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6秒
所有结果539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泗宿高速公路考古发掘
相关描述:  泗宿高速公路全长91公里,途径泗县、灵璧、宿州墉桥区等县。2006年7月受省文物局指派,我所对全线进行了考古调查,发现战国、两汉至唐宋时期的古遗址、古墓葬27处。2008年3~9月,我所组织人员对全线文物点进行抢救性发掘,累计进行考古勘探60万平方米,发掘古遗址9000平方米,其中包括...
唐代巩义窑绿釉盖罐
相关描述:     前几日在安徽博物院展厅参观,五楼的临时展厅有个安徽省文物总店举办的典藏文物展,展出的主要是铜器、玉器和瓷器。看完前言,正往展厅中段走,一件绿釉盖罐(见图)映入我的眼帘,离着十几米远,就被它的气韵吸引住了。快步走到跟前,仔细端详一番:器型饱满,绿釉润泽,胎体洁白。唐代绿釉器并...
博物馆日,相约嘉兴明清出土文物
相关描述:  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走进今天的嘉兴博物馆,一场身前·身后——嘉兴博物馆馆藏明清考古出土文物展正拉开帷幕。   本次展览共展出180余件文物,分为三个单元:“事死如生”单元展出碗、木筷子、木枕头、照面用的铜镜、铜钱等生活用具来折射出死者生前的...
陕西银西铁路基建考古发现秦汉至唐宋墓葬
相关描述:  新建银川至西安铁路线南起西安市,向西北途经陕西省西咸新区、咸阳市、甘肃省庆阳市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终达宁夏首府银川市。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铁路线途经的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和咸阳市礼泉县境内的墓葬和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掘墓葬21座、遗址1处,时代可...
震惊中外的唐恭陵盗墓大案,追回哪些国宝文物?
相关描述:  唐恭陵系唐高宗李治第五子、武则天长子李弘之陵墓,俗称“太子冢”,亦称“孝敬皇帝陵”,位于河南省偃师市缑氏镇东北2.5 公里处的景山之巅。它是我国唐代陵墓中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也是中原地区现存唐墓中规模最大和规格最高者,为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唐恭陵   ▌...
古建筑斗拱识别指南
相关描述:  在参观古迹时,您是否会有这样的疑问:屋顶下一层一层的结构是什么啊?这个结构,就是传说中的斗拱。   斗拱,作为古建筑中吸引人的神秘结构,到底有什么玄机?接下来,让我们来解密斗拱。   ❖   斗拱位于屋顶和立柱之间,起到将房檐的重量传递到立柱的作用。重要的或是纪念性的建筑,大都有...
古物的声音:古人的生活日常与文化
相关描述:  考古发掘获得的古代遗物,按规矩会送到由国家管理的各级博物馆中,它们中的精品,会被陈列在展柜内,供广大民众观赏。人们在观赏这些凝聚着中国古代文明的科学信息的考古标本时,在寂静的展厅中,是否能够聆听到它们在向你吟唱关于它本身的故事?是的,考古标本是会吟唱的,特别是随情抒发它们自身的故事。只...
殷墟铜爵铸造工艺研究
相关描述:  铜爵是殷墟时期最常见的青铜礼器之一,在墓葬中与铜觚配套使用,铜觚、爵套数的多少直接反映了墓主人身份的高低。许多学者已对铜爵本体做了深入研究,如杜金鹏对铜爵的种类与型式、分期与演变、起源与消亡等做了系统分析,岳洪彬对殷墟出土的231件铜爵的型式、分期、演变、纹饰、铭文、组合等做了专门研究...
东下冯遗址冶铸遗存研究
相关描述:  摘要:本研究对东下冯遗址出土的17 件第三期冶金遗物进行了金相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能谱分析。其中1 件附渣冰铜块的检测表明该遗址的铜有独立于锡、铅料的来源。熔铜渣及铜块的分析表明第三期时已经使用锡青铜,同时还有铅青铜、铅锡青铜、砷铜等合金种类的应用。青铜合金通过向红铜中添加锡、铅物料(...
博物馆里惟妙惟肖的熊文物
相关描述:  早在华夏的先秦时期,作为力量与吉瑞之象征的熊,即在史书中有所记载。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的著名类书《太平御览》卷五十,就曾引先秦古籍《山海经》所书“熊山有穴,恒处神人,夏启而冬闭。是穴若冬启夏闭,乃必有兵”之言。而宋元时期说话艺术的讲话资料,描写纣王太子殷交协助武王伐纣的故...
国家一级文物:东汉绿釉红陶井
相关描述:   德州市博物馆内,有一件高48厘米,宽30厘米,通体施绿釉的东汉绿釉红陶井,陈列在第二展厅德州汉墓展区的独立展柜中,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这件陶井是古人取水用的吗?它的造型与如今的水井有很多不同之处,有什么讲究吗?且听笔者慢慢道来。   水井也可以是陪葬品   汉代以董仲舒...
博物馆里的小熊
相关描述:  早在华夏的先秦时期,作为力量与吉瑞之象征的熊,即在史书中有所记载。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的著名类书《太平御览》卷五十,就曾引先秦古籍《山海经》所书“熊山有穴,恒处神人,夏启而冬闭。是穴若冬启夏闭,乃必有兵”之言。而宋元时期说话艺术的讲话资料,描写纣王太子殷交协助武王伐纣的故...
汉代是陶制明器制作最发达时期
相关描述:  目前我国考古资料中所能见到的最早“建筑模型”,应是甘肃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陶屋。而墓葬中最早出现的“建筑明器”,目前是浙江绍兴坡塘306号战国墓葬中出土的铜屋模型。及至东汉,“建筑明器”得到较大的发展。任职广东省博物馆的冯远在《两汉时期建筑明器研究综述》中称:“汉代是我国明器制作尤其...
古代建筑明器是研究当时生活方式的重要凭证
相关描述:  “中国屋檐下——中国古代建筑明器展”于日前在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开展,展览共展出来自河南博物院和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藏建筑明器共118件(套)。该展览从建筑明器的种类、建筑明器产生的社会背景以及南北地区建筑的异同等方面切入,为观众展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辉煌。研究称,随着考古发掘重现天日,建...
清代铜油灯
相关描述:     古代很多器物,不仅造型奇特、工艺精湛,而且具有实用性和深邃的人文底蕴,与人们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本文要介绍的这件清代铜质油灯(见图),就有一定的代表性。   该油灯通高26.5厘米,包浆熟旧自然,造型呈上小下大比例,犹如塔形。上端为一个小碟形的托座,以便放置油盏,口径为5...
汉代铅绿釉粮食加工作坊
相关描述:     粮食加工作坊,顾名思义,就是加工粮食的地方,如稻谷加工成大米,风箱吹壳清选,石磨粉碎。在我国,粮食加工厂遍布于广阔的乡镇村场,设备先进,满足着人们的生活所需。其实早在两千年前的汉代,民间粮食加工作业就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这从一些出土的汉代粮食加工陶作坊明器上可以探寻到一斑。...
“纸短情长”话考古
相关描述:  人物简介:张官狮,1957年生,山西夏县东下冯人,1974年参加工作,是目前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屈指可数的几个特级技师之一,其专长是田野发掘和陶器修复。张老师个性低调,笔者也是软磨硬泡做了大量工作才征得其同意接受本次专访。   笔者:作为陶寺考古的前辈,非常感谢张老师接受本次专访。首先,...
邓州八里岗遗址仰韶文化多人二次合葬墓M13葬仪研究
相关描述:  多人二次合葬墓曾广泛流行于关中地区仰韶文化早期的半坡类型晚段(史家期);随后的仰韶文化中期(庙底沟期)以及仰韶文化晚期偏早阶段,这种埋葬习俗也广泛发现于豫西、豫西南和鄂西北地区,如三门峡南交口、汝州洪山庙、郧县大寺和邓州八里岗等遗址。此前对仰韶文化早期关中地区这类合葬墓的研究,大多认为...
北京考古新发现汉代窑址 摆放整齐青砖极为少见
相关描述:  昨天,市文物局发布北京城市副中心考古工作最新进展。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区域北部,距离2016年新发现的路县故城遗址约850米,通州区潞城镇棚户区改造土地开发项目D区D-04地块,目前正在开展全面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该项目用地面积约63万平方米,已完成考古勘探32万平方米,探明各类古代遗...
临湘桃林菊花博览园工地出土“明器”
相关描述:   5月6日至15日,临湘市文管所获悉该市境内桃林菊花博览园即将开工建设。于是,立马派员前往该博览园工程项目部摸排情况,经调查了解,发现该项目位于桃林镇畈上村,占地1300亩,基本为水田和旱地,涵盖畈一、畈二、畈三、畈四四个村民小组,系临湘市市委、市政府2018年重点工程项目,工程开工...

每日最新