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9秒
所有结果753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那么多汉宫图,乾隆帝最爱哪幅?
相关描述:  时隔8年,宋代佚名画作《汉宫秋图》再次现身北京保利拍场,以1.242亿元(含佣金)拔得2018年春拍头筹,创本季古代书画最高价纪录。虽然比上一次的成交价1.68亿元略低,但不妨碍它在亿元俱乐部中的地位。当年那位佚名画家提笔作画时,恐怕没有料到千年后自己的作品竟会频繁受到拍场青睐,掀起亿...
乾隆爷独爱汉宫图
相关描述:   《汉宫春晓图》明 仇英   时隔8年,宋代佚名画作《汉宫秋图》再次现身北京保利拍场,以1.242亿元(含佣金)拔得2018年春拍头筹,创本季古代书画最高价纪录。虽然比上一次的成交价1.68亿元略低,但不妨碍它在亿元俱乐部中的地位。当年那位佚名画家提笔作画时,恐怕没有料到千年后自己...
【雅昌专栏】张辉:王世襄为什么不待见自己的《中国画论研究》
相关描述:王世襄《中国画论研究》  王世襄的治学有一个可贵处,就是清晰地厘清传统书画研究与工艺研究的不同。他的著作中从不随意混淆两者。他早年撰写《中国画论研究》,全书稿上起先秦,下至清代,征引众多画论著作,洋洋七十余万言,文字总量超过《明式家具研究》、《髹饰录解说》。但是,在他后来的这些工艺理论著作...
【雅昌快讯】盛梅冰:作为艺术思潮的观察者
相关描述: 索卡艺术创始人萧富元在展览开幕式致辞(左)、艺术家盛梅冰(右)   2018年6月30日,在798艺术区索卡艺术·北京举办的“观潮”盛梅冰个展开幕。此次展览继艺术家盛梅冰2013年在国家博物馆大型个展后,时隔五年,再度于北京的重要亮相。本次展出涵盖盛梅冰90年代初至近期的作品,得以一...
陈履生:中国画勿需“创新”
相关描述:  ■陈履生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   对于中国的笔墨,各人有各人的看法。有人奉为圭臬,有人视为零,各有所好。但是,有一点我是始终坚持的,笔墨是建立在书法的基础之上。   首先“骨法用笔”非常的重要,如果你不能写好字,或者你对中国书法没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或者你对于“墨分五色”的用墨方...
香港佳士得2018年春拍:沈氏画家知多少
相关描述:  沈姓在百家姓中排第十四,其读音因不同的来源而有别,分别为“审”音和“真”音。读“审”音的沈姓,是黄帝的后代。读“真”音的沈,是颛顼帝的后代。二十世纪初,有一位来自香港的中国艺术品藏家陈仁涛先生,他所收藏的中国书画作品中包罗宋、元、明、清的名家作品。本季佳士得香港春拍期间,将推出三件来自...
谈谢稚柳与陈佩秋的书画艺术
相关描述: 谢稚柳和陈佩秋可以说是近代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艺术伉俪,有“当代赵管”之誉。 谢稚柳先生与赵孟頫相比,地位上,都是当时艺坛领袖;艺术理念上,都可以说是“复古派”的一代宗师。而在复古的同时,他们又都将文人的气质与修养融入其中,并极大地影响了后世绘画。 谢稚柳,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书画家...
沈阳故宫博物院展出镇馆之宝文徵明《醉翁亭记》行书卷
相关描述:     沈阳故宫博物院院藏文徵明《醉翁亭记》行书卷28日在敬典阁“院藏珍宝展”展厅展出,这是该馆书法类藏品中唯一一件国家一级文物,亦是镇馆之宝。   沈阳故宫是中国目前仅存最完整的两大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是清代初期营建和使用的皇家宫苑,也是清入关后,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皇帝东巡驻跸...
沈阳故宫博物院展出文徵明《醉翁亭记》行书卷
相关描述:  沈阳故宫博物院院藏文徵明《醉翁亭记》行书卷28日在敬典阁“院藏珍宝展”展厅展出,这是该馆书法类藏品中唯一一件国家一级文物,亦是镇馆之宝。   沈阳故宫是中国目前仅存最完整的两大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是清代初期营建和使用的皇家宫苑,也是清入关后,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皇帝东巡驻跸和储存宫...
怀念马鸿增先生
相关描述:  马鸿增,1940年生于江苏省高邮县。196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1973年起在江苏省美术馆从事研究工作,1984年至2001年任江苏省美术馆副馆长。   马鸿增先生是中国美术界德高望重的美术理论家,是江苏省美术馆原副馆长、研究馆员、学术顾问。先生于2月25日上午9时18分驾...
胡若思书画艺术及市场透视
相关描述:  提起海上胡若思(1916—2004),人们也许比较陌生,尽管他是上海中国画院的首批画师(相当于教授级别),但因他在上世纪80年代后移居美国,渐渐远离人们视线。然而,胡若思作品时有在海内外拍卖场上亮相,且屡有上佳表现,尤其2006年有多件力作破百万元,最高近600万元,并将不少大名家抛在...
田旭中:十幅作品让人读懂中国文人山水画
相关描述:  文人山水画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博大精深,现选择千余年来中国文人山水画具有代表性的十位画家的作品,算是一个脉络梳理和学术研究。   一、五代/南唐董源《潇湘图》   此图绘一片湖光山色,山势平缓,沙洲苇渚,映带无尽。画面几乎不见线条,以墨点表现远山的植被,塑造出模糊而富有质感的山形轮廓...
梅景传家:清代苏州吴氏的收藏
相关描述: 仿倪瓒山水图(国画) 112×47厘米 清 王原祁 上海博物馆藏   编者按:“梅景传家——清代苏州吴氏的收藏”正在苏州博物馆展出,此次展览是继去年“烟云四合——清代苏州的顾氏收藏”之后的又一次清代藏家系列展,展出了吴大澂、吴湖帆祖孙两代所收藏的青铜器、古玉、书画、碑帖等珍贵文物。此...
砚边絮语:技术型画家和学养型画家
相关描述:  技术型画家和学养型画家   为什么我们评判中国画的艺术成就时,总是那么苛刻,总是那么不近人情(其实又是最近人情)。技术型画家和学养型画家不同,前者是用激情生命来滋养艺术,后者是用学养生命来滋养艺术,前者很快便能发出炫目的艺术之光,但也很快就会把自己燃烧掉,成为文化艺术旅程中的匆匆过客...
中国画论:从似到意
相关描述:  美国著名汉学家高居翰在其《中国绘画史》中阐述说:中国绘画以宋为分界,宋以前追求对客观事物的欣赏和描述,最好的画作追求“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效果;宋以后,虽然这一传统依然绵延存在,但画家以绘画表达主观美感的意识逐渐强烈,文人画成为主流。东晋时,著名书画家王廙(yì,此人是王羲之的叔叔...
何世剑:中国书法美学视野中的媚论
相关描述:  “媚”是中国书法美学视野中的重要审美范畴,它与“势”、“韵”、“神”、“妙”、“逸”、“趣”、“自然”、“风骨”等一直是书法艺术家的美学旨趣和审美追求,诠释着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书体规范转变和艺术美学思潮。“媚”不仅揭示着书法作为一门造型艺术的与“势”、“逸”、“风骨”、“自然”等相别的...
西安文脉
相关描述:  在我看来,“文脉”就是文化生命的基因,“西安文脉”当然是以文艺形式表现出来的西安精神,中国几千年发展的审美,最原始根本的是文字,是图画。我们脚下的半坡遗址,曾出土过人面鱼纹彩陶盆,这是最早的中国文脉的一部分。文字,从象形、表意、形声,再到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汉隶、唐楷,再到我们使用...
【雅昌专栏】陈履生:对笔墨的探索和创新
相关描述:  答友人问之四   您对笔墨的探索和创新或者对于中国画技法、形式等方面的开拓创新发展或改进有哪些?   对于中国的笔墨,各人有各人的看法。有人奉为圭臬,有人视为零,各抒己见,各有所好。但是,有一点我是始终坚持的,笔墨是建立在书法的基础之上。首先“骨法用笔”非常的重要,如果你不能写...
如何一口气读懂中国绘画史
相关描述:  东晋顾恺之之后,开始了中国美术史的人物记载,展子虔让我们看到了最早的山水画,李昭道建立了唐代青绿山水的标准图式;王维的“水墨最为上”开创此后千年的水墨文人画进程。近世西学东渐,素描的强行介入,中国画有了新的面貌,然而,这是一种进步还是退步,却至今仍然是一个问号。   顾恺之是记载的最...
世西学东渐 是一种进步还是退步
相关描述:  东晋顾恺之之后,开始了中国美术史的人物记载,展子虔让我们看到了最早的山水画,李昭道建立了唐代青绿山水的标准图式;王维的“水墨最为上”开创此后千年的水墨文人画进程。近世西学东渐,素描的强行介入,中国画有了新的面貌,然而,这是一种进步还是退步,却至今仍然是一个问号。   顾恺之是记载的最...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