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5秒
所有结果539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临湘桃林菊花博览园工地出土一批“明器”
相关描述:   菊花博览园工地出土“明器”。 陈  枭  摄   发掘现场。 陈  枭  摄   菊花博览园工地出土“明器”。 陈  枭  摄   5月6日至15日,临湘市文管所获悉该市境内桃林菊花博览园即将开工建设。于是,立马派员前往该博览园工程项目部摸排情况,经调查了解,发现该项...
璧山发现大规模墓葬群 已出土150余件器物
相关描述:   资料图   近日,记者从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了解到,该院正对璧山区六棋乐园建设征地区发现的30余处地下文物点进行抢救性发掘。截至目前,已清理墓葬42座,发掘面积共计1950平方米,属规模较大的墓葬群。   据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李大地介绍,这批文物点在去年2月被发现,...
凭枕寄寓意 古人多智慧
相关描述:  请列举一件家中必备的寝室用品。答案是枕具。再列举其功能、文化意义和艺术价值。您或许认为这个题目有点不切实际,因为在现代生活中,无论科技如何高超并研制出甚么太空枕、记忆枕,都只不过是助您入眠的好工具。然而,当我们将时间倒数回中国古代,会发现枕具的用途原来很广。说起陶瓷枕,容易让人联想到墓...
南越王陪葬玉器为何残、断、碎?
相关描述:  西汉南越王墓是岭南地区迄今发现规模最大、随葬品最丰富、保存完好的一座汉代彩绘壁画石室墓,出土文物多达1000多件(套),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和艺术价值,是广州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被评为中国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该墓随葬有大量珍宝、生活用器和15个殉人,充分反映了当时“事死如...
国家博物馆藏唐三彩釉陶骆驼载乐俑欣赏
相关描述:   中国国家博物馆唐 三彩釉陶骆驼载乐俑   唐 明器 1957年陕西省西安市鲜于庭诲墓出土   骆驼头高58.4厘米、首尾长43.4厘米。舞俑高25.1厘米   骆驼昂首挺立,驮载了5个汉、胡成年男子。中间一个胡人在跳舞,其余4人围坐演奏。他们手中的乐器仅残留下一把琵琶,据夏鼐...
重庆璧山发现大规模墓葬群 出土150余件器物
相关描述:   近日,记者从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了解到,该院正对璧山区六棋乐园建设征地区发现的30余处地下文物点进行抢救性发掘。截至目前,已清理墓葬42座,发掘面积共计1950平方米,属规模较大的墓葬群。   据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李大地介绍,这批文物点在去年2月被发现,市文化遗产研究...
国家博物馆藏极品唐三彩釉陶骆驼载乐俑欣赏
相关描述: 中国国家博物馆唐 三彩釉陶骆驼载乐俑   唐   明器   1957年陕西省西安市鲜于庭诲墓出土   骆驼头高58.4厘米、首尾长43.4厘米。舞俑高25.1厘米   骆驼昂首挺立,驮载了5个汉、胡成年男子。中间一个胡人在跳舞,其余4人围坐演奏。他们手中的乐器仅残留下一把琵琶...
通州新发现汉墓出土玉环
相关描述:  通州考古发现汉代至明清墓葬。   昨日,记者从北京市文物局获悉,在通州区潞城镇棚户区改造工程中,已完成考古勘探32万平方米,探明古代遗迹370处,其中汉代至明清墓葬338座,汉代窑址32座。   近年来,北京市不断加大城市副中心建设中文物的保护力度,并取得一系列考古新发现。从201...
路县故城旁发现338座汉至明清墓葬 出土文物300余件
相关描述:     近日,通州区潞城镇棚改工程中发现的汉代马蹄形窑址,烧制完成的青砖整齐排列在窑床上。 北京市文物局供图   通州区考古又有新发现。昨日,记者从北京市文物局获悉,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不断深入,在通州区潞城镇棚户区改造工程中,考古人员最近发现多座汉代至明清墓葬,其中,一座汉代...
西晋越窑青釉蛙形尊
相关描述:        越窑烧造历史悠久,窑场遍布宁绍平原,产品数量众多,销往全国以及东南亚各国,为中外文化和经济交流作出贡献。   六朝时期是越窑的兴盛时期,特别是三国吴及西晋时期得到迅速发展。在绍兴、上虞、余姚、鄞县、宁波、奉化、萧山、余杭等地都发现有越窑窑址,是我国最先形成的窑...
古代的剪刀什么样?
相关描述:  衣食住行,衣居首位。作为裁衣工具的剪刀的发明,可谓中国工艺史上的革命性创举之一。今天,剪刀已经成了我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基本上各个行业都能用到剪刀——裁缝剪布剪线,剪纸艺术,裁剪金属,牧民剪羊毛,花匠修剪枝条,动手术等。剪刀已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具,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丰富...
“汝瓷”不止清凉寺
相关描述:  1990年,河南省考古研究院在段店窑址考古发掘中出土一件天青汝窑洗。2007年,中国原古陶瓷学会会长、著名古陶瓷专家耿宝昌在《复议宋官窑青瓷》一文中提到关于汝窑窑址时曾说,“不应就是已发现的宝丰临汝两地,应该还有其他地方”。那么,这桩悬案,今天被证实了吗?   北宋 鲁山段店...
瓷上连环画《清明》寄哀思
相关描述:     图1   明亡清兴之后的几十年间,瓷画中有一个类别的题材是寄托对亡明的哀思。这类题材数量很大,画意有的明显,有的隐晦,不断出新,不绝如缕。以唐代杜牧的名诗《清明》立意创作的连环瓷画,是其中重要的品种之一。   《清明》诗意连环瓷画主要画在一种小碗的外壁。碗的外壁上下等高...
工艺精湛的西晋青瓷
相关描述:     越窑,是中国瓷器的发源地,自东汉晚期烧制出完全成熟的瓷器至北宋末年的衰落,历经千余年的盛衰演变与更替,烧造瓷器历史之久,是我国的一大名窑。   在漫长的烧制瓷器的历史中,越窑出现了两个鼎盛期,其一是在西晋时期,其二是在唐中后期至五代时期。特别是在西晋时期,越窑无论在造型、...
西汉仿青铜酒器白陶壶
相关描述:     我国白陶生产在新石器时代就开始了,经商代早、中期发展到商后期,烧制的白陶工艺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到了西周时期,由于印纹硬陶的大量烧制和使用,又出现了原始瓷,白陶不再受到人们的推崇而显著地减少。目前,发现最早的白陶是距今约7000多年前,浙江桐乡罗家角马浜文化早期遗址出土的...
新石器时代角形把手葫芦陶壶初识
相关描述:   见图 ,高9.8厘米,口径8.5厘米,足径9厘米,最大腹径19厘米。整器为矮胖束腰葫芦型,下腹顶部对称饰有六边形出水流 流为实心,应系明器 和朝上翘起的角形尾巴,器外饰满方格纹和灰黑色的陶衣。圜形底,底部见白色陶衣斑,胎为白色,整器壁薄坚硬,造型规整,用手叩之即发出金属般的声音。器...
古代钱柜什么样?
相关描述:  柜子是中国传统的贮物家具,《庄子》中已有“负匮(柜)”之语。唐代柜子更为常见,敦煌出土的《分家书样文》记载有“箱柜无私,蓄积不异”的文字;另外敦煌文书中有“拾硕柜壹口,象鼻、曲钺并全”的记载,“象鼻、曲钺”应该指柜子上锁用的配件。在唐代两京的考古发掘中,西安与洛阳都曾出土过唐三彩钱柜模...
广州人的智慧生活
相关描述:开馆啦!开馆啦!开馆啦! 广州博物馆镇海楼展区 “城标·城史——广州历史陈列” 于2月1日正式跟大家见面啦! 饶有兴致的小编这就带着大家, 来到【两汉番禺广州】专区 看看有哪些“国家宝藏”你不容错过! 自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越后,岭南和中原的经济交流更加畅通无阻,中...
隋唐时期的窑口
相关描述:  一、柴窑   柴窑一名最早见于明代曹昭《格古要论》,万历以后的《玉芝堂谈套》、《清秘藏》、《事物绸珠》、《五杂姐》、《博物要览》、《长物志》等书多论及此窑,但众说纷纭。基本有两种见解:一为周世宗姓柴,当时所烧之器都叫“柴窑”;一为吴越秘色青瓷即“柴窑”。对其形质,曹昭认为:“柴窑天青...
汉代陶灶陶釜
相关描述:     陶灶是汉代比较典型的明器 陪葬器物 之一。《释名·释宫室》称:“灶,造也,创造食物也”。《汉书·五行志》称:“灶者,生养之本”。汉代是一个“事死如生”重死轻生的社会,因此陪葬品也有着十分鲜明的时代特征,生者要在死者的墓葬中配置一套陶制的日常生活所需的模型器具,如仓、灶、釜、...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