓,许多出土于古墓之中的虎子是专为陪葬而烧制的,并没有使用过,所以并无不洁之虞。   虎子被作为实用的溺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目前已发现的就有制作于春...
中新广州知识城考古获重要发现
相关描述:  本报讯  (驻广东记者谭志红)记者近日获悉,中新广州知识城自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以来,先后在茶岭、沙岭及甘草岭先秦遗址揭露出新石器时代晚期和西周春秋时期的大型墓地和聚落遗址。   2015年8月至9月,为配合广州市黄埔区中新广州知识城南片区狮龙大道(科技大道及北延线)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
中国传统书画作品鉴赏的简单涵义
相关描述:  书画的涵义和分类是我们鉴赏书画作品时遇到的第一关。不懂得书画的涵义和画的分类,也就无从鉴别。为了扫清这一障碍,还得要懂得这方面的常识。否则字画的优劣无法确定,价格的高低也将无准绳,欣赏时也会失掉欣赏和评估的依据。   书画是书法和绘画的统称   书,即是俗话说的所谓的字,但不是一般...
南博四件国宝压轴《国家宝藏》
相关描述:  作为第一季《国家宝藏》的压轴之作,2月4日晚,南京博物院的四件国宝亮相央视:有袁弘守护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张晨光守护的“坤舆万国全图”,秦海璐守护的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以及藏在“国家宝藏”LOGO中的“青花寿山福海纹瓷香炉”。   在网友们纷纷为南博打CALL、刷屏的同时,很...
晋楚“争锋”文物展亮相山西省博物院
相关描述:  2月3日起,山西博物院集结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昌博物馆、襄阳市博物馆共6家单位收藏的331组660余件文物,在山西博物院举办的“争锋——晋楚文明特展”亮相,“讲述”春秋时期瑰丽壮阔的历史。   2月3日起,山西博物院集结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
102件一级文物重现晋楚争霸
相关描述:  山西博物院年前大展“争锋--晋楚文明特展”,昨日在省博一层开展。展览展出山西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昌博物馆、襄阳市博物馆等6家单位收藏的331组660余件文物,其中,一级文物102件。展品规格之高,为山西博物院举办特展以来首次。   展览的主题为“争锋...
2017年陕西重要考古新发现公布
相关描述:  近日,记者从2017年度陕西考古新发现公众报告会上获悉,去年我省考古调查近40余万平方米,考古勘探1440余万平方米,累计发掘面积3万余平方米,发掘墓葬2708座。大遗址考古项目、课题性考古项目、“一带一路”考古项目稳步推进,成果丰富。   第六届“体验考古·感受文明”2017年度陕...
中国社科院选出2017中国考古新发现
相关描述:  1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7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北京举行。论坛揭晓了2017年中国考古新发现的6个入选项目,即新疆吉木乃县通天洞遗址、山东省济南章丘区焦家新石器时代遗址、福建省明溪县南山遗址、湖北省京山县苏家垄周代遗址、河北省行唐县南桥镇故郡东周遗址、吉林省安图县宝...
湖北苏家垄发现青铜器 再现“芈月传”联姻关系
相关描述:  刚刚入选“2017年中国考古新发现”的湖北苏家垄周代遗址近日公布考古发现,进一步揭开“曾国之谜”的面纱。在这一处包括墓地、居址、冶炼作坊的曾国大型城邑中发现大面积的冶炼遗存与厚重的青铜器,特别是多件“芈(mǐ)”姓青铜器,提示主墓主人为曾国最高统治者及“芈”姓夫人,同时还原《芈月传》传...
湖北发现青铜器 “芈”姓文物还原《芈月传》史事
相关描述:  新华社武汉1月17日电(记者喻珮)刚刚入选“2017年中国考古新发现”的湖北苏家垄周代遗址近日公布考古发现,进一步揭开“曾国之谜”的面纱。在这一处包括墓地、居址、冶炼作坊的曾国大型城邑中发现大面积的冶炼遗存与厚重的青铜器,特别是多件“芈(m )”姓青铜器,提示主墓主人为曾国最高统治者及...
“陕西珍藏中国古代金银器展”在南宁博物馆开展
相关描述:   在陕西省文物局大力支持下,由陕西历史博物馆联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法门寺博物馆、旬邑县唐家民俗博物馆联合策划的“错彩镂金——陕西珍藏中国古代金银器展”,于2018年1月18日在南宁市博物馆开展,在农历戊戌新年来临之际,为南宁市民送上了一场文化盛宴。   陕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晋国“邦墓”:山西襄汾陶寺北墓地
相关描述: M3027出土铜器(图片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提供)   在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日前召开的“两周封国暨晋文化考古学术研讨会”上,专家们根据4年来的发掘成果,确认山西襄汾陶寺北墓地在春秋时期应是晋国的一处“邦墓”,在战国时属魏,其中高级的墓葬墓主可能是世袭贵族。   陶寺北墓地位于山西襄汾县...
湖北苏家垄发现青铜器 再现“芈月传”联姻关系
相关描述:  刚刚入选“2017年中国考古新发现”的湖北苏家垄周代遗址近日公布考古发现,进一步揭开“曾国之谜”的面纱。在这一处包括墓地、居址、冶炼作坊的曾国大型城邑中发现大面积的冶炼遗存与厚重的青铜器,特别是多件“芈(mǐ)”姓青铜器,提示主墓主人为曾国最高统治者及“芈”姓夫人,同时还原《芈月传》传...
盘点你听说过这十件槽点满满的国宝吗?
相关描述:  《国家宝藏》火了一把后,央视新节目《如果国宝会说话》又再一次推动了国宝热潮,但这一次,国宝们好像更加可爱亲人了,甚至引来了大家纷纷充满爱意的“吐槽”,今天,我们就来列举一下那些奇葩的充满槽点的国宝们。   人头壶   年代:新石器时代   馆藏:西安半坡博物馆   槽点:笑...
湖北宜城跑马堤墓地战国西汉墓出土部分青铜器的制作工艺研究
相关描述:  湖北省宜城跑马堤墓地以西汉为主,也有部分战国墓。出有青铜器的23 个墓葬中,除了M1、M16、M43、M45 等4 个墓葬属于战国外(其中M45 的年代晚于前3 个墓葬),其余的都属于西汉。出土的铜器主要包括鼎、钫等容器,镜、炉等生活用具,刮刀等工具,剑、矛等兵器, 节约、马衔等车马器...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